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

周国平

①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名篇是通过描述日常小事阐明大道理的。即使是那些宏大叙事的巨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占据大量篇幅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人在一生中也许会遭遇大事,但遭遇最多的还是日常小事,不论伟大与平凡,概莫能外。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

②怎样做到从小见大?要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

③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呢?“功夫在诗外”,陆游此言说出了写作的普遍真理。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唯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此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同样的一朵野花,一个对宇宙和生命的真理毫无思考的人看见了,是什么感想也不会有的。

④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平时生活中,心灵始终要保持一种活泼的状态,如同一条浪花四溅的溪流,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越是使我快乐或痛苦、感动或愤怒的事,我越不轻易放过,但也不沉溺其中,而是把它们当作认识人生和人性的宝贵材料。这样做的结果是,久而久之,我感到小与大之间的道路是畅通的,从小见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⑤当然,具体写作时,是要有技巧的,但技巧并不复杂。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你被触动是多么自然的事情,他们在此情境中同样会被触动。这样的描述,己经隐含大道理了。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晴的表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特,切忌陈词滥调。最佳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述的“小”中己经隐约见出了“大”,而在读到你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问被点破,发出会心的微笑。

(1)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第③段中,作者用泰戈尔的例子是为了?

(3)对第④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B

A.写作时保持心灵的活泼。

B.写作前要注重平时积累。

C.写作前做好行文的构思。

D.写作要能引发读者深思。

(4)阅读第⑤段,概括在具体写作时如何做到“从小见大”。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具体考查分析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及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第③段中,作者用泰戈尔的例子是为了”,需要立足文本第三节内容,联系上下文语句等分析目的。

(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句,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解答】(1)结合前后语段内容“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要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呢”“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等分析,第二段内容结构上主要是承上启下,答题时候需要具体分析承上启下的内容。

(2)结合“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唯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分析,写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等,为了证明平时勤于思考大道理,敏于感受小事物,才会有从小见大的好眼力的观点。

(3)结合“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等分析,语段主要强调写作前的积累,平时要不断记录,不断积累等。B项理解最恰当,故选B。

(4)结合“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分析,在具体写作时,抓住小和大的关联点,并着重描述。结合“需作画龙点晴的表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特,切忌陈词滥调”分析,在具体写作时,语言表述要简洁、质朴、独特。

 

答案:

(1)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从小见大对写作者很重要”的观点,引出下文对如何做到从小见大的方法的阐述。

(2)证明平时勤于思考大道理,敏于感受小事物,才会有从小见大的好眼力的观点

(3)B

(4)抓住小和大的关联点,并着重描述;语言表述要简洁、质朴、独特。

【点评】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州赤壁谒东坡

①我又来了,在这满天秋碧的日子。

②我是来看苏东坡的。

③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滚滚江水边这片青松与修竹掩映的江矶兀立于小城一侧,兀立于如烟波一般浩渺的文化时空里;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苏轼屹立在这里,屹立在历史的苍穹之下。

④江上的霞晖刚刚散去,东坡先生漫步走下矶头,几分悠闲,几分沉思。他仍然站在坡下的那片开阔地上,展望万里长天,展望远方烟树,历历的江南原野,任身旁的长河滔滔而去,任三三两两的人群从公园穿过。无垠江山,朗朗怀抱,今日黄州的秋空,依然能让他产生无限怀想。

⑤是的,先生没有离开过黄州。他把自己最好的创造年华留在了黄州,他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留在了黄州,他把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和生命表现留在了黄州。

⑥不曾有过干戈扰攘的著名战事,不曾有过或虚或实的传说故事,黄州的悠远,黄州的名望,是靠文化构筑起来的。说得具体些,是在970多年前的那个风雨如磐的日子,一个近似囚犯的人被押解到这里,在这里留下了几纸文字之后,就把这座小城高高地垫起,让世人刮目相看了。

