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5月份)

广东、四川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广东省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I)语文

2019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广东省深圳高中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6月份)

2019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广东省韶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广东省东莞市高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

2019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金太阳广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联考

广州市2020届高三12月调研测试

201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5月份)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张柏春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巧”马钧虽不善言辞。却心灵手巧,擅长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宋代的韩公廉成为将工匠传统与天算知识结合的工程师。明朝的宋应星。没能考中进士。却撰写出《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本人也被后人视为科学家。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付《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这一时期“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制作的产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迫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杆秤制作为例。工匠们相信: 秤星分别代表北斗七星、福禄寿等。如果所造的秤亏顾客一两。制秤人就折寿一年。瓷器工匠也是如此。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度。并涌现了大量的其有工匠精神的名匠。如鲁班、李冰、马钧、韩公廉等。

B.宋应星写作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闰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也因此书被后人视为科学家。

C.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不少辉煌的成绩。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中国工匠们往往以打造梢品为追求。早在6000多年前制作玉器时就讲究琢磨。精益求精。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注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德国制造、东洋货。现在被普遍认为是精品。然而。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德国制造、东洋货却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B在产品上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在秦统一中国以前就已经出现。这一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促使工匠提高技艺。

C.秦朝除了实行“物勒工名”制度保障质量外。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

D.秦朝严格要求产品质量。所以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这说明秦朝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朝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包含三个方而的内容:技术上精益求精。做人讲求诚信。产品上打造精品。

B. 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既是质量要求。也是道德要求。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C.中国古代文化极其灿烂。历朝历代都有名扬四海的精品名片。如玉器、瓷器、丝绸。

D. “Made in China“如今正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5G(the 5th 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每平方千米数十太比特/秒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千米以上的移动性,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5G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性能指标都比4G有一至数个数量级的提升。

       对于在20年间经历了移动手机制式从2G、3G一路狂奔到4G的很多人来说,会自然而然地把5G想象为一种更加快速的手机通信技术。不过,5G与以往各制式的移动通信技术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无线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更为重要的是,从5G开始,移动通信技术不再单纯解决移动状态下人和人、人和互联网之间的实时交互问题,而是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聚集在一起,成为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可以预见,云和数字化转型会成为支撑5G应用发展的地基;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将加速5G应用于具体的生产生活场景;数十亿的传感器连接形成的智能管控将成为5G发展的巨大推力。

       随着5G的兴起,我们再一次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改变和机遇。5G时代,不仅意味着无处不在的“超级网速”,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活打开大门。

(摘编自沈可、付智《5G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科学》2018年第四期)

 

材料二

 

       早在2013年2月,当时的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目前,中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中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已有多项纳入国际标准。

       企业方面,三大通信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全球5G产业的领军者,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5G相关研究,至今已至少投入6亿美元用于5G研究和创新,在全球已经建立11个5G研究中心,引进各国相关人才,参与5G研究的全球专家超过数千人,目前已经获得全球首张5G产品欧盟无线设备指令型式认证,其5G产品获得欧洲市场商用许可。中兴通讯近两年将5G作为战略重点,2017年,中兴通讯的5G全球合作版图已经扩展到全球多家运营商,并计划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发布5G商用移动终端。运营商方面,上个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公布了自己的首批5G试点城市名单,同时,中国移动成立国内首个具备基于5G最新标准端到端能力的开放实验室,将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

(摘编自王萌《5G,大过想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4日,有删改)

 

材料三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9日报道:中美两国的设备制造商和电信服务商正争相测试并开始推广未来一代无线网络,它将比现有的4G标准快100倍。政府也参与其中﹣﹣中国对此的推动更大。

       报道称,虽然5G经济学仍在酝酿之中,但推动者说潜在的回报是巨大的。近年来,中国对于5G技术的资金投入不仅大幅领先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甚至超出美国240亿美元。

       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的国家在研发技术上可以抢占先机,速度更快。占市场主导地位的设备供应商可以让国家情报机构和军方在监控和扰乱对手国家网络中占据优势。报道称,根据一些标准来看,中国正在领先。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领导的委员会便与中国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协作进行测试和研发。这一国家主导的态度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确保华为之类的中国公司可以销售大量5G设备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宝贵经验。

