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识教育之我见

成长视角 视角学社 2019-06-02

作者:滑思燃妈妈


通识教育的英文叫liberal arts education,有些人直接叫liberal education。许多人把它翻译成“博雅教育”。到百度百科和知乎上搜一下词条 “通识教育”,会看到详细的介绍。最近几年,关于大型综合性学校和小的文理学院之间的差别,网上和家长中间已经有相当充分的讨论了。注意通识/文理教育和文理学院教育的差别。推荐阅读美国耶鲁教授的《优秀的绵羊》一书。



时至今日,大多数人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今天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本人中年文艺大妈一枚,90年代从上海交大本科读到硕士毕业,到美国中西部一所regional (地区性)大U商学院读博。一年后感觉不适合自己,转学至UCLA管理学院。前两年修的学分全部不算,重新开始,最后拿到管理学博士学位,去新加坡新成立的大学商学院教书四年余。现为全职母亲,自由职业者。

 

我女儿因为是在我读博期间出生,持美国护照。跟我在美国和新加坡都长期生活过,英语母语,初中回国接受体制内教育,高中升读常熟的一家知名国际学校。今年开始申请大学。

 

目前申请还是准备阶段,做大学书面研究,访校,准备文书草稿。她去年夏天已经初步把美东和美西的一些主要学校走访过十几所,包括哈佛,普林斯顿,UCLA,伯克利,斯坦福,哥伦比亚,以及一些文理学院。她自己比较偏爱南加的五姐妹,我也支持她。今年重点访校在东部两所女子文理学院,目前还没有结束。在中部大农村的一所文理学院上夏校。去年去的是哥伦比亚的夏校。

 

说来惭愧,我第一次接触文理学院这个概念,已经在洛杉矶读博过半,博士生资格考试结束以后的小型派对上,女儿也已经出生了。当时我的邻居是一对南韩来的留学生夫妻,先生在麦肯锡上班,太太还在读博,一个儿子比我家女儿大一岁。有次南韩妈妈自己在家陪伴孩子,不小心把孩子锁在家里进不去,急得大哭。我作为邻居,安慰了她,打电话请人来解决了问题,从此有了交情。后来听说她博士毕业,在Pomona College找到了教席,很高兴地告诉了我。那时我对文理学院彻底没有概念,系里派对时,问一位美国教授,Pomona College这个学校没听说过,去那里教书,是不是有点委屈?

 

结果教授说,那是很好的学校,你不知道吧。美国有许多这样的小型文理学院,注重的是打基础,并不看重职业技能。其实也很难进的。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文理学院的概念。之前或者也偶尔听说或者看到,但是人的认知有限,不懂的东西很少能引起注意。我当时听了,还是半信半疑,心想这学校能多好,我怎么不知道?哈哈,人类的弱点,自以为是,接受新事物必须要过一个否定自己的坎儿。一哂。

 

其实回头想想,之前或者之后,至少两个人曾经跟我提过文理学院这个概念。一个是我教中文的一个美国女孩,父母都是律师,在东部的Colgate,就是高露洁大学念中文系。那个学期,她请病假回家做缩胸手术— 对,您没有看错,不是隆胸,是缩胸。胸太大了,对脊椎和腰都造成负担,运动和行走也不方便,所以要动手术缩小一下。在家休养的学期,请了家教继续学习中文。小姑娘单纯善良,还专门买了书籍玩具到我家看过女儿。说起她的学校,我表示不知道,她谦逊低调地说,是东部一所很小的学校。

 

另一个是我的心理医生,现在也是朋友了。当时她也在读博,实习中。不记得怎么说起,她说,她几个兄弟就是洛杉矶附近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毕业的。

 

此外,我的导师自己是Oberlin毕业的,后来去MIT读博。我毕业以前系里来了一个MIT的小美女教授,也是这两个学校的。我记得关于Oberlin的两点:一是音乐系/器乐演奏等非常出色,二是这个学校拥有美国或者美国大学中第一幢全绿色环保的建筑。开始接受文理学院这个概念以后,导师告诉我,这些学校小而美,教授跟学生关系紧密,基本没有具体职业教育。许多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虽然直接工作的也有。

 

到后来乔布斯的2005斯坦福毕业演讲大行其道,中间提到,他是Reed上过一学期的。

 

导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生孩子时是否打麻药,都是她一句话令我打定了主意。她说,why suffer?何必受苦呢。所以她的观点和偏好对我影响很深。后来她大女儿也去了Oberlin。两个女儿大学以前都是私立学校。问她为什么,她说,两个女儿个性不同,一个内敛,一个外向。外向那个去公立学校是没问题的,可是内敛那个,估计得不到她学习和成长需要的空间和来自老师的关照,所以两个孩子一起接送,都送去私校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去年女儿访校,在洛杉矶见到了我的导师等几位教授。其中一个,我的副导师,极力推荐东部一所女子学院。于是今年安排女儿去看看。

 

女儿目前的梦校,都是大都市边缘的小型文理学院。哈佛和普林斯顿,斯坦福,哥伦比亚都去看过,说是没感觉。估计也受了我的影响。本来我很希望她能冲一冲普林斯顿的— 这所学校小而美,符合我的要求。可是女儿说,感觉阴沉,还是村儿校,不考虑。亲妈也没办法。她是city girl,都市女孩,受不了美国乡村的宁静和单调。