⑦如今,不闻低吟高诵之声,横笛漫吹的悠扬也已渐渐远去,但有苏轼伫立在这里。无论是秋色中的黄州,还是春阳下的黄州,见到苏公,都能让人遐想翩翩。

⑧那是一个让人永远无法悟透的文化话题,本是一场人生悲剧,却导致了一次生命意义的至高升华。在我们今天为宋词、为唐宋散文这些巨大文化财富而备感骄傲的同时,只能庆幸当年的黄州,不是今天人们印象中的这座大江似练、山水如绘的美丽小城,上苍就不会将那次重大的文学孵化选定在这里。

⑨黄州有幸。当年,这处在人们看来十分偏僻的蛮夷之地,却意外地迎来了才华盖世的词人,加上它临江的地理位置,还有个与赤壁鏖战之地同名的矶头,使词人想到了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激战,使这座平淡无奇的小小江矶得以峥嵘出世,使千万年安然流淌的江水在文字的画卷中显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使这座城池肩负起了一次重大的文化使命。

⑩词人有幸。作为悲剧的主角,乌台诗案带给他的政治挫折是惨重的。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苏轼来到黄州,无疑是走进了他那宦海人生的巨大落差。是黄州尊贤敬德的淳朴民风抚慰了他遭受过重创的心灵,是黄州壮丽的山水激发了他的才情。尽管人生厄运和功名未成难免使他感伤,但他得以在这个小小平台上一览辽阔江山,走向情动千古的高远之境,以江海豪情卓然独步,为中国文化史写下了极其精妙的一页。

⑪古往今来,每一个追求文化高度的汉语言书写者,无不苦思冥索地探寻过方块汉字的最佳组合之奥秘。而当年词人泛舟江波之上,借着如纱如水的月色,与人把盏谈笑,随之挥毫写下了令天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旷世之作。那样的夜晚,词人一家或寄居于小小寺庙,或局缩于简陋茅庐,忘却了自己身处逆境的他,在这夜阑人静之时,还端坐窗前,秉烛研墨,其神情之从容,其笔锋之流畅,犹如天授。

⑫天地广袤,山水无数,为何黄州能够诞生出震古烁今的文学作品,造就出一代文化奇人,这里的山水蕴藏着怎样的灵性,东坡先生曾在这里受到了怎样的灵感支配,才完成那样绝妙的文字组合的?这种问题也许有些玄虚,但并不一定是个可笑的话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学人向往黄州,他们除了游览名胜,还希望从这里寻访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或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文化名胜对寻访者的诱惑所在。

⑬苏轼被贬谪而来,本是历史对道义和文化的一次暴虐践踏,本是命运对他的一次极不负责任的安排,但他却在这种艰困和屈辱的遭遇中,实现了一次被历史大书其功的文化突破。惊世之作如此出现,除了神灵相助之功,似乎没有谁能够作出符合现实规律、并且令人信服的解答。

⑭我每次到黄州,都要来赤壁一游。尽管我没有能力来破解杰出文化的诞生之谜,连苏轼谪居黄州五年的经历也缺乏研读,甚至不清楚自己一次次反复而来有什么实际意义。然而,每次前来,我总要在这位先贤面前久久凝望,看他峨冠博带的衣饰,看他并不伟岸的身躯,看他自然平静的表情,看他穿透岁月的眼神。文化伟人生荣死哀,不像帝王将相那样,活着没有人敢靠近,死后没有人愿意靠近。一代代后人读着先贤的作品,总像他们还活着,不管他们离自己多么遥远。

⑮这回,我再一次走近苏轼像前,再一次屏住气息仰望,再一次留影纪念。可我似乎突然感到,他那双平和远眺的眼睛中透出的雄视百代的目光,让人震撼。

⑯原来,我无法走近他。

(1)第⑧段加点词“孵化”在文中的含义是?

