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的自卑是天生的吗?

视角学社 2022-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Author 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作者:徐亚辉

转载: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面对同样的挑战,有的孩子自信满满,有的则畏首畏尾,很是自卑。孩子的自信和自卑是天生的吗?如果不是,孩子为什么会自卑?其实,这与孩子早期从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态度反馈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孩子身上的自卑,并不来源于养育者的直接攻击,而是一些心理上的忽视和不被共情。那么,如何养育自信的孩子?


01

自卑从哪里来?


不少人有这样的困惑:


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肯定我,对自我的肯定总是很脆弱,容易动摇甚至崩塌;


而有些在世俗定义中不那么好的人却能无比自信。


自信是与生俱来的吗?可能我没这个运气拥有了。


这段话恰好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孩子的自卑是天生的吗?


其实在思考回答之前,首先让我想到的是,人们为什么会把自信、自卑与天生联系起来?


答案是,它们难以撼动的“稳定性”使我们不得不怀疑,一个人的自信或自卑是出自老天之手。就像开篇提到的那样:凭谁说我好或不好,死活我都不信。


人格中越稳定的部分,越形成于早期。


如果婴儿从出生开始,如果母亲能够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给予看见和回应,那就会为孩子日后自尊自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反,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断以各种方式告诉孩子“你不行”,就会养成一个被自卑折磨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内心独白通常是:“我觉得我不行”。


比如忽视、否定、打压、过度包办等,都可能让孩子产生不配得感以及无价值感。


所以,从客体关系角度来看,自信和自卑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孩子通过从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态度反馈形成的。


一位大二的女生,自认为从小就自卑,不爱讲话,可在同学眼里她很清高,目中无人,这让她觉得很冤枉。


妈妈经常对她说:“你就是一颗小树,我们做家长的责任是随时修剪你斜出的小枝,才能保证你长得直”。


对于她的能力和优点,从来只字不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木偶,提线永远掌握在父母手里。


她不喜欢交往,因为不相信自己能给同学带来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让别人看到她的不好而“修剪”她。




02

不打也不骂,

孩子怎么还自卑了呢?


很多孩子身上的自卑,并不来源于养育者的直接攻击,而是一些心理上的忽视和不被共情。


这将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孩子的自恋受损,结果是要么回避社交,要么在人群中以夸大的表演性来防御内在的自卑;一旦被识破,就再次印证了自己不行,这个过程非常内耗痛苦。


有位男性来访者,从小家境富裕,记忆中,父母很少对他说重话,打骂更是没有。但是,有种深深的自卑感始终伴随他的整个少年到成年。


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某个方面表现优异,被选拔到省里参加比赛。


他很兴奋,其中有一项要求是参赛者必须穿黑裤子,虽然提前跟父母说了帮他准备,但并没有人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出发前一天,家里找出妈妈的一条女士黑裤让他穿。他没有选择,只有愤恨和绝望。


第二天穿着这条裤子到达比赛现场时,一股巨大的羞耻感席卷着他,仿佛所有人都在向他指指点点和嘲笑。那一刻,他只求四处寻求躲藏。


如今人到中年,他时常还会产生被人看不起的体验;生活中,很难拒商家的推销,也是因为担心对方以为他买不起而嘲笑他。


在养育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比指责打压更糟糕,这会让孩子的心理一直处在干瘪无法充盈的状态,空虚、缺乏动力会成为人生的主要基调。


这样的养育者,完全无法从人的内在基本状态出发,去看见和满足一个孩子的合理需求。


当然从现下来说,更多父母纠结的是,一味满足物质要求会不会把孩子惯坏,比如一双运动鞋动辄千八百块甚至更贵,买还是不买?


