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严控政策 留学生出入境成为死结
为生产更为多元优质的内容,视角学社公众号现公开征稿。我们期待所有渴望交流的读者分享自己有关国际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稿件可发送至:my_perspective@163.com,或添加微信(ID:usbestschool)。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作者:静心
昨晚,儿子和他的患难之交—越南籍的美国同学裴伊利哇啦的通了两小时的电话。我蹑手蹑脚的在门口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他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声色沉重。后来儿子告诉我,因为疫情,裴的妈妈回越南谋职了。裴妈妈是医学博士,裴读初中时随妈妈来到美国,为了拿绿卡,高学历的妈妈和不堪的继父结婚并生活了好多年。疫情中妈妈失业,回越南既为了躲避疫情又可以找到工作,裴只得留在继父家里继续学业。继父家庭非常混乱,几个孩子抽大麻、打架、偷他东西,让裴倍感煎熬。在美国半年多疫情困境的互相鼓励和照顾,裴与儿子成为莫逆之交。
美国第二波疫情出现爆发,一天的新冠确诊人数最高攀升至20万,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谁也猜不到美国疫情的顶峰到底在哪里。裴妈妈的失业成为很多美国人的实际生活写照,持续下去,经济会崩塌、民怨都会爆发。
今年的留学生一直在水深火热中扑腾,如今,全球第二波疫情爆发,领事馆颁布48小时“双阴性检测”政策,几天前我国宣布严控跨境活动,关闭46个口岸,从严审批中国公民出境……一系列波折反反复复,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速度与激情。
出入境新政,几乎阻断了所有的来往,几个月前害怕被无良票贩子骗钱,到现在一票难求,想被骗都没有机会了。
01
回国新政下浮出的“电车难题”
失控的电车向五个无辜的人驶来,如果拉一个拉杆,电车会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问题是另一条轨道上也有一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办。从功利主义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的行为就主动剥夺了另一个原本与此事毫无瓜葛的无辜的人的生命,你要为他的死负责任。
疫情下,人们再一次面临“电车难题”的选择。欧美人基于天赋人权,在疫情初期,大批欧洲侨民返美,加上后来特朗普的花式抗疫,导致美国疫情爆发失控。
中国人崇尚牺牲精神,壮士断臂,经过利益博弈,中国人能够做到保护多数人牺牲少数人,这种方式颇有中国特色,牺牲了武汉保住了全国。而这一刻,在“舍小保大”的取舍里,那个“小”碰巧轮到了海外华人和留学生。
限制回国、铁腕隔离,正因为基于这些严苛政策,中国第一个走出疫情,欧美疫情却如开闸的洪水,而且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因素越多,疫情长期控制不好,可能引发经济社会其他方面更大的灾难和冲突。
从3月份开始,留学生一直被骂被喷。其实不论是武汉还是留学生,我们应该对他们说一声“感谢”才对,他们的配合与牺牲,为祖国的抗疫事业做出了贡献。
面对“电车难题”,也许根本不存在正确答案,没有两全选择,这才是重点所在。
人的本能是自私的,在生死之际,人们难免管中窥豹,从自己的立场对政策做出评判。在疫情大爆发下,政府铁腕隔离没有错,但执行端走样造成过多家庭悲剧就有错。鼓励经济运行没有错,但在疫情爆发下聚集,反口罩,反科学宣传有错,恶意给病毒冠以某族群名更是错。
从防疫手段来看,中国和欧美国家各不相同,现在很难判定谁家的更有意义,大家都在赌。美国一天新增20万的感染者,这个递增速度不出一年,全体人员都要轮一遍,如果都能及时康复,全民免疫目标不难实现。对于欧美政体来讲,也只能用这样套路,何况疫苗就在眼前。而我们采用的是严防死守,充分体现了国家执行力,但是代价和成本是巨大的。如果疫苗得以普及,中西方结果会相同。最为担心的是欧美全民免疫,却依然存在传染性,那我们如何防范,国际交流是否在继续?
02
“双阴性检测”政策下,如何回国
儿子的高中同学、好朋友小戴,原定的11月的回国航班已被取消,短期内回国难上加难,“双阴性检测”政策下,如何回国?
首先只能买直飞机票。因为“双阴性政策”基本否定了中转回国的可能性。因为如若转机,你原本千辛万苦获得的HS绿色码将失效,也就是说,你需要从中转国再次重新获得新的两份阴性检测。
第二步,48小时内,在出发国完成核酸➕血清IgM抗体各一次采样、检测。各国国情不同,检测速度和政策不同: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欧洲,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接待能力,出结果的速度也有所不同,不过有亲历者表示,如今在美国普遍都可以在24小时到72个小时之间完成,提早规划再加一点的运气,还是有机会顺利回国的。
第三步,在获得双阴性证明后,我们还需要向中国驻外领事馆申请带“HS”标识的绿色健康码或者健康状况声明书。大使馆这里也需要至多12个小时的时间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给你出证明。
不知道有多少留学生还没有回国。在此情形下,已经回国的留学生,也轻易不敢回美国了,因为一旦回去,再回来就难了。目前政策下,虽然名义上对出入境是开放的,但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操作性,机会变成一个死结。
也许,疫情结束后,我们去美国也没有以前那样方便了,因为疫情已经造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我们都不会从疫情影响中完全走出来。再叠加特朗普对国际学生的敌意,有专家认为,美国作为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地的声誉已受到严重损害,美国高等教育鼎盛时期的国际学生潮至少在未来10年内不会重现。而加拿大在逐步放开留学和移民政策,或许今后大部分留学生都会转向。
03
“国内留学”生活的困扰
天还没亮,夜猫子那边已经在挑灯夜战了。书桌上的咖啡冒着热气,桌角堆着厚厚一叠打印教材,他裹着被子,一边是笔记本电脑,另一边是平板电脑。这种起早贪黑的场景,有种回到了高中的错觉。
挺庆幸儿子赶上了回国的末班航班。美国兵荒马乱的,能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终归安心。不高兴了,还可以随时喂两勺心灵鸡汤。
一大早看到则消息,四川外国语大学对6名自费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攻读博士学位,逾期未归的人员予以开除。
文章建议持有美国绿卡的华人暂时不要回国,一是减少回国给祖国添乱的麻烦,二是回国后再出境返美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这是不是预示着已经回国的留学生以及没有绿卡和美国公民身份的华人,返回美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美时局不确定,疫情不确定,但日子还要过。揉一揉惺忪的睡眼,套上衣服起来准备早餐。
说到做饭,儿子昨天过秤,回家俩月竟然沉了十二斤,然后嚷嚷再也不吃我做的饭了。其实这几天看他越来越圆圆的脸和悄悄腆起来的肚子,早就胖的明目张胆,只是没量化而已。
我也挺矛盾,看他黑白颠倒,日子过的辛苦,常常做一桌子菜,可人家还没吃两口,我这就在一边嘟囔他肥,少吃点,吃兴正浓的儿子就问,“你做那么多,原来是让我少吃点!”
