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教授郑也夫谈教育:兴趣的摧毁与发现

视角学社 2021-03-03


转载:搜狐教育观察


2020年11月16日,郑也夫为北大社会学系一年级本科生做了一场演讲,题目为《兴趣的摧毁与发现》。郑也夫认为,兴趣的形成就三个字:自生长。但是依赖一些条件,这个条件在我们今天的教育系统中变得非常苛刻。“第一,要有空,空闲全都塞满了,怎么发育兴趣?第二,要能自主,自己说了算吗?时间的不均等分配,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游戏,可以自主吗?第三,整个受教过程当中要能比较广泛的接触到好多学科,好多游戏,好多信息,才更可能发育兴趣。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但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


同学们好!这里即将发生的是一群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人的对话。和大多数中年人不同的是,我是一个70岁的中年人。因为这个年龄,我们的会面是一个超小概率的事情。我和大家是第一次见面,我想也是最后一次。我大概还会在这个世界上活一些年月,但是我们还会在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见面呢?没有了。这么说好像有点儿凄凉,其实不是,因为这个世界上让我感到比这凄凉的事情有的是。想到最后一次我感到了珍惜,要给大家做好这场演讲。所以费了很多脑筋,最终选择了这么一个题目:兴趣的发现。


一、兴趣在生存与学习中的意义


演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兴趣在生存和学习中的意义。我的重心肯定是放在兴趣在学习中的意义,那么前面挂上“生存”是什么意思,是夸大其词?不是,非得从生存说起,不然就没有说到老根儿。因为兴趣是在生存中,在进化中获得的一种东西。

什么是兴趣?我们从功能的角度来解析。兴趣把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均等的放在你所遭遇的人物、学科、游戏、事件上面。它帮你做出选择,推动或者阻遏你的某种行动。说推动很容易明白,阻遏是什么意思?因为兴趣实则是一个硬币,上边是兴趣,下边是没兴趣。老师和家长叫你做一件事,你没兴趣甚至厌恶,这情绪便是在阻遏,或者是消极地做。

但在我们的身体里,能完成这种功能,即选择、推动或阻遏某个行动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理性,另一个是情感。兴趣落在情感这个系统中,它是情感工具箱当中的一个工具。在哺乳动物崛起的过程中,随着进化慢慢产生一些得心应手的工具,叫作情感,喜怒哀乐、恐惧、厌恶,等等。当你遭遇不同的场景,不同对象的时候,马上有一个情感涌现,帮你做出选择。当哺乳动物中的一小撮走到灵长目晚期的时候,进化出另一个系统,叫作理性。

这两大系统在相当多的场合相辅相成。一个下快棋,一个下慢棋;一个当机立断,一个仔细算计。但是不幸有的时候它们发生了对峙,比如说就在前不久你要参加高考。此前你有兴趣读诗歌,听音乐,踢足球,这是兴趣所致。但是你的理性告诉你:不能干这个了,要去干最无聊的事情,就是补你学科上最短的那块板儿。对劣势的科目多半是没兴趣的。你可能喜欢文学,不喜欢数学,对不起文学不要再干了,因为你能拿95分,补到100分要花很多精力,不值当。要去补你讨厌的短板。理性在这里和兴趣发生了冲突。虽然两个系统同样可以帮你做选择,但是二者作用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兴趣,能给你注入更大的热情和能量,理性做不到。理性算计了半天,同意做这个事儿,可是远不如热爱时的状态。今天我们不讲明智的理性算计,只讲兴趣这个东西。

下面讨论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有诸多因素能推动你的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我差不多认为,这诸多因素里能排第一位的就是兴趣。不做对比我的说辞就太空洞了。第一个对比的是勤奋。我们看到两个同学的学习状态都是废寝忘食,极其刻苦,但是一个人是兴趣驱使的,另一个人是算计驱使下的勤奋,没什么兴趣,不干不行了。但是两个人只是在表面上呈现相似的的状态,并且只是共存于短暂的片刻。当然在实现近期的目标上也可能有相似之处,没兴趣的努力也没白努力,要不你怎么进了北大。但是长久地看,这是大不一样的学习。有兴趣者是点点滴滴到心头,学到的东西会长久地跟随你。另一位目的达到后,就与努力学习的东西拜拜了。这些乱七八糟东西,我也不喜欢,垃圾一样占据我头脑里的硬盘,清盘吧。

