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过剩的时代,什么东西才最珍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硅谷生活家 Author 硅谷维立
作者 | 维立
转载 | 硅谷生活家
01
几年前的夏天去纽约看女儿时,陪她从公司回家的路上,她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当时我们正在曼哈顿一条街上行走,边走边谈论她的实习生活,品评街边的行人、地上的垃圾、人行道上偶尔飘过的不一定那么好闻的气味。突然,女儿指着街边的建筑说:
你看,这里全是商店、饭店、咖啡馆,除了一、两家之外,我都还没进去过呢。我都想试一试。
女儿从小是个乖巧伶俐的孩子,学习好,体育好,人缘也好。除了高中快毕业那一段时间比较叛逆外,没有让我操过心。她做过的让我骄傲的事,说过的让我莞尔的话,多得数不清。但这样一个女儿,那天在熙熙攘攘的街上说的这句普普通通的话,却让我感到了一种全新的骄傲。
为什么呢?让我从头说起。不管承认与否,古今中外的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期望的。古人要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今人也希望孩子事业成功,生活富足,而如今那些自认为最开明的父母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则是,“我只要你健康快乐。”
但“健康快乐”并不像这些时髦父母轻描淡写的那么简单。比如说快乐吧。快乐不是一件想要就有的东西,恰恰相反,研究发现,快乐和我们平时重视的金钱、名望、学位、豪宅不同,对它过于执著,不见得更能得到它,反而可能将它窒息和扼杀。快乐应该是追求其他具体目标时的副产品,本身不应该成为人生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人把快乐作为人生目标,反而更难得到快乐。
至于哪些具体目标可以带给人快乐,当然众说纷纭,健康、财富、名望、家庭、爱情、学识都榜上有名。我以为所有这些最好都不太缺。哪一样少得不像话,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快乐,就像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样。
但在这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世俗欲望都基本得到满足后,哪一样东西最值得追求,每个人却有不同的回答。我喜欢哲学家罗素在《征服幸福》(Conquestfor Happiness)一书的“论热情 ”(Zest)一章中的说法:
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他就有越多快乐的机会,被命运摆布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失去一件事情,他还有另一件。人生短暂,一个人不可能对每一件事都感兴趣,但最好有足够的兴趣把日子填满。
几行之后,罗素又说,
想象一下在乡间散步时可以注意到的各种不同的事物。一个人可能对鸟感兴趣,另一个对植被感兴趣,一个人喜欢地质,另一个则喜欢农业。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件都可以有趣,如果你对它感兴趣的话。在其他一切相同的条件下,一个对其中任何一样东西感兴趣的人会比对这样东西不感兴趣的人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纽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你可以在自由女神像和帝国大厦前照个相,就宣布来过纽约,也可以花一个夏天的时间来了解它,还是远远没把它看透。虽然可能是拿橘子和苹果比,但纽约这座城市内涵之丰富,应该不在罗素散步的乡村之下。这里每一条街道都有内容,每一栋楼都有历史,街边每一张门、每一扇窗的后面,都有幽深而绵长的故事。
当然你可以对这一切都毫无兴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但套用罗素的话,对其中任何一样东西感兴趣的人只会比对这样东西不感兴趣的人更好地适应纽约。从女儿对街边的餐馆和书店的兴趣,我隐隐约约瞥见了一点罗素的智慧。
02
罗素于1872年出生,于1970年去世,他写下上面的话,是在1930年。1930年是一个和今天完全不同的时代。美国人均GDP在1930年是6213美元,2017年是53128美元。1930年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满街的快餐店和星巴克,没有看不完的电视剧,听不完的音乐。在那个年代,吃饱穿暖还是大部分人苦苦追求的目标。那时候大谈兴趣和热情,一定会让有些人翻白眼说,“何不食肉糜”,另一些人不屑地哼一声,斥之为“小资情调“,即使是罗素的崇拜者们,也不得不若有所思地说,“伟大的罗素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是的,你没有听错,强调兴趣和热情之重要,在今天比1930年更合适。小时候的一团泥巴,几张包糖纸,一小把冰棒棍,就可以消磨半天时间,我们缺的是玩具,不是对玩具的热情。同样地,在那个炖一只鸡、烧一条鱼、买一只蛋糕都是过年才有的快乐的时代,我们缺的是食物,不是食欲。
现在则反过来。一方面是物质极其丰富,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喜欢,每天都可以吃得像过年一般丰盛,可惜常常没有胃口;每一个小孩,都有堆积如山、泛滥成灾的玩具,再加上电子游戏,Spotify,iTunes,Snapchat,但“好无聊”反而成了孩子的日常用语。
