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哈佛新生画像:疫情下的多变时代,强烈的目标感让他们坚定向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滩教育 Author 周岁
作者:周岁
转载:外滩教育
看点
近日,《哈佛深红报》发布了2025届哈佛新生的调查报告(部分),包含了学生构成、学术及课外活动、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展现了新一届学生的画像。在疫情持续的第二个开学季,和过往几年相比,新生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变化?还有什么品质值得人关注?外滩君梳理了最新的报告内容,与大家分享。
新学期伊始,在经历过去年的“措手不及”后,今年哈佛新生的学习生活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哈佛深红报》也像往年一样,公布了“哈佛2025届新生调查”。
1965名新生中,有1537名参与了调查,78%的回应比例达到了四年来的新高。这也使得报告呈现的趋势更有说服力。
首先,哈佛新生在数量上达到了两个“最多”。
一是申请人数最多。共计57435人申请,最终有1968名申请人成功获得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3.43%的录取率,也取代2023届的4.5%,成为了历史新低。最终,有85%的学生接受了哈佛的橄榄枝。
二是推迟到今年入学的人数最多。2024届哈佛新生中,有超过340名选择到今年入学,这个数字也创造了哈佛推迟入学人数的新高。因此,今年共计有1965名新生步入哈佛的大门,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
而这样的混杂正印证为了疫情时代的特点——复杂、多变,这也正是新生们要面对的未来时代缩影。而从这份“新生调查”上,外滩君却感受一种能够立足于时代的力量,这来自于他们身上强烈的目标感。
绝大部分新生在申请阶段,就坚定地将哈佛作为自己的首选梦校,并为此不断努力。除了学习,他们也在课外活动中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并服务社区,反馈社区,将教育的力量传播出去。
01
国际生比例走高
海外学生有了更多机会
经济条件、学业成就、校友子女,一直都是许多人心中的“资源”。而今年的哈佛新生身上也反映出这样的趋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具有良好的家庭经济实力,毕业于师资力量不错的学校,家中父母或长辈也是哈佛毕业生。他们正在延续来自家庭的优势。
1. 家庭富裕
《哈佛深红报》在综述的简报中提到“家庭富裕”是这一届不少新生的共同点,这一届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要好于美国总人口的情况。
家庭收入情况
调查中,有超过六成(61.7%)的新生表示,家庭年收入超过125,000美元,是2013年统计以来的最高比例。而这个收入水平几乎是美国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两倍,超过了75%的美国家庭。
不过,既有26.1%的新生表示,自己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250,000美元及以上,直接超过了94%的美国家庭;也有13.9%的新生表示,家庭年收入在40,000美元以下,这一收入水平占美国总人口的约30%。
经济资助
今年,明确接受经济资助的学生比例达到了54.8%,虽然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但是和往年相比,比例仍然相当。
总体来说,来自收入高层的家庭仍然占哈佛新生的多数,这也是哈佛学生长久以来的特征之一。
而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也有更高比例会请私人升学指导,帮助自己申请大学。
按家庭收入统计的升学指导情况
有20%的学生回应,在申请大学时聘请了私人升学指导。其中,家庭年收入250,000美元及以上的学生,有近一半(48.9%)接受了私人升学指导的帮助;而家庭年收入在40,000美元以下的学生,只有约14%有升学指导的帮助。
2. 校友子女
今年哈佛新生中“校友子女”的比例达到了31.9%,是三年来比例最高的一届。而从这些校友子女中,更容易看到毕业中学带来的学业成就优势。
毕业中学
从新生总体来看,58%的学生毕业于非特许经营的公立学校,这一比例是三年来首次跌破60%。而非特许经营学校和特许经营学校的学术表现差异,取决于学生所在的地区。
还有26.9%的学生毕业于私立(非宗教)学校,其中有许多都是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而这一比例也是三年来的高峰。
校友子女的毕业中学
到了校友子女这里,中学优势则更加明显。来自私立(非宗教)学校的学生比例高达51%。来自非特许经营的公立学校的学生,比例也跌到了36.4%。
虽然没有深入的个人访谈,但从数据上也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教育水平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
3. 国际生比例增加
在颇受关注的国际生与亚裔比例方面,也有一些好消息。
