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家庭:有效的远距离沟通营造幸福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是成长视角群2018年正式组织的首次讲座实录,本次分享主题是“留学家长应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和谐的远距离沟通”。主讲嘉宾是在留学和心理咨询方面均有深厚造诣的叶笑凡老师。本次讲座内容丰富翔实,对于我们如何拉近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营造幸福和谐家庭具有指导价值。建议留学家长朋友尝试将讲座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帮助孩子们在境外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序言
各位家长,我是叶笑凡,大家晚上好。
很感谢大家今天晚上能聚到一起来听我分享这个讲座。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首先得感谢群主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进入这样一个平台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做心理咨询和走入留学家庭的一些心得。
我自己以前其实是一个留学顾问,并不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学来讲,其实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人。我以前做辩论教练,后来在香港做教育所以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国外的家庭,尤其是美国的家庭。
在2013年的时候,我回到了杭州做启德留学杭州的总经理,使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家庭。
开始我接触到的这个平台和维度还仅仅是留学,可是五年前,我开始接触到中国的家庭,我就感觉到中国的家庭氛围和孩子和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孩子有着很明显的不同。但当时我并没有心理学的理论或者说是当时的咨询经验使我并没有意识到那个是什么。我只是很感性地感觉到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慢慢的走下去以后发现,在中国内地做留学,其实申请技术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反而是亲子关系成为了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第一个申请季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其实我跟家长和孩子讨论的更多的并不是留学的专业技术,比如怎么选学校,怎么样的选专业,我更多的反而是透过这些问题,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
很多的时候我在充当着家长和孩子的一种桥梁。我会听到很多家长跟我说“叶老师我们讲的话其实孩子不太听,你讲的反而孩子更听得进去,所以我有什么话你转交给孩子吧。”
我当时感觉就是:为什么需要一个外人去介入一个家庭去传递这样的信息?
后来慢慢的我懂得,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在中国家庭当中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焦虑。
父母焦虑:担心孩子读书不用功,担心孩子将来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好的生活,担心孩子在国外的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孩子在国内高考磨灭了个性,各式各样的焦虑;
孩子也有焦虑:担心自己读书表现不好,父母并不能完全地爱自己;将来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他们也在焦虑着跟父母沟通交流,而正在焦虑着的父亲母亲并不能完全地理解我,等等等等各式各样的焦虑充斥着很多很多的家庭。我开始发现,解决这些焦虑并不能完全靠留学技术,于是2014年的时候我立志要走向心理学。
也许是因为从2002年起我就当大学辩论队教练,看过许多社会学和哲学相关书籍,当我接触心理学后,深深被其吸引,并在探求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也庆幸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所以一路走过来,我渐渐地发现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做一个留学老师的。
我认为中国的父母真的是最爱孩子的父母,跟国外的家庭比起来,那种爱是非常深,非常沉的。我以前是一个孩子,现在已经是一个父亲。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欣赏,认可和爱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的家长这么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感知到的爱和父母想表达出来的爱完全不一样?
中国父母在表达自己爱的时候,由于其自身行为方式的偏差导致孩子感知到的和父母表达的爱并不完全一样。
与我而言,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咨询师,我最自豪和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把这种爱用孩子能感知到的方式让它完整地灌输到孩子心中。我认为只有孩子能感知到父母对自己爱,其实这样孩子在心理上是不可能产生太大问题的。
坦白说,原先的我对线上讲座一点都不感冒,因为我觉得在线下,一个个的帮助孩子,帮助家庭会显得更实际。从2002年开始打辩论到现在,无论是奇葩说也好还是超级演说家也好都有很多的朋友。我心里会有疑问,线上的讲座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庭。直到今年,我线下咨询越来越多,我自己也越来越感受到无力,因为我的个人时间非常的有限,我在线下接触到的咨询量也非常有限,但是我又想帮助更多的人。因为长期积累的案例,积累的经验使得我想能够更大规模的分享,所以非常感谢群主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去分享我的讲座以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一个积累。
一、我们遇到的问题究竟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事实?
