重磅!港交所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门槛降了!
3月24日,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联交所宣布推出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进一步扩大香港的上市框架。《主板上市规则》(《上市规则》)将于2023年3月31日起新增一个章节,有意根据新章节上市的公司由该日起可提交正式申请。
谘询文件提出的建议与将会实施的规定二者主要分别如下:
事实上,当前的《上市规则》第8章规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经审计的最近财年营收必须大于5亿港币。而18C章明显降低了这一上市门槛。
新规将特专科技公司分为已商业化公司、未商业化公司这两类。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益达到2.5亿港元即为“已商业化公司”,否则就算作“未商业化公司”。
由上图可以看出,即将实施的新规中,对于公司的市值、研发开支比例等要求均有降低。其中,对已商业化公司市值要求降至6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的市值门槛降至100亿港元;同时,明确收益在1.5亿港元至2.5亿港元之间的未商业化公司,研发开支比例最低门槛低至30%;而且对于适用期间的要求也更宽松了。这也意味着,满足港交所主板上市条件的公司将会更多。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这是香港股票市场发展的另一新里程。新经济行业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们引入的新上市机制将有助创新领域的新一代公司接通资本市场。香港交易所一直致力支持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需要,在2018年推出的上市制度改革令香港发展成亚洲领先的生物科技集资市场,今次我们在此基础上增设特专科技章节,将支持更多公司的集资需要并实践创新理念。”
其实早在2022年10月,联交所就刊发了谘询文件,建议扩大香港现有上市制度,设立新渠道,让特专科技公司可于港交所上市,并就此征询公众意见。同时表示,新规则将适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这五大特专科技行业的公司。
此外,不在特专科技行业或可接纳领域名单内的公司若能展现出下列特质,仍可能会被视为“属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
1. 具高增长潜力;
2. 能证明其成功营运是靠在其核心业务采用新科技及/或应用业内相关科学及/或技术于新业务模式,亦以此令其有别于服务相似的消费者或最终用户的传统市场参与者;
3. 研发为其贡献一大部分的预期价值,亦是其主要活动及占去大部分开支。
这次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的推出,有利于吸引更多内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国内许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科技公司,不仅要负担高额的研发开支,随着业务的增长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运营成本也不断攀升,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但其财务状况或盈利往往难以满足上市要求,而这次调整,将大幅降低科技公司的港股IPO门槛,对这些公司而言是个难得的机遇。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2022年全年共有90只新股在港交所上市,其中有63只新股在2022年下半年上市,可见港股新股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已经有所回暖。
今年1月共有10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募资金额约37.17亿港元;2月共有13家企业递表港交所,但未有企业赴港上市;截止3月24日,3月共有3家企业赴港上市。可见近两个月在港股上市的新股并不多,但随着新规的落地实施,港股IPO市场有望变得活跃。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短期内恒生指数处于震荡调整阶段,市场情绪普遍不高。中长期来看,由于港股市场的海外投资者参与度更高,其对海外流动性更为敏感,随着海外流动性不确定性加大,港股的压力也相对较大。目前港股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上市融资热情,未来如果港股市场回暖,也将增加企业赴港上市的积极性。
而新规的落地实施,有望吸引更多优质科技企业赴港上市,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投资者而言,可供选择的投资标的也会更加丰富。
近年来,随着注册制的实施,A股新股发行周期逐渐加快,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进一步畅通。同时赴欧洲GDR上市的国内企业也越来越多,公开资料显示,截至3月22日,共有41家A股上市公司推进赴欧洲GDR上市计划,其中有38家将上市目的地定在瑞交所,伦交所和德交所分别为2家和1家。
在此背景下,港交所也在积极求变,而本次对《主板上市规则》进行修改,为有成长潜力的公司拓宽上市融资通道便是一个重要举措。
热门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