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来运转”,不过是曾经的“生不逢时”——李益

彦师语文课堂 2022-05-09



有句安慰人的话:不要害怕你面前的阴影,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我有时就想,背后要有阳光,我干嘛要走向阴影。向后转,奔向光明不就好了吗?


看了李益的人生我才知道。这问题很好解释,因为光明不要我啊!


一、几十年的小官


通常我写诗人都是从幼年开始,不过李益的童年,包括第一次参加科举都是乏善可陈,甚至都没什么可编排的!(对唐朝多数人年轻时的经历感兴趣,可以看看愿你出行多年,归来淡薄功名——岑参


李益中年的生活,倒是可以讲讲,借此看看多数中唐高管(非笔误)的生活。


李益大约750年在甘肃(这个环境在当时很好,远离了安史之乱)出生,769年参加科举(从李益出生到现在已经死了两个皇帝了:李隆基和李亨。注意,这只是李益克死皇帝的开始)。


李益进士及第之后,在771年参加制科考试(不用怀疑,谁跟你说过考上进士了就能当官了?),授官郑县(今陕西华县。谁跟你说当上进士了就能当大官啊?)主簿。


三年满秩(当官三年就要换地了。所以有时候不用感叹当高管的诗人命运多舛,当个官还被调来调去,这实属正常现象。皇帝还害怕一个人老在某地当官,独揽大权,形成反叛力量呢!皇帝也不好干啊!)后,李益觉得在唐朝的阳光中,没有自己的发挥空间,转而投了当时的处于上升期的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职。


当时唐王朝的统治力在下降,当年设置的节度使(下文会有详解)虽说没有像安禄山一样,有谋朝篡位的行动,但是基本实现了在自己所在地的自治。部分节度使已经开始了统领一方的军政大权,甚至可以父死子继(国中国啊)。


在这期间,李益参与了774年郭子仪、李抱玉、马璘、朱泚分统诸道兵八万的防秋军事行动(就是吐蕃秋天过来抢粮食,基本每年都打一次)。当时李益想,不要轻看自己,要知道你也是统兵八万的人物。



战争结束以后,李益没有等来升迁,等到的是李抱玉去世的噩耗。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是节度使,尤其是李抱玉这种忠于李唐王朝的节度使,死后没让儿子继承节度使,而是让朝廷任命了别人(很有可能是想让儿子继任,但是实力不够)。李益来不及伤悲,就卷铺盖去找下家雇佣他了。


780年李益再次到投奔节度使,这次依附的是朔方节度使崔宁。这次李益还是没受到重用。782年,李益离开了崔宁,第二年崔宁猝(这履历,也没谁了。)


782年李益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不用惊讶,李益这几年也没当过什么重要职位(幕僚又不算官)。再说了,第一次参加科举时的皇帝李豫这会都死两年了(第三个死去的皇帝),参加科举也没什么人查,反正考上了最后也不一定给什么重要官职。


李益发挥稳定,再次及第。唐朝的官场也很稳定,依旧没给李益什么重要的职位。不得已李益再次离开有阳光的李唐王朝,转投前途未卜的刘济幕府。798年到806年,李益一直在幽州刘济幕府。这时期发生的大事是皇帝李适死了、皇帝李诵在位200来天把皇位传给了李纯(算算李益经历过几朝了?)。


806年,李益都56岁,眼瞅着就到退休的年纪了,退休金都还没有着落。这种人诗文中要是欢天喜地那才是奇了怪了。当了多年的小幕僚,有钱拿没事干,写写诗或许是他唯一的自娱,自娱给人传递出的还是心酸,(知识点来了)

李益有一些诗表现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豪放遒劲(比例很少),但多写战士的思乡之苦,并常以月色、角声渲染气氛。其诗虽似王昌龄,但整个气度已非盛唐,歌唱胜利凯旋、大军出征的雄壮场面很难看到了,反而还写了军队的败退。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军行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陇荒。


《从军有苦乐行》节选

一旦承嘉惠,轻身重恩光。秉笔参帷帟,从军至朔方。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断绝海云去,出没胡沙长。
参差引雁翼,隐辚腾军装。剑文夜如水,马汗冻成霜。


(别怪我列的少,李益现存的全集也就180多首)


整体诗风就是:边塞苦,边塞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种诗风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次投奔幕僚不被重用。想想杨修因为一个“鸡肋”事件就被曹操找机会弄死了,我都怀疑李益怎么能哪么长寿?