我们要分辨清楚,遇到的问题是家长的主观感受,还是一个客观事实。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首先想跟大家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个,对于讲座的期望值,我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远距离沟通的问题,因为今天只有短短的40分钟;
第二,我不太可能解决特别个性化的问题。
其实,我非常感激,在过去的一周中,群内有些家长单独微信我,向我提出了一些问题,我能从这些问题当中找出共性问题去分享。所以在今天的讲座当中,面对这么多人我直接就进入今天我们讨论共性的问题,个性化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之后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我希望今天通过这些共性问题的讨论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正确的意识和正确的方法。
我们一直都在要求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举一反三,恐怕今晚,各位家长也需要有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我讲的一种共识,和我分享经典的案例,能从当中去找到并解决个性化的问题。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话,那么今天讲座的目的就达到了。
正式开始今天的话题:如何远距离沟通,如何跟远在大洋彼岸的孩子沟通?
首先我要分享的是一个远距离沟通的案例。
就在前几天,我一个朋友,他的女儿在美国高中念高一,孩子出国大概不到一年时间。
妈妈在国内非常焦虑,跑过来跟我说,这几天孩子好像压力特别大,很忙。晚上跟孩子通电话的时候,讲不到几句话就要挂电话。然后和他妈妈说,我今天忙了一天真的很累很累,想早点睡。
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在经历了两到三次之后妈妈就觉得女儿在美国很辛苦,压力很大。于是来找我帮忙,问怎么样能够帮助孩子在美国减轻学习的压力。
其实我和这个孩子很早就相识,当得知这件事后,我直接给孩子打了一个电话,就当普通朋友聊天一样了解孩子在美国的情况。
结果孩子给我的反馈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他和我说到美国后,觉得比在中国学的课要灵活很多,学校开设了很多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选修课,所以选了一堆在国内都没办法学习到的课程,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剪裁班和木材班,正是因为自己特别特别感兴趣,所以兴致高昂的参与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模型,同时自己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图书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孩子和我说,她非常的忙但是忙得很开心很充实,觉得在美国的这种教育体制下比在国内要让她更舒服更开心。
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妈妈跟我讲,孩子压力很大,很担心;但是与此同时孩子在美国却很开心很充实。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和差距呢?
通过这个问题,远距离沟通,我分享第一个要素就是:我们要分辨清楚,遇到的问题这是家长的主观感受,还是一个客观事实。
其实在我咨询的很多远距离沟通的家长所面对的问题,大概有50%左右的比例,其实并不是一个客观事实的问题。
正如刚才那个例子一样,他之所以是一个问题,这只是一个中国家长的主观感受的问题而已。
孩子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孩子压力大,这是家长的主观感受,它不是客观事实。
因为压力大这件事并不是家长能替孩子分担的。压力大,忙不忙,忙到几点钟,每天读多少小时的书,每天花多少小时睡觉,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压力是不是很大,这个是孩子的主观感受。
妈妈在接收到孩子学习时间很长,感觉到很累之后,自动推导出一个孩子压力很大的事实,其实这是家长内心的一种演化。不仅仅是这样,还有类似于孩子跟我沟通的不够亲密,频率不够多,孩子是不是在疏远我等等,这一系列都是家长的内心演化。
然而我从孩子那边得到的反馈却是,我每个星期已经跟爸妈通一次电话了,每次半小时或者20分钟我觉得是非常够的。
从而我们也可以得知,是不是亲密,这也是家长的一个主观感受,其实在我接触的远距离沟通的问题中,这类问题占到了50%。
并不是在大洋彼岸的孩子出了问题,而是中国家长在国内接受到一个信息之后,主观地推演演化变成了一个问题。
这是不是个问题呢?当然这是一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去帮在大洋彼岸的孩子,而是家长要了解自己在国内的焦虑。
我把这样的一个问题归纳为是亲生父母才会有的问题。其实这样类型情况产生的原因非常简单,正如我刚才所说,他就是源自于父母对孩子那种深深的爱,就是因为这种深沉的爱,所以我们会对孩子在国外的现状特别的敏感,特别的担心。从而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判断。这就是我要分享第一个问题,基本上以我的经验来说,就这一种情况就可以占据到远距离沟通的一半的情况。
如何解决?
