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游记》的写作抄袭了我的人生——韩愈

彦师语文课堂 2022-05-09


学佛可得长生否?

石头木材土块为何刷金漆后受人追捧?

唐僧取得真经是否翻译出真解?


以上问题,我都回答不了。好在“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解答过。


《谏迎佛骨表》中韩愈经过考证,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帝王都非常长寿──黄帝活了110岁、少昊100岁、颛顼98岁、帝喾105岁、尧118岁、舜和禹100岁,后来的周文王也活了97,周武王93。可是自从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皇帝的寿命就明显减短了。最后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结论:皇帝不能信佛教,否则会早死!


(当然这是对皇帝而言,对于老百姓信佛能不能长寿?一般人都懒得考证,我就是个一般人。从历史平均寿命看,本朝的平均年龄肯定是最高的,毕竟我党的领导是要比佛教伟大光荣正确的)


韩愈这奏折上去,领导唐宪宗李纯一天就给了回复“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看看当时皇帝的办事效率,现在我一北京哥们摇号,三年了还在摇。


一个52岁的老官僚,不把权利变现,为什么上书反对迎佛骨?


原因很简单,皇帝自己有点尊佛的小爱好是无伤大雅的,问题是上行下效,平头百姓也跟着尊佛。皇帝去迎佛骨据说是因为佛骨可以保佑太平,百姓和官员尊佛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让皇帝看自己顺眼,好当个官或升个官。有钱的捐钱到倾家荡产,没钱的自残到体无完肤。


钱都用来给石头木头土块涂金衣了,甚至直接用铜钱铸造铜佛了(拜佛还是拜钱?),钱用来干这了,拿什么维持政府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你让当官的还怎么探(非笔误)污?总不能拿个金佛回家让佛祖保佑自己贪污不被发现吧(虽然有些贪官就是这么干的)?韩愈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反对迎佛骨,主张直接做善事,这样自己就是佛祖,又何必找个佛像拜?


被贬潮州后无所事事游走街头的韩愈,遇到一个在破落寺庙讲经的老和尚,韩愈以为是一个像京城那样骗钱的和尚,跟着听打算拆穿他羞辱他,给自己找个出气筒。没想到老和尚的想法跟他是相似的。强调佛家的清静无为,学佛该向内求,而不是修建佛像。韩愈感觉找到了知音,问老和尚怎么讲的跟别人不同,和尚说:当年的求经求来了真经,却没求来真解。


韩愈为了真正的佛法发扬光大(自己官复原职),上书求皇帝找人去求真解。


以上就是《后西游记》(作者不详,全书四十回,讽刺的内容比《西游记》有趣)的引子。但是韩愈生平和《西游记》故事更加接近。


一、唐僧式幼年



《西游记》中的玄奘大师幼年时期被漂流到寺院之下,被和尚抚养长大。看着挺可怜的一个小男孩,可这跟韩愈的幼年比,简直是幸福的生活在天堂啊!


韩愈的父亲在韩愈三岁时就去世了,韩愈的母亲,姓名、身份、生猝年都不详。韩愈三岁就被寄养在哥哥(可能是同父异母)韩会家,没成想没多久韩会就因事被贬岭南,就是吃荔枝的那个岭南,但是韩会吃了一年的荔枝就去世了,享年42。12岁的韩愈跟着嫂子郑氏,带着5,6岁的外甥,回老家河南河阳安葬哥哥。之后的韩愈勤奋学习,19岁去长安打算投奔另一个哥哥韩弇(读yan),之后参加科举,没成想韩弇去跟吐蕃和谈,吐蕃不讲外交礼节的杀了韩弇,韩愈在长安街头举目无亲,佛在哪里?为什么不帮帮他?


幸福是个比较级,这会的韩愈就在最低级。


韩愈只能靠自己在街头卖字谋生,这种境遇下的人写出的也多数伤感,强颜欢笑的文章偶尔被人打打赏,勉强维持生计(比我强啊!)。好在此时得到贵人马燧资助,参加科举,三次不第。第四次及第后在长安等着朝廷任命通知,等了三年,等到的是嫂子郑氏去世的噩耗。守孝三年后,回归朝廷也没上演超人归来。只是有了节度使董晋、张建封等人的赏识,然后回京做了一段时间国立大学的教授(看着一帮不珍惜学业的官二代气不打一出来,写下了骂他们的《师说》),31岁时升到监察御史。


悲惨的人生没把韩愈塑造成有点小官位之后就吆五喝六,反而像唐僧一样(终于扣这段的小标题了)追求着普度众生。这时期韩愈的写诗特点各位不用记,因为这时期的韩愈写的是长诗,考试不考。


苦寒诗 

啾啾窗前雀,不知已纤微。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

不如弹射死,却得近炮燖。 

(还有很多就不摘抄了)


概括来说此时的韩愈写作诗风出现追求险怪的倾向:矫激情意,隐喻手法,排比重复,僻硬丑怪。翻译成人话就是:用的生僻字多,表达感情怪异。


二、悟空式中年

《悟空传》——今何在(著)


孙悟空是虚幻人物,佛儒道都不放在眼里(最起码刚开始是)。这是民间渴望出现的救世主,只是这种救世主小说里常有,现实中并不多见。韩愈就让人见了见。


孙悟空敢反抗给他发工资的玉皇大帝,韩愈敢直谏唐德宗。韩愈为监察御史期间,关中大旱,韩愈上疏请求宽徭役、免赋税,尤其“宫市”就不要搞了(“宫市”详解参看《皇权下的蛋——白居易》)。触怒唐德宗和柳宗元的岳父杨凭,一番运作下“宫市”照开,韩愈被压在五指山下贬为阳山(在今广东西北)令。在贬所韩愈也不消,他以卫道者自居,挺身而出,大声疾呼,尊孔孟,排异端,独自举起了复兴儒学的旗帜。这种死不悔改的态度,没几年就把唐德宗气死了。 


