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孩子,未来20年将面临怎样的阶层分化?

视角学社 2019-07-25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最近给了我很大触动的书——《我们的孩子》。



在这本书里,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通过大量的采访和数据例证,生动展现了美国的教育现状,以及美国社会半个世纪来日益拉大的阶级鸿沟。


也许你会问:美国的教育和社会状况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中美存在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差,那么帕特南笔下的美国现状,有可能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即将面对的明天。


所以,对我们中国家长来说,这可能是一本“泄露天机”的书:


在一个发展成熟的社会里,真的寒门难再出贵子吗?

未来我们的孩子,将要面临怎样的阶层状况?

如果真的有所谓的阶层固化,我们现在该怎么教育孩子?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有多少?


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残酷。

  

- 1 - 

在美国,穷人已无法翻身

 

在和团队采访了107个家庭、翻遍近几十年美国社会的各种统计资料后,帕特南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在美国,阶层流动几近停顿,穷人再努力,也是出头无望。

 

情形有多严重呢?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下。

 

帕特南团队曾约访过一位贫穷的消防员。没想到,这位消防员不仅是自己赴约,还几乎把一大家子人都带来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想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大学毕业、还有着正经工作的女士长什么样。”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在中国,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只要分数够,读个大学并不是特别难的事,高考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可在美国,好的大学还真不是你想上就能上。

 

光是学费,就能把绝大多数穷人划出界外。

 

在美留学8年的知乎网友@Angela喵 就科普过美国的教育花费:

 

美国宿舍一个月税前1400刀(dollar),宿舍自助餐早餐11刀,午餐15刀,晚餐18刀,最便宜的二手课本要80刀,贵的是200以上;而每年学费6万刀,折合超过40万人民币。而美国人平均年薪是多少呢?5万!10万以上就算高的了。

 

好的大学学费一般工薪阶层根本付不起。而且好的高中初中和小学可不像国内那样考试成绩好就能上,基本上是用钱砸出来的,私立学校一年3—6万美金很稀松平常。你在美国是工薪阶层?对不起你的孩子只能上公立,你连有钱人的后代都见不到。想上好大学?对不起,你们来自“义务教育”高中的申请好大学基本看不到,就算要了你你也读不起。

 

极为有限的经济水平制约着个人的发展,而更为可怕的是,穷人之所以难以通过教育改命,还在于他们身上背负的无形负担。



《智识分子》的作者万维钢曾说过,在美国,那些穷人只需要做三件事就能摆脱贫困:第一,先结婚再生孩子;第二,高中毕业;第三,找份全职工作。


可就这简单的三件事,穷人做不到。


因为他甚至根本不追求脱贫。他所在的社区,他身边的朋友,过的日子都和他一样。大家认为,每天开party饮酒作乐不是挺好的,干吗非要变得跟那些中产人士一样努力向上,把自己搞那么累?


在穷人身上,普遍缺乏自控力。他们早早地怀孕,早早地退学,为了一点小事就把老板炒掉,任何工作都做不长。


可能连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限制他的不是运气,而是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来自他的朋友、家庭、成长环境,并且把他们牢牢地锁死在目前的阶级水平。


这些问题,甚至很难通过教育解决。因为它跟美国社会的特征紧密相连。

 

- 2 -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在调研的过程中,帕特南发现了两所很神奇的中学(我们称它们为A校和B校吧)——

 

它们距离不远,政府投入相当,学生经费差不多,师资水平也难分上下,然而,A校的美国高考SAT成绩常年位于全国前列,B校却常年垫底。


学风更是天差地别:

 

A校有一个班,SAT考到2400分满分的学生达到了15个。而那些考了2200分的孩子,有一半都觉得面上无光,申请重考。

 

而B校,简直就是学渣的天堂:打架、霸凌,甚至吸毒、怀孕都是常事。



为什么资质相仿的两所学校差别这么大?