当我们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首先家长要反问自己,这遇到的问题到底是一个我的主观感受,还是一个客观事实。也就是说这个事实是不是真的发生了,如果没有发生,比如说,压力大这种我们要听到孩子亲口说,那才是客观事实。
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主观感受的东西,我们需要去问孩子在国外的感受是不是和我们家长在国内想的保持一致。只有确认说,孩子真的有这样的主观感受我们才能说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不然的话,如果只是家长在国内的一种主观感受,其实需要调整的是家长的这种心理焦虑的状态。
产生这样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家长爱孩子,其二是因为孩子第一次远离自己的身边,产生了失控感。
所以, 远距离沟通第一步我们需要调整的是家长的心态和家长的焦虑。
二、空洞的鼓励非但不是肯定,甚至还传递了一种否定
肯定和鼓励,是不一样的。空洞的鼓励,其实不是肯定。甚至空洞的鼓励往往传递的是一种否定。
孩子真的亲口说他在国外遇到问题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分享今天的第二个案例:有个家长跟我说她孩子出国之后,学数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数学跟不上。然后孩子跟家长说我的数学基础太差,数学能力不行。同学都很聪明,我没有同学那么聪明,我该怎么办,我压力很大。
这个案例就和之前的不一样,孩子已经很充分地表达出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压力很大。那这就是一个孩子真真正正发生的问题。
如何解决。
其实远距离沟通和孩子在身边的沟通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沟通的周期不同:孩子在身边的时候沟通是随时随地有效的,而远距离沟通的孩子则是以周期性地跟家长沟通。
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孩子在这个周期里面遇到了困难和难处而产生的负面情绪都会跟家长表达,而家长的感觉则是在国内接受到了接二连三的孩子负面情绪。
所以在这里还有一个点需要家长区分:孩子表达的情绪是一个当下的负面情绪,还是一个孩子长期面对的实际问题。这里的警戒线在于孩子的负面情绪有没有让孩子产生它的消极的行为。
再讲一遍,因为很重要!当孩子传递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要去判断这需不需要自己充分介入或者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点。看孩子有没有因此而产生消极的行为。
回到刚才那个例子,孩子学数学很难这件事,其实孩子无论是哭泣也好,求助也好,还是表达自己的沮丧也好,这都是孩子的情绪。那孩子的情绪需不需要家长充分地干预,则需要看孩子在表达情绪之后有没有产生消极的行为。比方说,孩子学数学遇到困难,觉得跟不上,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
孩子发泄完就好了。他的学习跟往常一样。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态度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第二种
就是孩子发泄完了之后,客观上比以前更用功的去学习,为此他还加长了他学习的时间,他去跟老师主动学习,去问同学问题。他虽然情绪沮丧,但是在行为上,还在往前走。其实前几天我碰到案例就是这样,孩子虽然表达情绪的时候比较激烈,但事实上孩子的行为是更努力的在学习。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前两种情况,那么家长需要处理的是情绪,则不需要太过担心这是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严重,无论孩子表达的情绪有多么的激烈,只要孩子的行为是前两种,那么家长需要消解的其实仅仅是孩子的情绪,并不是需要太多的干预。
第三种
就是孩子数学遇到困难,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他开始慢慢抵触数学,甚至开始慢慢抵触学习,他的这种不自信衍生到了其他的方面。他开始慢慢地跟老师交流少了,跟同学交流少了,他慢慢地减少了自己学习数学的时间,他的成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那这就是一个警戒线。也就是说当孩子清楚地跟家长阐述自己的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判断这个问题严重性的警戒线就在于孩子有没有因此产生消极的行为,如果他的行为是积极的,或者没有受影响,那家长只需持续关注和消解情绪,实际上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但是如果已经产生消极行为,那么确实需要家长介入。所以其实真正产生问题的是这一部分。
而事实上,孩子在国外因为产生负面情绪之后而产生消极行为的这种情况,在我遇到的案例当中,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大约七成左右的问题还停留在家长的主观判断,只有三成是真的需要家长干预的。
接下去分享的就是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让他确实产生了消极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三、如何肯定孩子
肯定孩子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三个要点。
我们今天讲的是肯定,并不是鼓励。肯定和鼓励,是不一样的。
很多家长在跟我谈亲子交流的时候一直都会说,我一直都在鼓励孩子,我没有否定孩子。但其实不知道这里家长有木有陷入一个很多家长都会陷入的常识性误区,肯定和鼓励是不一样的。
什么是肯定?什么是鼓励?