在美国,大部分试验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威瑞森电信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和诺基亚公司等主导的。

(《中美展开5G主导权之争》,摘自《参考消息》2018年9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和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5G不仅拥有超级网速,并且具有流量密度大、移动性强、低时延的特点。

B.日益发展的增强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大量传感器连接形成的智能管控将助推5G的应用和发展,进而促进云和数字化的转型。

C.2013年,IMT﹣2020(5G)推进组就对5G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布局,成为全球首个国家5G试验,为中国互联网技术率先实现突破打下了基础。

D.5G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中美两国在测试和推广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同于中国,美国的试验都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主导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一直积极参与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其中中国移动成立的开放实验室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了定制化的5G端到端技术服务。

B.人们对通信技术发展的追求从未止步,而且5G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回报,世界各国都对5G投入了巨额资金,目前中国对5G的资金投入领先全球。

C.每一次通信技术变革都为社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5G让大量新科技深度融入现实生活成为可能,相比于以往,5G将带来更加广泛的影响。

D.由于拥有最大规模和最可靠网络,中国在研发技术上抢占了先机,发展速度也更快;依据某些标准来看,中国在中美的5G主导权之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3)中国5G发展取得突出成果的经验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凝固的《史记》

徐剑

       大先生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那天,他精神出奇的好,突然撑起羸弱之躯,从病榻上坐起身来,对许广平道:“研墨,我要写信。”

       许广平且喜且忧,说:“先生,还是我来代笔吧。”

“此信岂可代笔,”大先生摇了摇头,“这是写给静农兄的。”

       何等要事,竟烦大先生病中亲笔?许广平连忙扶先生下床,至书案前,连忙研墨,铺好信笺,惟见大先生落座后挥毫,留下数行力透纸背的鲁体:“南阳画像,倘能得一全份,极望……”

       许广平看后,心中泛起一阵酸楚。此距大先生去世,仅两个月。

       鲁迅何以对南阳汉画情有独钟?我暗自忖度,大先生执拗于斯,决不仅仅是为中国版画谋寻出路,而是重返民族精神源头,寻找一种化繁为简、大拙至美的哲学之境,一股奇崛粗犷、野性灵动的上古气象,一扫文坛萎顿、低迷之风。

       大风起兮,汉魂何在?我们迷失于何处?

       其实,对于汉画的概念与形式,我并不陌生,且被浸淫多年。我创作室有一画师,弃传统勾线之法,挥笔泼墨于宣纸之上,如云,如雾,如潮,如泉,漫漶而不失控,墨浓却有层次,似汉非汉,似唐非唐。我常入其画室,观后,总觉得缺点什么。但并不妨碍彼在书画市场上大行其道,其亦以中国新汉画开山之人自许,大师性格显露,脾气见长。

       也是这样八十年代的仲夏,吴冠中背着画箧,心事重重,走下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殿,竟无一点留恋。蓦然回首,身后大佛仍是那张并不生动的脸,佛眸半睁,千年一笑,却笑不出一丝一靥的灿烂与大唐气象。吴冠中很失望。身临伊水,遥望秦地,彼不禁想起儿时背过的《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年近六旬的吴冠中正在寻求艺术之旅的盛年变法,可是他寻找了半个多世纪,艺术女神在何处?

“先生不妨去南阳看看。”龙门石窟博物馆馆长温玉成见吴冠中神情沮丧,建言道。

“卧龙岗?去看诸葛孔明隆中对?”生性孤高的吴冠中多少有点不屑。

“南阳有一个中国最早的汉画馆,建于三十年代。堪称汉王朝艺术集大成者,二千多尊石像,非常值得一看。”

“哦,”吴冠中沉吟着,“在北京有所风闻,有的拓片亦见过,那就走一趟吧。”

       吴冠中背上画箧,登上了洛阳开往南阳的长途班车。

       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走进南阳盆地,走进汉画馆,亦步入自己的涅槃之旅。

“这才是我想要的东西。”吴冠中流连忘返,击节感叹。南阳汉画馆果然平地吹来一股凌厉的汉风,其艺术魂魄太博大了:既有力拔山河气盖世兮的力量之美、野性之美,更有一种删繁就简、大巧若拙的线条之美,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人物世相百态,飞鸟禽兽,栩栩如生。

