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兴趣班鄙视链:谁比谁高贵,谁又说了算

Bolin、萌芽 视角学社 2021-06-14

作者:Bolin、萌芽

转载: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事儿,前段时间的兴趣班鄙视链的话题你有看过吗?网上疯传了一张图,就是最新版的2020年兴趣班鄙视链。


虽然疫情对线下兴趣班的打击挺大,但并不影响这话题的热度。看完这个表,我第一反应是,原来我给孩子报的大部分兴趣班,在别人的研究里都属于链条最底层啊。比如我给孩子选钢琴、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全垫底,可能也就中国象棋好一点,能挨到中间层。

也难怪在《三十而已》里,顾佳要那么决然坚守给孩子报马术课了,宁愿卖掉珍贵的镯子也得报。不报马术,不敢说自己在名媛圈里。

因此,我赶紧给新西兰的@Bolin说起这事,跟她约了这个稿子。说到鄙视链最高点的马术培训,放眼全球,新西兰都是佼佼者,更何况新西兰的马术培训几乎全民运动。

站在那么高的起点,住在新西兰的她又是怎么样看孩子的各种兴趣班呢?

今天跟大家聊聊:火爆全网的鄙视链,到底值不值得跟。

文|Bolin

咳咳,我是被萌芽拉来分享兴趣班研究的Bolin。

说是研究一点都没错,因为要写好这篇5000字的稿子,我调研了22份有关资料,11份还是全英文的。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资料来写这个稿子,大家看完全文就知道了。

先来说说我家的兴趣班位置,emm,我跟萌芽一样,都是网传鄙视链“垫底”的选择哈。我女儿3岁半,目前报了两个兴趣班,一个是游泳,一个是音乐狂想。

游泳仅高于跑步,位于鄙视链底部第二位,其实也已经是默认倒数第一了,因为我在新西兰确实也没有见过类似跑步主题的兴趣班。

至于音乐狂想班,现在主要是玩玩木琴、手鼓、哼唱一下。恐怕连登上鄙视链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坦白说,我和萌芽的心态其实一点都不焦虑,看完网传的鄙视链列表,我们还是该干嘛干嘛,游泳的游泳,音乐的音乐,钢琴的钢琴,生活依然还是按着步骤进行。

火爆全网的鄙视链,在我们看来,并不值得跟。

兴趣班的鄙视链是怎么来的?

在孩子的问题上,总免不了有一点争强好胜的心理。

意识到我们处于鄙视链底端的当下,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中产阶层的兴趣班鄙视链是按什么来排的?

再仔细一读,原来是“越冷门越砸钱越高贵”。

兴趣班仿佛是限量版的包包,排列逻辑是物以稀为贵。排在最顶端的兴趣班就是《三十而已》里面那只爱马仕喜马拉雅——一下子就和普罗大众拉开了差距。

爱马仕喜马拉雅据说价值260万。那鄙视链顶端的兴趣班呢?在《上海青年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马术的专业学习一年花费100万也不算多。总不能只学一年吧。也难怪顾佳需要典当首饰才能让许子言上马术课了。▼


那再来看看中产的收入。从胡润对中产的阶层的人群画像来看来看,中产阶层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应该达到65万元,年收入上限为150万元。


我们假设一个家庭收入已经达到150万元的上限,但相较于年花费100多万的马术学习,恐怕也也是很吃力的。而且,还不包括买马、养马、以及相关器材的购买。

当然,中产阶层既想要学马术,又不想压力那么大,也不是没有办法。

前面说的100多万的花费是专业学习的费用,但我们也可以选择“不那么专业”的学习。

比如,许子言去的马术俱乐部,上一节30分钟的课团购体验价388元。比较好的温血马一节课45分钟,团购体验价1088元。▼


这样的课程,作为中产,确实可以负担。但孩子学到了什么呢?

