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的学院、大学以及高等教育权威分类

视角学社 2020-09-03

拉塞尔大学


在美国麻省,一所向来以“拉塞尔学院(Lasell College)”命名的小型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正在推行一项难以捉摸但事关重大的改革:更改校名。现在该校的正式名字为拉塞尔大学(Lasell University)。长期担任校长迈克尔·亚历山大(Michael B. Alexander)将新校名描述为志存高远。他认为这更好地反映了学校提供服务之包罗万象,并希望命名为大学使该校显得更具吸引力,尤其对于国际学生。


大学和学院有何分别?

 

近年来,很多名不见经传、选拔度平平的学院(College)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大学(University),显然希望借此提升知名度。但是,学院和大学是否存在本质区别?答案因人而异,而且很多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区别。

 

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学校和大学的定义泾渭分明。在技术层面,学院专注于本科教育的机构,规模一般不大(学生数量不超过四位数);大学规模相对庞大,并授予更高学位。按照主办SAT的大学理事会的说法,“多数大学均包括数个规模较小的学院,例如文理、工程或健康科学学院。”


 

知名媒体《高等教育纪事报》在提及某个特定学校时,坚持这种细微语义差别:“一所学院显而易见不能与大学相提并论,因此当报道,比方说欧柏林(Oberlin College,一所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文理学院)时,我们不会将其称为大学。”该报副主编海蒂·兰德克(Heidi Landecker)通过电子邮件表示。但是,当谈论高等教育一般话题时,即使《纪事报》对期间区别也略显含糊。兰德克指出,该报内部词典将学院定义为“一所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所以我们能够,而且确实也使用‘学院’来指代‘大学’。

 

传统定义存在很多例外。不少以“学院”命名的高校都拥有研究生项目,例如达特茅斯学院和威廉玛丽学院。还有一些“大学”规模相对较小,例如克拉克(Clark)以及本文开头提到的拉塞尔大学。有鉴于此,有些人认为忽略两者差异无可厚非,而且大家也合情合理地认为上述两个名词完全可以互相替换使用。


在一次非正式调查,《大西洋月刊》教育专栏作者Alia Wong询问约230位业内人士(高等教育专业人员或高中升学辅导老师约占访谈样本的半数、学生占样本约20%)这两个名词是否存在区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区别是否意义重大?55%的受访者承认存在差异,但倾向于两者可以替代使用,15%的受访者认为不存在区别或没有意识到区别。略低于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这两个名词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他们不会替换使用。(高等教育专业人士比其他人更为注重这种差异的重要性。)

 

但是受访者的(定性)回复,以及从十余位专家处得到的直接反馈显示,差异程度很可能因受访者身份而异。例如,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的大学申请顾问机构Distinctive College Consulting创始人/总裁维多利亚·蒂尔森·埃文斯(VictoriaTillson Evans)观察到四大区别:教育水平、规模、研究议程和教育类别——即通识教育或职业教育。费城一所私立学校的大学升学主任斯泰西·库尼茨(Stacey Cunitz)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指出,她只关注一点:我告诉学生,一般来说,大学是若干学院的集合。

 

在其他很多国家,这两个名词间的差异更为显著。例如,在英国,一所大学,例如牛津大学或伦敦大学,是经政府背书能够授予学位的机构。与此同时,学院是指大学内部的寄宿学习社区,例如牛津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学院College来自拉丁语“合作伙伴”,其中col的意思是“一起”,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何传统上中学阶段倾向寄宿教育的国家,“学院”这个词通常也可以指中学)。

 

西华盛顿大学研究美国教育史的约翰·尼姆(JohannNeem)教授表示,殖民地时代,美国第一批高等教育机构创办之时就忽略了这种区别:它们被命名为学院而非大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不足,而且这些学校无需国王背书即可授予学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型大学纷纷创立,两者差异变得更为模糊,其中很多大学,像学院一样重视通识教育。

 

换句话说,当前美国对于大学和学院间的困惑源远流长。虽然教育工作者可能对其标准求全责备,但很多高中升学辅导员和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强调,很少有学生会过多考虑学院和大学间的差异。值得留意的是,ACT的一位发言人通过一封电子邮件指出,尽管该组织意识到学院和大学有所不同,但这“并非ACT真正关注的问题”。毕竟,“这两类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都用到ACT分数。”

 

然而,即使不了解技术层面上的区别,很多人在潜意识中确实会认为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比学院更高大上。服务高等教育机构的传播专业人士瓦莱里奥·帕罗特(Teresa Valerio Parrota)表示,“(大学)这个听起来更正规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因此,品牌之于教育机构的重要程度不容低估。按照瓦莱里奥·帕罗特的说法,多数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都有一份文案指引(style guide),其中包括如何规范称呼本校。(根据学校定位,大学不一定是理想标签:希望倡导通识教育形象的学校可能更偏爱学院所蕴藏的内涵)。