儿子从小贪吃,我们家早教也得益于他贪吃。记得儿子4、5岁就能读故事,有妈妈问咋教的,我得意的告诉人家“我家娃一片山楂片掰成八瓣就可以认八个字儿。”但这办法也不是哪个娃都能复制,不贪吃的娃,早教也少了一条门路。
不过,眼下长十二斤确实问题有点严重,下决心不乱做了。结果晚上不知不觉溜达到超市,看到鲜亮的牛脊正适合做牛排,手痒忍不住又捎回来一大坨。回家路上就有点后悔,想着儿子又得埋怨,安慰自己说,还不是因为晚上打折吗,大不了自己吃。
04
透过疫情和大选,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美国
家长群里沸沸扬扬的还在说美国大选。大选还未尘埃落定,特朗普忠诚铁粉们在响应他“选举舞弊”的指控,儿子说,“哪里会有那么多选票作弊,特朗普翻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不过疫情和大选让我们多了一个看美国的视角。
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关心美国的疫情和大选。对特朗普的是非功过,也许要很多年之后才又有一个客观的的评判。
对世界来说,特朗普是旧秩序的破坏者,他打破了国际关系和美国制度的底线,全球已经成为一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整体的当下,他像一个美国的“造反派”,口口声声要解决美国国内和国际的不平等问题,要美国优先,用偏见甚至谎言打破旧体制,却不知如何建立新秩序。
对美国来说,特朗普功过参半,他执政前半期振兴经济有功,但是没处理好疫情,又让美国陷入萧条,并蒙受巨大的26万多人的生命损失。
对中国来说,特朗普上台后,对我国实施了种种打压,试图把美国拖入与我国冷战的轨道,同时裹挟西方加入围堵中国的阵营。这既不能建立一个他口口声声的更平等的中美关系,也无助我国的改革开放和进步事业。如果美国持续对我国加大孤立、打击力度,一种可能我国可能被迫向一个更保守、更封闭的国家转变。另一种可能是我国努力构建没有美国参与的国际市场体系。据澎湃新闻报道,我国已加入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RCEP。
对留学生,从限制专业到修改opt,学习和就业,特朗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堵,折腾不完的各种妖式操作。
留学家庭之所以那么关心万里之外的美国,关注美国的大选和疫情。说到底,是因为有至亲至爱跟那个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是人家的公民,什么左派右派,红区蓝区,施政纲领,跟我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只有美国的疫情和对留学生的政策与我们息息相关。
感觉特朗普连任的可能性已不大,但即便败选,特朗普主义还会存在,人们从特朗普执政的四年看到了这个开放自由包容的国家,骨子里有强烈的本土主义基因和自我优先的本能。
初中的时候,儿子有了想去美国读书的想法,大概因为他是那种定义为叛逆的孩子,与传统的学校特别不相容,所以期待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经过两年的留学生活,经历疫情后,不知他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济南已经进入冬季,老舍先生爱济南的冬天,也爱冬天的济南。济南是座老城,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城市的快速发展让这座老城变得很有层次,在芙蓉街、曲水亭街、宽厚里,明清建筑次第相连,抖音网红连音社、土耳其冰激凌、coco等现代味十足的店铺林立其中,每到夜幕降临,胡同里霓虹闪烁,那里是儿子和他同学经常出没的地方。一条街之隔,对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这儿,古典的现代的,传统的前卫的,不同的时代的痕迹,层层叠叠镶嵌在一起。就像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也有很多交错和重叠,美国有善良的外国房东驾车带中国租客去检测,也有那么多敌视留学生的红脖子。
过尽千帆皆不是,世界有很多灰色地带,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留学生的未来不可预测,也许他们在看过了凡尔登湖的幽深静谧,体验了第五大道的繁华热烈之后,还是最爱济南的冬天。
相关阅读:
作者:静心,2018年,儿子留学美国,当时为了排解寂寞,决定梳理记录下孩子的成长经历,也总结下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既在无聊时打发时光慰籍对儿子的思念,也对家庭教育进行反思和分享,儿子自小淘气叛逆、特立独行,成长过程即便不算跌宕起伏,也是磕磕绊绊,荆棘丛生,一年半的时间,熊孩子成长记系列,零零散散已写了四十五篇。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和本号联合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