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邯郸)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全国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Ⅱ(内蒙吉林宁夏新疆甘肃西藏辽宁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全国Ⅲ(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19年全国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2018年高考全国卷1及解析


2020-2021石家庄二中教育集团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百校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武安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市级联考】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20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奶油小生和硬汉之争”,到近年来的“拯救男孩”的呼声,以及最近的“娘气”批判,关于“男性气质”话题的讨论在学术界和舆论场由来已久,往往引发公众强烈关注,甚至成为不同审美观、性别观激烈碰撞的“交锋点”。

梳理几十年来大众审美趣味的流变脉络不难发现,男性偶像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民风物故等社会现象、文化元素变迁。曾经,以“阳刚”“硬朗”著称的高仓健、成龙型“硬汉”把控了主流审美话语权。如今,外表斯文、柔美、秀气的鹿晗、蔡徐坤型“花样美男”与被赋予了“血性”“铁骨”特质的吴京、甄子丹型“猛男”平分天下。

在大众对男性的审美呈现更多元化的同时,时代幕布上的整个世界都在悄然改变。在理论界,关于气质具有多样性与可塑性的理论及其实践打破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这种二元分类体系。放眼更广阔的宏观层面,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正在完成从单调到复杂、从一元到多元、从匮乏到丰富的巨大跨越。可以说,多元审美正是社会长期和平稳定繁荣的“伴生品”,因为只有一个物质足够丰富的社会,才能涵养出高理解度、高尊重度、高包容度的人类文明。

在“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分野被证伪,审美不再拘于单一范式的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热衷所谓“男性气质”话题的探讨,与其说是呼唤“男子气概的回归”,不如说是对于健康、昂扬、阳光、向上等两性所共有的精神气质的高度认同,对于刚毅、坚卓、果敢、顽强、进取、担当等人类普世品格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矫揉造作、娱乐至上的浮躁风气与“颜即正义”的错位价值观的反感与摒弃,这样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但我们应该更审慎地厘清讨论思路,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尊重每个人的自我选择,宽容与己不同的个体,避免“娘炮”“不男不女”“娘娘腔”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无论他(她)选择呈现怎样的个人风格与气质,硬朗刚强也好,细腻温柔也罢,并不妨碍他们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世界不应只有一种色彩,“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是美,“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是美,无论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都应该受到尊重。

当然,作为一言一行广受关注的公众人物,明星们对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应该将社会责任感当作人生“标配”,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锻造优秀的品格与可贵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健康阳光、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榜样,而不只是空有颜值、缺乏内涵的“偶像”。因为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榜样远比偶像更难得,也更值得追随。

(摘编自澎湃新闻《尊重多元审美  共塑阳光气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性气质”的形象之争由来已久,而且男性偶像形象随着民风物故等不断变化。

B.血性铁骨的“硬汉”“猛男”曾经是审美的主流,如今是“花样美男”占尽风骚。

C.从理论上讲,把人简单地分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D.把细腻温柔秀美的男性称为“娘炮”“娘娘腔”是对人的贬损,是对人的不尊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1980年代的“男性气质“之争引入,使讨论更有时代纵深感和普遍意义。

B.文章中多处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对举,比较了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C.文章以对宋词不同风格的评论为论据,论证了美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观点。

D.文章层层深入,首先剖析了社会现象,进而对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进行引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男性理应阳刚、硬朗,女性应该温柔秀气,世界因为男女的不同才更和谐稳定。

B.女性表现出硬朗刚强的气质,更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

C.气质不再简单地按照性别来区分,体现出了社会长期稳定繁荣带来的多元审美。

D.无论猛男、美男,如果空有高颜值,缺乏内涵,都不会成为青少年所追随的偶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荷花淀(节选)

孙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硕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屑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

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生嫂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编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真实地表现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

