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沉”不下去
B站开年第一场大型“论战”,发生在@老蒋巨靠谱的直播间。
这场“论战”源于@老蒋巨靠谱于1月22日发布的一支长视频作品。视频中,他对当下B站的内容生态进行解构,提出自己的观点:平台“下沉内容”的崛起是一场UP主与用户“双向奔赴的伪下沉表演”。
@老蒋巨靠谱 B站视频
从B站最初的二次元受众溯源,@老蒋巨靠谱认为,二次元、英美剧等舶来品文化,并非真正的下沉群体可以接触到的东西,B站的基本盘还是一二三线城市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而用户接触“下沉内容”的理由大致可归纳为“新鲜感”“精神按摩”“道德谴责的前提”。
而将目光转移至UP主层面,@老蒋巨靠谱提出,绝大多数的UP主并非真正的下沉群体。
一类如@峰哥亡命天涯、将镜头对准二舅的@衣戈猜想,本身并没有伪装过自己是下沉群体;第二类是有不下沉的资本,但是选择下沉,例如新晋百大@侯翠翠;第三类是并非下沉群体,但误入了下沉生态,例如选择来到工地的@大猛子ym;第四类才是真下沉群体。而在他的观点中,前三者都属于“伪下沉”,内容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创作者比受众高半层的一个市场。
视频发布后,@-LKs-、@冲浪普拉斯等UP主强势围观,而老蒋作品中的主角、新晋百大UP主@侯翠翠则以一支《听说最近有人分析我》视频迅速回应。在24日的一场直播中,@老蒋巨靠谱连麦@侯翠翠、@峰哥亡命天涯,将“伪下沉”的主题进一步延展。
@侯翠翠 B站视频
尽管论战并无结论,但结合最近两年B站对下沉内容的扶持,卡思关注的是,B站需要下沉内容吗?以及真的B站“沉”得下去吗?
下沉内容崛起记
在视频中,@老蒋巨靠谱对“下沉内容”的定义,指的是记录、谈论下沉生态的内容,而非给下层群体看的内容。
从这个定义上,@华农兄弟或许是早期B站创作下沉内容的UP主中最为生动的例子。2018年,华农兄弟由西瓜视频转战B站,并因“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而爆火,“漂亮警告”“吃2毛9”等梗流传出圈,被作为鬼畜素材进一步二创。
@华农兄弟 B站视频
在华农兄弟几乎不加修饰的镜头中,密密排布的竹鼠养殖笼、栽有各种蔬菜的田地、铅灰色的水泥地、简陋的农村庭院,构成了用户对乡村生活的主要印象。被“三农+美食”标签吸引而来的用户借其视频展开对乡村的想象,并在这种想象中实现解压的目的。
与华农兄弟相似,手工耿的爆火也与其拍摄环境相关。保定口音、钢铁“刑具”……“无用发明家”放在乡村背景中,多少带有一些魔幻色彩。即便在成名之后,手工耿的工作间依旧没有离开村庄。新鲜感,甚至是猎奇,是手工耿的视频带给用户最为直观的感受。
在生活区崛起后,“下沉内容”在B站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20年的百大名单,生活区登榜人数首次超过游戏区,意味着该分区流量盘的进一步扩大。至目前为止,生活区依旧是B站最大的分区之一,流量的丰盛为一些外来文化提供了扎根的可能。
2021年,最快在B站成长起来的是那些因热梗走红的其他平台创作者,如@冬泳怪鸽,在其一则快手视频被搬运至B站后,热梗“奥利给”随即诞生,@冬泳怪鸽于12月入驻B站,单月涨粉50万。同为快手达人的@哥谭噩梦赫然,油腻版小丑变装视频被搬运到B站,获得了超1500万次播放。一颗鬼畜新星冉冉升起,@哥谭噩梦赫然的“焯”声在二创视频中不绝于耳。于去年10月入驻B站后,他的粉丝迅速涨至88万。
@朝阳冬泳怪鸽 B站视频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B站用户的接纳与排斥都表现得特别明显。目前,@冬泳怪鸽粉丝数达到168万,但视频播放量与粉丝量全然不成正比;@哥谭噩梦赫然则在走红后迎来了一场几乎必然的“红与黑”,“鬼畜顶流”一夜覆灭。如何真切融入平台生态,成为当时外来创作者的重要议题。
这一时期,也有不少以下沉内容为主要创作方向的UP主获得用户喜爱,如@田野上的繁荣,记录自己作为卡车司机的一日三餐,获得了2021年百大称号;@大猛子ym,毕业之后进入工地,分享土木工程的点点滴滴,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450万。
而在2022年,@衣戈猜想的“二舅”刷屏社交圈,回村躺平的反内卷达人@侯翠翠获评新一届百大,与此同时,竖屏短视频模式的开放,让更多下沉内容有了生存空间。
B站需要“下沉”流量
拓展下沉空间,对B站而言是喜闻乐见的。