我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我是1950年生人,我没上过高中,对古诗词只是一般化的爱好。我的学生们要毕业了,大家吃饭喝酒吹牛,就说到唐诗宋词。我的新老学生三十多位,几乎没有一个能练过我的。我大惑不解,我说这些诗词也不是很生僻,可能在中学课本上就有,怎么我能背诵你们不能,我天赋没有你们高呀,什么原因?他们当年只是用功,考试完了就清盘。我是兴趣驱使,我从众多诗词中选中了这些,我喜欢它们,怎么能清盘呢。可见兴趣驱使的行动和无兴趣的用功太不一样了。



同学可能记得一些格言,很多顶级的科学家,文学家,包括一些体育大明星,都曾告诫我们:做好一件事情靠勤奋。这不是和我观点对立吗?一点也不对立。当他们说勤奋的时候,他们是对有兴趣的人说的,即你不能只凭兴趣,你要勤奋。如果你对大师说你没兴趣,他们会说:你去干别的吧,我刚才说“用功”是对有兴趣的人说的。大师们讲“勤奋”时,兴趣是不待言的。

第二个对比是智商。你一定急着问我:要学好东西,兴趣要紧还是智商要紧。我明确告诉你是兴趣。要想把一个科目学好,肯定需要一定的智商。有个门槛理论,说要想学到一流,智商没有120是不成的。大家听了别哆嗦,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智商全过120了,不然你走不进北大。但是你别得意,智商包打不了天下。智商不到120,不可能做出一流学术。但是门槛理论告诉我们,过了智商120这个门槛,可就不看智商了。智商150的人未必超过智商120的人。过了智商门槛后比的是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里排在比较靠前的就是兴趣。其中还有一些,想象力,自主性,意志力,这些东西通通都对你学有所成发生作用,绝不仅仅是一个智商。人类这一百年来都魔怔着崇拜智商。而崇拜的最过火的是我们中国人。智商没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我们民族的弱项,我们教育没有培养出的东西,是性格,是个性。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进来的人智商都挺高的,但是别的素质,性格,兴趣,自主性,都强吗?大概是这些方面弱,所以北大的毕业生没有达到他应有的高度。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学习拉提琴。一个爱好者要能上台给大家来两段过得去的演奏,必要操练过3千小时,一个专业的琴手则要操练过1万小时。1万小时,很多人是练不下来的。能练1万小时也真的难乎其难。光靠励志和刻苦精神干不下来。刻苦精神和兴趣一定要都具有才可能完成。而天才都是乐在其中的。

接着讲兴趣对学术的重要性。我个人以为,做学术应该有两个支点,缺了一个,动力就不够充沛,就休想做得太好。先从自然科学家说起。走进这个行当,动力是什么?是为人类做贡献,是经世济民?不是。我这么说是不是颠覆了你的某种观念?中国有个陈景润,知道的举下手。没几个人。那爱因斯坦知道吧?陈景润就是解一个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曾经全世界领先。我还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依然领先。我分别向这两个人提出同一个问题,陈先生,爱先生,您二位的研究成果,将在何年、何月、以何种方式造福人类。我断定他们二位答不出来。你们答不出这个问题,不知道自己的成果怎么造福人类,为什么要做它呢?可以作瓦特,作袁隆平嘛。那么,爱因斯坦和陈景润的动力是什么呀?是对大自然,对数学系统的极大兴趣,是求知欲。数学最前沿的成果,应用到其他领域当中通常是一二百年以后,有些上千年,甚至一直没有应用的场合。造福人类是伟大科学发现的副产品。没了兴趣,科学家这个队伍就萎缩了。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有所不同。我是个离经叛道的人,我认为社会科学这四个字儿根本就不成立,傍大款,它根本就不是科学,虽然我一点也没贬低它的意思。这个话题没有时间展开。

社会科学比起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经世济民的关系更直接一点,但也就是一点儿。陈景润你不知道,费孝通知道吧。此公有个缺憾,只有一个支点:经世济民。这不是我的评价,他自己白纸黑字写的,他在英国留学时代的一个同学自诩追求为学术的学术,费先生说:我对为学术的学术没兴趣,我的兴趣在经世济民。正因为如此,费的学术中断了很多年,为什么中断?费先生说过另一句话: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我是一个被夺了志的人。如果热爱这个学科,为艺术而艺术,在干校和牛棚里,业余还可以继续钻研学术,我的思考你挡不住的呀。他不思考了,他为什么不思考,他没有为学术而学术的兴趣。他这一撂就撂了有多少年,极大的遗憾。我天分比费先生差远了,但是寸有所长,我有两个支点,既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对学术思想也有充沛的兴趣,你今天把我送到劳改营,我照样会去想这些事儿,学术思想是我生存的寄托和支点。