 

我自己在UCLA读过博,区域性大U也念过两年,还教过大U的夏季本科入门课程。毕业后在新加坡的大学里教了四年多本科核心必修课程,算是都有第一手感受。博士课程其实非常昂贵,UCLA商学院的博士生基本都有全奖,是靠MBA和EMBA的利润支撑的。教授们的教学量也是MBA和博士课程都有。各著名商学院除了Upenn的沃顿,伯克利的Haas,MIT等少数几个,大多是没有本科生的。这种小型讨论课,对我来说是新鲜的,之前在国内没上过。教授布置了阅读作业,上课讨论,下课写论文,期末也没有书面考试。我们的专业课有时候只有三四个博士生。这种跟教授面对面的交流,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立刻得到解答的方式,我受益匪浅。虽然不太用功,准备工作往往不那么充分,也常常觉得,跟一流的教授和同学在南加美丽的蓝天白云下,日落大道砖红的现代建筑里,讨论一些非常不接地气的理论、人性、研究,着实奢侈,难得。果然,毕业以后任教期间,虽然也有研讨会,周围人的素养和眼界都不能跟读博时候相比,这样美好的时光再也没有了。回想起来,不是不后悔的。


Wellesley College


因此,我非常看重小课,以及跟教授近距离接触,亲密交流的教育方式。女儿目前上的IB课程,可能人数不会像我读博时那么少,但绝对不会像大u的入门和核心课程一样,动辄五六十人,某些热门课程甚至几百人。即便课后有分组讨论,有助教(基本上是在读的博士生)引领的讨论和答疑,教授也有Office hour专门等学生上门讨论答疑,学习效果也许不会太差;但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上课抢着发言却总是不被教授看到的急切,一学期或者两学期下来,同班同学还认不全,教授越发不记得你(除非你特别出色,或者特别捣蛋搞笑)的疏离感,我是不喜欢的。我希望女儿在远离家人的求学路上,有一个稳定亲密的小圈子,学习以外,也有感情交流。四年大学,学着做人比积累知识重要,窃以为。

 

教大课的经历,也让我知道,每学期不到五十小时的上课时间,面对五六十个学生,全部照顾过来是不可能的。我教书的时候,只能把学生们分成四五个人的小组,每组负责一个话题,课上演示之前要准备好PPT,以及阅读预习中可能有的问题,提前一周跟我面谈辅导,然后课上引领讨论,回答问题。这样,至少我在一学期内跟每个孩子都有面对面的交流。可是,我很明白,像我这样愿意在本科生课程上花这么多时间和心思的教授同事是不多的。研究型大学里,教书是次要的,做研究发表文章才是拿终身教职的关键。这一点,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有生动详细的介绍。我只是在这里背书一下。

 

小型文理学院的气氛,理念,少而精的学生群体,基本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从授课角度出发,小课的效果也远比大课好得多。给MBA的大课做助教的时候,我也是全程随堂听课的。六七十人的大课,驾驭得好的教授可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展开热烈有深度的讨论;人数多,代表的背景和观点也丰富,自然是个优势。可是实话讲,我在UCLA的MBA课堂上,见到的这种水平的教授是不多的。我的副导师是一个,可是他已经基本不做研究了。我导师做研究一流,上课就差强人意了。年轻还没拿到终身教职的助理教授们,上课精彩的越发屈指可数。

 

就这个研究和教学的矛盾,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我们专业的大拿,斯坦福商学院的一位女教授。她已经很资深了,甚至比我导师还著名。我没见她上过课,她的回答是,真正出色的学者,也能教好课。好吧,我不能不同意她的断言。我只能说,人各有天赋,教书和做学术研究需要的是两套不同的核心能力;能两者兼备的,恕我见识短浅,实在不多。最基本的,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资深教授经过多年的打磨和试错,可能课堂表现是不错的。年轻新晋教授,往往被分配到教学一线的,更关心的还是论文和研究,教课不出大错,说得过去就行了。

 

这个问题,在文理学院中不能说没有,因为我毕业时也去这样的学校面试过,也有去这类学校教书的机会。目前校友和前同事中,在大U和文理学院教书的都有。恕我直言,教书技巧和经验上,已经入行将近十五年了,还没有达到我作为一个家长的期望。我只能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文理学院中,资深教授教本科课程是常规,跟学生合作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也不新鲜。因此,我倾向于让女儿升读这类学校。

 

没有选择是完美的,追求一种东西,不可避免地会放弃或者忽视其他因素。文理学院当然不适合每个人,家长对知名度,就业率和校友网规模的担心都不是空穴来风。这里分享了我一点观察和经历,供各位参考决策。多谢阅读,欢迎批评、辩论、反馈、包括表扬、jaja。


昨儿有同学建议:综合性大学孩子的视野会比较宽 ~应该是的,可是谁能把什么优势都占尽了呢~ 有得有失,想好了再选择,接受后果也就是了~


相关阅读:

工作找到与否,美丽的教育依然任性:思考文理学院的“精英”教育

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毕业生就业难,还不如没文凭?

出身文理学院、最擅长投资的DJ高手即将接掌高盛!



作者:滑思燃妈妈,系美本申请学生家长,UCLA管理学博士。作者欢迎各位读者与她进一步交流。作者手机号和微信ID:15318184616。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版权归属作者/本号联合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