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王”苏世民的传奇奋斗史
在耶鲁大学就读时,他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下文简称,小布什)同住在达文波特学院的一个宿舍楼里,并都加入了著名的社团组织“骷髅会”。
至今,他连续为小布什、奥巴马和唐纳德·特朗普三任美国总统当过顾问。
他所捐赠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举行开学典礼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同时发来贺电。发来贺电的还有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时任国务卿的约翰·克里,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金墉,脸书(Facebook)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等等。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举行开学典礼
如果说私募股权投资家们是当下的华尔街之王,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就是王中之王。
当彭博新闻社(Bloomberg)询问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从给三位美国总统当顾问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时,苏世民说,“首先,你得理解美国总统是一份相当复杂的工作。立法的难度,不同政党之间的协调,需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时间是不停止的,即便我们这边休息了,地球那一边还在工作,这给白宫和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责任。作为美国总统,处于世界上各种大事的漩涡中心,真的是一件很复杂很难的事。”
如果要问苏世民是如何做到如此段位的?采访过苏世民的一位《财富》记者说的话或许能解释一二,“苏世民盯着你的时候,仿佛能够钻入你的内心,也许这应该归因于他早年在耶鲁大学修的心理学专业。”
“我最大的职责其实是尽力猜透人的心理,”苏世民说,“我需要了解人们行事的动机。”
苏世民生于纽约郊外的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1965年考入耶鲁大学。上学期间,苏世民曾有一次对低年级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实习机会,他雄心勃勃地邀请了金融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做演讲嘉宾,第一堂课他感觉良好地对学生说,这是一门自由度很高的课程,相信大家将会在此度过一个愉快的学期。结尾时,他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没人提问,有1/3的学生起身离开了。
“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遭遇,的确,万事开头难。”苏世民说,“但如果坚持下来,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苏世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商学院。在这所精英荟萃的知名学府中,苏世民给老师和同学留下的印象是:周身蕴含着动力、自信、雄心、诚信和创造事业以及希望凌驾一切的巨大欲望。
果然,毕业后的苏世民被当时一家新兴投资银行的共同创始人、后来曾一度出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的Bill Donaldson招至麾下。但他很快跳槽到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在这里,31岁时他就升任为公司合伙人,成为当时雷曼兄弟高管中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如果不出意外,苏世民在公司中完全有机会进一步提升,因为当时担任雷曼兄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皮特·彼得森不仅对苏世民非常赏识,而且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还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友谊。然而,雷曼兄弟不久之后爆发的危机,打断了苏世民的商业人生轨迹。在彼得森辞职并离开雷曼兄弟公司后,出于对上司和朋友的忠诚,苏世民也义无返顾地递交了辞呈。
皮特·彼得森
彼得森和苏世民决定各拿出20万美元,创建自己的公司。没有举行任何开业仪式,只有两个合伙人和两个助理的黑石公司成立了。由于苏世民和彼得森的姓氏分别嵌着德文中“黑色”(Schwarz)和希腊文中“石头”(Peterson)之意,为了表示对两人祖籍的一种纪念,他们将自己的新公司取名为“黑石”。
在当时的华尔街,像黑石这样新成立的私募基金公司想打开局面,谈何容易。苏世民一家接一家地敲开他自己认为可能投钱的客户大门,又吃了无数次闭门羹。
“被我们视为最可能点头的19家客户,一个个拒绝我们。总共有488个潜在投资人拒绝了我们。”苏世民回忆说。
万幸的是,美国保险及证券巨头保德信公司(Prudential Financial)为苏世民的坦诚和抱负所打动,决定尝试性投下1亿美元。正是这笔钱让后来者看到了黑石的潜力。不久,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也入伙了。黑石的第一只基金吸引了32个投资人,包括大都会人寿、通用电气、日本日兴证券以及其他几个大企业的退休金。
苏世民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幸运。他说:“没有人仅凭自己就可以成功,你需要人帮你,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需要有一个‘支持系统’去帮助人们成功,我很幸运能碰上这样的人。”
彼得森无疑是苏世民人生中很重要的“伯乐”。与苏世民相比,彼得森早已名贯华尔街。他曾在尼克松政府担任美国商务部长,与美国富豪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国际集团前总裁莫里斯·格林伯格等许多政界和商界要人交往笃深。
彼得森与苏世民
互补型“黄金搭档”是华尔街金融家们对苏世民和彼得森的一致评价。《财富》杂志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述:“从一开始,黑石成就的每一项辉煌都是两人并肩战斗的成果。两个人相差 20岁,原来是上下级,如今是合伙人。一人‘主内’,一人‘主外’,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老谋深算的彼得森在金融界及政界浓厚的人脉资源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腕是黑石的‘润滑剂’,年富力强的苏世民,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充沛精力则是黑石这部庞大生财机器得以顺利运转的‘发动机’。
整个PE行业的历史不长,肇始于1980年代,短短20多年内,由最初不起眼的“非主流投资方式”(alternative investment),发展成为今天对全球金融和产业最具支配力的一个行业。
自创始以来的30余年间,黑石发展为当今华尔街增长势头最迅猛的金融王国。它还曾力压KKR和凯雷,被《财富》评为全球最大的PE。由于苏世民控制着华尔街最热门的公司,《财富》杂志将其响亮地誉为“华尔街风云人物”(Wall Street's Man of the Moment),是“金融新纪元的象征”。
在苏世民的人生字典里让他最顶礼膜拜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赢”。
这位被美国专栏作家安德森称为“有着华尔街并购大亨高登·盖戈的矮小身材,永远笑容可掬却又透露出鲨鱼风格的这个贪婪时代的代言人”,从不讳言自己“渴望战争”,创办黑石就是想成为华尔街的赢家。
美国《财富》杂志评价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是典型的苏世民风格。他非常专注,所以他能领导黑石成为业界第一”。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受打击,然后是坚忍不拔的坚持,直至找到通往目标的路径。如今,黑石集团所拥有的一切已经兑现了他当初的雄心壮志。
“除了伟大的理想,当时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么微不足道。”苏世民曾把这句话放到黑石的网站上。
相关阅读:
原载:耶鲁北京中心 ,本文参考《商务周刊》、《当代金融家》刊载内容,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