B.小说描写夫妻二人的对话属于工笔细描,而对水生与其他家人的沟通及水生到别家做工作的情节只是粗线条勾勒,这就使得小说结构疏密相间,章法活泼而不失严谨。

C.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小说风格清新淳朴,对薄雾、清风、荷香等有水乡气息的景物的描写,与质朴而真挚的话别语言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塑造人物时虚写与实写相结合,详略得当,错落有致:水生及水生嫂是实写,水生父亲及儿子、同村的其他游击队员是虚写;对水生夫妻详写,其他人物着墨不多。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1)“你总是很积极的。”

(2)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6.小说开头两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重要发明比例

时段(公元)

世界科技发明件数

中国

其它国家

件数

占比

件数

占比

1-400年

45

28

62%

17

38%

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科普中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净增长曲线(以五十年为单位)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不仅令人神往,更给人以辽阔的想象空间,至有“如果宋朝文明的发展不被(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入侵)打断,中国能否独立发展出现代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甚至“中国能否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这样的假设出现。遗憾的是,这种假设恐怕永远只能停留在想象中。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事在历史上实际没有发生,还因为有证据显示,这些事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发生——至少在科技方面是如此。事实上,早在“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的悲剧性事件前半个多世纪,宋人的科技创造力已经在明显下降了。事实说明,相比于来自外部的干扰,宋代科技,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科技,在辉煌过后的迅速衰落,更可能是在某种内在趋势的作用下发生的。特别是考虑到北宋灭亡的突然性——事实上直到“靖康之变”前夜,当时的北宋王朝还被时人视作完美的“太平盛世”,甚至是北宋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这种衰落同样无法用大的历史政治背景或所谓“王朝兴衰周期率”来解释,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植根于每个宋人思维和行为方式中的无法逆转的原因。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缘何衰落,或者说拥有辉煌科学文明史的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现代科学的问题被通称为“李约瑟问题”,历来是中国古代科学史领域讨论的热点。解答“李约瑟问题”可以说是大多数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长时段研究的终极目标。

    (摘编自苏湛、刘晓力《十一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材料三: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天文仪器的研究,元代的一个天文重器叫做简仪,它的发明者和设计者是郭守敬。但简仪并非他单独的发明,它算得上是一个国际科技文明交流的产物。现代的学者研究发现,简仪上的百刻环的那个刻度,其实不是中国传统的365,而是一个圆周分成360,这是古代阿拉伯天文学的一个特征。当时,郭守敬把他手下的汉儿司天监、回回司天监和中外天文学家合在一起研究,所以不难想象,他可能会吸收并借鉴了域外天文学的好思路。另一个线索是“一仪一效”,就是一个仪器一个功效。不像浑仪,像瑞士军刀一样有N多功能,但哪个功能都用不好。一个功能就好了,用得非常好,这也是阿拉伯天文学的一个特征。简仪上面铸造着四个一模一样的瑞兽,有羚羊的头,有鱼的身体和尾巴,这是什么?十二宫中的摩羯座。为什么会有摩羯呢?因为这个简仪的铸造总工程师是来自尼泊尔的阿尼哥,是个佛教徒,而“摩羯”就是佛教中和天象有关的瑞兽,所以他把自己的宗教信仰融合在里面并造出来了。

    (摘编自《中国古代人用什么仰望星空?牛到超乎你想象》,果壳网)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19世纪之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这样的局面与清王朝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继承了明朝的统治衣钵,继续以科举取士制度笼络知识分子,崇尚宋明理学且鄙薄科学技术,并对知识分子实行严密的思想禁锢。清朝对东南地区的残酷镇压,严重摧残了当地的社会经济。重农抑商与海禁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海外贸易萎缩,失去了世界市场,也使手工业缺少发展的资金与动力。在保守、闭塞的环境中,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夕,与同期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的西方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摘编自搜狐网)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2000多年间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不同时段间差距非常大。

B.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重要发明的比例,在明代以前基本相同,都在一半以上。

C.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占比和科技水平净增长都在宋代达到了最高峰,而后急剧下降。

D.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理论、实验和技术三者关系密切,同一时期技术成果最突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郭守敬发明设计的天文仪器简仪,吸收了古代阿拉伯和尼泊尔的天文学成果。