(2)第⑨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本文第④段的文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4)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第③段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苏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B.本文横穿古今,通过凭吊苏轼也反思了古代的文化现象。

C.第⑪段划线句让我们联想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本文语言朴实而不失于文采,平静的叙述中涌动着激情。

(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文章的最后一段进行赏析。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语境考虑。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2)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本题要用还原法来答题。还原法﹣﹣还原其“真面目”。此方法适用于运用了艺术手法(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的文采句。让语言出彩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运用艺术手法(隐喻、拟人、象征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而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品味的难度,考生应当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领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把它作为理解句子含意的切入点。

(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手法,结合语段内容分析手法,点明效果或作用等。

(4)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5)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文章的最后一段进行赏析”,本题明确指出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赏析最后一段,降低了赏析的难度,因此应从这两个方面分条作答。需要概括最后一节所写的内容,并分析结构上的作用等。从结构上说,最后一段,往往要从照应开头或题目、收束全文、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方面考虑,这一点回答不难,根据鉴赏术语对号入座即可。

【解答】(1)在文中,“孵化”一词是阐述“重大的文学”的,该词体现的是一个过程,从原文来看应当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酝酿并写出了震惊世人的名篇,因此可以将该词的意思理解为“孕育”“诞生”,另外也可根据第14段的“杰出文化的诞生之谜”这一信息概括。

(2)结合四个“使……”分析,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然后分析排比的作用,即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身临其境而勾起的历史回顾与联想。最后联系作者的情感,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苏轼的敬慕之情回答即可。

(3)首先要明确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东坡先生漫步走下矶头,几分悠闲,几分沉思。他仍然站在坡下的那片开阔地上,展望万里长天,展望远方烟树历历的江南原野,任身旁的长河滔滔而去”等句子分析,是作者想象中的,属于虚写,“任三三俩俩的人群从公园穿过。无垠江山,朗朗怀抱,今日黄州的秋空”是现实的景物,属于实写,因此表现手法可以总结为虚实结合,答想象联想也可。解答第二问可以结合段落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作答,从内容上来说,作者想象“东坡先生漫步走下矶头”是将苏轼写活了,“任三三俩俩的人群从公园穿过”是说他还生活在人们中间,这样苏轼的形象就让人觉得近在眼前,有亲切之感;从情感上来说,作者这样写主要也是为了表达他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4)C.“让我们联想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错误,根据画线句中“泛舟江波之上,借着如纱如水的月色,与人把盏谈笑”等信息可知,能联想起的应是《赤壁赋》。这应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苏轼作品的把握能力。

(5)结合“我是来看苏东坡的”“古往今来……在这夜阑人静之时,还端坐窗前,秉烛研墨,其神情之从容,其笔锋之流畅,犹如天授”“天地广袤,山水无数……还希望从这里寻访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或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文化名胜对寻访者的诱惑所在”“我每次到黄州,都要来赤壁一游。尽管我没有能力来破解杰出文化的诞生之谜,连苏轼谪居黄州五年的经历也缺乏研读,甚至不清楚自己一次次反复而来有什么实际意义”“可我似乎突然感到,他那双平和远眺的眼睛中透出的雄视百代的目光,让人震撼”等分析可知,从内容上说,要体会“原来,我无法走近他。”一句的内涵,联系前文可知,作者来到黄州,追忆苏轼,是想走近他,最后作者说“无法走近”是为了突出苏轼的高尚人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从而表现出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并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答案:

(1)构思、酝酿、创作。

(2)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身临其境而勾起的历史回顾与联想,抒发内心对东坡的敬慕之情。

(3)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作者运用联想想象的写作手法,横贯古今,把东坡先生写活,重新赋予他生命,仿佛东坡先生没有离开黄州,还生活在人们中间,依然用他那宽阔的心胸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样使东坡的形象给人平易亲切之感,流露出作者对东坡的仰慕与喜爱之情。

