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历纽约校园男生间冲突,体验人性化教育!

乐妈 视角学社 2019-07-25

在学校中、企业里,竞技场上、大街上,甚至餐厅、酒吧,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场所,既有友谊出现,也有冲突发生。儿子到了美国不久就遇到了和同学间的冲突,让我们一起回到4月6日吧。


6日早上出门上学前他和我说:“妈妈,真希望一周能上6天学。”我看着他笑着说:“看来你很喜欢学校的生活。”他笑一笑:“回答正确,我走了妈,下午见!”7日上午我俩去完法国大使馆儿子直接去上学了。等到下午4点,他一进门,我抬眼看他脸色感觉有事了,这时他沮丧地说:“妈,我不想上学了。”我笑着帮他卸下身上的重书包,说:“昨天早上还说希望天天上学,今天就说不想上了,一定发生什么事了,快和妈说说吧。”儿子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圈红了,眼泪淌了下来。我心想,坏了,出大事了,因为他是个不爱哭的孩子,尤其上了初中以后,即使特别难受的时候,也是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我拍拍他的肩膀,轻声说:“儿子,妈妈为什么陪你到美国来,就是想和你一起分担苦与乐,妈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儿子抹去眼泪说:“我是一个特别能忍的人,一次两次我都不说什么,但今天拍我头,打我脸,还不让我打篮球,我还不想让他打呢。”随后我一点点弄明白了,每次冲突都是因为打篮球引起的,第一次,儿子上篮时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胳膊,虽然道歉了,那个美国男孩仍对我儿子说:“怎么着,想打架吗?”第二次,那个美国男孩将篮球从远处砸在了我儿子的后背上,儿子没说话;今天是第三次,打球时,因为比赛规则的判罚标准不一致,儿子组一直被他们不公平的判罚,儿子急了,和另一个美国同学说,你们不能总这样,他过来拍了我儿子的头和脸,还让我儿子直接下场不许玩了。儿子坐在场下哭了,同学们都来安慰他,老师知道后也让那个美国男孩来道歉,虽然道歉了,但儿子还是带着愤恨地心坐地铁回来了。之前听儿子说过,这个美国男孩比他高一头,身材魁梧,是全校篮球打得最好的男生。


因为是周五,所以我外甥女下班后就来到我家一起过周末,我俩和外甥女说了此事,她也开始劝我儿子,还把她之前在中国上学时所遇到的糗事、被欺负的事和儿子讲了一遍,儿子听后心情好些了。与此同时,我一个晚上都在给和我儿子同一学校的一位家长朋友打电话,说明情况,并向她请教美国校园男孩之间的相处方式?我该如何处理此事?班级里是否有其他家长会知道此事?到底真实的情况是什么?等等问题。后来她了解后告诉我这个美国男孩在运动中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朋友建议我直接给校长、班主任写邮件反馈此事(美国这边沟通要事都是靠邮件),我一想,对,马上发邮件,让他们知道我很在意这个事情,我不希望我儿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连夜写好邮件发给了校长和班主任。周六一早得到的回复是下周一一上学了解情况后就解决。我还是不放心,又追回了一封邮件,告诉她们这样的事情不是发生一次两次,而是多次,这样的肢体接触对青春期的男孩来说很危险。我还说,如果需要,下周一我可以到学校和她们面对面沟通。其实我因口语不好一直很害怕去学校,但我想用这种态度表达出我很重视此事。校长和班主任马上回邮件说:“我们先调查,并承诺一定会在周一给我答复。”我心想,可以了,该结束了。但那晚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 儿子毫发未损,却当着同学们的面哭泣,那个同学道歉后还这么生气,这种情况从小到大没遇见过,不知真正的原因在哪?



周六早上起得比较晚,为了让两个孩子高兴,我提议出去搓一顿(我们仨都是吃货),在路上,儿子又提起昨天的事。我俩继续安慰他,然后我给儿子出了一道题:如果同学在学校或大街上无故打了你,你怎么办?儿子说:“我看他身体情况,弱,我就还手,谁让他无故打人的,如果强,我就忍了。”我笑笑说:“儿子,你把妈小时候教你的方法都还给妈了,那咱今天重新说吧。如果对方在公众场合无故打你,不管对方身体是弱还是强,你都不能还手。你必须这样做:愤怒地看着他的眼睛,用尽你的全力大声地说“不可以这样。”就行了。为什么这么做,你去想想理由,至少告诉我三个。”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您,也想想为何如此,对与不对,都想听听您的见解。


到了周六晚上吃饭时,我突然明白儿子为什么这么生气了,我向儿子求证:“儿子,你之所以这么在意这事,是不是因为他不让你再参加你最爱的篮球比赛了,你觉得他欺负你,你可以忍,但不能不让你打球,对吗?”儿子高兴地说:“对呀,之前我一直忍,觉得无所谓,只是疼一下,让我上场打球就行了。”Oh my God,这就是孩子的想法,但作为家长的我,可不是这样想的,我越想越后怕。