原因很简单:两校虽然距离不远,但A校位于富人区,而B校位于穷人区。


在美国,有一个严峻的社会现象——阶级隔离

 

换句话说,富人只跟富人玩,穷人只能自己玩。大家住同一个城市,但是不在同样的街区,也不在同样的学校。


帕特南在书中说得一针见血:A校和B校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根本不在于学校本身收到多少政府支持,有多少老师,而是校外资源的不同


A校的老师能够明显感受到来自富人家庭的巨大压力。这些富爸爸们会把望子成龙的压力会传导给校方,督促老师悉心教导,因为对他们来说,孩子上大学从来不是可有而无,而是人生必选项。


而B校呢,家长缺位,老师不管,校纪松弛,孩子之间难以正面影响。


说白了,学校档次不同,源于家长的阶层不同。

 

因为这种差异,有志向的穷人为了下一代也会努力想挤进富人区。而留在穷人区的人,则挣扎在一个混乱的环境里。所以,表面上美国穷人也有车开,有肉吃,但他们其实是在阶层阶梯攀爬无望的人。



对这些家庭来讲,阶级隔离的过程,是个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首先是收入的不平等造成居住隔离(住不一样的社区),然后是教育隔离(上不一样的学校),而后扩展到到交友和婚姻上(只在本阶层内交友、寻找伴侣),孩子出生后就在和父辈一样的环境中成长,上同样层次的学校……

 

穷者恒穷,富者恒富。


当社会的马太效应日益显著,教育再也不是穷人改变命运的阶梯,而成了富人维护现有秩序的工具。

 

- 3 -

我们离阶级固化还有多远?

 

从奋斗即可成功的“美国梦”到阶层固化,其实并没用多久。


1959年,帕特南即将高中毕业,那时的美国还是一片机遇的乐土。


家乡小镇上,富人、律师、码头工人、餐厅服务员都住在同一条街。居民把所有孩子看作“我们的孩子”。孩子们上着同样的学校,一样得到大人们“去考大学”的鼓励。要是哪家孩子遇到困难,也能在社区内找到援手。


可现在呢?小镇的湖岸被开发为别墅,成了富人区,而穷人则慢慢聚集在另外的区域,“我们的孩子”变成了“你的孩子,我的孩子”,再也没了相亲相爱的氛围,两拨人交流渐少。


也就是说,在帕特南从年轻到年老的半个世纪,阶层固化的过程已经完成。


如果从更大的经济背景来看,1959年,美国刚经历二战和三年经济大萧条,富人也好,穷人也罢,都处在重新积累财富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并不大。


这有点像我们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大家的财富值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线上。


帕特南还记得他们班里只有一个富二代,平时也是和大家打成一片,不显山不露水,不搞特殊。有一次,富二代的爸妈请老师到家里吃饭,富二代气得直发火,跟爸妈说,“你们这是让我在全班面前难堪!”


班上的穷孩子,也都不觉得自己穷,甚至很多穷人学生后来比富家子弟还要混得好。

 

但到了帕特南的下一代,事情就开始变了:

 

我那一届同学的孩子,并没有取得超越他们父辈的任何教育进步。这就好像曾有一道自动扶梯带着1959届的大多数学生向高处走,但就在我们自己的子女将踏上之际,这扶梯却戛然而止。

 

而到了现在,差不多就是帕特南的孙辈,决定一个人在教育之路上能走多远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成绩,而是家庭出身。


也就是说,差不多三代人的时间,一个原本有着健康阶层流动的社会就能完成阶层固化。


 

这样算起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试想,改革开放后,中国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我们爸妈算是享受时代红利的第一代人,我们算第二代,那么,到我们孩子这一代,社会的向上通道可能就会关闭了。


其实看看这两年的新闻,就会发现这一切已有预兆:


北京五道口学区房单价破10万元;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快乐就好”的同时,清华附小的学生已开始试着用大数据研究苏轼;甚至中产内部都出现了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做朋友,也不允许学费五万的幼儿园招收学费三万的学生 ……


发生在遥远美国的事情,其实可能分分钟就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应验。


(这里推荐大家一部十佳纪录片《56 up》,它真实记录了不同阶层孩子的成长轨迹)


- 4 -

阶层终将固化,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

 

这本《我们的孩子》最大的冲击,在于对孩子的教养观念上。

 