(4)C

(5)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结尾紧扣题目,同时也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从内容看,“走近”苏轼是本文行文的线索和主题。作者来到黄州,看到苏轼曾经生活过的黄州山水,勾起了他对历史的回忆,他从时间和空间上“走近”苏轼;接着,他苏轼的遭遇及其文学作品,“走近”苏轼的心灵;结果他发现自己无法“走近”苏轼,突出了苏轼高尚的人格与杰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出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并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点评】赏析句子的方法:

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6.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默写

(1)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4)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5)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7)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8)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解答】故答案为:

(1)多情自古伤离别(重点字:伤)

(2)杜鹃声里斜阳暮(重点字:鹃)

(3)水面清圆(重点字:圆)

(4)落木千山天远大(重点字:落)

(5)凤去台空江自流(重点字:凤)

(6)梧桐更兼细雨(重点字:梧)

(7)总是离人泪(重点字:离)

(8)祸兮福之所倚(重点字:倚)

【点评】《声声慢》中的名句辑录: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草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①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1)“双调“是这两首小令的 宫调 ,“寿阳曲”和“水仙子”是 曲牌 。

(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第一首曲中通过靠岸、卸鱼、卖鱼等细节写出渔人生活的艰辛。

B.第一首曲中“夕”“闲”“香”等字以声母“x”表达轻柔效应。

C.《咏江南》的数词值得玩味,如“十里珠帘”其实何止是十里百里。

D.“爱杀江南”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出作者对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辨析两首散曲的相同之处。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辨析两首散曲的相同之处”,可以从曲的内容,曲的表达技巧及情感等方面辨析。

【解答】(1)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词之由前后两阕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双调”是两首小令的宫调。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寿阳曲”和“水仙子”是曲牌名。

(2)A.“写出渔人生活的艰辛”错误。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仅用二十七个字便描摹出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既写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又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表现了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

(3)《【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作者还善于在“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想象。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的酒旗,再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远近结合,每个“点”的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面。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船未归,后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等多个环节,动静结合,给人描绘一幅远离喧闹和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双调】水仙子•咏江南》,此小令描写了烟水、晴岚、人家、画檐、芰荷、沙鸥、香风、珠帘这些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意象。该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远近结合,开笔瞭望大江远山,逐渐由远入近写到两岸人家,池塘芰荷,沙洲水禽。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在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然后辨析总结两首曲的相同之处即可。

 

答案:

(1)宫调  曲牌

(2)A④

(3)①都写出江南水乡景色;②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有远有近,③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④情景交融的写法等。

 

 

 

寿阳曲•远浦帆归

译文:

       夕阳西下,酒旗安闲地悬在门前,显得宁静闲适。江上还有两三只小船儿还未曾靠岸。落花在水面弥漫着香气,茅舍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都已走散。

 

赏析: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元代揭西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而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水村黄昏的风景画,表现闲适生活的主题。

       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夕阳下”,点明了时间。全曲情境均由此生。“酒旆”,既点明了地点,又表示这是小镇所在。“两三航未曾着岸”,将景物境界由小镇扩展到江滨。江上只有两三只未曾靠岸的小船,进一步突出了小镇的宁静。“未曾着岸”四字隐含着“帆归”之意。船是向岸边驶来,只是尚未靠岸罢了,这同扬帆远去或船行中流的情景是不同的。酒旆,是近景,酒旗也看得清,这是写近距离的视觉。两三航,是远景,远远望去,只见江上有船,船上人看得不甚分明,这是写远距离的视觉。以上三句是一个层次,写远浦。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这转入另一个层次,写帆归。此曲略去了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直接写桥头渔市结束和渔人各自回家休憩的生活场面。作者不用人群熙攘来形容小镇,而用断桥头来代指小镇,是有意突出小镇的幽寂。傍晚时分,断桥头旁曾有过短暂的鱼市交易,但这种贸易很快结束,卖鱼人散去,小镇又重归宁静。渔人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环境的优美,衬出渔人生活的悠闲自适。从断桥到茅舍,他们远隔尘嚣,与世无争,怡然自得。