       吴冠中支起画架,就着汉画馆里并不透亮的灯光,如痴如醉地临摹起来。

       乙未年仲夏,前度徐郎今又来。不得不承认,面对汉画像石垒成的大门时,二十年间,从同事积累得来的汉画知识储备,都在那一刻,被彻底颠覆了。大风起兮,一股艺术汉风扑面而来:左门柱上之青龙,右门柱上的白虎,上阙衔着辅首门环的朱雀,仿佛于瞬间御风而起,直上云间,仰天长啸,或藏雷纳电,或云谲波诡,或惊天动地。

       我可以想见鲁迅第一次翻阅南阳汉画拓片时的惊讶神情,我也毫不怀疑吴冠中第一次面对石像涌动于心的巨澜。汉代南阳的帝王将相、汉儒先贤、达官显贵、缵缨之族,用永不风化腐烂的青石,留住了生前骄奢淫逸、繁华一梦、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不朽与记忆。

       而制作者却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民间大工匠,一钎一锤一钻一刻,与太史公一点一划一字一句,异曲同工,风流趋同,而且更有世俗味,烟火气。石像上的故事、人物,仿佛就是凝固的《史记》,不著一字,却尽占风骚。

       西门豹除巫治邺、二桃杀三士、梁女传、鸿门宴等耳熟能详的典故和人物,端详之际,依旧有温度,呼之欲出。然而,南阳汉画馆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些有人间烟火气的石雕像,捕鱼、狩猎、田猎、弋射,舞百乐戏、斗鸡、讲学、丧葬出行,以及跳丸吐火、长袖舞、倒立、乐舞、踏鼓舞等,简直就是一部大汉王朝的民俗百科全书,在领略汉代简约粗犷艺术之美时,其服式民俗风情皆巨献于前。

       许多年后,吴冠中仍念念不忘南阳之行:“汉画馆的欢乐让我忘记了龙门的怅惘。”他对这股汉风对自己艺术之旅的冼尘、洗心,感慨万千。吴冠中伫立于东西方艺术的巅峰上,最终蜕变化蝶,南阳汉画馆的轨迹清晰可观。我的同事,自恋为新汉画大家,却反其道行之,终不得开悟。而大先生一生吸吮的是南阳汉画的奇崛与力量,临终之时,摆放在他枕边的竟是那位勇士斗牛伏虎的拓片,他就是这样一位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和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猛士。

       大风起兮云飞扬。我仿佛看到大先生踽踽独行在莽原上,俯瞰乾坤,睥睨凡尘,大声喊道:“谁配做我的敌人?!”

(选自《20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传神地再现了鲁迅逝世前对南阳汉画殷切关注的情景,极富感染力。

B.第九段引用《诗经•秦风》中的句子,非常契合吴冠中当时谋求艺术创新而不得的苦闷失意、彷徨无助的心情。

C.吴冠中成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完全得益于南阳汉画的艺术启迪和他自身的悟性与努力,与西方艺术并无关系。

D.文章多用四字词语和文言词汇,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结合,既古朴典雅又灵动别致,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

(2)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三处简要赏析。

(3)本文以“凝固的《史记》”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

四、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占文,完成各题。

       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靼人也。熹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熹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景帝辅政,命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熹到,引见,谓熹日:“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夸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日:“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转司马,寻拜右长史,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侑为宁北将军,镇邺,以熹为军司。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及魏帝告禅于晋,熹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

       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初,熹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熹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墨为患,竞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选,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熹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日成。

(节选自《晋书•李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B.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C.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D.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地方长官自下而上地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由其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B.“禅”,帝王的祭地礼,也指以帝位让人。相传尧帝是首推禅事之人。在文中指魏帝让位于晋。

C.“行”,唐宋官制中,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文中指李熹暂时代理司徒的职务。

D“太子太傅”,古代“二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结合文意可知,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熹少有品行,以名节自持。几次被三府征召任职,他都不就任。后来又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世人都称赞他的志气节操。

