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教考联盟高考语文一诊试卷
2020年四川省教考联盟高考语文一诊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互联网+“固然全面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互联网文化消费异军突起,但由此引发的狂 热消费,特别是过度娱乐化现象,也同样值得警惕。
在传统文化产业中,文化消费一直扮演着“软消费“的角色,其弊端是,不仅大众的消费欲难 以释放,而且消费也难与生产环节形成有效的互动。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情形得以改变,消费 者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传播等诸环节,生产者也可以精准把握到消 费者的“痛点“,进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这种双向互赢价值链驱动下,互 联网文化消费近年来出现“井喷“,消费的潜力开始得到极大释放。特别是在“80后““90后''群体 中,互联网文化消费俨然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
随之而来,互联网文化消费也对传统理性、节制的消费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它依托强烈的 浸入感、消遣性与便捷性,劝诱人们尽情消费、享受消费,鼓吹“消费的增长就是幸福的增长在 这里,物欲的满足不是首要目的,重要的是时刻在线及刷屏过程中那令人陶醉的快感,越是消费 便越让人“欲罢不能很多人警觉地发现,使用短视频等互联网产品本来是要利用碎片时间进 行消遣,结果却发现自己的时间越切越碎,本来是要消费文化,实际却被文化“消费“。
互联网文化消费强调娱乐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性。在一些人看来,互联网应成为人们在饱 受现实世界束缚、压抑之外的另一个轻松、自由与愉快的新世界。于是,个性、接地气、时尚、新 潮、更酷、有范等开始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形象塑造中的关键元素,表情包、弹幕、微视频、直播等 众多新的娱乐形式扑面而来。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没有太多的阶层、性别、收入、学历等现实条 件的制约,只要有网络和手机或电脑,就可以随自己的审美趣味进行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娱乐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消费产业链的组构元素早就成为互联网文化企业发 展的共识性理念。在网络购物、网络社交、网络教育等培养下的新一代消费群体,逐渐淡化“代 际''符号,通过拼贴、挪用主流文本和商业话语中的符号,用戏谑、恶搞等方式塑造娱乐的狂欢盛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宴,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恰恰是看到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这一转变,商业资本才瞄准文化市 场,将此作为一种吸引消费者的噱头,继续进行“商业收编通过感官沉浸、交互式参与、情感体 验等方式,娱乐开始与资本紧密结合,互联网文化消费的娱乐狂欢似乎已不可避免。
互联网文化消费的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众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对文化产业的 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娱乐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亟需重构互 联网文化消费新生态。
(摘编自柴冬冬《重构互联网文化消费新生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文化消费异军突起,得益于消费和生产环节的有效连通,更好地满足了消费需求。
B.互联网的浸入感、消遣性与便捷性,已让今天大多数文化消费者丧失理性,沉迷消费。
C.互联网文化消费不再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没有“代际”差异,是个性化的审美消费。
D.受“80后”“90后”等群体消费习惯的影响,娱乐成为了互联网文化消费的终极目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互联网文化消费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B.在与传统文化消费的对比论证中,文章全面地分析了互联网文化消费的弊端。
C.文章用人们的消费感受来论述当前互联网消费带来的新问题,增强了说服力。
D.四、五两段针对互联网文化消费娱乐化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侧重点各不相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激活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应该合理利用,积极促进。
B.解决互联网文化消费狂热和过度娱乐化的问题,需要消费者有理性有节制地参与。
C.过分的商业化造成了当前互联网文化消费的各种乱象,因此应限制商业资本进入。
D.促进互联网文化消费积极而健康的发展,消费者、企业和政府部门都责无旁贷。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再到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从未放弃科技强国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初,在国家的整体规划下,一系列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项目率先发力。大庆油田成立,原子弹、氢弹爆发,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但此时,中国科技成就覆盖的领域并不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科研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 天眼“落成启用,“复兴号“列车驰骋祖国大地,国产航母下水试航,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港珠澳大桥建成……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2018年,全球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41.8万篇,26.6万篇和5.9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 二、第一和第二位。
