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监管重锤再次砸下之前,影剧评节目还有哪些出路?

大文 卡思数据 2019-06-13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碎片化”信息成为了这个时代独特的烙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精简”“快”成为了许多人筛选信息的重要指标,时间成为了稀缺品,各种速食类的内容应运而生。


想读名著,有“几分钟读完XX”的速读节目;想获取商业知识,有几分钟一期的《罗辑思维》;甚至视频网站都加入了倍速播放的功能。影视剧领域也不例外,不少影剧评类节目就是凭借超浓缩的时长,以及较为完整的剧情介绍,满足了大量观众对影视剧作品的“快餐化”需求,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和喜爱。


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开始走红的谷阿莫的“X分钟看完”系列,谷阿莫通过精简幽默的语言风格,快节奏的吐槽解说,以及喜感的台湾腔,将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影视剧作品,浓缩为几分钟的视频,既帮观众节省了看影视作品的时间,又能逗笑观众,打发他们的无聊时间。


 ▲  图:谷阿莫  


当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影剧评类节目也开始走向细分,细分的维度是多种多样的。从节目形式上来看,有不需要主播出镜的,也有需要主播出镜的,如《法克说片》《暴走看啥片儿》;从内容的专业性来看,有搞笑娱乐向的剧情解读,如《谷阿莫讲故事》,也有严肃专业的技术解读,如《电影公嗨课》;从内容类型来看,有各种盘点类,如王知无的《盘点控》,推荐类,如《独立鱼》,重新剪辑配音二次创作类,如《法克说片》等。


 ▲  图:节目《法克说片》  


节目类型不同,受众也有所区别。虽然划分节目类型的维度有多种,但影响受众的最大因素是内容的专业性。偏娱乐向的吐槽节目门槛最低,因此受众最广;而偏技术性的专业解读门槛则相对高一些,更适合资深影迷。



用户画像分析



01 专业性越强,男性观众越多


笔者从卡思数据覆盖下的影剧评节目中挑选了TOP50的节目,通过研究它们的用户画像发现,这些节目整体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偏专业向的内容更受男性的喜爱,而偏娱乐向的内容,则更受女性粉丝青睐。


 ▲  数据来源:卡思数据-用户画像功能  


02 以18-30岁的年轻人为主


对卡思数据影剧评类节目榜单TOP50的用户画像对比后,可以发现18-24岁是这些节目的粉丝主力军,其次是25-30岁。说明影剧评类节目的粉丝主要集中在18-30岁这个年龄段。


03 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山东


对比发现,在粉丝的地域分布方面,头部影剧评节目的粉丝大部分来自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人口比较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



商业化现状



正因为这些节目主要面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年轻人,且粉丝没有明显性别比例倾斜,所以这类节目在接广告时,可选的范围也比较广。既可以承接影视作品宣发的推广,例如《小片片说大片》前不久接的关于电影《大三儿》的推广;也可以和平台进行合作,例如《刘老师说电影》和优酷电影的合作;还可以和其他创作者一样,承接各种以年轻用户群体为主的产品广告,例如游戏、食品等。


 ▲ 图:节目《刘老师说电影》中优酷电影的广告


除了承接广告之外,电商也是这些创作者变现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例如谷阿莫就有自己的淘宝店“谷阿莫优选”,他在自己的节目中也插入过店铺里凤梨酥的广告。


 ▲  图:节目《谷阿莫说故事》中的凤梨酥广告  



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作为在国内发展多年的行业,影剧评节目的商业模式已经基本成熟。看起来产业链已经跑通了,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这些节目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01 版权纠纷


关于影剧评节目侵权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早期的影剧评节目中,部分创作者为了夺得先发优势,在影片上映初期,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对影片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说。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影片内容的剧透,创作者个人的主观解读也会影响观众的判断和观影意愿。不过,近年来随着各方版权意识的加强,以及一些典型案例的警醒作用,创作者们在对待原作品的版权方面,显得更谨慎了些。


02 来自监管部门的压力


今年3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特急文件,《通知》中提到“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而目前的影剧评节目基本是基于原作的二次创作,如果按《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这些影剧评节目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节目《阅后即瞎》的团队就是在这次《通知》下达后,撤下了所有电影解说节目,进行自查、清理和改进,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恢复无力。


 ▲  图源:微博账号“嘻咦啊看_JustXiaIt”(改名前叫“阅后即瞎”)  


03 同质化严重


其实短视频大部分行业发展到现在,都或多或少存在同质化的现象。不过,影剧评作为一个体量较大的红海领域,同质化现象会相对严重一些。头部节目基本被搞笑风格的解说、“X分钟看完”占领。



解决方案



监管力度属于不确定因素,所以影剧评节目主要的发力点应该放在解决“同质化严重”这个问题上,解决的关键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1)打造更精深的内容。即从更专业的角度出发,侧重对影片专业指标的解读,例如打光、构图、角色站位、影片节奏等。或者找到市场空白,打破十分钟的时长限制,详解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电影大师、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有条件的话,可以邀请专业的影评人或电影人,带领观众以专业视角解读影片。


(2)把电影细分,从类型片切入。例如喜剧片、悬疑片、惊悚片、科幻片等。目前专注做类型片的节目并不多,在卡思数据影剧评榜单TOP50中,只有2档是专注讲科幻电影的,但都未进TOP20,说明专注类型片的解说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  图:节目《科幻Fans》,在卡思数据影剧评节目最新榜单中排第17  


(3)做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延伸探索。例如:关于影片涉及的历史、人物、技术等。这类内容其实已经基本脱离了影片本身,无论是解说旁白,还是画面,留给创作者的发挥空间很大。当然,对创作者的门槛要求也相应比较高。但在监管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这类内容也相对更安全。


(4)做除电影、电视剧之外,其它影视作品的评价与解读。例如:关于纪录片的推荐、评价、解读等。


既身处竞争激烈的红海领域,又面临不确定的监管压力,影剧评节目一直在负重前行。对创作者来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加强打造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是眼下最应该关注的事情。减少对原作的依赖,在监管力度再次加大之前,最大化规避风险,则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难点。




近 期 热 文


1.科技类节目怎么做?看完我有了一丝头绪......

2.银发人群短视频使用时长增2倍,这届老年人终于入局了…

3.短视频运营宝典:正确认识运营岗(内含招人标准)

4.专访丨畅所欲言MCN合伙人李宗齐:不齐舞团是品牌,个人及团队都有各自的商业模式

5.吃播转型:背后是敏锐的市场嗅觉


行 业 报 告


行业月报:节目7月红人7月丨全景7月节目6月节目5月节目4月节目3月节目2月节目1月

其它报告:红人报告政务号春节2017白皮书渠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