学生族裔
一方面,毋庸置疑的是白人依旧是哈佛新生的主体。今年,新生中比例最高的依旧是白人,达到了53.1%。这是哈佛白人新生四年来第一次超过半数。白人一直是哈佛新生的大多数。
而亚裔和亚裔美国人比例则为23.6%,没能延续去年29.1%的超高比例。从九年来的数据上看,这一数字只能说是个中规中矩的水平。
不过从今年4月发布的录取情况来看,今年哈佛录取的亚裔美国人的比例和去年相比是有所提升的,从去年的24.5%增至27.2%。录取比例和入学新生比例之间的差异,推测是由于有学生选择间隔年或其他原因。
学生来源地
而今年的国际生比例与去年相比,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从10.8%上升到了16.2%。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两个比例的增长应该是个不错的消息。虽然哈佛的录取率一直在走低,但是亚裔和国际生在其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02
疫情侵扰之下,“哈佛梦”依旧坚定
步入2021年,疫情仍然是求学路上不可忽视的背景。疫情带来的不仅有困难,还有变数。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或许正常上学已经成为常态,但在全球范围来看,仍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因为疫情而备受困扰。
另一方面,许多大学也更新了自己的申请要求,例如不再强制提交标化考试成绩,这也给注重文书展示的申请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但从哈佛新生身上,却有着和这种不确定性相反的坚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着非常强烈的目标感。
1. 哈佛是许多人的梦校
在调查中,有高达78.8%的学生表示,哈佛大学是他们首选的梦校。而这个数据在今年看来更是弥足珍贵。
首选学校
一方面,是今年哈佛的申请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增幅达到了42.7%。而录取人数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僧多粥少, 申请难度提升了不少。
另一方面,是哈佛大学将大约80%的早申录取名额放到了常规录取。从8年的数据看来,往年哈佛通过早申录取的学生基本都占到50%以上,而今年竟然跌到了43.6%。
但即便如此,申请哈佛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仍然是坚定地将哈佛作为自己的第一梦校,而不是备选。
早申学生申请意向
早申学生中94.6%将哈佛作为自己的首选,和往年相比几乎没什么变化。
从新生总体而言,有78.8%的新生将哈佛作为自己的第一“梦校”,虽然比前两年80%左右的比例相比有所下降,但是几乎感觉不出暴增的申请人数带来的影响。
可见,即便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下,这些最终进入哈佛的学生就一直以哈佛为目标。这样坚定的目标或许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来源之一。
2. 自我驱动而非同侪较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中还调查了新生们在高中学习时的压力来源。
从今年的统计来看,有高达80.1%的学生表示,压力主要来自自己;父母和家人是第二大压力来源,但比例仅占到10.7%。
甚至还有4.4%的学生表示自己没什么压力,在图表中也占到了一小块柱体。而仅有1.7%的学生表示,同学的表现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这一比例也是在三年内一直走低。
高中压力来源
其实,从哈佛近几年的统计结果来看,高中的这几类压力来源情况并没有出现什么大变化。但是和当下大热的“内卷”话题结合起来,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内卷”语境之下,竞争和同侪压力是最突出的话题。可是,这种“内卷”心态却很少在哈佛新生身上显露,激励他们前进的不是竞争和比较,而是要做理想的自己。
3. 努力学习仍未改变
与坚定的目标相一致的,是哈佛新生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根据简报,2025 届录取的学生SAT 平均分为1494,ACT平均分数34。
而考试次数与去年相比,出现了有趣的现象——更多学生选择不考SAT和ACT。未参加SAT的学生从去年的25.6%上升到今年的30%;未参加ACT的学生从去年的42.6%上升到今年的57.2%。
参加SAT次数
但从学习时间上看,新生们的高中学习时间和以往差别并不大,甚至还有所增加。
27.3%的学生表示高中每周学习时间少于或等于10个小时,和往年相比,比例有所下降。而30%的学生表示高中每周学习时间在10~19个小时,占了最高比例。
高中学习时间
对于在哈佛大学的展望,新生们的想法都比较一致,认为自己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多达41.1%的新生表示,预计将在大学每周花费20~29个小时在学习上。这样看来,顶尖大学的学生确实也在学习上非常重视。
03
多样化发展,未来可期
