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山西、安徽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期末学习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一)

2020年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卷(一)  语文试题

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根据《乡土中国》这本书,下列对乡土社会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眉目传情”“指石为证”,甚至连语言都可以说是不得已采取的工具,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B.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越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C.乡土社会中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这是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凡是文化性的、非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了这种权力。

D.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空间投影,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根。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4)材料三的五个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2.(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竞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送给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

B.“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他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给了伍原帮助。

C.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用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

D.小说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为:这一点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的光,包含着一切的明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4)小说中多次写到伍原流泪,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眼泪展现人物心境

眼泪串起故事情节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江阴三山记

元•朱德润

       余尝游名山,未尝不稿记其胜。江阴去吴百八十里,不闻佳山秀水之名。至正丁亥冬,十一月既望,因永嘉通守余公德汇,约为京口之行。

       余公递舟行速,仆舟迟不能追也,遂自无锡之北门数里大石桥入。过水村渔浦,野田荒墅,草木枯谢。舟行六十余里,至青阳镇,始见酒帘村市,客舟骈集。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伸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明日西回,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复自湾河过佗村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逦青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舟人回牵,沿山前小河而行。村墟相接,岸柳交映。

       两山之间,浦溆萦带,北通江口,地名石堰。既而舟转岸曲,板桥为梁,即三山坞。其间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荛,妇饷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乌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焉。其山皆不甚高峻,而松篁苍翠,石磴丹垩,或颇然如屋,或顽然如虎;洼然而湫,林然而壁;少焉,却出山坞,有横山在前,野田开豁,水港渐宽,询其地,则常之晋陵县界。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漆市桥而泊焉。

       嗟夫!一元之气,融融于亘古,归气于山泽,而有孕灵育秀;僻在荒陬,不经名贤游览,遂寂寥无闻,江阴诸山是矣。余不识温之雁荡,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讨胜之辞而品题之;且舟中傲仉,览之未详,姑书以识岁月。

注:朱陈村:在今江苏丰县东南,传说中仅朱陈两姓,世为婚姻,男耕女织,风俗淳朴。傲仉:动摇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B.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C.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D.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正,元惠宗的年号,“至正”意思为“最中正之道”。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各有寓意,如贞观、庆历、武帝、太祖等。

B.丁亥,中国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4年称“丁亥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C.既望,古代纪日法的特定名称,阴历每月十六。“望”即“望日”,一般指阴历每月十五,“既望”即“过了十五”为“十六”。

D.一元,指宇宙开始前的混沌状态。一,万物开始;元,本义是头,引申为开始、根本、根源等,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清新明快的语言,绘制了一幅江南的山村水乡图,河渠交错,岸柳掩映;丘冈连绵,屋瓦参差。

B.作者以闲适的目光摄取了一幅农家乐图景,翁儿妇姑各操其业,鸡犬豕牛各得其所,村庄和顺太平,一派丰收在望景象。

C.第三段的描写以行舟为立足点,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一一展现所见景物;而且句式上也富有特色,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D.文章起结处呼应紧密,开头说自己有游山记稿的习惯,结尾说由于未能仔细游览,只好暂时记下这次游历做个时间的记录。

(4)最后一段作者发出“嗟夫”的感叹,他在感叹什么?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4.(9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的首句,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极其宽广的胸襟。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打破传统语序,满足了押韵需要,写出了作者因战事不断而引发的悲愤之情。

C.“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月光比作重磨的飞镜,形象地描绘出中秋节月光的明亮,继而引出把酒问月。

D.《太常引》运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对妲娥的发问表现了作者年事已高但不忘收复失地的豪情。

(2)范开的《稼轩词序》开篇说:“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辛弃疾的高远的志意是如何体现的?

5.(6分)补写出下列文段中的空缺名句。

“革故鼎新”思想是中华文明永葆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强调的是“革故”,而荀子在《劝学》开篇以“青”和“冰”为例证的(1)“青,   ,;冰,      ”,说的则是“鼎新”。“革故鼎新”还可以推动人通过内省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荀子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2)“      ”“革故鼎新”思想里还包含着尚学的思想,如韩愈在《师说》里说“圣人无常师”,并列举孔子向不同的老师请教学习的事例来证明,同时指出弟子在某些方面可以高于老师,原因是(3)“      ”。“革故鼎新”思想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和中华文明不断演进,今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更需要继承革故鼎新精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研究人类科学的人如若只能       ,最多也不过       一些西洋的政治学、经济学,既不合时宜,又常多短缺。实用物质科学的人如若只知       ,最多也不过摹成一些欧式的工厂商店,重演出悲剧,肥寡不肥众。日本便是这样,它古代摹拟到一点中国的文化,有了它的文字、美术,近代摹拟到一点西方的文化,有了它的社会实业:它只是国家中的画匠。我们这有几千年物质文化的国家不该如此。我们应该贯进物质文明的内心,搜出各根底原理,观察它们是怎样配合的,怎样变化的,再追求这些原理之中有哪些应当铲除。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亦步亦趋

贩进

萧规曹随

B.马首是瞻

贩进

邯郸学步

C.亦步亦趋

引进

邯郸学步

D.马首是瞻

引进

萧规曹随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处是   

日本便是这样,它古代摹拟到一点中国的文化,

有了它的文字、美术,

近代摹拟到一点西方的文化,

有了它的社会实业:

它只是国家中的画匠。

A.B.C.D.