在《他乡的童年》里,周轶君访问了出生于贵族,毕业于英国伊顿公学的中国马术国家队队员华天。

华天认为,在新兴国家,因为没有骑马的传统,所以确实会把骑马看作一种财富和阶层的体现。但如果你把马术作为一种运动去学习,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骑马的过程中,身体的动作只占很小的一部分,骑马的真正意义在于人和马的交流、配合,队友和队友之间的联系。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骑马,是每周驱车到郊区上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马术课”就可以达到的吗?答案显而易见。

这顶多算是“有过马术体验”,称不上是“马术学习”。

且不论“鄙视链”本身是否应该存在,即使它存在着,这样子的马术或者其他“兴趣”学习,真的可以让人有底气站在一条鄙视链的顶端吗?

再看回音乐系鄙视链顶端的管风琴。

管风琴的学习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更难。豆瓣管风琴小组有爱好者在2011年做过统计,全国当时大约有30台管风琴。管风琴很多价值千万,安装需花费几个月,所以到现在总数应该变化不会太大。和马术略有不同,管风琴的学习更大的问题是资源的稀缺。

浙江音乐学院2019年开设了管风琴专业,招收了一名学生。这个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管风琴,弹的是钢琴。放在鄙视链上,这是一个底端到顶端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源动力来自于“砸钱”吗?

不,来自于这个学生本身的音乐素养。

难道如今学习管风琴的他要鄙视曾经学习钢琴的他吗?还是应该感谢学习钢琴带给他的音乐素养呢?

浙江音乐学院学生正在学习管风琴

我最近在看两个音乐类综艺,《乐队的夏天》和《明日之子》。里面出现的不乏小众乐器,比如马头琴、竖琴等。

但无论是专业评审还是大众评审,更在意的都是乐器带给我们的音乐如何。撇开音乐本身来谈论乐器的高贵,毫无意义。

《乐队的夏天》

所以,一个用“冷门”和“砸钱”来作为衡量标准的鄙视链真的值得我们在意吗?

不,不值得。

怎么选兴趣班才是超越鄙视链?

既然鄙视链不值得在意, 我们不妨回到给孩子上兴趣班的初衷。

兴趣班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选择,很多国家的中产阶级都很热衷于给孩子报兴趣班,当然目的各不相同。▼

美国中产家长希望兴趣班可以让孩子具备更多的技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


意大利中产家长把兴趣班看作是“孩子的世界”的一部分,希望尽量减少家长的干涉度,让孩子在兴趣班中自我放松。


英国中产阶级希望兴趣班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健康和社交的机会。


另外,西方社会很注重体育兴趣班。因为体育兴趣班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让孩子学会体育精神,包括学会规则、团队合作、不轻易放弃。这些都是可以陪伴孩子一身的财富。

新西兰这边也有家长会因为申报名校加分的原因,又或者是让孩子融入某个圈子的原因,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但并不占多数。

之前和我女儿同学的妈妈们聊了一下,她们的孩子都还没有参加任何兴趣班。相比之下,我们反而有点“虎妈鸡娃”的气息。▼

▲意为 “给孩子打鸡血”,不停的让孩子去学习,去拼搏。

确实,对于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大量的自由玩耍时间去自我探索,感受新的体验。

在兴趣班中,他们是处于一种“被安排”的状态。有研究指出,这种“被安排”的兴趣班密度过大的话(一周超过5个),不利于他们认知、社会情感发展。等他们再大一点的时候,还会影响学业。

所以,选兴趣班第一准则:要注意控制数量和密度。

第二准则是要和孩子的兴趣及潜能结合。当兴趣班符合孩子兴趣的时候,孩子会更积极地参与,自我驱动。

在密度不过大的前提下,有助于孩子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的发展,提升自信、自尊,更积极地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比如,和大多数女孩一样,我女儿对Elsa有一种谜之崇拜。一直梦想可以像《冰雪奇缘2》里面的Elsa一样在水底游泳。所以在游泳这件事上,她很有兴趣,积极性极高。别的小朋友害怕的动作,她会勇敢去尝试。慢慢就比同期的小朋友游得更好了。