       此曲的写作上有三大特色:一、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二、作者还善于在“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想象。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的酒旗,再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每个“点”的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面。

       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船未归,后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等多个环节,但作者同样把这些环节交给读者通过想象去完成,他只给人一幅远离喧闹和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三、作者在音韵方面也颇具匠心。在古代诗词曲赋之中,音韵效果始终是作者表情达意、创设意境的手段之一。马致远也精通于此道,比如他以声母为“X”的词语表达“轻柔”效应,在曲中,“夕阳”之“夕”,“酒旆闲”之“闲”,“水香”之“香”,都用来表现或轻柔或闲远或柔美的情致。

 

水仙子•咏江南

译文: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赏析: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

  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相对,也是水仙子的惯例。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爱杀江南”总结心得,既突显主旨,又充分表达了情感。

  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这首《水仙子》中最繁华富丽的句子是“两岸人家接画檐”。

  该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

【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出自曹操作品 《短歌行》 。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山川相缪 盘绕 

②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人饮酒 

③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然,连……都 

④苟非吾之所有 如果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注意平时积累,对于著名作家的作品、经历应熟悉。

(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记得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解答】(1)本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出自曹操作品……”,需要通过回忆所积累的曹操的作品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语辨析。结合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分析可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2)①通“缭”,盘绕;山川盘绕。

②通“嘱”,劝人饮酒;译文:举起酒杯相互劝酒。

③竟然,连……都;译文:那么天地连一眨眼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变动。

④如果。译文: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

(3)①寄:寓托;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于:介词,在;渺:小。

译文:如同蜉蝣般于广阔天地中寄身,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②是:代词,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适:享用、享受。

译文:这是大自然恩赐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4)C.“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伏笔”错误。第一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第二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不是“埋下伏笔”。

 

答案:

(1)《短歌行》。

(2)①通“缭”,盘绕;②通“嘱”,劝人饮酒;③竟然,连……都;④如果。

(3)①如同蜉蝣般于广阔天地中寄身,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②这是大自然恩赐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4)C。

 

译文: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点评】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鯈亭记

欧阳修

①禹之所治大水,岷山导江,其一也。江出荆州,合沅、湘,合汉、沔,以输之海,其为汪洋诞漫,蛟龙水物之所凭,风涛晦冥之变怪,壮哉,是为勇者之观也。

②吾兄晦叔为人慷慨,喜义勇而有大志,能读前史,识其盛衰之迹,听其言,豁如也。困于位卑,无所用以老,然其胸中亦已壮矣。

③夫壮者之乐,非登崇高之丘,临万里之流,不足以为适。今吾兄家荆州,临大江,舍汪洋诞漫壮哉勇者之所观,而方规地为池,方不数丈,治亭其上,反以为乐,何哉?盖其击壶而歌,解衣而饮,陶乎不以汪洋为大,不以方丈为局,则其心岂不浩然哉!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然则水波之涟漪、游鱼之上下,其为适也,与夫庄周所谓惠施游于濠梁之乐,何以异?乌用蛟鱼变怪之为壮哉!故名其亭曰:“游鯈亭”。

[注]①游鯈(tiáo):游动的白色小鱼。②诞漫:广阔无垠。③击壶而歌:语出《世说新语》:“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1)第①段“其为汪洋诞漫”中的“其”指 长江 。(用现代汉语回答)

(2)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联系全文,对第③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段首强调,在一般人意识里,“壮者”不必登上高山临近大河,就能体会山水之乐。