孙悟空反了天庭,还反了佛教。韩愈反对了唐德宗还反对了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这次的结果开篇就说了。


孙悟空征战四洲妖魔,韩愈征战四方反叛节度使。最早韩愈跟着节度使董晋、张建封,还有宰相裴度参与过多次平叛。后来有了打叛军经验,在唐宪宗儿子唐穆宗在位期间韩愈一个人深入敌营,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威胁加恐吓的吓住了王廷凑,韩愈说:“你想想,安禄山、史思明和李希烈等人当年比你的兵力强大多少?可是现在且不说他们没有子孙在朝廷做官,你看见他们还有子孙活在世上么?如果你一定要逞一时之快,灭掉牛元翼(当地的守将),跟朝廷为敌,将来你的下场也会跟安禄山他们一样。”这舌头,别说跟华少比,就是跟金箍棒比,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挽救了多少生命啊!


孙悟空打压同行,猪八戒没少挨揍,沙僧没少挨训。韩愈暗讽同时代的白居易写作诗风粗浅;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


看着这段生活精彩纷呈,实质上,韩愈从36岁到45岁,多数时间是被贬的。写作古体诗100多首(你觉得考的概率有多大),近体诗30多首。如果你看过我之前的写过的小文,这会儿看韩愈的写作,会觉得表达感情上平淡无奇。无非是:自己被贬的伤感。“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送别友人的祝福。“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三、猪八戒式爱好



传说韩愈纳妾不少,还炼丹吃。介于我的公众号还有学生看,这两种事我就不讨论了。重点说说韩愈贪财的事吧!


唐中后期官员的工资是2000贯,比唐太宗时官员工资11贯高出了好多倍(语文老师数学不好,我就不算了)。不是涨工资了,而是物价飞涨了。多数的王朝最后都会呈现这种状态。


韩愈不贪污,俸禄又低。要想买房买车炼丹纳妾的话,必须有外财的增加。韩愈的挣钱方法是,帮人写碑文(就是墓志铭)。并且韩愈写碑文是认钱不认人。宦官窦文场的养子裴均,声名狼藉,人所不耻,使重金,也没人肯为之作铭。而韩愈竟“为序饯锷(裴均子),仍呼其字”。古时相互间称字是表示关系亲近密切,为此韩愈遭朝臣攻击,被贬为右庶子。看来作墓志铭写序也不能只图钱不看人,韩愈为裴均儿子作序让他在人生留下了难看的一笔。


好在韩愈写过的墓志铭也就70多篇,这些是不可能出现在古诗鉴赏中的,暂时也没出现在过古文阅读中。


四、沙僧式晚年


我一直觉得沙僧是个老油条。表面上看,人畜无害。实际上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出工不出力的。也就挑个担子(原著中挑担的是八戒),结果人参果没少吃,最后也混入佛家系统了。


韩愈身体素质的晚年,开始的特别早,吃丹药吃的三十多岁就开始掉牙了。四十来岁头发花白稀疏。心智的晚年差不多52岁开始,我们知道韩愈上书反对迎佛骨,但是到潮州没多久,韩愈给唐宪宗写了一篇检讨,措辞哀切(详情百度《潮州刺史谢上表》),借谢恩诉苦,博同情求唐宪宗召回自己。唐宪宗看后很感动,没多久就被感动死了(韩愈厉害吧!气死一个皇帝,感动死一个皇帝)。


之后上位的唐穆宗觉得韩愈是个人才,就把他召回。当过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一度被皇帝特意给予毋须按时上朝的待遇,但韩愈还是在57岁那年去世了。


这时期的韩愈的诗风又转向古朴平淡、寄兴深远、风情蕴藉的一面 毕竟老了嘛!当官好多年,对民间疾苦也是有心无力啊!


开始放任自己,什么官位,都是扯淡。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五、其实不想写的总结


韩愈本职可能不把自己当诗人看,写诗也是以文为诗。可惜我现在讲的是诗歌史,韩愈的文章就瞎写一个总结吧!各位看个乐就好。


韩愈以复古相标榜,从政治上来说就是要严守夷夏之防、重建君臣之义,从文学上来说就是要弃“时文”而取“古文”。以韩愈为代表的复古派聪明地将文学利益与政治利益捆绑在一起,搞了个买一赠一的把戏。皇帝想借重儒学树立中央政府的权威,那么对不住,文学是下层建筑、政治是上层建筑,您要想住舒舒服服的二楼,麻烦先把一楼建好。说来说去就说到了“师其意不师其辞”这个关节点,最后就成了以复古为名行变古之实。


所以呀,远离文人。这帮人太能颠倒黑白了。


人们要远离诗人,哪么诗人该远离什么?


请看下章:吃丹药的诗人——元稹


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

看完点赞,得分过万

(不用怀疑语文老师的数学水平)

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期彩蛋:

韩愈曾与客人共登华山,到达山巅后,发现四周险峻异常,估计没有办法迈步。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遗书,发狂大哭。华山所在的华阴县县令想尽办法,才将其救下(要不然朝廷命官死自己地盘上,自己的脑袋会不会搬家呢?)。


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以后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面对一哭一笑,又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并做诗云: “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长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