B.李熹居官正直,荐人唯贤。他被景帝授官后,不畏权贵,朝臣都为他所震慑。他举荐有德行的孙璞,也为世人所称赞。

C.李熹治车有方,颇有政绩。他在凉州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力克羌虏,展现了他的车事才能。

D.李熹清廉节俭,不以权谋私。他任职期间,家无积蓄,甚至亲友共分衣食,俭朴至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凉州虏寇边,意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五、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从军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边庭紧急,烽火四起,敌人来势汹汹,十万隋军奔赴边疆,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B.颔联写隋军摆出“常山阵”,以风卷残云之势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C.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战斗精神。

D.尾联巧用典故,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那样所向披靡,并且建立纪念胜利之城。

(2)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两句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

(2)屈原在《离骚》中用“      ”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3)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   ,“   ,”写出阿房宫占地广阔、遮天蔽日的宏伟气势。

七、语言文字应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由于奥赛能为升学加分,这一政策发挥了指挥棒作用,引导着学校和千千万万家庭投入到奥赛竞争中。很多孩子对奥赛不感兴趣,甚至视奥赛训练为痛苦,家庭也因费用不菲而苦不堪言,但家长仍然            ,不计成本地把孩子送进奥赛培训班。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奥赛热降温,也            

       取消奥赛加分,让奥赛和升学脱钩,并不意味着奥赛不重要、奥赛不用学。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权限扩大,很多顶尖高校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高校自主招生青睐学生的学科竞赛经历,与高考取消奥赛是否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以前的高考奥赛加分属于全国通用,是一种普适性加分,任何高校、任何专业都不能对之            。而自主招生中对学科竞赛获奖学生降低分数线,只针对特定高校,并局限于本校的特定专业。(  ),后者实际上是将加分权力让渡给具体的高校,让高校拥有更多自主权,可以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录取学生。自主招生的初衷本也在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的学生,关注奥赛,自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B.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C.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D.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尽力而为   无力回天   视而不见   理所当然

B.全力以赴   无济于事   置之不理   理所当然

C.尽力而为   无济于事   置之不理   天经地义

D.全力以赴   无力回天   视而不见   天经地义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过去加分权力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不同

B.与过去加分属于普适性质不同

C.前者往往被看作是行政部门掌握加分权利

D.前者表面上是行政部门掌握加分权利

8.(5分)下面一段文字,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小弟近日乔迁新居,之前幸得兄台尽微薄之力相助,本应亲自登门酬谢,因事务繁忙,没能前往,敬请见谅。为表感谢,小弟明晚备下几杯美酒,诚邀张兄届时拨冗拜访寒舍。小弟之意深切,敬请兄台请务必赏脸。

答: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9.(6分)你所在学校的校刊准备刊印一期以创新为主题的专刊,请你写一则刊首语。

要求:要用到比喻的手法,100字左右。

八、写作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好”与“对”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观点,陈述你的理由。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D

(2)B

(3)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

(1)A

(2)C

(3)政府主导,提前规划;企业参与,团结协作;巨额资金投入;重视创新研发;引进优秀人才;寻求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做好国内市场,积累丰富经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解答】(1)C.“完全得益于”“与西方艺术并无关系”表述过于绝对,于文无据。

(2)龙门石窟与南阳汉画(或“吴冠中对龙门石窟和南阳汉画馆的不同态度”)对比,表现了龙门大佛的毫无生气与南阳汉画的凌厉博大。“我的同事”自高自大、终不开悟与吴冠中勇于创新、蜕变化蝶对比,表达了我对“我的同事”的鄙夷不屑和对吴冠中由衷敬佩。吴冠中对南阳汉画馆前后态度的对比,表现了吴冠中的孤高、率真以及实事求是、眼光独到。

(3)南阳汉画用永不风化的青石,留住了不朽与记忆,内容丰富,人物生动,展现了汉画的力量之美、野性之美,如《史记》般不朽。鲁迅对重返民族精神源头的不懈追求,对汉画那种奇崛粗犷、野性灵动的上古气象的凌厉之风的追求,以及其不屈的斗士(如猛士般的)精神,如《史记》般不朽。吴冠中在南阳汉画的艺术滋养下成长为一代大师,其人其画必将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四、文言文阅读

