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费勇:如何给孩子一个不焦虑的未来?

费勇 视角学社 2023-06-22

作者:费勇

转载:美中科教


01

想起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大人总想着要教育孩子,其实,应该倒过来大人向孩子学习。

确实,我越看这个世界越觉得:大人是变坏了的小孩。

02

我总觉得,孩子的教育其实也很简单: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时候我的困惑在于:我们父母自己是这么个样子,却要求孩子要那么个样子,这怎么可能?自己成天打麻将,却要求孩子时时读书?

我甚至在想:与其瞎折腾各种方法教育孩子,不如我们自己先修行成为你想要孩子成为的那种人。

03

我花了很长时间摆脱"望子成龙"心态,摆脱对孩子未来有所期待。如果有所期待,只期待她慢慢找到自己的路。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如果有什么教育方法,那就是帮孩子找到她独一无二的那一面。

最幸福的不是考上了名牌大学,而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做的有趣的事情。

04

北大有一个老师不主张孩子太早留学,“太早出去,整个人生观、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感情,甚至将来的人际关系会有很大的遗憾。”

但很多家长的疑问是:在国内的中学大学受教育,是否就会有健全的人生观?是否就会真实地了解中国历史?是否对中国文化就会有感情?是否就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05

我们的教育经常说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什么人。

感觉是一手拿着着一双标准的鞋子,一手拿着剪刀,要把所有的脚往里穿,穿不进的,就剪 。

06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什么大师,什么家?

这是个非常荒唐的伪问题。不论哪个领域的天才型人物都不是培养出来的。只要是天才,就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成为天才。

教育是为普通人服务的,是让普通人透过学习获得生活的技能、思考的能力、审美的趣味,是让普通人更好地成为一个人。

07

很多人批评中国的教育培养不了大师。

在我看来,教育的真正问题是:培养不出正常的有基本的谋生能力和基本思考能力的普通人。

不论中学还是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大抵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过是学习了一些粗制乱造的教材和大量的为了评职称的学术著作。背了一堆概念,却不会独立去做一个小小的课题。

08

现在中国人的不爱读书,并非天生如此,一个原因是教育制度使然,灌输式教育总是让学生从教材里找结论,只读教材已足够。

启发式教育总是让学生从大量文献里发现问题,需要大量阅读

09

我们总想着培养大师,一会儿跨世纪人才,一会儿人才宇宙计划,但很多年过去了,遍地还是庸才;我们总想着提升道德,一会儿道德模范,一会儿道德标兵,但很多年过去了,据说我们的道德像皮球在坡上,已滑到很低很低。

我们需要大师,也需要道德模范,但,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又一个的公民。

10

比如走路,你要求孩子的,是有些事情一定要按规矩,没有什么选择,遇到交通灯必须按照指引,遇到拥挤必须排队,等等。

但是走什么路,往哪个方向,用什么工具,要求孩子的,是让他自己去选择,是让自己去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觉得自己能够做什么?要让他自己去选择去决定。

在我看来,父母最应该帮助孩子的,是让他学会运用自由意志,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不要轻易为孩子作决定,让他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要让他很小的时候就明白,生活的意义在于选择。

11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毫不重要。他的职责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这是赫尔曼·黑塞说的一句话。

在我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独特的命运,找到他真正的自我。

12

关于儿童教育,推荐一本书,约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讲了为什么需要教育,以及怎么样教育的问题。

杜威强调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他认为儿童教育应该“不以学科为中心,而以儿童为中心”,要从“游戏、运动、手工”三方面着手,使儿童利用本能,得到应得的知识。

13

很多中国的家长犹豫着要不要送孩子去美国留学?几年前我自己也很犹豫,有个朋友开玩笑说:如果你的孩子本性善良,守规矩,就送她去吧;如果比较坏,就留在国内吧。这句玩笑虽然是玩笑,却透露了有些人送孩子出国留学,是希望孩子不要再过国内那样一种生活。

父母在考虑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时,其实,是在考虑孩子未来应当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用鲁迅的话说: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敞光明的地方去。天下的父母,大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过得更好,有更光明的未来。

14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

这句话如果很通俗地去理解,那么,可以转译成:我们透过教育,给予孩子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逻辑思维的建立,还有谋生的能力。

也就是说,孩子未来成为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脑子要清楚,还有实际的生活能力即可。

15

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有焦虑,总想着透过教育保障他有一个闪亮的未来。

但事实上,不论什么样的教育,不论什么样的家庭,不论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都不能保障孩子一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心理学家爱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同样有童年创伤的人,有的成了艺术家,有的成了小偷。荣格运用了“原型”的概念,显然比原生家庭更合理一些。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不完全是父母、学校、社会这些可知的因素,还有更深远的不可知的东西,佛教里讲的是“带业而来”,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里潜藏着久远而深刻的力量,不为我们所知。

中国的古人早就看明白了,所以经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对于儿孙的未来,再操心也是白操心。

16

我们确实应该问问自己:教育到底是什么?是送孩子到更好的学校读书?是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是让孩子学习各种艺术、体育的技能?是给予孩子爱?是给予孩子规训?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说:“生活不单单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位,生活是一种极为深刻而广阔的事物,是一个伟大的谜,是一片我们要在其中发挥着自己作为人类之功用的无垠的疆域。假如我们只是让自己为着谋生而准备,我们就会失去了生活的全部要义”。按照吉杜的意思,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帮助孩子准备考试,还要帮助他理解生活。但,理解生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就像弗朗索瓦兹·萨冈说的,我们一辈子都在学习如何生活?

相关阅读:

费曼:给孩子的第一堂科学课应该教什么?

包办婚姻都没有了,还有没有包办孩子成长的家长?

这个美国教育项目的十张“隐喻”图,直击当代孩子缺失的关键能力



作者:费勇,著名学者、作家,1965年生于浙江,15岁考上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昊达文化创始人、昊达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并兼任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作品有《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 、《不抑郁的活法:坛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当当网年度畅销书榜等多种榜单。另有《言无言:空白的诗学》、《行走指南》、《时尚的哲学》等学术著作、散文、译著多种。转载:美中科教。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