举个例子,我们常常会和孩子说:“你好聪明,你一定能行的。”这个是鼓励,但其实这种鼓励的效果往往是不好的。
为什么?因为这种鼓励是空洞的。其实孩子心里知道,家长只是在安慰我。
那什么是肯定呢?肯定是一种事实。而这种事实的传播会给孩子带来稳定的情绪的作用,这和鼓励是完全不一样的。
回到我们刚才数学的那个例子,什么是事实?
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去理清几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是什么?虽然你数学不够好但是你其他功课尤其是你的社科还不错,几乎一直是在全班前五的,这是一个事实。那这个事实是用来判定什么呢?肯定孩子!
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判断并不是由于他数学引起,而是由于他数学不好这个判断而引起的。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那个孩子的表述
我数学不好,我数学跟不上,我没有大家聪明。
其实在这里面有一点是家长首先要处理的并不是他数学问题,而是在这个表述之后的自我否定。所以家长要适时的发掘孩子优势从而告诉孩子其实你并不是不够聪明,你仅仅只是数学遇到困难。
第二个事实是什么?
孩子在更用功之后,和老师更多的交流之后,他的成绩有提升,但是提升幅度并不大。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去提醒孩子的是你用功之后是有进步的,证明你的努力是能够改变现状的,所以你的数学是能够改变。
虽然目前改变的幅度不大但是你确实在进步。这就是事实,这就是肯定,肯定和鼓励是不一样的。肯定是要用事实为依据,去跟孩子讲说其实你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肯定不是鼓励。
空洞的鼓励,其实不是肯定。甚至空洞的鼓励往往传递的是一种否定。
比方说,你很聪明,就可惜不用功。这种鼓励其实传递的是否定。有个案例就是家长一直在强调孩子很聪明,如果你用功你可以比现在成绩好很多倍。然后你知道吗,家长认为从小到大自己都在鼓励孩子,都在夸孩子,但其实这个孩子最后的悲观测试中显示为极度悲观。
这样的事实和反差是不是很可怕?因为孩子从家长那边接受到的其实就是否定自己的客观事实。
在这个问题上的讲解表述上,一个案例是不够的,我们再讲第二个案例。
我在宾州的一个学生,跟我说他的住家有种族歧视,然后他那个州里面的学校对华人也有歧视,她感觉到了这个歧视,所以她觉得压力很大,很难融入美国的社会生活。
用我们刚才的逻辑来推理一遍。如果孩子跟你表达类似的话的时候,家长一不要询问孩子是怎么做的。因为这里也要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他发泄完了,该怎么做怎么做,没有变化;
第二种情况
他更积极地融入了当地生活,或者去做了一些事情。比方说刚才我提到的这个孩子,他就成立了一个华人组织去帮助学校里的华人争取平等的权益等等,同时他也跟白人组织进行了更多的合作活动。
第三种情况
孩子觉得无法融入之后,他就开始减少跟同学的交流,开始跟住家疏远,开始有不一样的情绪,就说他产生了消极行为,他跟人开始产生隔阂,最后慢慢的他开始宅在房间。
如何解决?作为家长在听到孩子这么说:
第一步,要问的是孩子的行为是什么?