帕特南采访了107个案例,他发现穷人和富人在教育孩子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模式。

 

富人家长对孩子,无不是精心栽培

 

且不说送孩子进私立学校、大手笔报各种兴趣班、全职带娃这种标准动作,在教养态度上他们也绝对称得上是尽心尽力。



比如,帕特南采访过的富人爸爸厄尔。


他是位房地产商人,可工作再忙,都会陪孩子一起吃晚餐,听孩子说话,孩子参加体育比赛,他会挤出时间去加油助阵。而且在很早以前,厄尔就和妻子约定,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他也做到了。

 

有一段时间,厄尔的小女儿露西因为不堪学校的高压,成绩一落千丈。了解到露西对骑马感兴趣,厄尔就立马在自家农场增设了一个谷仓,然后给露西买了一匹马。接着,又把露西到了安排到另一所中学。露西很喜欢那里,成绩很快回升。


用帕特南的话说,“在抚养下一代时,富人们事无巨细,不计时间和金钱,无微不至地关心。”

 

而看穷人家长呢,他们多倾向于对孩子自然放养,没有培养计划、缺少成长干预,任由孩子发展。


可是,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天赋得不到培养,错误得不到纠正,成才要靠运气。

 

帕特南采访的艾米就是这样。


跟其他小孩比,艾米很幸运,因为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被一所英才学校录取,还受邀加入了费城少年管弦乐团。


如果生在富裕家庭,艾米的天分将得到充分培养。


但现实是,她所在的穷人社区有太多干扰因素,比如酗酒、吸毒、没有避孕的性行为。再加上缺少父母管制,艾米整天和朋友厮混、醉酒,像她圈子里的很多女孩一样,高一就怀了孕。


 

以前,对教育孩子的态度多少有一点佛系,总觉得孩子吃得好穿得暖,以后能平淡地生活就很幸福,不一定非得出人头地,再说我自己就是在放养状态下长大的,读大学、找工作不也挺顺利的么。


但读完《我们的孩子》,我彻底打消了佛系养娃的念头。因为不仅认清了现实,也认清了未来:


孩子将经历的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社会阶段与职业世界,岁月过去不曾静好,未来更加不会。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压力,如果不从小赶上和适应世界变化的节奏,将来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


也许有人说,自然放养是遵循孩子快乐的天性,精心栽培会泯灭孩子天性。


可放养的轻松就是真的快乐吗?


电影《摔跤吧爸爸》里,“虎爸”用高压的方式培养出两个世界冠军。你能说,站在领奖台上的她们不快乐?在印度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如果这两个孩子,不是有这样执着用心的爸爸,她们大概率会像其他印度女孩那样,早婚,一辈子躲在男人身后,忙碌在灶台间,又何谈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与尊严。


豆瓣网友@untamedheart 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我也很赞同:

 

过去几乎我是毫无疑问地支持liberal的价值观,感情不好就离婚,一个人想要孩子就去生,女性不要呆在家里要有自己的事业等等等。但是在没有配套社会政策的支持下,成年人的一切潇洒,后果都是孩子在承担。

 

当角度转化从孩子去思考,我理解稳定的家庭,和谐的父母感情,相当可观的经济和时间投入,最好在孩子幼年妈妈有长时间的陪伴,减少婚前性行为(也就是少年单身妈妈)的作用。


虽然美国的情况,不一定完全会在中国发生。但阶层走向固化是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稳定的标志之一,它不以我们的愤怒、委屈、焦虑为转移。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发展自己,提高收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能力范围内,给下一代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教育。


所以,我们唯有奋力向前,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更为他们树立努力的榜样。


生命何曾容易过。每一代人的幸福,都要由他们自己争取。


希望当孩子长大,直面生活的残酷时,他能够在心里告诉自己,谢谢老爸,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斗士!


相关阅读:


阶层固化论下的留学:突围还是再生

精英阶层都把钱花在哪了?

留学在左,高考在右。中产阶层晋升之路,转向何处?



原载:书单(BookSelection),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有兴趣的读者敬请关注本号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