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俄乌危机如何收场?

视角学社 2022-02-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王陶陶 Author 王陶陶

作者:王陶陶

转载:王陶陶


摘要:俄罗斯军队宣称击杀入侵的乌克兰武装人员五人,此公告制造了更接近战争的氛围。



前几天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古巴导弹危机的精髓就是差点战争和绝不战争》,讲述的就是一场古巴导弹式的危机之两大精髓:


1、差点战争;


2、绝不战争;


战争氛围,是一场绝不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所必须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没有战争的氛围,双方就没有缓和的动力,而这场危机越接近高潮,成本就越高,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弱势的不仅仅手段单一,而且其往往很难持续承受这种长期对峙的代价,就更急于寻求缓和,也更倾向于采取充满战争氛围的手段。


譬如,在这场危机中,随着危机接近高潮,俄罗斯金融市场承受着远比英美更大的冲击,外资大量出逃,这对俄罗斯的经济影响甚大;俄罗斯十数万军事力量横陈在乌克兰边境,这是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俄军集结,其中的补给压力将非常巨大,对当前的俄国后勤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俄罗斯必然难以长期负担这种供应。


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民众付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代价,不满也将越来越多,越接近高潮,代价越高,这决定了普京将越迫不及待地寻求体面的退场。


但问题是,如三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一样,俄罗斯面对的是一个远比自己强大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主导的全世界发达国家的联合体,这就决定了英美的资源和手段远比俄罗斯多得多,就像石原莞尔说的那样,“如果这场赌博(太平洋战争)需要至少一千元,那么我们日本只有一百元,但英美有一百万”,如果在危机中长期消耗,那么俄罗斯将不可能有任何体面的机会。毕竟,斗争是比拼实力的,宣传可以掩饰虚弱,但不能替代硬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罗斯不能制造足够的战争氛围,那么就不足以打动西方内部的和平力量,西方尤其是英美就会对持续性对峙无动于衷,对俄罗斯相对体面的缓和就会难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弱势的一方,其必然会更急于体面后撤,这决定了其在危机中的政策往往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弱势一方将在危机中更加露骨地彰显武力,更加明确地展现战争决心,以此掩饰或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斯大林命令三百个师接近两百万的军队部署在中欧地带,在封锁西柏林的同时,压制不到14个师的西方联军,以此迫使英美在德国问题上让步,并威胁随时诉诸军事手段。


在第二次柏林危机中,赫鲁晓夫下令苏联动员二百五十万军队,封锁西柏林,以统一柏林交通为由迫使西德和英美承认东德的政治地位,并表示将诉诸军事手段;


在第三次柏林危机中,赫鲁晓夫下令苏联进行军事总动员,并公开对美国媒体宣称,苏联将打击西欧和北美城市,并对肯尼迪发出威胁,“我保证,到了冬天之后,美国将不复存在”,战争一触即发;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下令苏联军队进入临战状态(美国进入三级警戒),并威胁将抹平美国;


相比之下,美国的手段则看似缓和得多,在数次危机中,美国花费了大量精力用来协调盟友尤其是法国的立场(法国独立性一直比较强),同时以军事和非军事手段抵制苏联的目标(古巴导弹危机除外),尽管美国的说辞没有苏联那么夸张,但实事求是地说,美国总体而言是非常坚定的。


在这些事态中,双方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但都无碍大局。


第二,弱势的一方将更难承受斗争的代价,将在危机中做出更大的妥协,寻求台阶下。


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斯大林尽管扬言战争,但最终不得不主动寻求缓和,原因是苏联帝国的财力无法负担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集结;


在第二次、第三次柏林危机中,赫鲁晓夫尽管威胁核战争,但他最终不得不主动寻求妥协,因为苏联财力无法支撑临战状态的军事集结;


在三次柏林危机中,苏联都曾不惜代价地想夺取西柏林,拔掉西方在苏联腹地的意识形态钉子,但最终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西柏林最终成为英美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蛊惑和渗透的最强工具,由此加速了苏联的崩溃。


古巴导弹危机中也是如此,苏联最终选择妥协。


三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中,英美实际上都是说软话做狠事的强势一方,相比之下,苏联虽然战争的狠话说得多,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实际上是一直妥协。


相比于苏联,今天的俄罗斯无疑是更加弱势的一方,反过来,英美对世界的控制力和资源优势则比20世纪六十年代更加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两种更加明显的情势。


1、俄罗斯制造了更明显更窒息的战争氛围,并刻意营造之,以此试图压迫西方的和平呼声,从而尽快达成相对有利的缓和退路。


2、由于俄罗斯的筹码更少,其寻求缓和的动力将会越大,最终的俄方实际妥协将会更大,无论其用言辞和形式如何掩饰。


毕竟,普京大帝最大的不幸,就在于他面对的是一个实际上统治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盎格鲁撒克逊大帝国,而不是20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面对之四分五裂的西方世界,更大的不幸在于他不能正视这种根本性的不同。


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历史无疑是悲剧性的,这就使得这个民族所有一厢情愿、逆势而动的强国努力,都不会比米特拉达梯六世的下场更好。


米特拉达梯六世,曾经的黑海沿岸霸权本都王国的领袖,他误以为罗马将在争吵中走向衰落,乃先后发起三场大规模战争进攻罗马的东方盟国,结果皆在罗马的残酷反击中以惨烈的失败而告终,本国王国最终一败涂地,沦为历史的尘埃。



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苏联在第三世界经济援助外交的巨额损失和教训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百年,当年的战争诱因依然存在!



作者:王陶陶,转载:王陶陶。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