第二步,如果他真的产生了消极的行为,作为家长要去充分了解信息。比如说那个案例当中,孩子觉得住家种族歧视很重要的一点是住家让孩子做家务,让他去剪草,剪院子。其实家长在跟住家充分沟通之后,应该去提醒孩子几个事实。第一个事实是住家自己的小孩有没有剪院子,有没有干家务,事实证明也是有的。所以其实住家让孩子学会干家务,是更多的去承担一种责任,是住家对孩子的一种教育方式。这个事实并不是种族歧视。
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因为家长通常处理类似案例的时候,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和爱使得家长等不到去问孩子的行为就会跟孩子陷入一样的情绪中去。于是当家长陷入到孩子的情绪中后,在国内就会感觉到了焦虑。
这种焦虑导致家长来不及去询问孩子的行为,去观察孩子的行为,也来不及去收集其他的一些信息,甚至来不及多问孩子几个问题。就这样和孩子一起陷入了困境,最后就想着我该怎么办啊?
孩子数学不好我是不是要帮孩子在那边找一个补课老师;
我在国内是不是要找一个老师去跟他线上去授课;
我是不是要直接去和住家谈,或者找中介去跟住家谈;
投诉住家甚至要换住家。
最怕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的时候就开始行为。其实如果孩子只是负面情绪,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消极行为的时候,家长是不需要这么激烈的去介入的。只有孩子产生消极行为而且家长在跟孩子用我刚才所使用的方法沟通很多次之后都没有产生相应的积极的效果后,我们再来讨论,要不要进一步的使用其他行为去介入。
三、拒绝对未来灾难化的想象
家长在处理问题之前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己内心的焦虑。 焦虑的本质并不是事实,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灾难化的想象。
我今天讲座的第四点:焦虑。当孩子在美国真的产生问题的时候,家长在处理问题之前,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己内心的焦虑。
焦虑的本质并不是事实,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灾难化的想象。
所有的焦虑都是一种对未来的可能性的预估,这并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如果我们孩子在美国真的遇到了问题;首先,问题越大家长在国内越需要越冷静,用冷静的心态去区分问题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这种程度的区分方式,我刚才已经分享过了,就看他是行为的趋势是更积极,还是更消极。
只有到行为消极的时候我们介入才是最合适的。其他时候我们只需要观察。我们没有做到冷静观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被孩子的情绪带动了,我们自己有焦虑。其实孩子真正因为消极情绪而产生的消极行为的案例只有不到30%。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远距离沟通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家长陷入到孩子的消极情绪当中之后产生焦虑的情绪,好比我们遇到的明明是一级火而我们却用扑灭三级火的行为去处理了。
因为实际情况和家长的想象是不一样的,而导致处理行为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形,这种变形会导致远距离沟通的进一步问题的产生。
比如,孩子只是某些功课不好或者说跟不上,但是行为上已经更努力了。可是当我们的家长在国内听到这样的情况之后,产生了非常激烈的否定情绪,这种否定情绪包括了责骂,也包括了我帮你请假,我帮你请老师。
又比如,孩子在那边的确有玩游戏但是玩游戏的时间是合适的,并没有过量。
但是家长会传递出来更为激烈的方式:你是不是沉迷游戏了,你是不是怎么样了,然后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反感。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过激的行为当中孩子闻到了家长对于自己的不信任,否定甚至感觉到了一种被控制的感觉。因为他的行为被家长管束和他这边的事实并不相符,于是衍生出了其他问题。
我在这里想讲的是,其实我觉得大多数的亲子远距离沟通的问题都是这样产生的。孩子在国外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导致消极行为,但是家长在国内却心急如焚,因此产生的内心焦虑而导致了行为上的变形,从而引发了远距离沟通的更多深层次的亲子问题。
比如帮助换住家,请更多的补课老师,每天都来问学习情况,哪怕孩子客观上其实比以前更努力,但是家长的每天询问却透露出了其对孩子极致的不信任,否定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的逆反或者说沮丧。因为这种原因而加深了亲子问题本身的非常多。
如何处理好远距离沟通?