B.宋朝时期的科技文明如果没有被外来入侵打断,中国有可能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

C.中国古代科技辉煌后的迅速衰落,是古代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导致的必然结果。

D.“李约瑟问题”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热点,对当下中国科技发展同样有现实意义。

9.结合所给材料,简要概括科技进步发展需要哪些因素。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为翰林学士承旨。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高祖以为然。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高祖至邺,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岁余,罢平章事,迁左仆射。汉高祖时,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显德二年卒,年五十八,赠侍中。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四·和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B.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C.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D.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五代时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王死后在太庙被供奉时起的称号,多带有祖、宗等字。

B.丈夫,也叫大丈夫,文中指有所作为的人。与《谷梁传》中“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中的“丈夫”同义。

C.翰林,古代官职名,唐朝时始设,专门掌管由皇帝直接发出的重要诏令,后世大多沿袭下来,但不尽相同。

D.开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历史上又称为汴梁、汴京,与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等同称为中国著名古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凝出身世家,自幼聪慧。他的九世祖唐朝时做过监察御史,他父亲虽然没有做过官,但喜欢和文人交往;他小时候就聪明敏捷,气质出众。

B.和凝事主忠贞,讲究道义。他初入仕途时,担任贺瑰的从事,贺瑰战败,只有他始终追随;敌人的骑兵紧追不舍时,他果断引弓射杀了对方。

C.和凝分析形势,料事如神。高祖要到邺城去时,他预料安从进必然会趁机造反,建议高祖早作准备;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和他设想的一样。

D.和凝善待人才,提携后辈。他年轻时考中进士第五名,到他掌管科举时,选中范质为第五名,后来范质也同他一样封为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

13.把下列课本中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2)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

杨慎

红稠绿暗遍天涯,春色在谁家?花谢人稀,柳浓莺懒,烟景属蜂衙。

日长睡起无情思,帘外夕阳斜。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谢”“柳浓”点明时间是春末夏初,黄莺在这温暖的天气里懒洋洋的,不再啼鸣。

B.“蜂衙”一词把蜂窝比作衙门,写出春天之时群蜂飞舞忙碌、占尽春光的喧闹场面。

C.“带眼”即带孔,“频移”指衣带上的孔不时往里移,是说人腰围渐小,不断消瘦。

D.下片最后两句,呼应“柳浓莺懒”“无情思”,点明作者没精打采的原因——多病。

15.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红稠绿暗遍天涯”一句。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用典是古诗文中的一种常见手法,恰当的典故可以使作品文简意丰,含蓄典雅,李白《蜀遭难》“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了古代五丁开山的传说,增强了蜀道的神秘色彩;李商隐《锦瑟》一诗中“________”一句,引用古代蜀帝魂化为鸟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悲切之情;而典故在辛弃疾手中成了他纵横文坛的利器,他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借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的历史委婉劝告执政者。

 

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典音乐并不是小众艺术,而是一直被看做高雅音乐、严肃音乐,因此令人     。于是我为音乐讲座拟了一个标题,叫做“穿T恤听古典音乐”。(    )。平时听古典音乐会,我们都是穿上晚礼服,穿越大半个城市,到音乐厅里面     。当然这种仪式感是很必要的,尤其在新年音乐会的时候,我们非常需要一些仪式感,与逝去的时间道珍重再见。在西方,因为古典音乐一直是贵族阶层的消遣,所以遗留下不少仪式,如今,所有仪式都是为了表达对这一西方高级精神文明遗产的热爱与敬仰。可是,仪式一多,时间一长,古典音乐的庄严就变了味道,就像西方贵族礼仪的     ,慢慢变得虚荣乏味,就像我们习惯淹没在很多规则中,度过自以为安稳踏实其实麻木的一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望而却步    不苟言笑    连篇累牍

