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镜朗生态助力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
2018年10月14-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遗产主管部门代表,江苏省盐城市申遗主管领导和工作团队,以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陪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委派的现场评估专家Tilman Jaeger先生和Sonali Gosh女士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南试验区、东沙试验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东台条子泥滩涂和围垦区水鸟高潮位栖息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镜朗生态总经理闻丞博士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一期)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了考察。镜朗生态大数据业务高级主管顾燚芸参加了反馈会。
左起:珍禽保护区陈浩副主任,Tilman Jaeger
闻丞,Sonali Gosh
2018年初,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第一期申报材料。该系列申报建议涉及中国沿海地区从鸭绿江口至长江口、涉及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沿海地区的十六个地点。
该系列申报建议地点大部与2017年年初由中国政府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黄(渤)海海岸带”世界遗产申报预备清单所列地点吻合,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引自“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系列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第一期申报材料
根据“中国黄(渤)海海岸带”
世界遗产申报预备清单制作
中国黄(渤)海海岸带”世界遗产申报预备清单链接
http://whc.unesco.org/en/tentativelists/6189/
闻丞博士,镜朗生态副经理黄越博士,镜朗生态大数据业务高级主管顾燚芸曾直接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持下的预备清单编撰相关的现场调研、文本编写和专家评审等工作。
与国际专家,雷光春教授(右3)
及麋鹿保护区沈华副主任(右2)一同考察野放麋鹿
2018年1月开始,镜朗生态受盐城市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盐城市申遗办)委托,加入申遗技术支撑团队,与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单位的多专业跨学科团队一道,完善申遗文本材料,并协助盐城市申遗办制定环境整治方案和IUCN专家现场评估迎检方案。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镜朗生态将继续与政府有关部门、专业团队一道,应对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整体保护的需求和申遗工作推进的需要,探索沿海地区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珍禽保护区缓冲区社区走访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提名地位于备受世界关注的黄海生态区。这是黄河、长江这两条世界排名前十的大河,和鸭绿江、辽河、滦河、海河等大小河流一道,持续向海洋输入巨量泥沙和营养物质堆积而成的肥沃海岸,也有独特的辐射状沙脊和沙洲。由于沉积物性质、水文和地形条件在不同区域的独特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内也包括规模宏大的沙丘、潟湖、岩石海岸和有濒危鸟类集中繁殖的岛礁。时至今日,沉积物堆积、大陆架沉降这两项动态地质过程仍在持续塑造着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景观和生态过程,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为多样、富饶的海岸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这一世界上最为吸引人的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鸟类栖息地。
优质栖息地:盐蒿和藨草
这一系列提名地是世界上一些最受关注的濒危物种的关键停歇地、越冬地或繁殖地。这些物种包括全球仅存百余只的中华凤头燕鸥(Sterna bernsteini,全球极危),全球仅存六百余只的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全球极危),全球野生迁徙种群仅存一千余只的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全球濒危),以及全球几乎所有的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全球濒危)、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全球濒危)和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全球濒危)。
滑动图片,
查看下一张
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全球极危)
全球仅存六百余只
摄影:李东明
滑动图片,
查看下一张
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全球濒危)
全球几乎所有的小青脚鹬均在此停歇
摄影:李东明
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近危)
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全球濒危)
摄影:李东明
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全球濒危)
摄影:李东明
在2012年于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票通过一项关于保护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尤其是黄海海区候鸟的决议(Resolution 5.028),凸显了黄海海区在全球的重要性。在2016年于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IUCN再次通过一项关于保护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尤其是黄海海区潮间带栖息地和水鸟的决议(Resolution 6.026),黄海地区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得到认可,决议呼吁在黄海地区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促进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IUCN决议链接
Resolution 5.028
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sites/library/files/resrecfiles/WCC_2012_RES_28_EN.pdf
Resolution 6.026
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sites/library/files/resrecfiles/WCC_2016_RES_026_EN.pdf
在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历史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项目十分特殊,体现在如下四点:
第一,与其他自然遗产项目相比,此项目位于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环渤海-京津冀和长三角),而此前中国的自然遗产项目大多位于(相对)偏远的高原、山地,人迹罕至或人类活动影响极轻。另外,目前中国尚未有涉及海洋的世界遗产。
珍禽保护区三里河河口巡护船
第二,与其他自然遗产项目相比,此项目所处区域的生态过程和地貌变化十分迅速、活跃。海岸线泥质滩涂的变化、三角洲河道的摆动,其发生显而易见变化的年限均以十年计。
长江黄河古三角洲形成的辐射沙脊群
全球仅有的地貌
第三,与其他自然遗产项目相比,由于迁徙鸟类分布的国际性,此项目所受的国际关注度极高。一个区域的保护连续受到两届世界保护大会决议专门关注,且申遗被倡议作为保护的终极抓手,这种情况在此前的申遗项目中没有出现过。
第四,在这一项目相关的保护管理工作方面,高科技手段应用(如雷达探鸟、生态大数据采集和处理),大尺度生态修复(外来物种控制、大型动物重引入与管理),保护地的社会力量参与以及发达地区的社区生态友好型经济形态培育,无不涉及前沿的保护生物学和社会经济问题。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野外灭绝,重引入)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全球濒危)
全球野生迁徙种群仅存一千余只
原视频素材由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原视频素材见文末
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颁布,通知全面停止审批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的新增围填海项目,并强调强化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沿海地区在经历四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后,正逐步转入保护与发展并重,探索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之道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项目能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镜朗生态能够亲身参与,贡献绵薄之力于此,实有幸焉。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的
麋鹿及丹顶鹤视频
鹤和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吉祥的象征。中华文明之初,在中国东部的洪泛平原上,麋鹿和丹顶鹤相伴相随的美景曾经一定是普遍存在的,于是才能在我们的文明中激发和形成如此持久的文化记忆。作为中国曾经数量最庞大的大型有蹄类,成群的麋鹿在洪泛平原上控制着密集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的密度和分布,为大型鸟类、乃至鱼类创造着开阔富饶的生境。处在严格保护下的珍禽保护区和麋鹿保护区核心区,为我们再现了这一中华大地特有的生态景观。这样的景象,所蕴含的不仅仅是自然范畴的突出普遍价值,而且应该成为一个民族对“江山”认知的一部分。
致谢
感谢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宝贵的视频素材
感谢李东明老师提供如此精彩的当地鸟类照片及视频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