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现在中国父母拼命“鸡娃”?我们还能回到过去的“散养”模式吗?

视角学社 2020-08-18

以下文章来源于常青藤爸爸 ,作者常爸


转自|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最近的朋友圈 ,除了被各种高考学霸的消息占据之外,还被两则“鸡娃”消息刷屏。


第一个是则小笑话:


问:4岁孩子英语单词量1500个够不够?

答:在美国肯定是够的,在中国(海淀)肯定是不够的!


第二个则是关于剑桥五级英语报名名额秒空,流量激增到网站瘫痪的消息:



看到这么“疯狂”的“鸡娃”消息,有不少人开始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那时候父母忙着生计,孩子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一点儿都没有现在家长的“鸡娃风范”。就算是很重视教育的家庭,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在周末的时候也都是和亲戚家的孩子或者同学一起玩,不像现在的孩子们不是在兴趣班/补习班就是在去兴趣班/补习班的路上。


有人就对此很疑惑: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这么鸡娃?

我们还能回到当年那种“散养”式育儿方式吗?


很巧的是,耶鲁大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最近出版的新书《爱、金钱和孩子(Love, Money & Parenting)》,就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育儿方式转变的原因,这个新奇的角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后来我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邀请,主持了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宋铮教授的会谈,让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说起现在中国家长的“鸡娃”程度,那是世界闻名的,很多人认为是文化的影响;也有人认为“鸡娃”程度的提高,是教育意识提升的结果。


而美国耶鲁大学齐利博蒂教授和西北大学德普克教授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其实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收入不平等(income inequality)和教育回报(return on education)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倾向于“鸡娃”


下面这几张图,用数据的回归分析(regression)展现“收入差异程度与父母养育风格的关系”


不难看出,社会贫富差距较小的瑞典、挪威等国家的父母,采用“放任型”(Permissive)的养育风格的比例是最高的。


(放任型)


贫富差距较大的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父母,选择“权威型”(Authoritative)和“专制型”(Authoritarian)养育风格的居多。


(权威型)


 (专制型)


虽然说“权威型”和“专制型”育儿,不完全等同于“鸡娃”,但是“鸡娃”的家长,一定都是“权威型”和“专制型”的,不可能是“放任型”的,所以我认为书中把“权威型”和“专制型”育儿风格统称为intensive parenting(高强度育儿)是类似于中国家长们说的“鸡娃”的概念。


这个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很好理解。如果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比如北欧),父母基本上没什么动力去拼命“鸡娃”,让孩子成为人上人。因为就算你拼了命成为收入前10%的人,也未见得就比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高多少,这种情况下“散养”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养育方式。但如果收入前10%的人比社会平均工资高出100倍,你恐怕就不敢再“散养”了。


因此,社会收入差异越大,“鸡娃”的家长比例通常越大,对“勤奋”的重视程度也越大比如,在世界一个育儿观念的调查中发现,中国90%的家长最重视的品质是“勤奋”(美国是65%),而“想象力”则排在相对比较低的优先级。而在瑞典,重视“勤奋”这个品质的只有10%的父母,而“想象力”则是父母看中的品质里排名最高的。



不过,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是影响父母“鸡娃”决策的唯一动力。如果社会的贫富是完全由出身决定的,那父母也没有动力去“鸡娃”,因为出身就已经决定了收入差距,我吃饱了撑的花那个时间去“鸡娃”做什么?


所以,父母“鸡娃”的程度,还取决于“教育回报率”(return on education)。


教育回报率越高,父母越倾向于“鸡娃”


教育回报率可以有很多种算法,但不管用什么口径,核心的一点不变:高教育回报率意味着学历的差别(或者接受教育年数的差别)将造成比较大的收入的差别。


下面这张图,是教育的回报和父母养育风格的关系。



从数据的回归分析来看,低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多采用“放任型的养育风格,而高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更偏向采用权威型”和“专制型的养育风格。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整体来说一个研究生毕业的人和一个高中毕业的人,收入差距不大,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鸡娃,非得让他拿个硕士文凭呢?


上面说的两点“鸡娃”的影响因素,总结起来就是:在社会收入差异巨大且教育回报高的国家,“鸡娃”的父母比例会远高于社会收入差异小且教育回报低的国家。



有了这个基础的认知,我们可以来看一看中国近三四十年来的育儿决策和风格的变迁。


中国父母爱“鸡娃”,或许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理性选择


首先,看一下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社会收入差距(或者说贫富差距)的变化。下面这张图是中国的基尼指数的变化趋势图(红线是中国的趋势曲线):



大家有没有看到,80年代初(大概80-85年)的时候,中国的基尼指数最低。那时大家都在国企上班,吃大锅饭,大家都没什么钱,收入差异也很小。


此外,那时候的教育回报也低,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流行一句话: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所以,8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是用“散养”型的教育方式。这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教育方式。


而90年代开始,中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逐浙扩大,而且同期中国的教育回报相比80年代有了大幅上升。


美国的国家经济研究所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到了中国在1990年前的教育回报并不高,在1990年后开始显著增加,论文里计算了中国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的教育回报,发现多一年的教育,收入可能会差20%。