第一、是我们处理所有问题的前端,就是这个问题真的存在吗?
第二、这个问题究竟有多大?
第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总结一点就是家长首先要克服自己内心的焦虑。如果孩子真的在美国产生问题,他的问题越大,其实是要求家长在国内越冷静的。因为如果连家长都不冷静了,在国外的孩子他更加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的指导,所以什么是悲观,什么是焦虑。
如果孩子真的在国外产生了负面情绪消极行为,证明孩子是把自己在国外的问题无限放大,放大到遮住了自己的双眼而看不到前方,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用一些肯定试试把这个问题缩小到它原来的样子,然后再去采取合适的行为,那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在国外将问题慢慢理顺。
总结一下,如果我们在远距离沟通当中发生了问题:
首先我们要回顾的是这个问题,是我的主观想象还是孩子在国外的客观事实,这点很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能过滤掉50%的情况了。剩下50%当中,孩子真的产生了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去了解和询问的是孩子的情绪是这样的,那孩子的行为是什么。
孩子没有产生明显的消极行为那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就只要观察和消除情绪就好,不需要太过的介入。
只有产生了消极情绪,并且因为消极行为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的兆头,家长才需要去讨论说我们怎么处理,那处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消除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是用肯定的方式,而这种肯定需要搜集客观事实,用事实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最后一点,不管孩子在国外是不是真的发生问题,孩子在向您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家长要克服的是自身在国内的焦虑。
我们现在很多农村有所谓的留守儿童,我其实有一次跟家长开玩笑说我们是留守家长。留守儿童有他自己内心的焦虑,其实留守家长也有自己内心的焦虑。那其实很多问题,是家长心中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从来没有那么远距离沟通的失控感,因为这种失控感而产生焦虑。
所以我最后想分享的一点就是说,
第一,焦虑会让我们自己制造问题。
第二,焦虑会使得我们放大问题,会使我们的行为变形。
最后,焦虑是对未来的灾难性的想象。所以我认为解决所有远距离沟通的起点就是国内家长自己的内心。只要我们的心能够克服焦虑了这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起源,否则教再多的技巧其实都不是很有用。
写在最后
当然我这次分享,是不太可能让家长下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一下子真的变得很冷静,一点儿都不焦虑。我觉得我没有这个本事,但是我会在我处理实际案例当中和家长反复提醒。如果家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因为我的分享能够有一种自我察觉,这种自我察觉就是我处在焦虑当中,那我先要去弄清楚事实,先去评判问题的严重性,只要有这种自我察觉的意识和这种自我提醒的意思,我相信大多数的远距离沟通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那么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最后说一句今天分享的都是共性的问题,并不会很具体,需要家长去把这些规律用到具体的实际中去做到举一反三。祝福大家都能有一个幸福和良好的亲子关系。
感谢!
作者:叶笑凡 ,寻教育创始人,世界大学辩论赛评委、资深心理咨询师。原载:公众号笑凡说。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有意联系叶笑凡老师进一步咨询心理问题的读者,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叶老师 ”获取联系方式。
点击下图,零距离领略全美最先进的数字创新工坊:
希望现场收听类似讲座的读者可在关注/置顶本号后扫描以下微信号联系本号工作人员加入成长视角留学家长公益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