其实满足孩子并不会使其变坏,关键在于,父母满足孩子的同时,不要把自己奉献进去。不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制造内疚,另一种是助长孩子的自大。


“节衣缩食都是为了你”或“你就是公主、王子殿下”,都很难让孩子把父母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而成长的最终目标其实是为了走向你是你、我是我的分化状态。




03

被“看见”越多

自卑感越少


自卑,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内部总是对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感到困难。


换句话说,当我们总是不被“看见”,自卑感就油然而生。


不少人在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后,开始进行所谓的“报复性补偿”。


比如买很多衣服不穿,最后带着标签送人;连续一个月买自己小时候渴望但吃不到的食物,直到吃吐为止;买各种玩具补偿童年遗憾等等。


这些行为都是在为早年的心理匮乏买单,但往往短暂的满足过后,内心依旧空空如也。物质的满足,解不了精神的饥渴。


每个人都曾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那里是一个黑洞,但却能够提供全然的满足。出生之后,需要一个功能完好的养育者继续满足我们原始自恋的需要,这就是婴儿被“看见”了。


足够敏感的母亲,直接在身体上就会识别和感知到婴儿的需求并立即满足。这对孩子早期与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都至关重要。


温尼科特在治疗一个早期创伤的女病人时,使用过这样的方式:他会在窗帘后面守候这位年轻的女病人。当她来到门前,举起手准备敲门时,温尼科特就打开门,仿佛她希望他出现的愿望,真的把他创造了出来。


温尼科特对病人的理解程度极其深刻。他“看见”并满足了她想要创造出一个可供自己使用的妈妈的全能幻想,这成为他们治疗的起点。


从大师的治疗思路我们可以得知:在生命的早期,看见孩子,提供自己被孩子使用,才能跨越原始自恋的需求,帮助孩子迈入下一阶段的成长。


同时,看见、满足和回应孩子,能够增强他们的现实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能力,而不是继续待在幻想世界中。


这正是很多自卑者的症结所在,因为现实的残酷,总是会挫败幻想中的美好。他们总是以幻想为标杆,去衡量和看低现实里的自己。



04

对孩子感兴趣,

而不是对外在的成就感兴趣


父母也可能是曾经自恋受伤而自卑的孩子,不可避免会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犯错。很多时候,越是想培养出更自信的孩子,却在做法上适得其反。


比如,当众赞美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奚落自家孩子的短处,美其名曰想让你更上进;逼迫孩子表演才艺,敦促孩子成为在别人面前的“展览品”,目的是掩饰自身的自卑,却不管孩子是否愿意。


这些做法都会带给孩子一种感觉:父母对我这个人和我的感受没兴趣,只关心我能不能为他们带来价值。


当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只能与外在的价值做捆绑,即使TA取得再大的成就,还是自卑和不快乐的。


原因在于,成就对应的不是原始的客体。原始客体是什么?——孩子你什么都不用做,你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


这会为孩子的身心注入能量,真正形成自我的动力,对自己自信,也积极创造外在价值。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孩子要发展“健全的自卑感”和“理想中的自己”,前提是被父母真正关注、尊重过;否则,就不得不活成“别人理想中的自己”了。


可以说,几乎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自卑的。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正常来讲,自卑不需要被我们完全驱除,养育关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是在影响个体发展的时候,尝试以爱将其转化。


2023《美本工具书》线下宣讲活动:


如何找到一所能够提升自信心的大学?每年一度的《2023年美本及多国留学申请工具书》线下宣讲活动已经启动,欢迎各位读者参加于下周末在广东举办的线下讲座。《2023年美本及多国留学申请工具书》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


还在说美本申请是玄学?那是你不了解底层逻辑!


亲临活动现场的参与家庭均可获赠一本工具书,每场线下活动历时3小时,分为数据解读、顾问圆桌、学生圆桌、模拟招生官、咨询&答疑等环节。


具体安排和报名方式详见以下海报:



相关内容:

我清华毕业,为什么也会感到自卑?

一位教师的反思: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会消蚀孩子的自主和自信

为什么美国的孩子个个自信?



作者:徐亚辉,转载: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近2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学习,7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