 

亚历山大认为,类似拉塞尔更改校名,尽管代价不菲,不过可以视为一种营销投资。他认为这样做颇具宣传价值。学校聘请顾问协助进行营销推广,包括一个全新LOGO和宣传语;更新学校装备和文具;并逐步更换所有校园标识。


据亚历山大称,该项投资已经有所回报。不少校友(也就是潜在捐赠者)已经要求更新文凭。该校一位发言人指出,学校网站在刚刚过去的九、十两个月内自然发生的搜索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拉塞尔大学于八月中旬宣布更改校名。


然而,拉塞尔和其他学校的更名举措很难引发普通美国民众的关注。毕竟,很多报道教育的媒体记者,至少在提及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时,倾向于将学院和大学视为同义词。至于其价值,《大西洋月刊》文案编辑主管贾尼斯·沃利(Janice Wolly)认为:“我们交替使用这两个名词,往往只是为了在遣词造句时选择更为丰富。


既然大学和学院这类表述无法对美国高等院校进行有效区分,那究竟什么是最权威的分类标准呢?


最权威高等教育机构分类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的一项标志性研究成果。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于1967成立高等教育委员会,其主要使命是研究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s委员会成立后着手开展的第一项研究就是各高校的财政资助问题,但面对各种形态的高校,委员会发现,由于缺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分类,笼统地讨论财政资助标准和经费分配问题难以取得共识,于是在1970年制订了一套分类标准以满足研究分析需要。3年之后,他们公布了这一分类标准。卡内基大学分类是20世纪70年代教育分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在美国并不是最早的大学分类体系。1958年就已有关于将大学分为大联盟(Major League)、小联盟(Minor League)、次要联盟(Bush League)等类别的讨论。在众多分类中,卡内基大学分类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与当时存在的其他分类体系相比,卡内基大学分类第一次从大学的教育任务角度将大学分为博士授予机构、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二年制学院、专业学校和其他专门学校,这些类别之间并无质量高低之别,并不是说博士授予机构好于综合大学,文理学院好于二年制学院,而只是说这些不同类别的学校各自承担的教育目标、教学功能等有所不同。与其他将大学按学制时间、是否公办民办等属性划分的分类相比较,卡内基大学分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类,而不是分出等级或没有价值意义的简单划分。


从首次公开发表至今, 该分类标准对美国高等院校的评估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 卡内基分类经历了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等多次修订,对分类的具体内容、分类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要变革。总体来看,最大的一次变革是2005年的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体系变革,将之前的单一分类体系变为综合性分类体系和选择性分类体系,即“6+1”个分类,“6”个分类是本科教学项目分类、研究生教学项目分类、入学情况分类、本科学生情况分类、规模和设置分类、基本分类,“1”是指高校自愿参加的社区参与情况分类。由单一的分类到“6+1”的变化体现了分类体系在具体内容上愈加细化,分类标准愈加弹性化。


最新卡内基大学分类


卡内基大学分类包括全美所有符合教育法第九条认证,有资格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2018年修订的分类涵盖的高等院校总数为4,324所,比2015年分类涵盖的4,672所减少7.3%。其原因是部分高校关门大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多数为营利性机构),为数可观的院校进行兼并或重组。


基本分类——高校数量和规模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现状可以描述为:数量相对较少,拥有大规模注册学生的学校,以及为数众多但注册学生人数不多的机构。



截止2017年秋季,超过2,000万学生就读于4,324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60%学生就读于不到1,700所仅授予四年制本科或更高学位的学校。


本科(含两年制学位)教育项目—根据偏重文理通识抑或专业/职业/技术教学进行分类


在全美共计1,000所两年制学院中,按照学生去向共分为三类,第一类学校(占两年制学院总数34%)的学生(占两年制学院学生总数51%)将主要转至四年制本科机构继续攻读学士学位;第二类学校(31%)的学生(34%)部分毕业后选择就业,部分转到四年制大学继续攻读更高学位;第三类学校(35%)的学生(16%)毕业后一般选择直接就业。2017年秋季,共有581万学生就读于两年制学院。



全美共有1,244万学生在2,162个以四年制本科教学项目为主的高校就读。按照上述本科项目对于文理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侧重程度的不同,共分为五个类别,第一类学校(162所/7%)完全聚焦于文理通识教育、第五类(656所/30%)则彻底倾向专业教育,其他三类则两者兼顾,其中第二类(185所/9%)较为注重文理通识教育、第四类(664所/31%)则较为偏向专业教育,第三类(495所/23%)对于两者基本不偏不倚。以上第一类至第五类学校的注册学生占1,244万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9%、38%、38%和12%。