二、教育对兴趣发育的正负功能


本讲的第二个段落,教育对兴趣发育的正负功能,听好了正负功能。教育能帮助你发育兴趣,教育也能毁掉你的兴趣,都有体会吧。先说它的正功能。我带的学生,多数是研究生,也有本科生,早年的时候,学生跟我第一次见面,我问到你有什么兴趣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一脸茫然,过一会儿,表情变作一脸无辜。我的解读是,他在想你怎么不换句话问我,问我是哪个级别的状元;我容易吗,十二年教育中,家长、老师的种种要求我全都超水平达标,我千辛万苦走到这儿了,一个老师劈头第一句话“你有什么兴趣”,你们谁给过我发育兴趣的时间了。

我以为,教育的宗旨,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者产生这样那样的兴趣,包括对日后将投身的某种工作的兴趣,也包括生活的兴趣,对音乐的兴趣,对美术的兴趣,对体育的兴趣,对木工和烹调的兴趣,等等。不然的话,不管你挣多少钱,生活缺少乐趣,早年没有培养这些爱好啊。这些爱好,我们管它们叫作游戏吧,有它们滋润着你,你不再是一个枯燥的工程师。当然还要对某个行业产生兴趣,之后你会投身这项工作。我认为,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是,受教者有没有因为教育而提升了他对某个事物、某个游戏的兴趣,如果没有教育是失败的。

兴趣是怎么形成的?三个字:自生长。但是依赖一些条件,这个条件在我们今天的教育系统中变得非常苛刻。第一,要有空,空闲全都塞满了,怎么发育兴趣呀。第二,要能自主,自己说了算吗?时间的不均等分配,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游戏,我可以自主吗?第三,整个受教过程当中要能比较广泛的接触到好多学科,好多游戏,好多信息,才更可能发育兴趣。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但不幸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

前十年、二十年,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认为,成才的路径就是向孩子灌输知识。今天有些家长好像明白过来了,说不能这么对待孩子,我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好像开悟了,其实是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他的兴趣凭什么是你能培养的,你太霸道一点了。那是一个自主的生命体验,你能帮的事儿,让他多接触一些信息,多接触一些游戏,一些学科,仅此而已。他对哪个有兴趣,是之前谁都看不清楚的事儿。那是自生长过程,自选择过程。做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就是自由恋爱,不是包办婚姻。这里有好多同龄的少男少女,作家长的怎么就不相信自由恋爱呢。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比喻。因为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大概比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配偶,概率还要低一点。兴趣是如此微妙诡异的东西,它的自发性非常强,他着迷一件东西之前,外人看不出来,他自己也不预知。

接下来我把教育的过程捋一捋,不光是小学中学,还包括之前之后。

从幼儿园起,我们的教育就是荒诞的。和日本、美国的幼教比一比。我非常敬佩日本人的幼教。我会讲几个人类学家观察记录的段子。我们现在的幼儿园也知道了,不能光是课业,认字算数。在国外有法律规定,不可以认字和算数的。但是我们是家长、学校和管理者的共谋,你要是不教,我就找别的幼儿园了。为什么这个年龄段不要认字和算术,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很弱小,不能重负,你让他认字算数,她能学会,可是当他学习的时候实际上是花了很多精力和注意力,这影响他的发育。应该发育的是什么,是性格。性格的包容非常大,包括自立精神,该学会擦屁股的时候就自己擦屁股,该自己穿衣、系鞋带的时候就自己做。还要学会交友,能体会游戏的乐趣。在一岁到五岁阶段投入到识字和算术,自理、交友这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得不到发育,耽误是很大很大的。



中国幼儿园,现在似乎也明白了,玩儿非常重要。这节课是玩儿,上课后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游戏,什么游戏呢,拍皮球。日本幼儿园里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是游戏,玩去吧。教室四围都是玩具,游戏是你自选择,你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拍球,跳绳。甚至有些孩子不要道具就一块儿玩起来。为什么要放任?给孩子们自选择的机会。日本幼儿园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值日生要跟同学们宣布今天幼儿园给我们预备了什么。孩子们轮流做值日,锻炼说话能力。把桌子拼起来一块儿吃,吃完这顿饭以后,同学们还要打扫卫生,全都收拾利索,锻炼自立嘛。吃饭的时候,座位随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坐在一起。