可以看到她整个自信爆发的过程。刚开始,她是个害羞的女孩,从不和老师说话。现在会主动和老师交流互动。游泳给她在身体、社交情感、语言交流的发展上都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当然,同时也带给了她自信、健康,学会了一种生存技能。▼

女儿的梦想

第三条准则是上了这个兴趣班,可以帮助弥补孩子某方面能力的缺失。举个例子,情感辨别和情感表达一直是我女儿的弱项。比如,曾经的她无法区分“难过”和“生气”。伤心的时候会用“发脾气”来表达。

而艺术类的兴趣班是可以帮助社交情感的发展的。所以我给女儿选择了音乐。

刚开始,她并不喜欢,在课上也不会和老师互动。坚持了三个月,我们本来打算放弃。没想到后来峰回路转,她表示希望可以继续上课。在课上也越来越积极,每次结束都要给老师一个大拥抱。

通过感受音乐,而她在情绪识别上也更加精细,情绪表达也越来越准确。比如,前几天只是靠纯听《乐队的夏天》里的一首歌,她会问我,为什么唱歌的叔叔那么sad和lost。当她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表达情绪的时候,我也发现她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也提高了。▼

《乐队的夏天》中那位被听出sad和lost的叔叔

最后一条准则是要考量,这个兴趣班在各方面是否“合适”你。这里的适合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济层面。如果价格过高,那这个兴趣班能带给你的技能、快乐等是否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为了上高价兴趣班,你需要接更多工作,没有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否值得?

在比如年龄层面。这个兴趣班适合孩子现在的年龄吗?我在选艺术类兴趣班的时候没有选择绘画。因为我认为低龄的孩子,应该以自己发挥想象力,自行选择工具,随意涂鸦为主,太早接触绘画教学容易限制了他们的自我探索。另外,一些体育类兴趣班可能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也不一定适合低龄儿童。

鄙视链的兴趣班怎么选更合适你?

我们再来看看鄙视链中提到的兴趣班,是不是真的适合我们。

我们分别来看看体育类和音乐类的前三名和后三名。以下都是我和萌芽调研的数据,年龄只是参考,实际应用也需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调整。

 体育类 

体育类前三名分别是:马术、高尔夫、冰球;后三名则是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和跑步。

马术

(建议年龄:6岁+)


强身健体、情感沟通、注意力
意志力、抗压力、规则遵守


与其他运动相比,马术的优势在于让孩子在与动物建立情感交流的同时,学会表达和倾听。

但如果要做到长期和专业的学习,费用较高。国内目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专业机构也不是非常容易找。

高尔夫

(建议年龄:3岁+)


强身健体、身体协调性、注意力
社交能力、思维力、抗压力、规则遵守


高尔夫的优势在于能培养孩子的礼仪。此外在运动中孩子需要思考自己的战术,对思维和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

缺点和上面一样,长期学习时,装备和课程都贵!

冰球

(建议年龄:4-7岁+)


强身健体、身体协调性
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意志力
思维力、抗压力、规则遵守


冰球是一项团队运动,所以很强调团队配合。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在团队中与他人协作。

另外这项运动,孩子经常会摔倒受伤,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力。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上图中的《大冰小将》这档节目。

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除了贵之外,运动中对抗性强、速度快,防护没有做好容易受伤。

  羽毛球乒乓球

(建议年龄6-8岁+)


强身健体、身体协调性、注意力
敏捷性、团队协作


羽毛球的场地、设备价格相对比较亲民。兴趣班选择也比较多,可以选择地点便利的地方。

在不上兴趣班的日子里,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作为一种家庭活动,对亲子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缺点就是它太亲民了:如果想要发展为特长,竞争较大,尤其是在小球水平全球领先的中国。

游泳

(建议年龄:5岁+)


强身健体、身体协调性、反应力
提升心肺功能、防溺水自救技能


游泳价格便宜,几乎没有门槛。虽然建议年龄是5岁,但其实如果选择亲子游泳课程,几个月就可以开始学习。同样,游泳也可以成为家庭活动。

它的缺点和小球一样,如果想要发展为特长,竞争较大。另外,低龄儿童学习家长需要十分关注孩子的状态,对于陪读爸妈来说比较花时间。

跑步

(建议年龄:6岁+)


