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设计一个真正的生态公园?
前言
2017年,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开始。镜朗生态参与清华同衡组织的工作组,完成了生态专题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2020年温榆河公园先行启动区建成。翌年,镜朗生态受运维企业委托持续跟进参与了水生态系统修复试点工作。
01
确定目标物种
Identify target species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西倚太行,北揽燕山,东距渤海约200千米,位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蒙新区和华北区的过渡地带,并有少量青藏区、华中区的特征。生态系统和物种兼具南、北、东、西的特点。
全球8个主要候鸟迁飞区中的四个(西太平洋、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西亚-非洲)在北京交汇。
北京平原地区存在大量重要栖息地,其主要沿山和水系分布。而潮白河、温榆河和永定河流域水网构成了沟通这些栖息地的主要节点、廊道和网络。
其中温榆河流域完全位于北京平原地区,是勾连北京主城区和副中心的重要生态脉络。温榆河公园(一期)地处温榆河和清河交汇处(以下简称“项目区”),占地约30.2平方公里,位于北运河水系。
北京生物栖息地质量分析图以及温榆河公园(一期)在其中的位置
温榆河流域历史上分布有多种鹤和雁鸭等大型珍稀鸟类。通过检索历史资料,快速本底调查,并结合镜朗生态自有的物种空间分布数据库分析项目区的生态地理区位。
我们将白枕鹤、大天鹅、小天鹅、小白额雁、鸿雁、鸳鸯和青头潜鸭作为温榆河公园生态建设的目标物种。以为上述鸟类提供适宜生境为目标开展项目区的生境设计工作。
温榆河公园目标物种之一——白枕鹤Grus vipio 摄影:佟浩
02
生境质量分类评级
Habitat quality classification rating
常规的公园建设主要以营造优美的视觉景观和丰富游人的游憩体验为出发点,在施工前期会平整土地,全面扰动建设区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这对维持地域性生物多样性是非常不利的。
《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文件》中明确提出方案需维持和提升规划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清楚地知道项目区哪些地块值得保留,有哪些不可替代的原生生境和物种,我们决定:
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基准,划分项目区各类场地的生境类型。
以现状调查得到的物种数据为标尺,对项目区各类场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维持或提升潜力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对现状栖息地质量进行评级。
温榆河公园栖息地现状分类图
对于评级高,也就是现状生境质量好的区域,我们会建议尽量保持现状。
对于评级较低,现状生境质量较差的区域,我们会建议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进行一系列的生态系统修复提升。
温榆河公园栖息地质量评级图
03
生境规划设计
Habitat planning and design
最终,我们将现状生境质量评级最高的区域作为“关键生物栖息地”,并在规划方案中建议原状保留关键生物栖息地。
现状生物集中分布图,红色区域需要保留现状
对于其他区域,我们以生境规模作为分类基准,提出5个生境级别,并根据各生境级别及其对应的目标物种提出了相应的的生境营造目标:
(1)平方公里级别
开阔水面:连续净水面,面积至少1平方公里,其滨岸带为至少宽100米且坡度小于1:10的滩涂,滩涂上生长禾本科矮草。滩涂周边环绕湿生草甸,面积约0.5-1平方公里。
农田:种植粮食为主,兼顾景观效果,采取有机耕种方式;最好连片分布1平方公里以上,紧邻开阔水面及其周边的滩涂和湿生草甸。
洪泛滩涂:包括草滩和泥滩,利用蓄滞洪区,结合水位涨落,形成至少1平方公里的滩涂区域。
华北平原地区次生林:面积1-2平方公里,连片,未来可以作为半散放的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的栖息地。
(2)10公顷级别
连续净水面:大于10公顷,滨岸带为至少30米宽且坡度小于1:10的滩涂,滩涂上生长禾本科高草。
(3)5公顷级别
滩涂:面积5公顷以上,滨岸带湿生灌丛和湿地植物混生,可作为鹭科鸟类的巢区。
(4)1公顷级别
蝴蝶花园:重点是营造蝴蝶幼虫赖以维生的寄主植物群落和成虫赖以维生的蜜源植物群落。
蜻蜓湿地: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兼具,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完整的湿地,可供各种蜻蜓栖息繁衍。
青蛙园:保持洁净水质,维持在Ⅲ类水以上,适宜各种蛙类生长繁殖的小水面。
锦鲤池:营造沉水植物群落,展现“鱼藻之乐”的景象。
(5)1000平方米
岛屿:大于1000平方米为矮草岛,小于1000平方米为树岛。靠近净水面一侧为矮草岛,靠近水岸为树岛。
规划栖息地类型和分布图
最后,我们将场地现状物种信息、场地现状生境质量和目标物种生境需求进行叠加,并依托于数据库进行计算,得到了项目区规划栖息地类型和分布图。
04
可持续管理
Sustainable management
当然了,只有规划和设计对维持和提升生物多样性是远远不够的。在人为活动较多,干扰较大的区域,科学有效的管理对提升生物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公园这样主要为人提供游憩、观景服务的区域。
所以我们在规划阶段即提出了“分时分区”管理思路。这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栖息地恢复和提升场地生物多样性的有力措施。
温榆河公园“分时分区”管理栖息地分布图
所谓分区管理,就是在规划方案中提出将规划场地分为3个区域:
(1)关键生物栖息地。包括河道、净水面、滩涂、岛屿栖息地、次生林、农田栖息地和草地;
(2)伴人生物栖息地。包括鱼类栖息地、蜻蜓栖息地、蛙类栖息地、蝴蝶栖息地和净化湿地;
(3)人类主导栖息地。包括游憩水体和陆地游憩区域。
不同区域根据指标生物对栖息地的要求和人类活动强度拟定管理措施,包括什么时候除草,除多少,植物修剪要怎么修,哪些不能修,枯枝落叶和倒木怎么处理等等。
对人工环境下成片生长的观赏植物而言,不施肥不打药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对化学药剂和化肥的使用也提出了管理要求,对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同样提出了详细的管理措施。
分时管理主要是对游览时间的管理。比如,在我们设计的管理方案中,4块分别为净水面、草地、滩涂、农田的关键生物栖息地在每年的4月中旬-10月中旬向游客开放;其余时间应限制进入其中的游人数量,在其中仅允许开展科研监测、有组织的自然体验、基本的安全维护等活动内容。
我们的工作获得了各方的认可,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荣获“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三等奖”。
但归根结底,鸟兽虫木的认可才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目前温榆河公园一期已经正式开放,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有好的结果,就让我们一起静待鸟来~
END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