美国驻中国前大使骆家辉提前离职的理由是,我孩子到了进学校念书的年龄,他日后肯定要回美国生存,如果这时候让他在中国读书,他就失去了他少年期的朋友,那对他来说太不幸了。这在美国社会里是个冠冕堂皇的、放之四海的大道理。并且学会交朋友是童子功,以后到了中学、大学很会交朋友。人家从幼儿园起,从一个吃饭的场合随便坐,来落实这种培养。

日本幼儿园里还发生了这么一个镜头,一个男孩儿打别的孩子,在人类学家录像八小时当中他打了不止一个人,老师在那边冷眼旁观,不干预。人类学家们问这个日本老师为什么不去干涉。她说:我是有意不去管教的。园长的回答是:少干涉是本园的规矩,小打小闹,老师不要去管,要是打的很重的话把他拉开。为什么要这样,人家有定见。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侵略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要没有这东西在世界上生活不了的。但是在人类社会中,你要把你的侵略性规范到一定的表现范围,不可以太过头。

经常打人该怎么校正?日本老师说:我去训斥一顿,能较正过来吗?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手段。孩子的社会跟成人的社会一样,是互动的,要在互动中成长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被打的人说老师他打我。老师第一时间要跟他说:打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抵抗,打不过他你不会喊叫吗?每个被欺负的孩子都学会抵抗,爱打人的孩子就慢慢收敛了。日本老师说:他是很可宝贵的,好多班没有这样的孩子,他促进别的孩子学会自卫。幼儿园要培养的是自立、自主、自卫、自娱的性格。

关于兴趣,我老是跟人说,选择了什么作你的兴趣,这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了一种兴趣。不能都活到18岁了,什么兴趣都没有,这个麻烦就比较大了。有过兴趣的孩子和挺大岁数还没有兴趣的孩子,是很不一样的。有过一个兴趣,再有第二、第三、第四个兴趣很容易。到了18岁还没有,找到第一个兴趣就比较难。我们的问题在这个地方。

下面进入小学了。小学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开始追求高分,这是荒诞绝伦的。大家都忘了分数的设计中有一项叫作及格,及格是个好事儿啊,怎么在我们这儿成垃圾了。回家报告家长成绩及格了,要挨顿骂的。设计的初衷,及格是挺好的事儿。及格是个大坎儿啊,比其他哪个坎儿都重要,是吧,比优秀和良好之间的坎,比良和中之间的坎,都重要得多。孩子过了这道坎,家长应该释然,对不对。我为什么说追求高分是荒诞的,因为那样学过的东西就必须一遍、二遍、三遍地复习,以求得到高分。考的是个什么东西?要是一二年级,考的就是一些生字或是加减乘除。即使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仅仅及格,五六年级的时候,拿来一年级的生字,我几乎每个都认得。那你为什么一年级的时候非要我争取高分呢?达到及格几乎没有成本。95分、100分是有成本的,成本可不光是时间,浪费了感情,增加了无聊。及格多么轻松,剩下时间就撒欢,就玩去了。到六年级,四年级以前的生字全都认识。当初你们为什么要逼我拿个100分,吃饱了撑的。我所说的这个路子叫做以新带旧,学习新的东西就把旧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复习了。

跟大家亮底,我小学时是个顽略少年,五年级才入少先队,其实就是极端贪玩,不求好分数。没耽误什么,还占了便宜,你们复习时我在撒欢儿,我没有厌学,乃至学习的后劲足。幼儿园的时候不可以学习课业。小学的时候是刚刚开始学习。初始接触课业的时候要轻松的学习,绝对不可以产生一丝一毫的厌学。我相信如果标准定在及格,好多孩子都是不会厌学的,特别是天分120的孩子太轻松了嘛。学习也是玩儿,要这样走过来。比较认真的学习应该是从中学开始的。