B.望洋兴叹    不苟言笑    繁文缛节

C.望而却步    正襟危坐    繁文缛节

D.望洋兴叹    正襟危坐    连篇累牍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倒并不是轻慢艺术,而是我相信再高冷的艺术也都有一颗平常心,希望大家可以毫无压力地来听古典音乐。

B.这倒并不是轻慢艺术,而是我相信再高冷的艺术也都有小众的一面,希望大家可以毫无压力地来听古典音乐。

C.这倒并不是轻慢艺术,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毫无压力地来听古典音乐,因为我相信再高冷的艺术也都有小众的一面。

D.这倒并不是轻慢艺术,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毫无压力地来听古典音乐,因为我相信再高冷的艺术也都有一颗平常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西方,因为古典音乐一直是贵族阶层的消遣,所以遗留下不少仪式,如今,所有仪式都是为了表达对这一西方高级精神文明成果的热爱与敬仰。

B.在西方,古典音乐因为一直是贵族阶层的消遣,所以遗留下不少仪式,如今,所有仪式都是为了表达对这一西方高级精神文明成果的敬仰与热爱。

C.在西方,因为古典音乐一直是贵族阶层的消遣,所以遗留下不少仪式,如今,所有仪式都是为了表达对这一西方高级精神文明遗产的敬仰与热爱。

D.在西方,古典音乐因为一直是贵族阶层的消遣,所以遗留下不少仪式,如今,所有仪式都是为了表达对这一西方高级精神文明遗产的热爱与敬仰。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正文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省文明办、××报业传媒集团打算一块儿举办新年道德春联征集活动。作品要围绕弘扬道德新风尚为主题,内容贴近老百姓生活,富有迎新春的积极向上、喜庆祥和情调。所有入选作品的使用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不再另外给钱,优秀作品将结集付梓。

21.为下面的有关教育的漫画命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然后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和含意,不超过90个宇。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有个读书人要到城里去,吩咐小书童捆好书跟从。走了将近一天,太阳将要落山时,已经能远远地望见城门了。他不确定能否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于是问路人:“我还来得及进城吗?”那路人看了看他,又仔细看了看小书童,回答说:“你要是慢慢地走,应该还能在关城门前赶到;如果你要急急忙忙赶路,恐怕就赶不上了。”那人听了有些动气,觉得这路人是在戏弄他,于是和小书童急匆匆地快步前进。眼看城门就在前方了,没想到小书童匆忙中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了一地。等他们把书理齐捆好,却眼睁睁地看着前方的城门关闭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路人说的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项,“如今是‘花样美男’占尽风骚”分析错误。由文中“平分天下”可知,两种气质的都是主流。故选B。

2.B项,“比较了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错误。没有比较不同之处。故选B。

3.C(A项,“男性理应阳刚、硬朗,女性应该温柔秀气”错在“理应”“应当”,原文说“无论他(她)选择呈现怎样的个人风格与气质,硬朗刚强也好,细腻温柔也罢,并不妨碍他们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B项,“更容易”没有根据,原文是说“无论他(她)选择呈现怎样的个人风格与气质,硬朗刚强也好,细腻温柔也罢,并不妨碍他们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无论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都应该受到尊重”;D项,“都不会成为青少年所追随的偶像”说法绝对,应为不会成为榜样。根据最后一段的内容“明星们对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为青少年树立健康阳光、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榜样,而不只是空有颜值、缺乏内涵的‘偶像’”可知。故选C。

 

4.    D 项,“水生父亲及儿子、同村的其他游击队员是虚写”错,水生父亲及儿子也是实写。   

5.    (1)写出了水生嫂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总是”有一丝不满与嗔怪,“很积极”又是对丈夫的称赞。

 (2)表现了水生嫂坚强的性格,“眼泪”和“答应”表现的不是水生嫂的懦弱,而是对丈夫忠贞的诺言和不舍。    

6.    (1)为故事情节做铺垫。描写荷花淀傍晚的小院,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引出水生嫂织席等待丈夫的故事。