中国科技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中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摘编自《70年我国科技发展大跨越》)
材料二
(摘自《经济日报》等)
材料三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科技大国,科技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人民带来了更美好更便利的生活。在健康领域,医疗科技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药品成本,很多家庭常用药价格大幅下降。如我国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研制出的抗癌药就比国外进口的要便宜60%. 在另外一些关键领域,科技成就也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以区块链为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让市 场交易摆脱了第三方的束缚,降低了交易风险。有了区块链的记录储存库,很多本需辗转几地才能办成的手续,在一台电脑上就能操作完成。
(摘编自《重大科技专项如何改善民生?》)
材料四
人才是支撑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新中国成立初期,专门从事科研的工作者还不足500,到2018年,这个数字接近420万,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国家在教育上持续加大投入,发展各级教育,为我国科技发展储备了新生力量。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对外交流。我国留学国外青年学子数量连年增多。从1978年到2018 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居世界首位。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近年来,归国学子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学子的出国深造及回归给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和动力。近些年,各类国际级科技盛会相继在中国召开,汇聚全球智力,是我国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汇聚顶尖大脑,铸就科技强国》)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4﹣2018年,中国科研经费支出数额持续增加,增速总体却在下降,需要引起注意。
B.2018年我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量将近2万亿元,这表明了我国对科研事业的高度重视。
C.2018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远超其他国家,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的创新实力。
D.2018年全球大部分的专利申请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五个国家或地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国防科技、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部分科研论文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科研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跻身科技强国之列。
C.科技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美好更便利的生活,医疗科技的发展降低了药品成本,区块链技术使得相关操作更加安全、便捷。
D.近四十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累计数量居于世界首位;近些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明大爷
苏龙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这一带丘陵山岭、田间地头郁郁葱葱,弥漫着浓浓刺鼻味 道。明大爷很喜欢站在高处欣赏这一片片绿,压根不讨厌扑面而来的这种味道,反而感觉精神亢 奋、神清气爽。这时的明大爷两手叉腰,嘴里含着烟斗吧嗒着,好像是威武的将军在检阅大部队。 这丘陵山岭、田间地头种的是黄烟。用明大爷的话说,咱种的是黄金呢。
别看明大爷话说得轻巧,其实他心里明白:文钱苦路来。用明大爷的话说,养个娃都没有那 么累人。明大爷的烟叶不论在质量还是等级纯度上都胜人一筹,因而他的烟叶每斤可卖得二十 元左右,其他村民每斤卖得十五元算是不错的了。别人的独门技术都是藏着掖着,明大爷偏不,但凡村民慕名上门讨教,他会毫不吝啬地传授种烟技术。
明大爷还有一个绝活,即便把烟叶切成丝,他都能够凭着眼睛看、鼻子闻、嘴巴抽,判断出烟 叶的好中差,说出是在沙地种的还是岭地种的,甚至能在面前摆放的几抓烟丝中认出自家种的烟 来,村人无不拜服。
烟贩圏里对明大爷也是满口的赞,因为明大爷对自家生产的烟叶绝不以次充好。某日一烟 贩重金定下了他的几个上等好的“烟包“,约定过几天来取。明大爷家里人瞒着他拆开“烟包“,抽 出一些烟叶,换上一些稍差的烟叶。明大爷得知后,暴跳骂人,马上追回烟贩运走的''烟包“,当着 烟贩的面把“烟包“拆开,重新换上好烟叶,还多送了几斤权作赔礼道歉。
烟好人实诚,烟贩们自然都抢着要明大爷的“烟包“,甚至来年的定金都先放好了。
烟好,烟贩盯上,自然偷儿也盯上。明大爷好两口,今年八月份的一个晚上,村人约他去喝 酒,喝得头重脚轻回来,发现养的大黑狂叫不停,回过神来才发觉两包上等“烟包“消失了,明大爷 一下子酒醒趴坐地上,心像被挖去般剧痛,数天心神不定。