B.欧阳晦叔家居荆州,“临大江”,却“规地为池,方不数丈”,这种选择,令人赞叹。

C.本段突显“壮”“勇”“乐”“适”等关键字眼,运用对照手法,文气流畅,脉络清晰。

D.作者认为欧阳晦叔与享受濠梁之乐的庄周的人生旨趣相通,故名其亭曰“游鯈亭”。

(4)用一句话概述本文主旨。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盖其击壶而歌,解衣而饮,陶乎不以汪洋为大,不以方丈为局,则其心岂不浩然哉!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联系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以分析语段作用的形式考查。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分别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作用。首先需要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根据语段所处的位置分析结构上的作用。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4)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从文章标题入手,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等。

(5)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解答】(1)“其”,结合前面内容“江出荆州,合沅、湘,合汉、沔,以输之海”分析,应该指的是“江”。题干要求“用现代汉语回答”,所以“其”指的是长江。

(2)“蛟龙水物之所凭,风涛晦冥之变怪,壮哉,是为勇者之观也”分析,第一段主要写长江的壮观。结合第三节内容“方不数丈,治亭其上”分析,为了和后文写狭小的游鯈亭作对比。结合后文“盖其击壶而歌,解衣而饮,陶乎不以汪洋为大,不以方丈为局,则其心岂不浩然哉!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分析,通过对比,为下文表现吾兄的品格做铺垫。

(3)A.“‘壮者’不必登上高山临近大河,就能体会山水之乐”错误。结合“夫壮者之乐,非登崇高之丘,临万里之流,不足以为适”分析,那强壮的快乐,不是登上高高的山丘,在万里之外的流,不足以为适宜。原文并没有说“‘壮者’不必登上高山临近大河,就能体会山水之乐”。故选A。

(4)本文首段先写长江的壮观,然后第二段引出“我”哥哥晦叔,第三段主要写“我”的哥哥家荆州,正在规划地为池,方圆不到几丈,治亭上,反而认为快乐。不以汪洋为大,不把方丈为局,他的心浩然。结合“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分析,本篇传记体散文主要赞颂了吾兄晦叔“处卑困而浩然”的广阔胸襟。

(5)“盖”,大概、大约;“其”,代词,他;“而”,连词,表修饰;“乎”,词缀,用于形容词后面;“以……为”,认为……是;“则”,连词,那么;“岂……哉”,难道……吗;“浩然”,正大刚直,豪迈旷达。译文:大概是他边击壶边歌,解开衣裳畅饮,陶醉着不认为汪洋大,不认为方丈局促,那么他的心志怎么会不浩然旷达呢!

 

答案:

(1)长江

(2)第①段写长江的壮观,是为了和后文写狭小的游鯈亭作对比;为下文表现吾兄的品格做铺垫。

(3)A

(4)本文颂扬了作者兄长“处卑困而浩然”的广阔胸襟。

(5)大概是他边击壶边歌,解开衣裳畅饮,陶醉着不认为汪洋大,不认为方丈局促,那么他的心志怎么会不浩然旷达呢!

 

参考译文:

      大禹治理的洪水,从岷山导入长江,是其中的一部分。长江从荆州旁出,合流沅江、湘江、汉水、沔,流入大海,长江广阔无垠,是蛟龙水物所倚靠的地方,是风雨江涛变化的地方,壮观啊,这是勇者(所赏识)的景观。

      我的兄长晦叔为人慷慨,喜好大义而胸怀大志,阅读前朝历史,能辨识其兴衰的发展趋势,听晦叔的言论,一下子就明白了。(晦叔)被位卑不曾做官所困,不被启用而身已老,但是他心中的情感已经壮大了。

      心志成熟的人,不登高山,不临大流,不能够满足。现在我的兄长家住荆州,靠近长江,舍弃长江壮阔的景观,却划地建池,面积不过几丈,在池上建造了亭子,反把它当作乐趣,为什么?大概是他击壶而歌,解开衣裳畅饮,陶醉着不认为汪洋大,不认为方丈局促,那么他的心志怎么会不浩然旷达呢!视富贵却不动摇,处于地位卑微困窘却内心旷达的人,是真正的勇者。既然这样,那么水波涟漪、游鱼上下游动,这是令人满足的地方,与庄周所说的关于惠施的“鱼在濠梁游的乐趣”(典故,鱼之乐),有什么不同呢?哪里要蛟鱼腾游风雨变化的地方(指长江)才是壮阔呢!所以命名这座亭为:“游鯈亭”。