(2)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描写荷花淀的平静优美,营造了祥和的生活氛围,为下文的日寇侵略做了铺垫。

(3)衬托人物形象。又薄又细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水生嫂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体现了水生嫂的勤快利落,编席手艺好。

(4)暗示小说主题。诗意朦胧的环境,祥和的生活氛围会遭到破坏,引出了保家卫国的主题。    

 

7.    C 项,“都在宋代达到了最高峰”分析错误。由表一可知,古代科技世界占比最高的是401-1000年,急剧下降是16世纪后。   

8.    D A项,错在“尼泊尔”,阿尼哥加入的是佛教形象,不是天文学成果。B项,“如果没有被外来入侵打断,中国有可能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分析错误,由材料二可知,这种假设不可能发生。原文是“遗憾的是,这种假设恐怕永远只能停留在想象中”。C项,“中国古代科技辉煌后的迅速衰落”由材料二可知,是作者的推断,而且仅指宋代。原文所“宋人的科技创造力已经在明显下降了。……更可能是在某种内在趋势的作用下发生的”。   

9.    (1)社会开放,国际科技文明广泛交流;

(2)思想自由,给知识分子足够的空间;

(3)经济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和工业发展。    

 

10.    C    

11.    B    

12.    B    

13.    (1)和凝撤掉荆棘,打开省门,考生都非常恭肃,不再喧哗,录取的都是当时优秀的人,被称赞选择了合适的人才。

(2)高祖多次召见他,用时事询问他,他的回答都能符合高祖的心意。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根据前后文可知,“谓”的主语是“从进”,宾语是“高祖方幸邺”,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比较AC两项,主要是“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这句断句的不同。“行”和“遇”都是动词,主语都是“安从进”,两种行为中间断开合适,所以是“/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故选C项。

11.B句中“与《谷梁传》中‘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中的‘丈夫’同义”错,不同义,后句中“丈夫”为成年男子。故选B。

12.B项,“敌人的骑兵紧追不舍时,他果断引弓射杀了对方”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是他喝斥警告紧追不舍的敌军没有效果后,才射杀了对方。故选B。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彻”拆毁、拆下;“肃”恭肃、肃静;“哗”喧哗;“取”录取;“秀”形容词作名词,优秀的人;“称为得人”被动句,意思是“被称赞选择了合适的人才”。第二句得分点:“数”多次;“问以时事”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以时事问”;“称旨”符合上意,此处指“符合高祖的心意”。

参考译文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他的九世祖和逢尧曾任唐朝检察御史,后世子孙没有做官读书的。和凝的父亲和矩,喜欢喝酒,不拘小节,然而唯独喜欢礼遇文人,常常倾尽家财来交结文人,因此和凝得以和一些文人交往。和凝从小就聪明伶俐,姿态俊秀,神采奕奕。考取进士后,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聘他担任从事。贺瑰与后唐庄宗在胡柳交战,贺瑰战败,一个人逃跑,只有和凝跟随着他,贺瑰回过头来看见和凝,挥手让他走开。和凝说:“大丈夫应当为知己而死,我为自己没有死得其所而遗憾,怎么能走开呢!”不久,一名骑兵追赶过来,快赶上贺瑰了,和凝大声呵斥,那骑兵仍不停止,和凝就拉开弓射死了他,贺瑰因此幸免于难。贺瑰回来,告诫他的孩子们说:“和凝这年轻人,是有志向讲道义的人,以后必然会富贵,你们要好好侍奉他!”于是将女儿嫁给了和凝。