当然,我这里一定要强调,这是一个大数据的分析,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我不能保证你多读两年研究生,收入提高40%。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收入差距巨大,且教育回报巨大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竭尽全力地“鸡娃”,其实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是父母依据生存本能,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做出的理性选择。



我们不去说“鸡娃”对或者不对,只能用经济学原来来解释大部分家长做这个选择的深层次原因。


其实,现在的父母比之前更“鸡娃”绝不只是中国的现象。在欧美国家,过去几十年里,社会贫富差距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教育回报率总体也在上升,所以“比父辈们更鸡娃”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


1970年到2010年期间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教育回报率的变化。(数据来自世界上193个国家。Psacharopoulos& Patrinos 2018. 蓝色为教育回报率。


(过去三十年间欧美各国的收入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鸡娃本身,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


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大部分国家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过去几十年里,家长在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上花的时间,大幅上升。比如,2012年美国父母陪娃的时间是1976年的3.5倍!


(各发达国家父母陪娃时间,左边是妈妈陪娃时间统计,右边是爸爸陪娃时间统计)


剧场效应让“牛娃越牛”,回到“散养”模式只能是做梦


试想一下,如果在看电影的时候,第一排的人因为某种原因站了起来,又没人强制他们坐下去,会发生什么?


显然,第二排的人必须也要站起来才能看得见。这样下去,第三排、第四排的人都要站起来……最后,整个剧场的人都必须站着才能看到电影了。



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本来想佛系育儿的父母,随着孩子长大,不得不选择鸡娃。


因为坐在第一排的中产阶级父母已经站起来,那么后面坐着的父母们也必须站起来,否则他们根本就看不到“电影”。为了适应当下的社会,那些原来打定主意佛系育儿的父母也只能改变育儿方式,加入鸡娃大军。


就像一个朋友说的:“这个同学报奥数,那个同学报钢琴,你要是不为娃报点啥班都睡不着觉!”


而当大家都开始注重孩子的培养时,孩子们的素质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这就是为啥现在牛娃的平均水平远高于从前。


一句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除非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收入差距大幅缩小且教育回报变低,否则回到从前的“散养”模式只是做梦……


可以鸡娃,但别毁娃


虽然说鸡娃是父母基于本能做出的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理性选择,但鸡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不科学的鸡娃,只会拔苗助长,只会毁娃。


比如,让孩子在三四岁时背乘法表,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就算孩子死记硬背了“五五二十五”,你问他“一斤桔子五块钱,五斤是多少钱”,大部分孩子是答不出来的,因为逻辑思维的水平还没成熟到这个地步。


所以,你花大量时间让孩子这么小的时候背乘法表,除了能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之外,没其他任何的好处。



至于如何科学推娃,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不是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


真正适当地“鸡娃”,根本不是拿着小鞭子在后面抽,赶着孩子往前跑,而是寓教于乐,在鸡娃的同时还能提升亲子关系。


像我一直很重视英语启蒙,所以现在儿子的英语阅读能力已经完全秒杀我当年初中毕业的水平,哪怕放到美国的幼儿园中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说我从不刻意“鸡娃”,很多人不信。可事实就是,我从来没有刻意训练过他的英语阅读,甚至从来没有要求他背过一个单词。他的阅读能力,完全是在不同时期采取符合他认知水平的各种亲子活动中自然提高的。


下面是儿子最近自主阅读The Planets的视频,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在文字换行处读得有点生硬,但基本上都读对而且理解了。



虽然儿子才五岁半,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一句,他的英语以后已经不需要我操心了,因为他已经体会到了英语阅读的乐趣,并有了足够的自驱力。而我从来没有因为教他英语这件事逼过他,反而在唱儿歌和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鸡娃”,科学的理念先行,才不至于把父母和娃都整残。理念的改变,能让娃爱上学习,有自驱力,这才是“鸡娃”的正道。


总结


1、现在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收入差距巨大,且教育回报巨大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竭尽全力地“鸡娃”,其实是父母依据生存本能,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做出的理性选择。我们不说“对”或“错”,只能说经济学原理能很好地解释“鸡娃”的现象。


2、 科学理性的“鸡娃”,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能让孩子水平提高的时候,进一步提升亲子关系,不至于搞到家长和孩子都疲惫不堪。


3、身处二三线城市的家长,也不必因为看到大城市“鸡娃”的激烈程度就焦虑不安,其实现在线上有很多优秀的课程,已经极大改善了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同时孩子又生活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地区,没准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平衡。


4、 如果你真的非常焦虑,建议你去天文馆听听关于宇宙的讲解当你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是多么渺小的存在,会有一种四大皆空的顿悟,对抚慰你那焦虑的心而言,比读佛经管用。


(摄于波士顿科学博物馆的天文台——地球只是可见的宇宙中数万亿颗恒星中微不足道的一颗附属的八个行星之一;地球毁灭对宇宙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你何苦一再纠结孩子记不住单词这件事?


育儿之路,道阻且长,希望所有父母和孩子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育儿方式。


你是鸡娃派还是佛系派?

你有什么感想呢?


相关阅读:

虎妈的反思:关于为人父母、职业生涯和永远的局外人

学习的终极意义

表姐之死



作者:常青藤爸爸,来源:青藤爸爸,该公号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