如果只是想知道李益的诗风的话,哪么下面的内容不用看了,试卷考到的李益,就是以上的诗风。


二、时来运转的晚年


史书记载的李益,晚年那是一个得意:806年,他从幽州调到南方,任六品的尚书郎;810年再迁为从五品的都官郎中;同年又升任出为从四品的河南府少尹;812年,年届七旬老人的李益得到唐宪宗的垂爱,再升为正四品的太子右庶子。已过致仕(退休)年纪的李益,在临退休时终于升到正三品的左散骑常侍,并加衔为礼部尚书。


这种官职能挣多少俸禄上一章讲什么是“洒脱”?——韦应物就说过了。这次我就不像赘述了。


哪还想说点什么?


李益这种56岁,快退休的老头了,怎么突然就受了重用?


我不想用一句“时来运转”这种苍白的话语来解释。也不想说一句“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六交友七出游”来打发读者。


因为我觉得,读书、交友、出游,用这些来解释一个六十来岁,视力下降、旧友死亡、腿脚不便的老人成功,明显是说不过去的。积德?都克死那么多皇帝和高管了!风水?有点可能,毕竟老迁来迁去!最好的解释,或许是国运。


唐朝的节度使本来是中央设置在边疆的军事组织,后来权利扩大到军政一身。酿成的苦果就是八年的“安史之乱”,平定“安史之乱”期间,李隆基把军政权力再次下放,口号是“各地自筹军队勤王”。这种口号造成的结果就是李隆基被迫当了太上皇,他儿子李亨靠军权自立当了皇帝,后来才被李隆基认可(不认可估计太上皇都没得做)。很多的节度使也有了自治权,帮助打胜了“安史之乱”。胜利后,再想收回节度使的权利,可就比较难办了。逼急了再来个“安史之乱”谁受得了?


被迫后来的皇帝李豫(在位17年)、李适(在位26年)、李诵(在位200多天)都默许了节度使的自治(李适一开始是拒绝的,结果发生“泾原兵变”)。当然也是有条件的,节度使要在唐王朝打仗的时候出兵,修军事设备的时候出人,时不时交交粮食,一年固定的给唐王室进奉


注意,是给王室,而不是王朝。给王朝那就叫交税了,交税的话还怎么体现节度使自治?不给皇帝点好处,皇帝干嘛同意你自治?两者折中换成了牺牲税收的进奉。这些进奉的钱,进入皇帝的私人腰包,而不是国库。不要以为国库就是皇帝的私人腰包,那是有大臣管的。怎么花钱,大臣管不了但是可以提供花钱意见啊!还有国库有多少钱,皇帝也不太可能亲自去看啊!所以多数皇帝是有内务府的,还是花自己的钱爽!


攒的进奉钱多了,到李宪手里的时候就有钱财跟节度使死磕了。大臣反对都没用,皇帝有钱,何必听大臣唠叨。


(注意,以下李益的升迁史内在逻辑都是我瞎编的,你看看图一乐就行了,不用当真)


要打仗除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外,还得有人在内做好计划。这时候,有过在节度使为幕僚经历的李益就进入了皇帝李宪的视线。好歹李益知道节度使内部的权利构造啊!说不准还能回忆起节度使的军队布防情况啊!万一运气好点,再给某些节度使的下属谢谢劝降信,让人投降了,那就更好了。还有,任用了一个曾经不被重用,现在行将就木的老头,可以向天下显示我李宪和之前几任皇帝的不同,有识人之才啊!!!


最差,顶多也就多养了一个没用的官员啊!这有什么损失?满朝文武又有几个真的出谋划策呢?别说大臣,之前的皇帝要是能力彪悍,也不至于把唐王朝经营成这个熊样啊?


李益就这样在命运的趋势下,当上了高管。


所谓的“时来运转”,不过是当时的歧途,恰巧是现在的需求。


你看看死的比李益晚一年,但是小三十来岁的元稹,多次被贬,误入歧途的学炼丹,结果把自己吃死了,根本没有时来运转。


当了高管的李益,又送走了皇帝李纯(在位14年)、皇帝李恒(在位3年)和皇帝李湛(在位2年)。晚年的李益不被贬,从这些皇帝的寿命上就可以给出解释,那么多臣子,皇帝还没认过来呢,自己就挂了。贬谁去啊?


在唐文宗时,80多岁的李益终于死了,结束了他漫长的送走皇帝的人生。你可以算算李益送走了几个皇帝欢迎留言!


李益的人生其实不算悲剧,毕竟从二十多岁当官,当到八十多岁,这是多少人盼不来的!


真正的悲剧诗人是谁?


请看下章:


最惨的人生,不过是大器晚成——李贺

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

看完点赞,得分过万

(不用怀疑语文老师的数学水平)

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期彩蛋:不要相信诗人的只字片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