天成年间,朝廷授和凝殿中侍御史一职,多次升官至主客员外郎,主管皇帝的诏书;又担任翰林学士,主管科举。当时,进士中有很多轻浮的人,喜欢吵吵闹闹制造声势来扰动主考部门。主考部门每次公布考榜,就事先围上荆棘,关上省门,不让人出入,成了常规。和凝撤掉荆棘,打开省门,考生都非常恭肃,不再喧哗,录取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人,称得上选择了合适的人才。后晋初,朝廷授予和凝端明殿学士,兼管判度支,同时任翰林院学士承旨。高祖多次召见他,以时事询问他,他的回答都能符合高祖的心意。高祖将要去邺都,襄州的安从进谋反的迹象已显露出来。和凝说:“高祖您要到邺都去,安从进必然乘机反叛,您将怎么办?”高祖说:“你将怎么处置这件事?”和凝回答:“先于别人采取行动,是要来制服别人的。请您写十几封诏书,先授给郑王,有紧急情况时就命令将领进攻安从进。”高祖认为这样非常好。这时,郑王担任开封尹,留下来不跟随高祖去邺,高祖就授给他诏书。高祖到了邺,安从进果然谋反,郑王就以诏书命令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人征讨安从进。安从进认为高祖刚去邺,没料到晋兵的迅速出动,行军到花山,遇见李建崇等人的军队,以为有神灵相助,于是败逃。出帝即位,加授和凝右仆射。一年后,免掉他的平章事,升为左仆射。汉高祖时,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显德二年卒,年五十八,赠侍中。

和凝喜欢装饰车子和服饰,写文章以数量多为丰富,有文集一百多卷,曾经自己刻板印行于世,有识之士大多批评他这种做法。但他天性乐于做善事,喜好称赞后起的文士。唐代旧例,主管贡举的官吏录取的进士,以自己当年考中的名次为尊。和凝考中进士时的名次是第五,后来他主持贡举,就选中范质为第五名。后来范质做到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都与和凝相同,当时人认为是荣耀的事情。

 

14.    D项“呼应‘柳浓莺懒’‘无情思’”错,没有呼应“柳浓莺懒”,“多病”是“无情思”“慵”的原因。    

15.    (1)“红”“绿”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更直观形象。

  (2)描绘出处处百花盛开、枝繁叶茂的景象。

  (3)处处春色如许,作者却无心欣赏,以乐景衬哀情。    

 

16.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望帝春心托杜鹃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7.    C    

18.    A    

19.    B    

【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望而却步,指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不敢前行。望洋兴叹,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根据语境“古典音乐并不是小众艺术,而是一直被看做高雅音乐、严肃音乐,因此令人……”要表达的是古典音乐让人“望而却步”。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不苟言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根据语境“穿上晚礼服,穿越大半个城市”,可知听古典音乐很正式,所以选“正襟危坐”。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根据语境“就像西方贵族礼仪的……慢慢变得虚荣乏味”,修饰的是“礼仪”,选“繁文缛节”合适。故选C。

18.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古典音乐对于一般人的感受,根据语境“穿T恤听古典音乐”,是和后文的“穿上晚礼服听古典音乐”先比较而言的,是为了说明听古典音乐也可以变的很平常。所以比较四个选项,并不是为了说明“再高冷的艺术也都有小众的一面”,所以排除BC。比较AD两项,主要是因果关系的位置。应该是“再高冷的艺术也都有一颗平常心”,所以“大家可以毫无压力地来听古典音乐”这样的因果关系符合逻辑。故选A。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划线句子主要有两处错误,一是关联词语的位置错误。根据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后面的原则,这句话的主语都是“古典音乐”,所以“因为”应该放在“古典音乐”的后面。排除AC。二是语序不当,“热爱与敬仰”的语序问题。根据后文的“古典音乐的庄严就变了味道”,所以应该是“敬仰与热爱”。故选B。

 

20.①“打算一块儿”可改为“拟共同”“拟联合”等;

②“围绕……为主题”可改为围绕弘扬道德新风尚的主题或以弘扬……;

⑧“老百姓生活”可改为“群众生活”;

④“另外给钱”可改为“另付稿酬”;

⑤“付梓”可改为“出版”。

 

21.题目:模式化教育(模子里的教育)

内容:漫画里的师傅正在乐此不疲地用模具制作一个个完全相同的小泥人。

含意:批评没有尊重人的个性的教育方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只能培养出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活力、机械呆板的“泥人”式的教育“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