中学存在两个问题,最后的焦点当然是伺候高考。高考的不二法门是补短板。努力提升长版是愚不可及的。花单位时间补短板长20分,提升长板只能长3、5分分,那肯定要补短板了。而一个人的长项跟他的兴趣常常合拍,就是说你的兴趣通常就是你的长项。这是大概率,不是必定的。比如说敝人唱歌的素质极低,爹妈没给好嗓子,但是酷爱唱歌,这是小概率,是异类。多数人二者是合一的。可是不幸,你有一个非常功利、切近、伟大的目标要伺候。原来你有一个兴趣,当你不断地补短板,到最后,你的兴趣已经不复存在,你没在那里发育,没在那里投入注意力。高中期间是一个人智力成长的花季。一个班的学生,有的文学上越来越厉害,诗写的好啊。我没念过高中,对当年高中的学霸非常好奇,问我们学校高中的学霸。他说,我这么跟你说吧,班里我和另一个同学是数学老大老二,我们两人在这切磋一道题,老师是不敢伸头的,老师伸头只能丢人,他做这道题门都没有。花季的灿烂高中前看不到,因为智力还没有发育到这个程度。到了花季争奇斗艳,各展才华。在我们这里则是一个肃杀的秋冬季,都忙着补短板。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复习还是复习。我们这里如果曾经有几个潜在的天才,在复习中消失殆尽。我写过一本书《吾国教育病理》。我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一个后生,不管日后大学是在哪里读,是哈佛耶鲁,还是牛津剑桥,如果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他这一生是绝无可能拿诺贝尔科学奖的。因为他早年已经吐血。我还说了一段话,我校哲学系的吴国盛老师,他是教科学史的,在他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演讲里引用过:一匹潜在的良马拉了一年磨,今生绝无可能作千里马。而我们中国的学生谁没有复习过一年呢?整个高三就是复习的一年,太残酷了。爱因斯坦说,他为了准备一个考试复习了小一个月,三个月都没缓过来。我们得花多长时间缓过来啊?学习怎么可以这么干,这是你的孩子吗?这是我们民族的后代吗?何况有些人还要复读呢,复读有的是为了考上大学,还有的是为了考北清,真是愚不可及。

我在我的母校北京八中给全校师生做演讲,我说给个体出主意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不一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我想对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一些学生说,你们多半能考上北清。我劝你们放弃北清,高二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智商在同学中的位置了吧,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后,把北清抹掉。好好伺候你的兴趣,凭你的天分可以轻松地考上北清之外的好学校。以后你考研究生或者联系出国的时候,可以轻松打败当年考上北清的同学,他们本来就未见得学过你,何况高考后都厌学了。你整个高二高三都伺候自己的兴趣,然后选择了自己愿意追随的方向。演讲中我说,我初三的时候是这个学校八百公尺的年级冠军。800公尺要跑两圈。我们每次比赛都是第一圈太快,不敢落后啊,跑第二圈时体力不支。我在西城区拿过第四名,那次比赛第一圈用时比第二圈快了7秒钟。如果第一圈慢3秒钟,后发制人,我可能是西城区第一名。但一块儿跑的人第一圈没有人敢放慢。这叫个什么?有个学术名词叫“囚徒困境”,我这个道理可以叫“八百米赛跑困境”。

12年中小学加上幼儿园的教育历程,都没有给你们一个发育兴趣的一个空间。到了大学以后呢,你们将越来越感到,为保研就要伺候绩点,还是补短板。中国的教育怎么能糟糕到这种程度。制度可以有多种好的设计。我曾经给北大社会学系主任出了一揽子的制度设计,以避免挫伤同学的学习兴趣。以后呢,一条也没有采纳。从此我把自己流放了,我跟他请了个长假,说以后系里开会,除了招研究生或进新教师,其他会议我一概不参加,免得会上跟你争论,你也争论不过我,挺尴尬。他说:好好,你不参加。当然当家有当家的难处,那我也就不再出谋划策了,节省自己的精力吧。清华社会学系主任和我关系好。我和他谈到考研题目的改革方案,他非常赞赏。但是在校方通不过。

绩点高的同学保研了,而我们学校保研的比重很大。读研和不读研的同学走上不一样道路了。像我们这样的大学,读研的同学日后做职业学者的比重比较大。我终于发现中国的好多职业学者,我的同仁同事,为什么学术做得这么无聊。如果是伺候绩点上来的,多一半会这么无聊。他们在智力成长的花季,就没有伺候过自己的兴趣。