(3)请指出文中加点词语“如此”的含义。不超过15个字。

7.(4分)仿照画线语句再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符合语段意蕴。

       十几年前,那时候我在一个中学念书,每周只上五天课,两天半是中文,两天半是英文。课余多暇,自己就学些做诗填词之类的勾当。诗词,按照中国的老例,是必须从多读入手的,因此也翻翻前人的集子,希望从那里得到些须的影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闲适      。诗词,成了我青春背后的红叶。

8.(4分)下面是记者采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胡抗美的提纲,请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在横线上补充适当的内容,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为推动我国草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请您谈谈当代中国草书的发展现状。

       (2)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院长在评论您的书法作品时说,“胡抗美先生的书法,既植根传统,又锐意创新,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写意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审美”。请您谈谈在书法艺术实践中,   

       (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请您谈谈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意义。

(4)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请您谈谈,   

9.(3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汉语中的新词层出不穷。请参照示例,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说明该词有怎样的含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硬核    996    断舍离

示例:

秒杀:意思是瞬间击杀,引申为“以极快的速度抢购商品”,反映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子柒,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她的视频制作精致,不管是雨落屋檐,灶台炉火,还是肩扛枯柴,石磙碾姜,都营造出一种文静祥和的意境,可以说,她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田间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日前,她获得《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获选理由是: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展开想象,描摹李子柒视频中所展现的山水田间的美好生活场景。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子柒,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她的视频制作精致,不管是雨落屋檐,灶台炉火,还是肩扛枯柴,石磙碾姜,都营造出一种文静祥和的意境,可以说,她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田间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日前,她获得《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获选理由是: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李子柒获奖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白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

(1)D

(2)D

(3)C

(4)第一段总说,提出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新”来助推这一观点,二、三、四段分别从打造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三个角度条分缕析,第五段总结上文,重申论点,照应开头。

(5)现代社会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强力推进,乡土中国的宗族等地缘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逐渐解体。现代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逐渐淡化,乡土中国强烈的生儿育女观念不再具有重要价值。现代社会村庄边界大开,城乡流动加快,乡土中国世代定居的常态被打破。

2.【解答】(1)A.“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分析错误,在行军路上落单的他,曾经有过多次恐惧和绝望,最终他战胜了恐惧

(2)原文多用短句,且运用了反复等修辞手法,强调灯光带给伍原的激动与欣喜。

(3)为故事开展提供了背景,突出人物无助的心理状态。一小点光烘托了人物从迷茫到有希望的具体变化。展现出看到灯光和夜空后的坚定信念。

(4)示例:眼泪展现人物心境: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流泪”,牵动着读者的心和伍原一起波澜起伏。开端部分,伍原因为迷路,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但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好在最后“老乡”认出他是八路军战士,才止住了他的泪。眼泪展现了伍原的心境,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解答】(1)B.“至他村”是动宾短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D;“晚”修饰“谒”,其后不断开,排除C.译文:又行十里,到达佗村,堤岸一丈多高,河流弯弯曲曲,像蛇屈伸爬行的形态,这才到达江阴州治所在地。晚间谒见翟仲直州府尹,夜晚停宿在桥岸下。

(2)A.“太祖”是庙号,不是年号。

(3)C.“以行舟为立足点”错,第三段写景不全是在河中船上,原文有“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

(4)三山景色秀丽,但在荒远的郊野,寂寞无闻,知道的人并不多。遗憾不能和友人一起游览并品题美景。

(5)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4.【解答】(1)D.“对妲娥的发问表现了作者年事已高但不忘收复失地的豪情”分析错误。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2)《永遇乐》中辛弃疾追慕古时的英雄豪杰孙权和刘裕,写到廉颇年老饭量不减,用典抒情,表明自己在垂暮之年还能勇挑重担,收复失地。《太常引》中最后两句写到要砍去月中的桂树阴影,让月亮更明亮,运用想象,表达了自己想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壮志豪情。

 

译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

 

5.【解答】故答案为:

(l)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水为之  而寒于水(重点字;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知)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重点字: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解答】(1)第一空:“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马首是瞻”比喻追随某人行动。语境中没有具体可追随的人,排除“马首是瞻”,应选“亦步亦趋”。

第二空:“贩进”通过贩卖的手段把知识或物品引进过来。“引进”带领入内或引入。从下文的“不合时宜”可以看出,这里应选“贩进”。

第三空:“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语境中没有“丢掉原来的本事”的含义,排除“邯郸学步”,应选“萧规曹随”。

分析可知,A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A。

(2)

文段第处标点符合使用错误,上文有“它古代摹拟到一点中国的文化”,下文有“近代摹拟到一点西方的文化”。两句是并列关系,之间应使用分号。

故选B。

(3)对西方的东西一味单纯地模仿。(或答“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

7.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苍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豪迈。

8.

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艺术家应该如何担负起时代重任

9

硬核:本指具有力量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引申为厉害、霸气之义,反映了人们对“核心部分、中坚分子”等关键因素的关注和赞誉。

996:指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断舍离:意思是把不适合自己的东西立即淘汰或是送人,反映了人们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舒适人生的愿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