4.【解答】(1)C项。译文:“过去先公征用你而你不答应,如今我任命你你就来了,为什么呢?”李熹回答说:“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以依照礼决定进仕或退身。明公用法律来约束我,我害怕法律就来了。”景帝很器重他。

(2)D.“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不正确。从当时的局势及后文“二傅并摄众事”可知,李意被起用为太子太傅时,制度、官员废缺已久,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一起管理政事,可见得到重用,太子太傅并非虚衔。故选D项。

(3)A.“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错,由原文“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可知,李熹是以自己有病为借口推辞宣帝的征召。

(4)李意趁着这个机会,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

凉州的敌人人侵边境,李意倡导大义派兵讨伐他们。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或不能轻易兵),敌人不足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李意的提议。

 

参考译文

       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靼人。李熹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他广博地学习,精深地研究,与北海管宁因贤良被征召,不去。他几次被征入三府,不去就任。宣帝又征召李熹为太傅属,他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郡县扶他登车上路。当时李熹母亲病重,李熹于是偷偷翻越泫氏城墙徒步回家,于是赶上母亲的丧事,议论此事的人赞美他的志气节操。

       景帝辅政时,任命李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李熹到任,被引见,景帝对李熹说:“过去先公征用你而你不答应,如今我任命你你就来了,为什么呢?”李熹回答说:“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以依照礼决定进仕或退身。明公用法律来约束我,我害怕法律就来了。”景帝很器重他。他转任司马,不久官拜右长吏,升任御史中丞。他居官正直,不畏强权,百官因慑于其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他举荐的乐安人孙璞,也因为有道德而显扬,当时的人称赞他能识别人才。不久他迁任大司马,因公事被免官。

       司马侑为宁北将军,镇守邺地,以李熹为军司。不久,李熹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加任扬威将军、假节,兼任护羌校尉,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很有声望业绩。羌人进犯边塞,李熹趁着这个机会,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因为功劳大免遭责罚,当时的人把他比作汉朝的冯奉世、甘延寿。他被授予冀州刺史,逐渐升迁至司隶校尉。等到魏帝向晋禅让时,李熹以司隶校尉的官职代理司徒的职务。泰始初年,他被封为祁侯。

       立皇太子后,任命李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太子之位长久空置,制度荒废缺损,官员不完备,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等官职都没设置,太傅、少傅共同代理众事。李熹在位多年,教训道义尽心谋划。因年老退位。当初,李熹任仆射时,凉州的敌人入侵边境,李熹倡导大义派兵讨伐他们。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敌人不足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李熹的提议。后来敌人果然极端放肆,凉州覆没,朝廷很后悔。李熹自从做官,家中没有积蓄,亲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未曾利用朝廷官员身份谋私。等到他死后,被追赠为太保,谥号成。

五、古代诗歌阅读

5.【解答】(1)B.“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错。颔联描述的是隋军同仇敌忾,奋力抗击敌人的壮烈场面,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响起。

(2)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

 

译文:

       边关烽火四起,敌情汹溯,我军派出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前线。士兵们摆出威力无穷的“常山阵法”,以风卷残云之势扑向敌阵,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在军纪严明的隋军军营里响起。深宵清冷的月色下,凛冽的寒风中,守卫的士兵彻夜不眠,士兵刀剑上霜花闪闪。我们一定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到时候也在这里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

 

赏析:

       敌军入侵,边关报警,我军摆阵迎敌。诗人描写边塞的苦寒,借助想象和典故,来反映边塞战事的紧张、营地军纪的严明,表现将士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的豪情。

六、名篇名句默写

6.【解答】故答案为: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重点字:瀚、阑、凝)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亦、犹)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重点字:覆、隔)

七、语言文字应用

7.

(1)C。

(2)B。

(3)A。

8.

“乔迁新居”改为“搬迁”,

“尽微薄之力”改为“鼎力”“全力”,

“酬谢”改为“致谢”,

“美酒”改为“薄酒”,

“拜访”改为“光临”

9.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当你手捧着这一期校刊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激荡起无比的欣喜、激动和骄傲!看着大家写下的这些“创新”的生活场面,让我们看到一朵朵花儿在校园里绽放异彩。那一篇篇创意满满的鲜活文字,凝聚着希望,洋溢着幸福,昭示着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