村口耸立一株大苦棟树,是村民纳凉聊天的好去处。一天,临近晌午时候,村民陆续收工回 来。大家散坐在大树下“倾大炮“(聊天),自然地掏出旱烟袋,都招呼别人品尝自己的烟。大家都 知道明大爷的烟好,都抢着伸着手往他的烟袋抓。明大爷眯着眼睛看着笑着,心里很受用,心理 阴影面积一下消减了不少。
这时候,明大爷的眼睛猛地一亮,准备装烟丝的手停住了,他眼睛望去的对面,一个人正在用 烟纸卷烟。迎着明大爷犀利的目光,那人的眼睛就躲闪了一下。明大爷心里一下子有数了。他 深深呼吸一口气,手撑树根爬起来,走向那人,挨边坐下,轻轻开口:“老弟,尝一下你家的靓烟。'‘那人脸色就有些刷白,犹豫一下,把烟袋递给了明大爷。明大爷就小心掏出一些,看了看,闻了 闻,赞道:“好烟好烟。“然后塞在烟锅里压实,点火,吧嗒吧嗒地抽起来,眯着眼,很陶醉。两人抽 着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都心里有事。抽完几个回合的烟,倾了一会“大炮“,大伙儿心满意足 地回家吃午饭,留下明大爷和那人。
明大爷很郑重地开口了:“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你瞧我,儿子女儿起房、孙子孙女读书都得 帮衬点,是不?“那人连连点头称是。明大爷又接着说:“就像你,憋住气力供两个小孩读大学,家里两个老的又常年跑医院,唉,的确不容易。'‘那人嘴里吧嗒着,眼圈转红了。明大爷紧缩两颊猛 抽一口,说:“这样,来年我给你留一些好烟苗,挑一块好地给你,嘿嘿,保管你产出好烟卖出好价 钱,有了钱,家里少的老的读书看病就不愁啦。'‘那人嘴巴翕动了一下,舔舔嘴唇刚刚开口:“叔,我'‘明大爷按住了他的话头,轻拍那人肩膀说:“啥都别说了,路走对了,不愁发不了财。“
太阳落山时分,像以往那样,明大爷砍肉提酒,一路披着霞光找村人喝酒。月挂苦楝•树枝头 的时候,他深一只脚浅一只脚回来,到家进门倒床就睡,瞌睡虫袭来,他硬撑眼皮顶着。
夜深人静,月光如洗。
这时围墙外传来一阵脚踝树叶的吱吱声,跟着是噎哆两次重物落地的闷响。醉眼迷离的明 大爷就笑了,他贪婪地抽动鼻子簌簌响,他闻到了久违的味道,瞌睡虫再袭来的时候,他枕着这种 味道沉沉进入了梦乡。
大黑一整晚很奇怪地没有叫。当然没有叫啦,因为明大爷下午时候早早把它牵到了儿子家 关着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对春暖花开时节丘陵山岭、田间地头的环境描写,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故 事的展开提供了自然背景。
B.小说注重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那人脸色就有些刷白,犹豫一下”这一细节,形象地突出了“那人“内心的紧张。
C.小说语言质朴、幽默。“倾大炮”“瞌睡虫”等方言俗语的使用,增强了小说的生活气息,又使 语言显得幽默风趣。
D.结尾处写明大爷“闻到了久违的味道”,这既表明烟包失而复得,也暗含着明大爷对“那人”知错能改的欣慰之情。
(2)小说中的明大爷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写明大爷的“绝活”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田叔者,赵隆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夺。会陈彝反代,宓砰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 车等数十人皆怒,京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事明白,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对曰:“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罪三族。然孟舒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今梁 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怒之曰:“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 也。“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
B.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
C.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
D.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为守卫宫殿和做国君随从,后逐渐成为医生的称呼。
B.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有升级、降级、平级转调等,如迁升、迁授、左迁都是指升官。
C.高祖在本文指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他在沛县起兵反秦,并率先夺取关中,后建立西汉。
D.顿首即叩头,古代拜礼之一,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可用于书信末尾致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为人忠义,不怕牺牲。赵午等人因高祖对赵王的无礼而暗中谋反,事发之后田叔作为臣属能与君王共进退,随赵王入京受审。
B.田叔正直敢言,据理辩争。文帝认为孟舒非德高望重之人,对此他在文帝面前为孟舒力辩,指出孟舒忠君爱下,最终取得文帝认同。
C.田叔通达情理,思虑周全。他在处理完梁孝王派人刺杀袁盎的案件之后,劝景帝不要再深究这个案子,否则景帝会陷入左右两难之境。
D.田叔辅佐君王,尽职尽责。他代鲁王偿还从百姓那里夺取的财物,纠正君王过错,并坚持狩猎时不入馆舍休息来促使鲁王不过度游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②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
5.(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和答木庵英粹中①
(金)段成己②
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
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敝庐③犹在眼,殊觉路途遥。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北渡之后。英粹中:号木庵,金末著名诗僧,诗人好友。②段成己:金正大七年(1230)词赋进士,北渡后避居龙门山中。元世祖忽必烈曾降诏起用他,遭到拒绝。③敝庐:故乡居室的谦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借此向好友表明自己身处兵戈不息的乱世,选择避居的人生态度。
