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小波: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视角学社 2022-08-21


中国文坛外曾经有这样一个人,长得有些丑,被人骂过流氓,时常藏着坏笑。


高晓松却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称之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林少华将他称作“真正敢讲真话的人”,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他的情诗被当成灵魂爱情的范本流传,他的妻子称他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他的作品让诸多作家惊叹“原来文章还能这么写”,叶兆言称他的文字“纯得不能再纯”,刘瑜说他的书籍“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曾经采访过他的李静说:“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你也许还未读过他的书,但一定听过他的一句话:


“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他就是王小波。



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1980年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座《地久天长》。

198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1992年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代表作品:《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爱你就像爱生命》《我的精神家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



01

许多人关注王小波,是因为李银河


第一次读王小波,就被猛灌了一大波狗粮。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比王小波更浪漫?


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情书,还一度成为爱情范本流传。


1980年结婚,因为当时王小波正在读大二,学校有规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没有结婚照和婚礼。


王小波甚至不进商店,从来没有给李银河买过东西,唯一买过一顶纯毛的帽子,是生日礼物,当时花了5块钱。


在美留学其间,两人驱车万里,游历各地,所有经济来源全靠李银河一人的奖学金。李银河说“真正的东西我是比不过他的”“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回国之后,王小波在大学任教,他们选择了最简朴的生活方式。


1996年,李银河去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王小波去机场送行,临别的一抱,却成永别。


王小波去世后,李银河找了许多墓地,横平竖直,她不满意,后来埋在佛山灵园的一个天然大石头底下。自由而自然,恰似王小波的性情。


两人没有要孩子,单靠爱情,足以维系。


每年,在王小波的忌日,李银河都要写文悼念他,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或许这就是爱情,两个相似的灵魂,即使天人永别,也离得很近。


你好哇,李银河!

一想起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




02

许多人崇拜王小波,始于文风,忠于思想


王小波的的生前,穷困潦倒,出书费尽周折。却在死后,作品被反复刊印,备受推崇。在大学校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可见,在大学他已经是偶像级的人物。


人们喜欢他的不羁、喜欢他的自由,喜欢他的思辨和内涵,还有人说,他启蒙了一代人的精神。


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更多的是对自由的追求。


甚至有人说,王小波是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说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


有人说他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也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时代三部曲”。



03

 有人说他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有人说他拥有干净、优美、有趣的灵魂


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这或许与他的经历和作品游离于中国当代文学体系之外有关,使得评论家无从评判,只能沉默。


这个有趣的灵魂,裹挟着不那么漂亮的皮囊,顶着一张爱笑的“丑脸”,写出了一句又一句丰腴灵动的箴言和情话。


特立独行


王小波插过队,放过牛,也喂过猪。

其中一只猪身手敏捷,还会学汽笛叫。人抓不住它,对它又气又恼。王小波却对它甚是喜欢,对它“十分尊敬”,说它“特立独行”,甚至直呼其为“猪兄”。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摘自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反鸡汤”


王小波有个在清华大学学编程的外甥,却是个摇滚发烧友,打算毕业后以摇滚乐为生。他母亲——也就是王小波的姐姐——十分担忧,便找来小波做他的“思想工作”。


二人交流,外甥说“痛苦是艺术的源泉”,王小波接道: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从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却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保持沉默是怯懦的。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04

王小波的许多经典语录,广为流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阅读:

维特根斯坦:人生的境界和人性的边界

诺奖得主小说 为嘛叫《痛苦的中国人》??

我们来这辈子不是要去换人民币,是来完成自己梦想的



原载:钟灵毓秀L。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