奇怪吗?一点也不。物以稀为贵。以前缺的是物质,不缺享受这些物质的胃口;现在物质过剩,享受物质的胃口成了珍稀物品。从经济学的角度,以前是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卖方市场,大家在商店门口排长队买猪肉和大米;现在是供给远超过需求,买方市场,商家都挖空心思,又哄又骗来引诱顾客。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这种趋势只会变本加厉,我们个人作为消费者,更会成为资本家虎视眈眈地想要攫取的猎物。
资本家觊觎的,当然是消费者的钱包。但没有兴趣和胃口的源头活水,有钱也不想买,一掷千金也买不来快乐,买来也空虚浮浅不能尽情享受。看起来消费者的钱包装着推动经济发展的燃料,但兴趣和胃口才是坚强后盾。
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供过于求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商家的供给超过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超过了消费兴趣。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哦。你的胃口和兴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产,而且价码还在嗖嗖往上窜。
在这样的时代,最悲催的莫过于没有兴趣了。本可以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高高在上地挑选最好玩的那一样东西;没有了兴趣,就不能参与这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游戏。
兴趣缺缺发展到极端,就成了如今常见的忧郁症。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挑战。在我们这个时代,至少对那些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来说,填饱肚子不是挑战,保持好的胃口才是;穿暖衣服不是挑战,拥有高的品味才是;以前同一间宿舍的六个室友抢看同一本小说,现在书籍堆积如山,每个人都开公众号,产出的文章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缺的是眼球和注意力。物质过剩,兴趣不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
03
由此想到最近亚裔状告哈佛种族歧视的案件。虽然我支持华人为自己争取权益,也怀疑哈佛的录取过程有虚伪不公之处,但我对所谓的“爬藤”一直不以为然。我反对把是否有助于孩子申请大学当作行为的指挥棒,也不看好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多横扫几所名校,或者为了让孩子就读学校的名次再跃进两位,而进行的孜孜不倦、无休无止的努力。
有些家长的口头禅是,不推白不推,不爬白不爬,万一孩子进了名校呢?让孩子上更好的大学,总归没坏处。这个理直气壮的说法问题多多,今天没时间一一指出,只能从我们这个时代物质过剩、兴趣不足的特点出发来说几句。
教育在今天并不是一件稀缺商品,美国至少有上百所大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互联网上有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源,书本学习和课堂学习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学习机会。而很多数据都表明,顶尖名校的教育,不比普通学校的教育更有价值。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完全不用担心他学不到想学的东西。父母唯一要担心的,是孩子失去学习的愿望。
爬藤真的对孩子有百益而无一害吗?我们当然希望孩子在惨烈的爬藤竞争后毫发无损,担心的却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不那么重要的(如果爬藤成功的话),或者什么也没收获(如果爬藤不成功的话),却损坏了更重要的学习的愿望。
若果真如此,则等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好比在一座枯树丛生的山上,为并不稀缺的干柴大打出手,却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宝贵的火种。
我当然希望女儿上好大学,事实上我希望她拥有所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我更希望她热爱生活,对世界充满好奇,懂得享受生活,对书籍,艺术,美食,旅游等美好的东西保有兴趣。我培养出来了这样的女儿吗?在养育她长大的过程中,我呵护了她对这个世界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吗?我激发了她对生活、对知识的兴趣吗?我不敢肯定,但我至少一直诚惶诚恐地把这一点铭记于心。而那个下午的女儿,正是我希望的样子,怪不得她一句不起眼的话,几年后都让我脸上浮起笑意。
关阅读:
他是85后CEO、富二代、耶鲁及牛津硕士,现在却成为通缉犯......
作者:维立,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现居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业余时间翻译写作,出版过六本作品/译作,原载:硅谷生活家,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