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BA到底有多大价值?究竟值不值得烧钱去读?

艾伦和文阁 视角学社 2020-08-18

 

文/经济观察报新金融家联盟成员张文阁

 

此前,马云校长在湖畔大学第三期开学典礼和马来西亚“环球转型论坛”上,系统地谈了自己的“新学”教育思想,重点是商学教育革命,我认为颇有新意。其中,印象最深的提法有三点:

 

“阿里派很多人学MBA,去前都很聪明,回来都傻掉了一样。因为他们想,这是教授教的,那是经济学家讲的。他们去之前思维非常活跃,但回来时好像被僵化了。”

 

“在湖畔大学我们不讲成功案例,只分享失败案例。跟商学无关的课是强制的,如哲学、艺术、医学、军事,跟商学有关的课则是选修的。”

 

“在阿里巴巴合伙人创办的云谷学校里,我们也贯彻类似的理念,英语课(培养国际交流和视野)、体育课(培养健康的体魄、团队和拼搏精神)、音乐课(培养审美能力)、绘画课(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必修课,数学、语文慢慢来,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成熟的人不会算数的。”

 


又到一年MBA申请季,常有朋友询问我,“工作遇到瓶颈,是否该去读个MBA了?”特撰写此文,作为统一答复。

 

读MBA真的能把人读“傻”吗?马云的说法在我的国内外MBA同学微信群和商学院院长、教授朋友圈内引起激烈辩论——商学教育到底有没有价值,如果有的话,有多大价值,能否算算投入产出明智决策是否划算?

 

清华经管当年有一句宣传语:“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感召了无人数。在我这些“优秀”的朋友里,有人横扫美国最顶级的M7商学院(神奇七校),拿offer拿到手软,最后去了哈佛商学院

 

有人年过不惑,连续申请了N年,托福考了12次,GMAT考了8次,终于IN了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宛如范进中举(希望如果他看到不要介意),老泪纵横是喜极而泣,毕业后也如愿进了罗兰贝格做战略咨询,累并快乐着。

 

还有一位纽约的选美小姐、财经主播,采访过巴菲特、马云、刘强东等一众大咖,手握北大光华offer犹豫不决:不确定中断现在纽约喜欢的工作,花几十万和两年宝贵时间去读MBA是否真的值得。

 


因为我跟中美两所顶尖的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都有些渊源,所以在两校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发起了关于这个话题的调查,引来讨论无数。

 

一位在投行工作、毕业十年的北大光华MBA同学调侃地说:“我爬楼看完大家的讨论,感觉都挺聪明的,没发现谁读MBA后变傻了。同学们在寸土寸金的京城,都过上了有车、有学区房的中产生活,职业上爬的也很快,各种‘总’。”

 

我和艾伦妈妈在北大未名湖畔毕业留念(2008)

 

一位暑假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实习的凯洛格管理学院的在读MBA同学平静地说:“读MBA不会让人变傻,但也不会让人变聪明。因为MBA本质是一个职业教育,就是为了获得一份喜欢并且收入可观的工作。如果去西岸创业公司求职,拥有MBA学位甚至会成为负资产。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他的朋友圈用统计数据反驳说:“针对马云最近的讲话。教育的本质不是教人如何去“赢”,而是激励人们去不断思考,启迪人们对自然和经济规律保有敬畏...你抛硬币连续十次都出现同一面,可能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1024个人中必然有一个人能做到,这叫大数定律,研究另外一千人的失败帮不了你。”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过15年MBA课程的著名管理学者亨利·明茨伯格则在其《管理者而非MBA》著作中写道:“每个MBA毕业生都应该在自己前额烙上骷髅标记,并写上不适合做管理人员的警告。目前的工商管理教育以功能性教育为主,分门别类的上十几门课,缺乏必要的整合。实际上,在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时候,他们不仅需要综合的功能性知识,更需要了解商业环境中的历史、法律、文化和宗教等情境性知识。”

 


马云曾开除95%的MBA,认为商学院培养不出企业家。早年的草根企业家多半会对那些背景华丽的商学院学生心怀艳羡,马云在阿里巴巴早期也重用过大批MBA。在2000年,马云拿到了软银孙正义的投资,认为公司进入了全新的大企业阶段,之前的创业人员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他觉得当时的创业人员只能担任连长以下的职位,而团长级以上必须由MBA担任。

 


在那个阶段的阿里巴巴核心高管团队里,一共12个人,除了马云,其他人全部来自名校商学院MBA。但是在短短几年,这些哈佛、斯坦福等知名院校的MBA纷纷被马云“劝退”了。