研究生教学项目


授予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学术博士、专业博士和其他博士)高校根据研究生项目的学科重点予以分类。



首先,授予高级学位(硕士或更高等级学位)的高校被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只提供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指医学博士、神学博士和其他提供“执业认证或执照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或“其他”博士学位的机构第二类为授予研究/学术博士学位(PHD或其他博士学位,要求超乎硕士之上的高水平工作,包括根据原创性研究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或规划并实施原创性项目从而获得重大艺术或学术成就)的高校。在上述两大类别中,只提供一个较大范围学科领域(最为普遍的是卫生、商业或教育)学位的机构被单独列出。


根据上述分类,2017年秋季,三分之二(66%)的高校只提供硕士学位(含专业博士),而不提供研究/学术博士学位,但就读学生人数略超过总数三分之一(34%)。相反,其余三分之一授予PHD和其他“研究/学术”博士学位的高校就读学生占总数近三分之二(66%)。


注册学生维度分类——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卡内基大学分类还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



那些提供本科(含两年制)教育的高校,被细分为只提供两年制学位的院校和授予学士或更高学位的高校(这些学校可能也提供两年制学位)。前者(院校的34%和学生总数的30%)包括社区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


在四年制机构中,18%高校仅授予本科学位、4%院校仅授予(或主要授予)研究生学位。在该类别中,“高比例本科生(High undergraduate,本科生占注册学生总数76%-90%)院校”在读学生数量最高。


本科生类别


根据本科生类别对高等院校分类时,卡内基大学分类考虑三个因素。两年制和四年制机构均按照全日制学生比例分类;四年制院校进一步根据转入(transfer)学生比例和一个粗略的选拔指标(来者不拒、略具选拔、颇具选拔)进行分类。



两年制院校中,大部分学校(61%)在读学生(93%)以非全日制学生为主(全日制学生不多于60%)。仅有不到四成(39%)的学校以全日制在读学生为主,而且这类学校的规模相对较小且一般为职业类学校。


在四年制院校的情况恰恰相反,大多数学校(65%)的在校学生(66%)以全日制学生为主(全日制学生超过80%)。七成(70%)四年制院校服务为数众多的转校生,而且这些院校的注册学生也比其他学校多得多。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美国大多数(56%)四年制院校对于申请人来者不拒(75%学生ACT或与之相当的SAT分数低于18分),但这些学校的注册学生数量仅占总数的36%。而只有17%的高校有资格被称为颇具选拔性(75%学生ACT或与之相当的SAT分数超过21分),但注册人数达到总数的31%。


本科生规模和设置


对具有本科(含两年制学位)教育项目的院校(仅有研究生项目的院校未列入本项分类)按照两个因素进行分类:本科生规模,也就是注册学生数量;另外,四年制院校还按照住校学生的比例进一步分类。



就规模而言,在为数众多的小型院校就读的学生比例相对较低,大多数学生就读于规模庞大的高校,虽然后者绝对数量不高。两年制高校中,所有学生中的56%就读于最大两个分类中14%的院校。在四年制院校中,最大两个分类的23%高校坐拥所有在读学生的85%。约有半数(45%)四年制院校归属于“基本不住校”分类,几乎相同比例(46%)的学生就读于该分类院校(住校学生比例低于25%或者非全日制学生超过50%)。所有四年制院校中,超过三分之一(34%)被列入“高比例住校”分类,不过只有19%就读学生在该分类(住校学生比例超过50%且全日制学生超过八成)院校就读。


卡内基高校分类涵盖美国院校的主要变化


在2016-17学年(反映于2018年修订)和2013-14学年(反映于2015年修订)之间,全美共诞生219所高等院校;同时,567所高等院校不复存在。



结语


全美共有4,000多所高等院校,可谓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全球声望最为卓著的高等学府,也有不少为营利为目的职业培训机构。美国法律不但允许这类机构以“大学”的称谓存在,近年来美国政府甚至赤膊上阵开设野鸡大学钓鱼执法,致使数以百计企图挂靠签证的留学生陷入被移民局拘捕甚至遣返的窘境之中。我们强烈建议有意赴美留学的家庭,择校时务必深入调研,咨询专业人士和权威机构,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误入野鸡大学甚至遭遇法律风险。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9/11/is-a-college-different-from-a-university/602215/

http://carnegieclassifications.iu.edu/downloads/CCIHE2018-FactsFigures.pd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immigration/2019/11/27/ice-set-up-fake-university-then-arrested-people-it-gave-student-visas/

http://www.idmresearch.com/news/html/?1640.html


相关阅读:

揭秘美国大学的学费游戏

美国大学的分数膨胀及其深层次原因

从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深陷困境看留学生择校



作者:海哥,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