【点评】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二、作文

7.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分析】在这则材料中,写了两种树:野地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树.对比有何异同:野地里的树有活力却没有约束,公园里的树有美感却没有个性和活力.为何产生差别:野地里的树由它自由生长,公园里的树多次修剪.作者的态度:批评,否定.作者立意思考:缺乏约束的树成为一堆劈柴,多次修剪的树缺少个性和活力,都不可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见,约束与自由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是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本意.

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即认可材料中的意思还是不认可,或有其他看法.可以说,材料中表述的是存在的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应由自然现象推向人类社会,不难想到,人的世界里也是如此.因此,最为常见的立意是认可材料中的本意.

参考立意:

1、约束与自由都是我们需要的.

2、约束力的作用.

【解答】

柴者,木者,材者

       野地中树,无以约束,自由生长,最后可能只成为人们手中的薪柴;公园中的树,经修剪后观之赏心悦目,却难免千篇一律,可能缺少了个性与活力.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对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如果不加以约束管教,任其自由发展,那么结果,恐怕只会沦为柴者.王介甫笔下的仲永,纵然天资聪颖,却只知挥霍才华.其父囿于见识放任其自由,不使之学.最终其数年来学识无寸进,直至泯然众人.一块璞玉最终沦为路边之石,一棵良栋最终沦为农人之薪,其结果不令人扼腕叹息?由此可见,纵为良材,其无后天的指引、教育,任其自由发展,最后也不过沦为柴者.

       然则,如果人如公园中树一般,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毫无个性呢?《病梅馆记》中,人们斫梅、夭梅、缚梅,使之符合人们的审美规范,这样的梅看上去“赏心悦目”,但其本身已丧失了梅之天性和灵性.我认为,这样“几经管教”,毫无个性的人,虽好于柴者,但并无法称为“材”.暂且称他们为木者吧!

       需知,卓然不群者谓之材,纵观古今之材,他们大多克终苦读,一生致学,然其每个人,也有自身强烈的性格色彩,李白之洒脱,杜甫之沉郁,庄子之逍遥,老子之淡然,刘文典、章太炎、黄侃之狂傲,梁漱溟、陈寅恪,冯友兰之谦冲…如此枚举,数不胜数.窃以为,野地之树和公园之树,实际为两个极端.引申在教育上,一个太过于强调先天个性却忽视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而另一个对于后天教育又太过极端,导致了先天个性也被抹煞了.需者,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大众心理研究》第三章中古斯塔夫、庞勒强调过人是非常容易走极端的,其实,先天之性的保存和后天教育的引导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育人,和育树,是相同的,每棵树生来不同,各自有着“先天之美”,其长出残肢分杈,我们斫之使其更美,而树本身之木纹,躯干、轮廓,作为育树之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轻易改造的.

       而反观当下的教育理念,我认为,虽然已不走极端,但可能还是更多地偏重后天的斧正,对于先天之性的保留可能重视的还不够.所谓宁为木者,不为柴者,木者,尚且中规中矩,可供人观赏,较之柴者,岂非更好?然则,我国近几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屡破新低,教育同质化现象明显,中国社会再无大师等现象是否与之有关联呢?望育人者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

       愿更多的柴者,木者,变为材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比育树更难.

【点评】这篇文章较好地平衡并融合了矛盾的两者,二者兼顾,论证结构很清晰,层次清楚,论述较为全面.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针对材料换个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认可野地里的树的成长方式,观点可设定为“注重过程的精彩,不在乎结果如何.”


2020年上海六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