 

马云对这些人的评价是:口才一流,执行力末流,讲起理念来头头是道,但是这些道理马云自己可以讲得更精彩。需要他们发挥价值,比如企业应该加强管理的地方,这些MBA却往往无从下手。马云那时就说:“做事做不来的MBA们,无论顶着多么漂亮的桂冠,必须被开除,否则,阿里巴巴会完蛋了。”

 

早年的中国企业家花重金聘请MBA确实都寄予厚望,多会把他们直接安排到高级管理岗位上委以重任。经过若干年的实践,他们发现这样的做法不太奏效,空降来的高管高薪学生将军甚至还会引起其他老员工的不满和抵制。

 


后来企业要么停招了MBA项目,或者把他们放在基层培养,从相马转为赛马。目前国企很少招聘海外MBA,因为管理体制和薪酬机制不太支撑,以及商业安全考虑,外企是主力尤其是咨询和投行,民企只有少数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愿意尝试,比如万科、携程、腾讯、京东&唯品会、新东方等。万科甚至在开出百万年薪的同时还给报销近百万的学费。

 


说完企业家、雇主和大牌教授对MBA的看法,我们再来说说花几十上百万去读MBA到底值不值?

 

读MBA无疑是一项昂贵的投资,是投资就要考虑回报率。笔者查阅了中美有代表性的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MBA就业报告和校友发展报告,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MBA就业报告,跟大家作以分享。

 

首先,MBA教育学费极其昂贵。相对于其他教育项目,MBA的学费极为昂贵而且奖学金很少。根据MBAClub网站发布的《2017MBA学费排名:中国最贵的商学院TOP10》,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费高达58.00万,第二名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费45.8万元,第八名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费29.8万。         

 

2017中国最贵的TOP10商学院学费

数据来源:MBAClub

 

MBA学位在美国更是个烧钱的大坑。据《彭博商业周刊》报道,在美国攻读MBA学位平均要花掉约25.8万美元,包括学费、生活费和社交等费用。单从学费看,美国前十名商学院学费相差不大,两年的项目在13万美元上下,最贵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费13.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5万,最便宜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学费11.5万美元。


 2018美国TOP10商学院MBA学费

 来源:USNEWS

 

这些天价学费哪里来呢?学生一般会向学校申请10-20万美元的助学贷款,包括学费和生活费。然后毕业半年后开始,要用十年时间还掉这些贷款,每个月大约要还2000美金。

 

如果你毕业找不到工作,或者薪水不够高(百万年薪),那就歇菜了。一位在顶级投行做暑期实习,但没有拿到return offer的同学,曾经形容找全职工作的那段时间的煎熬为:“感觉每一口呼吸都是要钱的。”

 


MBA毕业收入几斗米?虽然学费很贵,但MBA仍被无数年轻人视作最有可能获得收入跃升的一个学位。薪酬调查网站Emolument对全世界1020名MBA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MBA毕业生薪酬最高的商学院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其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达到了20.8万美元(约143万人民币)。如果在华尔街投行做到MD,高的年薪可以超过200万美元。

 

另据Poets&Quants报道,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某位毕业生则获得全美商学院历史最高起薪37.5万美元。凯洛格2016届全日制MBA毕业生共有653人,其中超过200人进入麦肯锡、波士顿咨询、贝恩等顶级管理咨询公司,将近150人加入Google、Facebook、Apple、Microsoft、Amazon等热门科技公司。

 

艾伦的妈妈在西北大学毕业留念(2017)

 

2017届毕业生中有30位持中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护照的同学,在暑期实习中,80%同学实现了转换行业,85%同学实现了转换工作地点,希望找美国暑期实习工作的同学90%拿到了美国的Offer,所有同学已经在2016年12月提前半年拿到了满意的全职录用offer。

 

说到凯洛格的知名校友,腾讯公司的CEO刘炽平和京东公司的CFO黄宣德都是凯洛格毕业的校友,其他还有联想弘毅资本的CEO赵令欢、智联招聘的CEO郭盛、软银中国的主管合伙人华平等。

 

说完国外的商学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国内的情况。国内大学商学院的领跑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6届全日制MBA毕业生有95人,中位数年薪大约在30万左右。有31.9%毕业生加入民营企业,23.2%加入外资企业,21.7%加入国有企业,10.1%加入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13.0%选择创业,分布比较广泛。

 

北大光华2016届MBA毕业生薪酬

来源:《2016届北大光华毕业生就业报告》

 