第二部分的最后一个观点,通识教育的意义。在提倡通识教育上大家有共识,可是在解答为什么要提倡通识教育上,完全不一样。很多解答我认为没说到点上,讲得公允一点,他们说的是小道理,没有说出要搞通识教育里的最要紧的那个原因。在这个年龄搞通识教育,是因为你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学术兴趣在哪儿。让你接触的学科宽一些,别上来就进入一个胡同,过后发现根本不喜欢。那可怎么办?各位知道吗,美国中学生报考的是哈佛大学,不是其中的某个院系。入学后最晚可以在三年级开学时确定院系。前两个学年,哪个院系的课都随便听。在这样的学校里还用得着提倡通识教育吗?你愿意听什么就听什么,当然是在寻找自个儿的兴趣。“众里寻他千百度”。通识教育,实际上是为了这个。

我说找到兴趣有三个前提,第一有空,第二自主,第三你的面前有很多信息,很多游戏,很多学科。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你让我怎么选择。广泛的资讯供你选择,这才是通识教育最大的支点。钱钟书高考数学不及格,陈景润对文史没什么兴趣,怎么了,耽误什么了。数学家杨乐高一时就确定了一生的方向。但这些不是大概率。多数学生要在青春期,通过通识教育,发现自己的兴趣,确认自己的方向。我认为这是实行通识教育的大道理。而给大家广博的知识是小道理,我不否认它。一个十六七岁的人上来就痴迷数学,痴迷诗歌,有什么不好。对这一小撮兴趣很早定型的人,有无通识教育是无大所谓的。

我反对让人厌学的复习,但不反对,而且极力鼓吹多读书。就是说,读书跟读书方式太不一样了。你过手的多数的书,不必读第二遍。非常重视的地方,做个笔记,做个索引,什么什么观点,在哪本书多少页,十几个字就行了。有个模糊记忆就够了。电脑的产生,让好记忆力的人的优势打了八折。有想象力的人,有模糊记忆就够了,你可以翻看自己的笔记和索引,可以电脑查询。但是你应该读非常多的书。你到网上搜一搜,看看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对本科生、研究生要求的年阅读量,能吓着你。我适合在美国大学读书,不适合在中国大学读书。在美国大学,老师开的书单是海量的。我们这里,要求读的书不多,时间花在了复习和考试上面。这两种读书方式天壤之别。如果过手的都是没看过的书,而且是精心挑选,每次都是打开一扇窗户,令你好奇,不容易厌学的。


三、发现自己的学术兴趣


下面讲第三部分,如何发现自己的学术兴趣。

谈这么几点,第一是端正认识。要知道你们是从异化的教育过程中走过来的。如果从正常的教育过程中走过来的人,到高中就发育出兴趣来了。也就是说,兴趣的发生几乎是一件无意识的事情,就好像一个适龄的男女,置身在同龄男女中,你不必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当你发现意中人的时候是不由自主的,还用提醒吗?你处于这个年龄,在正常的教育环境当中,你肯定早就自生长出兴趣了。但是你是在一个异化的教育环境中走过来的。到了这个阶段,第一你要知道你已经晚了,你到现在对兴趣一脸茫然,你面临的问题是亡羊补牢。所以,你要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在今后几年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你要把有些人可以无意识的发育,变成一个有意识的活动。不然,你大概就就错过了你一生中选择兴趣的末班车了。这可不是耸人听闻。

除了亡羊补牢和有意识,还有一个胆量的问题。你敢不敢不去伺候绩点?你要是不敢,你就有可能成功了,成功地保研。你也就在极大概率上失败了,发现和抓住自己兴趣的最后的四年报废了。你说:还有日后呢。没有日后了,相信我,没有后来了。如同我们不会再见面,庄子的话“相忘于江海”。我们都能游到自己兴趣的江海里面,是一件何等惬意的事情。抓住这四年。我敢说,百分之九十都打不住,如果大学的四年中还没有找到自己文化上思想上的兴趣,以后是找不到的。

最后要谈的是怎么找到你的学术兴趣。要珍惜你在这个校园里,在今后四年中的种种因缘,读到了一本好书,遇到了一个良师,相识了一位辩友,脑子里纠缠的大小问题。当你遭遇到这些人物,事件,图书、问题的时候,你心中升起的一些兴趣,你要珍惜,不可以让它们随风而去,你要一把抓住,这些兴趣不会没完没了的出现。就像在这四年当中,我也祝福你们找到异性朋友,他(她)不会没完没了的出现,抓住机缘至关重要。正因为至关重要,我给大家条分缕析。