QuestMobile数据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下沉市场用户规模稳步提升,近7亿的下沉流量占据大盘58.4%的份额,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流量基本盘。
据B站Q3季度财报,B站月均活跃用户数达3.33亿,均同比增长25%。破圈之后的B站逐渐剥去小众圈层的标签,但相对于快手的超6亿、抖音的超7亿月活,仍存在不少差距。仅靠Z世代流量撑不起B站的野心,去下沉市场寻求增量,是突破现有流量天花板的一种途径。
反映在用户体验上,最明显的可能是入站审核的放松。以往围绕动画、游戏的题目被进一步稀释,入站答题机制门槛下放,即便是完全不熟悉B站内容生态的人,只要在站内礼仪板块稍加认真,即可以顺利成为会员。
纳入竖屏模式也是B站探向下沉市场的动作之一。相比B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下沉市场”的探索更为彻底,“小镇青年”“三农内容”一度成为平台重要标签与趋势。引入竖屏模式,以抖快更为沉浸的短视频模式为基准,实际上就彰显了B站“争夺”抖快用户的野心。
从数据上看,竖屏模式的成长速度惊人。Q3季度,story-mode竖屏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473%,为B站带来了巨额流量。
这种“下沉”同样体现在年龄圈层上。2017年,B站内Z世代的比重超过80%,这类用户的年龄在18~27岁;2020年,超86%的月活用户在35岁以下,用户由过去的90后、00后圈层逐步渗透到85后、80后。
过去一年,B站也在拓宽覆盖的用户圈层,甚至于不再高调宣扬自己的“年轻”,捧出了一批中老年UP主,如@周大爷不服老、@阿木爷爷、@结巴老爹等,这类创作贴近真实生活,容易引发年轻人共鸣的内容同样在B站大受欢迎。
破圈之后,B站所面向的受众越宽泛,生产的内容就必须越多元,“下沉”无疑是一剂良方。官方的流量主导、UP主的创作生产、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共同造就了这一“下沉”现象。
B站“沉”不下去
尽管在“下沉内容”上多方发力,但B站的“下沉”依然显得有些吃力。
这种矛盾感显示在多个方面。从用户角度,正如@老蒋巨靠谱在视频中所说,B站最初的用户基本盘用户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尽管B站宣称其主流用户从“Z世代”进阶为“Z+”世代,但平台的基本调性、用户的内容消费心智很难短时间内改变。这也导致B站用户对“下沉内容”的消费,大多停留在新鲜感等层级上,很难持之以恒、长期消费这类内容。
而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情况要更加复杂一些。
一方面,“全然的真实”可能并不受用户喜爱,用户对“下沉内容”存在着一定的挑剔。这促使创作者必须去“讨好”用户,这种“讨好”体现在向社区内容生态的靠近、相融,换而言之,创作者的作品中必须展现出某种贴合社区的特质,才更容易为平台受众接受。例如踩中“躺平”流量的@侯翠翠,将二次元宅舞搬上工地的@-三三三元。
另一方面,对新入局者而言,相比于下沉取向更加明显且成功的抖音,B站的内容门槛仍旧相对较高,基于平台现有生态,“下沉内容”很难成为热门赛道,实际上,无论是综合热门还是入站必刷,都很难看到下沉内容的身影。
与此同时, “涨粉,然后变现”成为一条明确的创作链路时,B站的商业化竞争力却仍处于较弱状态,这导致B站可能更具备“接纳”的土壤,而不会成为下沉派达人的“首选”。用户消费内容的多元化或许会助力“下沉内容”成为细分赛道,平台却依旧很难诞生像@疯狂小杨哥、@疯产姐妹一样的头部创作者。
而选择做下沉内容的UP主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多。
低人设账号在运营的中后期,人设的存续也是重要问题。正如老蒋所说,“流量经济下,你获得了很多粉丝的喜爱,获得了几百万的关注,那么你就会有远超你原来的收入水平,你就会在实质上脱离这个阶层,但是受众对你依旧保有刻板印象以及非常狭窄的功能性定位。”
前车之鉴如@徐大sao,“后来者”则如@田野上的繁荣,货车司机的身份为他带来了大量热度加成,在成功跨过百大门槛后,这种人设在变现方面的限制也充分展现。在一场直播带货中,@田野上的繁荣所带货的一款白酒被举报为假货,他本人则拒绝道歉,以“取关就行”“不干了回归普通人”回应质疑,人设的冲突加剧了事态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