上边给出的是毕业起薪,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那么从人生和职业的中长期来看怎么样呢?正好笔者手中留有一份《北京大学MBA校友发展报告(1994-2009)》,是北京大学MBA校友会在2010年时联合易观国际咨询公司,面向北京大学MBA自94级至07级共十四届56个班级,采用网络调研方式(电子邮件问卷回收),以分层(按年级)等比例抽样,定量调研了4,229位校友后,抽样覆盖率超过70%。这是一份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一手报告,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一手数据拿来跟大家分享。

 

北京大学MBA校友当前年薪分布

 

在北大94~98级校友中,MBA毕业十年后(2009年),年薪超过100万人民币者所占比例从接受MBA教育前的3%升至15%,50万~100万年薪者所占比例由3%升至27%,20万~50万年薪者所占比例从21%升至41%,20万以上年薪者合计超过83%,5万~10万年薪者所占比例从55%下降到7%。

 

北京大学MBA校友就读MBA前后年薪对比

 

受调查的校友接受MBA后的职位也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调查结果表明,在94~98级校友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占比例由受教育前的30%提升至71%,中高级管理者占比合计达到98%,普通员工比例则由15%降至2%。

 

北京大学MBA校友就读MBA前后职务对比

 

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大学MBA校友受教育后,除在薪资和职位两个重要方面均大幅提升外,校友的创业比例也在扩大(对比2016届毕业生中有13%比例选择自主创业)。北京大学MBA校友受教育后,商业化思维有极大地提升,约有29%的MBA校友已经走上创业道路。

 

另外,调研发现北京大学MBA教育不但增强了校友分析商业问题的独特方法和敏锐思维,而且塑造了校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很多MBA校友毕业后不断参加各种培训和教育(包括学位教育及非学位教育)。调查表明,27%的受访校友取得了或正在攻读国内外的博士学位,11%选择出国深造,更有高达45%的受访校友考取了相关行业国际国内中高级职业认证。


 

北京大学MBA校友后续教育情况统计

 

MBA群体在自身的经济实力大为提升后,在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100%的受访校友都曾向各类NGO组织以及个人捐献过财物,个别校友一次性个人捐助金额超过3,000万元。除此之外,还有54%的校友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过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北京大学MBA校友回馈社会方式统计

 

总结一下,通过上面的就业报告和校友发展报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知名商学院的教育还是能给MBA们获得他们想要的职业加油站和转换站功能,也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收期只有一年)和职业晋升,创业资源,后续教育资源,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MBA对个人来说还是物有所值的。当然距离转型中的经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还有距离,这也是需要商学院和MBA群体共同努力的改善的。

 


伟大时代的门口,从来没有号码牌。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互联网新经济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摩擦不断。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对MBA群体和商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2017年开年之初以《伟大时代,从来没有门牌号》为题,讲了他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商学教育、什么样的企业家和管理者的思考,我读了几遍,很有共鸣,加入我自己的解读跟大家分享。

 


像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写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难懂,“黑天鹅”满天飞,价值观多元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无论我们看了学了多少东西,最重要的是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要保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见解看法和来这个世界走一遭的使命和责任。

 

刘俏教授语重心长地发出感慨,向我们敲响警钟。经济高速发展中,我们忙着用生活置换财富,并赋予它崇高的含义;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越来越单一维度,我们被自己的财富梦想绑架,亲手碾压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曾经有过的意气风发;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把追求更快更大的成功捷径视为当然;我们变得越来越傲慢,把建立关系和做交易的能力等同于经营管理和商业思想;我们用心灵鸡汤滋补自己,也急于分享自己几近浅薄的想法;忙着追逐各种新概念新圈子,却无法沉静下来真正成就一件事情。

 

我们通过大量的碎片化阅读和畅销书目录来营造自己占有“知识”上的数量,并建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却无法通过更为系统、注定辛苦的学习和独立思考,去深入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和预判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沉溺于从自己的角度挥斥方遒,愤青般地肆意批评这个世界并放纵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全然不顾周遭的人在经受着怎样的苦楚……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代诗人王维曾作《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愿你跋涉千山万水,穿过灯红酒绿或凄风苦雨的折叠社会,仍能保留你少年的初心——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丰子恺漫画《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衷心希望本文对考虑读MBA,正在读或已经毕业多年,为家为爱为梦想打拼的朋友,有些许启示。


相关阅读:

想到华尔街大显身手?这十大商学院MBA学位可助你一臂之力!

《经济学人》全球商学院排名揭晓:美国学校获取统治地位!

关于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你该知道的|吴同学在线讲座分享实录



作者:张文阁,经济观察报新金融家联盟成员,原载:西雅书院(ID:SIEA_EDU) ,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