正如大家所知的,哈佛选择取消强制提交标化成绩,是期望不让成绩掩盖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而哈佛新生的风貌也确实千人千面,他们自己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有自己的打算。
1. 高中阶段更注重领导力
今年,仅12.9%的新生表示自己在高中阶段没有担任过社团的领导职位,与去年的比例几乎持平。五年以来,这个比例虽然有过波动,但总体趋势还是走低的。
另外,有27.3%的学生曾在高中担任过2个社团领导职位,22.4%担任过1个。五年以来,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担任1~2个职位,这两个比例也是轮流坐头把交椅。
社团领导职位担任情况
而担任过3或者3个以上领导职位的比例就开始逐步下降。可以看到,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共识,并且,学生们的选择也趋于理性。
2. 课外活动五花八门
除了领导力,课外活动也是大学申请时的展现自我的重要内容。从结果来看,虽然有突出如社区服务,达到了惊人的60.6%的比例,但总体而言,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参加的课外活动确实是五花八门。
高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中,最热门的当属社区服务和体育,分别达到了60.6%和44.2%的比例,在图表中可谓是一马当先。
这也符合哈佛,甚至美国大学对学生的期许,一是希望学生能够服务社区,反馈社会;二是不仅要注重学业学习,也要注重身体锻炼。
而从排名第三的项目开始,各类课外活动之间的差距就没那么大了,可以说哈佛的学生们在爱好上是什么样的都有。
有参加学生会的,占32%,排名第三;
有参加学术类的,如科学(26.3%)、数学(21.5%);
有参加艺术类的,如戏剧&表演(14%)、视觉艺术(9.1%);
还有小众类型的模拟法庭,占到了5.8%(表中排名最末)……
虽然无法明确这些课外活动能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申请,但是统计数据再一次验证了,顶尖学府期望的不是学生为了学习而成为书呆子,而是怀揣着知识与热情,参与到生活中去。
3. 艺术与人文学科的热度小幅上升
对于新生们选择的大学专业,哈佛也给出了调查结果。今年,受欢迎的专业方向TOP3依旧是经济学(13.2%)、政府科学(12.1%)和计算机科学系(9.5%)。
这三个专业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新生们的首选,对这些研究领域感兴趣的新生超过了问卷回复人数的三分之一。
在大学科类别上,虽然社会科学、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依旧是新生们的主要方向,但是艺术与人文学科却迎来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今年,有7.1%的新生表示自己想选择艺术与人文类的专业。这是连续五年热度降低后,人文与艺术学科第一次迎来热度回升。
期望的专业方向
此外,今年的报告还新增了“特别专业(Special Concentration)”和“未确定(Unsure)”两个类别。
特别专业是专为一些有特别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准备的,如果他们从学校现有的专业中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专业,可以自己摘选一些适合的课程,形成一个围绕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计划。当然,这类学生的比例也非常少,仅有0.2%。
而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有10.6%的学生表示,自己还未确定要选定哪个专业。或许,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学生们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自己想要钻研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不确定”也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一面。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这份“新生调查”显得精简了许多,还有很多更加细节的数据没有披露,比如具体专业的热度情况,以及选择具体专业的性别差异等。但是,从这份相对简单的报告中,外滩君也感受到了哈佛新生们展现出来的样貌。
尤其对于那些要前往国外留学的学生和家庭来说,前路或许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向着目标奋进的坚定意志与迎接挑战的勇气,是这个时代更加珍贵的东西。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8大藤校最新「招生数据」曝光!原来名校最爱录取这类高中生……
作者:周岁,转载:外滩教育。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