B.诗人以“残花”“转蓬”自比,“从”“任”两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其在风雨中随波逐流之态。
C.颈联中“歌长野”与“立短桥”两个画面,一有声一无言,动静结合,令诗人形象立体可感。
D.尾联中诗人觉得“敝庐”“犹在眼”,而“路途”却很遥远,这一对比展现了其复杂心情。
(2)有人评价段成己的诗有“陶(潜)之达,杜(甫)之忧”,请结合本诗对此简要分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用“ , ”两句话,阐明了要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来弥补自己天 性禀赋不足的道理。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委婉地提醒当朝者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以避免踏上灭亡之路 的两句是“ , ”。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两句,描绘出众多随从个个精神抖擞跟随自 己出猎的壮观场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许多人心目中,身为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是中国汉字 的家。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 懿荣在古董商售卖的骨头上,发现了一种神秘符号,这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今天的人们,对 这段故事早已耳熟能详,( )“三千年而一泄其密“,甲骨学奠基者罗振玉这样评价甲骨文的 横空出世。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商朝是否存在属于 的千古之谜。中国从哪里来,中国历史 的可信开端究竟在何处?这一事关文明起源和民族认同的课题,因甲骨文的丰富记载而曙光初 现。战争的胜利、奴隶的逃跑、国王的梦境、流星雨的爆发甲骨文 了一个鲜活的商代世界。
不仅甲骨文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从甲骨文 至今,一脉相承的汉字使中华文明传承没有中断,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使汉字更加 富有生命力。今天,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无论方言口音、生活习俗如何迥异,通 过共同的文字,人们可以毫无 地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这看似平常的一幕,背后是汉字这块 积淀数千年的文化基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 | 悬而未决 | 复活 | 限制 |
B.名副其实 | 疑云重重 | 还原 | 障碍 |
C.当之无愧 | 悬而未决 | 还原 | 障碍 |
D.当之无愧 | 疑云重重 | 复活 | 限制 |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一片甲骨何以震惊天下,从寥寥几句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的
B.却很难从寥寥几句叙述中体会到,一片甲骨如何震惊天下
C.却很难体会得到,寥寥的几句讲述何以能让一片甲骨震惊天下
D.但寥寥几句,却讲述了这一片甲骨如何能震惊天下的故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也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
B.甲骨文因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而成为了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
C.甲骨文因为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
D.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8.(5分)下面是某校校庆邀请著名校友、水墨画大师邱先生的邀请函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语不 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2019年9月8日是学校一百周年校庆的日子,作为庆祝活动之一,到时候,贵校将为您 举办专场画展,集中展出这些年您奉送给学校的墨宝,请忙里偷闲莅校指导。热忱期待您的 拜访。
(1) 改为 ;
(2) 改为 ;
(3) 改为 ;
(4) 改为 ;
(5) 改为 ;
9.(6分)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 字。
“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系列活动近日在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的雅盖隆大学举 行。本次活动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针联“)主办,雅盖隆大学医学院、克拉 科夫孔子学院和波兰中医学会承办。
本次活动以举办学术研讨、科普讲座、健康咨询等形式在波兰推广中医知识和文化。世 界针联专家代表团与波兰医学界同仁在中波针灸与综合健康研讨会上,就国际中医药针灸发 展现状、治疗理念及方法等多个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活动期间,“印象中医“养生大讲堂吸 引了 120多名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的波兰学生前来听课,其中《“慧眼“看中医》《脊柱与健康》等 专题讲座引起了现场听众的极大兴趣。专家与学生们密切互动,深入交流。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今年年初,北京上演了一场特殊的演出。喜欢站在田煥上唱豫剧的7岁小男孩,在白 洋淀麦田旁练芭蕾的12岁小姑娘,总拿着父亲的旧手机录歌的初二学生……这些农村孩子 因艺术而结缘,一起登上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因为艺术,他们快乐成长,阳光自信。