    

周一儿子放学一进门,我就问:“今天老师怎么解决的?”儿子说:“问了情况,然后让他再次和我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这样对我。”晚上我查邮件,发现校长发了邮件给我,说的情况与儿子一致,而且保证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情况,还说今后有任何问题,让我儿子都可以第一时间直接去找她。事已至此,我除了感谢也没再说什么。

     

随后每天回家我都问问儿子学校的情况,还给儿子建议要么就别一起打球,要么就小心点,儿子说和好了,没事的,您别担心了。就这样到了周五中午,我正和外甥女在家聊天,突然电话响了,我一看是儿子打来的,心里一惊,里面传来儿子焦急的声音:“妈妈又出事了,我一只眼镜片被他用篮球打掉了,但他不是故意的,您下午一点到学校给我送另一副眼镜吧,要不下午上课看不清楚。”我急切地问:“眼睛没事吧,其他地方伤着了吗”,儿子说:“没事没事,您就送那副眼镜来就行了,别晚了,我去吃饭了。”电话挂了,我一下怒了。先给那位朋友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并邀请她陪我去学校,她一听非常支持,随后我带上了我在纽约能集结到的全部人马—我、我外甥女、那位朋友一起杀向了学校。快到时,儿子又打来电话问我到哪了,我正好乘机又问了一下情况,他说:“那个美国男孩拿篮球砸向儿子身边的一个同学,球砸到那个同学的胳膊上后反弹到儿子的眼镜上,一只就碎了。”我心想这力量也太大了吧,也太巧了吧,同样的周五时间,同样又是打篮球。


我们一到学校大厅,校长带着儿子就迎向我们,和校长行过贴面礼后,她双手扶住我的肩膀看着我说:“你儿子都和你说了情况了吧,眼镜学校会赔的,你不必担心。”我说:“不是赔眼镜的问题,我想单独和您谈一下。”她看了一下表,说10分钟后她有个安排,我说好。我和那位朋友走进了她的办公室,坐下来,我就开始用我最最擅长的中文说了(那个朋友帮我翻译)。我把我全部的想法,尤其全部的感情通过肢体动作、音量、表情都彻底地宣泄了出来,大概意思是首先很感谢上次校长的快速解决方案,我以为一切都像校长说的那样不会再发生了,但一星期后又发生了,怎么这么巧,这球力量也太大了,很危险,一旦碰到眼睛,这后果谁也承担不了,我很怀疑这是故意的,难道就因为我们是新来的,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吗?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远隔万里到这里上学,现在每天提心吊胆,我不想过这样的日子,说到这里,我的眼泪一下子下来了。校长一看,慌忙地一边拿纸巾,一边大声地说:“No,no,no,no”我来之前就想好了,我一定要把全部的想法,全部的情绪表达出来,如果我不说,就没有机会了。慢慢地随着交流,我了解到这个孩子之前也会因为打球常常和别人发生冲突,为此校长多次和孩子家长沟通,就在今天中午出事后,校长也和其家长通话了30分钟,我说:“不能因为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我儿子就不能打球,就要受伤,这不行,这绝对不行,在学校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享受运动的权利。”校长表示理解,也非常同意我的说法。随后我们又交流了一段时间,校长还解答了我对未来最担心的问题,时间已远远超过10分钟,我知道我来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这时儿子带着他姐姐正好路过我们的窗口,校长打开窗叫儿子过来一下,儿子进来后,坐在了我的对面,校长挪了椅子坐到儿子跟前,拉着他的手,两眼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儿子说:“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这里有你妈妈,你必须诚实地把你现在的感受讲出来,让我们都知道,我们如何帮助你。”我儿子笑着说:“没事,我挺好的。”校长依然拉着他的手不放,看着他的眼睛继续说:“你学习这么好,钢琴弹得在学校都没人能教你了,你现在还在学作曲,你非常有才华。你知道的,我是爱你的,全体老师也都爱你,大家都很喜欢你,我们都希望你在学校每一天过得快乐,如果今后有任何问题你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我们都希望你在这里永远快乐!”


看到最后这一幕,我很动容,眼圈又红了,此情此景我终生难忘。我只能说这位博士女校长是真诚的,是称职的,是伟大的。她用爱融化了孩子,也感动了我,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美国教育的特别之处。




作者:乐妈,系留学生家长,目前在纽约陪伴初中留学的儿子。本文原标题:“在纽约亲历校园男生间冲突”,原载于微信公众号“乐码聊陪读”,查看原载内容请点击以下“阅读原文”链接。本号经作者授权转载,内容版权归属作者所有。


有兴趣的读者可扫描以下微信号联系本号工作人员加入成长视角微信群交流美国留学经验。





希望了解孩子是否适合低龄留学美国,为今后升学做好扎实准备?

暑假到美国西储中学体验原汁原味寄宿美高生活,最大程度提升低龄留学成功概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