强身健体、耐力、爆发力


跑步应该不需要花钱上兴趣班,家长可以自己带着孩子练习。

但要注意,学龄前的孩子是不适合长跑的,对于他们的心肺负担过重,也比较容易打击他们的兴趣。所以可以把跑步作为运动中的一个环节来练习。

 音乐类 

音乐类的兴趣班,前三名是管风琴、竖琴和大提琴,而后三名则是萨克斯、架子鼓和钢琴。

管风琴和竖琴实在是太小众了,而且都需要一定的音乐基础,不是入门级的乐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我们来聊聊还比较容易实现的大提琴、萨克斯、架子鼓和钢琴。

大提琴

(建议年龄:6-7岁+)


社交情感发展、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文化素养、专注力、记忆力
身体力量(腰部、手部等)、创造性


大提琴近几年越来越火爆,就连“蚂蚁竞走10年”的欧阳娜娜,最开始也是以“大提琴女孩”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的。

除了它特有的优雅外,大提琴对音乐素养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的。而且,大提琴经常需要和别的乐器合作演奏,也会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不过它并不适合作为小龄孩子的启蒙乐器,因为坐姿和把握琴弦难度较大,可能容易打击到刚开始学习的积极性。

萨克斯

(建议年龄:7-8岁+)


社交情感发展、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文化素养、专注力
记忆力、团队协作、创造性


萨克斯可以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比如爵士、灵魂乐等,所以可以有不同类型的创作。

另外,常见的萨克斯分类就有4种,音色不同,可以根据孩子喜好选择,由于难度不同,还可以循序渐进。

最关键的是,它是众多乐器当中,价格还算比较亲民的一种,而演奏效果却不输于其他。

它的缺点是使用吹奏乐器,因此对孩子的肺活量有要求,也不适合作为启蒙乐器。而且它的入门门槛低,之后的竞争可能会比较大。

架子鼓

(建议年龄:6-7岁+)


社交情感发展、节奏感
手脚协调、专注力、反应力
身体控制、团队协作、创造性


架子鼓课程的价格相对不算高,提供打鼓教学的学校也很多。打鼓对手脚配合的要求非常高,也会刺激到很多闲置的大脑皮层,更有助充分利用大脑。

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比较吵!如果家里的消音环境没做到位,那就只能在外练习了。

钢琴

(建议年龄:4-6岁+)


社交情感发展、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文化素养、专注力
记忆力、手眼协调、创造性


钢琴音域宽广,有钢琴基础,可以转学其他如小提琴、管风琴、大提琴,很适合做音乐之路的启蒙。

而且市面上钢琴的课程、陪练体系等都比较成熟,想要找到好的老师还是相对容易的。

学钢琴也有缺点:一来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将来面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多,二来对于刚开始上手的孩子而言,还是比较枯燥的,需要家长多费心陪练。

写在最后

坦白说,对比完鄙视链顶端和底端的兴趣班,你也能看到无论是体育类还是音乐类,对孩子能力的发展,差别并不大。

在国内,高尔夫位于体育类鄙视链Top2,但在新西兰高尔夫其实是大众运动。一节私人高尔夫球课的价格,和一节私人羽毛球课的价格差别并不大。

与Top3冰球相似的曲棍球,与Top5美式橄榄球相似的英式橄榄球,是很多学校的课后选修活动,学校象征性收点钱,大概人民币60元一次,甚至更低。有的学校靠近海边,还会提供诸如帆船这样的选修活动。

在中国看似冷门的运动,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是平民活动。

所以与其比较兴趣班的逼格,还不如思考一下哪条路才真正合适孩子。

反正写完这一篇,我是释然的。

孩子的兴趣选择,不需要争强好胜。

所谓的兴趣班排名,就只是个段子。

相关阅读:

孩子快乐成长注定人生失败?!

周有光:没有太重负担,方能培养兴趣

兴趣——孩子成长的自动导航系统



作者:Bolin、萌芽,原载: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