②由于艺术特长可以在升学中加分录取,受此驱动,一些对艺术不感兴趣的孩子,开始了 痛苦地训练,一些很有天分的孩子,在机械的艺术应试训练中失去了对艺术的热爱。为此,教 育部将取消部分艺术特长的升学加分。取消了特长生加分,才有可能真正实施学校的体育和 美育。
③吴冠中说:“今天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以上三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表明你 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2020年四川省教考联盟高考语文一诊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解答】(1)A(B.张冠李戴、曲解文意,“互联网的浸入感、消遣性与便捷性”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互联网文化消费……依托强烈的浸入感、消遣性与便捷性”可知,“浸入感、消遣性与便捷性”不是互联网的特点而是互联网文化消费的特点;第三段“很多人……本来是要消费文化,实际却被文化‘消费’”是说,“很多人”发现自己反被“文化”消费,这并不能说明已让今天“大多数”文化消费者丧失了理性,沉迷消费。该项错误。C.曲解文意,“不再受……制约”“没有‘代际’差异”错误,第四段“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没有太多的阶层、性别、收入、学历等现实条件的制约”的意思是“没有太多制约”,而不是“不再受制约”;第五段写“逐渐淡化‘代际’符号”,而“淡化‘代际’”不等于“没有‘代际’差异。该项错误。D.曲解文意,“终极目标”错误,依据第四段“互联网文化消费强调娱乐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性”可知,“首要性”不等同于“终极目标”。该项错误。)
(2)B.曲解文意,“文章全面地分析了互联网文化消费的弊端”错误,文章的对比论证主要在第二段,依据“在传统文化产业中,文化消费……其弊端是……”可知,这里论证的是传统文化消费的弊端,而不是互联网文化消费的弊端。而且也不是“全面分析”,是仅就“大众的消费欲望,和消费与生产环节的有效互动”方面做出的分析。故选B。
(3)C.无中生有,“应限制商业资本进入”的推论不成立,第一段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互联网+’固然……但由此引发的狂热消费,特别是过度娱乐化现象,也同样值得警惕”。文章只论述了互联网文化消费要警惕狂热消费和过度娱乐现象,并未提及“商业资本进入”,文中也无对其支撑的相关信息。故选C。
2.【解答】(1)A.“增速总体却在下降”分析错误,结合材料二可知,总体上看,增速是在起伏式增加的,从这5年的数据看总体上应是上升的。
(2)B.“标志着我国已经跻身科技强国之列”理解错误,从材料一“中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这句可以看出,我国还未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
(3)①国家一直重视发展科技,制定政策进行规划引领,投入经费开展科研。②加大教育投入,发展教育,培养科研人才,科技人员数量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③加强对外交流,留学归国学子为科技发展注入动力;国际学术交流,汇聚全球智力助推科技强国。
3.【解答】(1)C.“小说语言显得幽默风趣“错。小说内容写了农民生活的艰难以及在艰难困苦中仍保持传统美德、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语言质朴、凝重,而非“幽默”和“风趣”。
(2)①大方。明大爷对自己种烟的独门技术从不藏着掖着,凡有人请教,都毫不吝啬地传授。②实诚、讲信誉:卖给烟贩的烟绝不以次充好;家人瞒着他坑了烟贩,他追着去换回来。 ③善良,大度:处理被偷的烟包事件中,既教育了那人,也保护了那人的尊严。发现小偷后,并没有当中揭对方的丑,而且还体谅对方的难处,决定帮助他。
(3)①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让情节更合理:因为绝活,明大爷能轻易认出自家的烟,才能看一眼就能确认偷烟人。在结尾时他才能闻到这“久违的味道”。②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突出了明大爷是一个有极高职业技能的种烟人。③明大爷的奇特的“绝活”,激发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解答】(1)
D译文:这时孟舒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情况最严重,被免了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作云中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
(2)B.“左迁都是指升官”错误,左迁指贬官。
(3)D.“他代鲁王偿还从百姓那里夺取的财物”错误;原文“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于是王乃尽偿之”田叔没有代鲁王偿还从百姓那里夺取的财物,而是让鲁王亲自偿还,以此来彰显君王的恩德。
(4)①(高祖)经过赵国,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托盘进献食物,礼节十分恭敬,高祖却倨傲无礼地两腿前伸坐着骂他。