先说书。不管这书是怎么撞着你的,老师布置的,同学推荐的,图书馆偶遇,不管来路,反正这书进入耳目让你感兴趣,你不能放过它。感兴趣就照着感兴趣的方式来读。书读多了,通常读过五分之一就知道这本书合不合你的心。如果符合,就提升你对它的关注度,马上开始一个忠实于自己的兴趣,伺候自己兴趣的阅读过程。通常一本书能打动你他,这个作者的其他著作打动你的概率是很大的。找书读不能没头苍蝇似的。这本书非常打动你,你马上查看这位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特别是翻译成中文的,毕竟阅读更方便。如果你忠实于个人兴趣,他的书你都得过一遍,竭泽而渔。还有就是,学术是一种传承,书中有些观点特别打动你,对此他引用了一些别人的著述,你把那些书也找来读读。如果说这本书特别好,书后的参考书目你一定要好好看,从其中选书,找来翻一翻。这个过程叫作“滚自己的雪球”。

世界上好书很多很多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平庸的书是汪洋大海。何况什么是好坏,涉及主观。有很多书很好,但跟你没缘分。这无所谓,因为还有一些好书可能跟你有缘。所以,和你有缘分的好书就没那么多了。别听别人说,为自己滚个雪球。四年下来自己喜欢的书能有几十本,你可望成才了。因为在我观察同学的一个指标上,你已经得了高分,会找好书读了。现在网络发达,经常有外地学生发来邮件,请我给点儿指导。有个同学是外地二本的,我指书给他读,过几天他问我:老师这本书你看怎么样,我没看过,一翻好书啊。过几天又说:老师这本你看怎么样?我知道这是个人才。他是学电脑的,想考北京高校社会学专业。我说你别考,你考不上,你当年怎么考到二本去了。我介绍他去天则研究所,让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日后再考虑考研。他会找到能让我眼睛一亮的书,就这一个指标我认定他是个好学生。

再说第二点,喜欢哪个课程的老师,盯住他。老师很多很多,但是平庸的老师肯定比优秀的老师要多很多,而优秀的老师当中和你有缘分的只是一部分。所以对那个老师有兴趣,搜索他的履历、作品,和他神交,想出一些你自以为深刻的、怪异的问题请教他,争取吓他一跳。

第三点就是寻找智力生活中趣味相投的同学,在这里找到的概率最大。当你离开这个校园,到了社会上,智力生活中兴趣接近的同龄人,就稀薄了,太难找到了。还是这个字眼,要“有意识”,强化这个意识,不要不当回事儿,要珍惜生存、生命当中的这些机会。你本来有一点兴趣,很薄弱,如果在这个兴趣上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你俩一起切磋,这个兴趣就会壮大。我从来都以为,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当中,同学间的帮助超过老师。因为彼此接触太频繁了,还因为名校中不乏少年天才呀,这些同学给你的激发,给你的营养,不低于老师的。何况在这个校园里还可以遭遇到不同院系的学生,这就更宝贵了。比如说历史系的一个同学跟你交往上了,就不像你打开一本历史书,他是活生生的人。因为年龄接近,可以给予你最能接受的一些影响。要珍惜今天的时空。我的好朋友薛涌,进入耶鲁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大龄青年了,是著名学者史景迁的博士生。别人着急拿学位。他说这么好的图书馆,这么好的老师同学,我着什么急啊。最后年限过了,已经不开奖学金了。他就愿意在耶鲁泡着,为什么呢?一个好时空。同学是校园中需要极度珍惜的一种资源。

最后一点。你虽然被十二年教育摧毁得够呛,但你毕竟属于这样的一个年龄,很多问题会来敲击你。要珍惜这些问题,努力解答。不要轻易相信成人、教师、教科书、官方给你的答案。它既然成成为一个问题浮现在你头脑,就说明你对现存的答案不怎么认可,有了怀疑之心,这太可宝贵了。首先是自己解答,但是常常找不到完美的解答,不会一步到位。你要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一路问下去。这种穷根问底叫作研究精神。

我讲了这样几个环节。我评价学生不看绩点。要能自己找书读,选择好的老师和课程,交往智力生活中的同道,能不断地提出和解答问题。形成这样的习惯,就是上路了,可望成为一个学者。祝愿你早日上路。我们相忘于江海。

相关阅读:
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

作者: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转载:搜狐教育观察。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