②匈奴冒顿单于刚刚制服北边的少数民族&就)来危害汉朝边境,孟舒清楚士兵疲劳困乏,不忍心命令(他们出战)。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隆城人。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赵王张敖让他当郎中。他峻切刚直清廉公平,赵王虽赏识他,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恰逢陈彝叛乱,宓砰前往诛杀。汉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地,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地坐着骂他。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身穿囚衣,自己剃光头发,脖上戴锁,称自己是赵王的奴仆。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释放,于是向皇上称赞田叔等十余人。田叔当了汉中守十多年。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你知道天下谁是忠厚的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情况最严重,被免了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作云中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发、脖子带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他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作云中太守呢!匈奴冒顿单于刚收服了北方少数民族,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据城拼死抵抗,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于是(孝文帝)又召见孟舒让他作了云中太守。梁孝王派人暗杀从前吴国丞相袁盎,汉景帝召回田叔让他到梁国审查这个案件,田叔查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田叔说:“皇上不要过问梁王的事。现在梁王如不伏法被处死,这是汉朝的刑法不能实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又是您的忧虑啊!”汉景帝非常赏识他,让他做了鲁国的丞相。鲁国国相则刚到任,老百姓就自动来对国相讲,控告鲁王夺取他们财物的有一百多人。田叔抓住他们的头领二十人,每人各打五十大板,其余的打手心二十板,对他们发怒说:“怎么敢自己状告你们的君王呢!“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打开内库,分发藏钱,让国相还给他们。国相说:“大王自己夺取的,让国相去还,这样是大王做坏事而国相做好事了。国相不能参与偿还的事。”于是鲁王就将财物全都偿还给百姓。鲁王喜欢打猎,国相田叔经常跟随他进入狩猎场中,鲁王总是让国相到馆舍休息,国相出来,经常坐在太阳下面曝晒,在圈场外等待鲁王,鲁王屡次派人请他去休息,他始终不去,并说:“我们大王在围场中被太阳晒着,我为什么偏偏到馆舍中去呢?”鲁王因此才不过分外出游猎。几年,叔以官去世。
5.【解答】(1)B.“写出其在风雨中随波逐流之态”错,“从”“任”两字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诗人面对暴雨风吹都能放任自在的态度。
(2)①本诗抒发了陶潜那样的旷达之情。这在诗歌的颔联和颈联中都有表现。 如颔联以“残花”“转蓬”自比,表达了诗人任随风吹雨打,都能坦然面对的潇洒豁达的情怀。 颈联选取歌于长野,独立短桥的两幅画面,刻画了诗人如陶潜那样悠然恬淡的隐士形象。②指本诗抒发了诗人如杜甫那样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首联写诗人面对天下战乱日久,倍感寂寥的落寞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尾联写诗人欲 归隐“敝庐”,又终是不甘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情怀。
白话译文:
四海之内到处发生战争,余生只有寂寥。我就像那残花任凭风吹雨打花残从雨打,就像那转蓬任随风飘荡。有兴致我就在长野高歌,没有话就在短桥上站立。故乡的居室就在眼前,但是又感觉回家的路十分遥远。
6.【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重点字:善)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
(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重点字: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解答】(1)“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当之无愧”指承受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语境是安阳当得起汉字的家的荣誉,故选“当之无愧”。“悬而未决”指一直搁置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疑云重重”形容像浓云一样聚集的疑虑很多很多,语境是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商朝是否存在甲骨文是没有得到解决的 的千古之谜,故选“悬而未决”。“复活”指死了又活过来,“还原”指事物恢复原状,语境是甲骨文让商代世界恢复原状,故选“还原”。“障碍”指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阻碍,“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语境是人们可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很顺利,故选“障碍”。
(2)空缺部分主语应和前句一致,是共同的主语是“人们”,AD两项换了主语,使整个句子前后衔接不连贯,首先排除AD两项。C项说的是“讲述”让一片甲骨震惊天下,与文中表达的甲骨文的发现震惊了天下 的事实不符,故也可排除。文段空缺部分陈述的重点是,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已经为人们熟知,但人们从几句简单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甲骨文的发现是如何令天下人震惊的。故B为正确选项。
(3)本题语病是不合逻辑、句子成分残缺,“文化遗存”与“文化记忆”不能构成因果关系,因此排除BC两项。A项句子成分残缺,“甲骨文是文化”缺中心语,应是“甲骨文是文化记忆”;从语意逻辑看,“文化记忆”与“文化遗存”,应先“文化遗存”后“文化记忆”,构成递进关系,故选Do
答案:
(1)C
(2)B
(3)D
8.
①“到时候”改为“届时”;
②“贵校”改为“学校”;
③“奉送”改为“惠赠”(或赠送);
④“忙里偷闲”改为“拨冗”;
⑤“拜访”改为“光临”。
9.
近日,“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系列活动在波兰雅盖隆大学举行。该系列活动以多样的形式研讨并推广中医文化。其中“印象中医”系列讲座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