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2021学年浙江省9+1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魏晋诗人诗歌鉴赏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考场中的诗歌之宋代诗词的豪放与婉约

考场中的诗歌之明朝的传承与抄袭

考场中的诗歌之咏史怀古送别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边塞诗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田园诗篇

3考场中的诗人之王维、李白、杜甫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一轮复习文言文之文史、政论类讲义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高考复习“书”“序”类文言文解题策略


考前作文写作讲解:结构与扣题

高考作文写作讲解: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议论文写深刻八法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广度深度厚度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议论文写作:精准用例——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高考记叙文(小说)写作情节篇


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衢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 文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适应性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9+1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附加一些知识的吉光片羽,成为文化日历的最大噱(xuè)头。譬如单向历,更是充斥着众多直入人心的名人金句。其上的宜与忌,也早已褪掉老黄历的土味迷信,置换成文青热衷(zhōng)的各种行为。

B.整部影片没有刻意煽(shān)情,没有试图催泪,却成功唤醒了观众对家乡的记忆。富有特色的戏剧叙事方式,笑中带泪的感人原形带来共情,是《我和我的家乡》成为国庆档(dàng)高票房和好口碑的原因。

C.作为宴会主人的韩熙载,神色之间却始终不见半点欢愉,有时甚至眉峰蹙(cù)聚,显得心事重重。“夜宴欢歌”,虽然让韩熙载躲开了险恶的政治漩(xuán)涡,却终究难以平复他胸中郁结的块垒。

D.昌都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bǐ)邻,北面与青海省交界,处在商贸往来的枢(shū)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甲】在这里你可以静静享受片刻的宁静,慢慢呼吸,汲取大自然馈赠的养分,这里不像苏堤、白堤、断桥和雷峰塔那么热闹,这里自有一股幽静之感,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到了秋天,周边的树木真是五彩缤纷般倒映碧水中,格外美,美得如诗如画!这里比西湖更令人心醉,没有三潭映月的喧嚣,也没有花港观鱼的嘈杂,这里独旨盧开,慢慢绽放,清纯动人。

       这里让人无限眷恋,在一片密林中透出青瓦粉墙檐影,这就是龙井村,龙井茶园了,用纯净的水烹茶定是一大享受啊!【乙】在这片茶区的上空凝聚着一团云雾,动而不散仙气十足。这里独树一帜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龙井茶有着“中国第一茶”之名,着实因着山泉雨露的灵气啊!

九溪烟树,本地人更习惯称为九溪十八涧。【丙】每逢雨后,附近八觉山上的树林烟雾升腾,形成了最是迷人的“烟树”景观。晴好天气满目翠微,秀色可餐;若遇阴雨天,云雾缭绕,烟岚飘扬,景色奇佳。来到这里一定要慢慢欣赏,慢慢游览,你定能感悟到不同的山水之美景!

(1)文段中的加点字,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

B.格外

C.独树一帜

D.秀色可餐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部要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中加大对医学人才培养支持,将基础医学等医学学科纳入改革试点,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优势,建立“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

B.在全国工商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滴滴出行发起,拼多多、京东物流等多家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共同参与的“新经济新就业促进联盟”在北京成立。

C.反对餐饮浪费行为,须倡导需求正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健康餐饮文化,以餐桌文明带动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

D.国庆、中秋两节临近,欢乐祥和的气氛随着大街上、单位门前挂起的一排排国旗,商场里品种繁多、造型新颖的一盒盒月饼,浓浓的节日气息传遍了大街小巷,荡漾在人们的心底。

 

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白蚁和生活在白蚁肠中的披发虫(鞭毛虫的一种)是共生关系:白蚁以木材为食,   ,不能消化木材。但肠内生活的鞭毛虫(如披发虫)有250种之多,有些鞭毛虫约占白蚁体重的一半。这些鞭毛虫能够分泌纤维素酶,从而将白蚁吃进的木质纤维分解成葡萄糖及其它产物,   ,而鞭毛虫也需要白蚁提供能量。两者一旦分离,鞭毛虫将因为失去合适的环境和食物来源而无法生存,白蚁也因断绝消化功能中的重要一环而在木材孔道中活活饿死,因此可见,   

5.(6分)天渐凉,秋意浓,某学校广播台推出“秋日私语”吟诵活动,开设有“当你老了”“甜蜜的告白”“爱的牵挂”等栏目。下面这首诗被推荐入选,那么编入哪个栏目合适呢?请选择并说明理由,再从写作手法角度鉴赏这首短诗。

当我有一天

郑玲

当我有一天

消失在你的右侧

不要给我盖厚土

还加一块石头

你不是怜悯我力气小么

那就薄薄地

盖上一撮净土吧

以便我被秋虫惊醒的时候

扶着你栽的小树走回家来

看看很冷的深夜

你是否仍将脚趾

露在被窝外面

 

(1)栏目名:   ;理由:   

(2)鉴赏: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民间谜语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多种描绘手法,来影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它是一种利用谜面的语言描绘引导猜谜者的联想,从而推测出所指之事、物或文字的语言游戏形式,是汉语语言智慧的结晶。

       民间谜语是由民众创造并经过集体加工而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语言艺术,是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谜语中包含有丰富的生产、生活、历史、地理、民俗等内容,是民众物质生产、饮食、服饰、居住、婚丧等日常习俗文化的写照。透过谜语,可以了解到一方社会的民俗风情、历史地理以及民众的心理趋向、审美情趣等。

       首先,民间谜语的猜射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如北方民间谜语中的物谜、事谜多以具有北方地域性的事物来进行猜射,所猜射对象的地域性是民间谜语地域性的首要体现。其次,民间谜语的谜面采用方言表述。刘万章在编写《广州谜语》自序中谈道:“广州谜语,是有广州方言特式的,虽然不少有很深的‘文艺’色彩。由这小小的一百三十个谜中,大概可以看得出广州民间文艺的独特。”再次,民间谜语的描述内容和形式多包含地方社会的民俗传统。如藏族谜语“木腿站住,肉腿行走”,谜底为“帐篷”,这一谜语展示出藏民以帐篷为居所、逐水草而居的独特生活习俗。

(摘自高忠严《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

 

       材料二:

       湖北省宜都市青林寺村富有传承和制作民间谜语的深厚传统,堪称“中国谜语第一村”。青林寺的村民十分喜爱谜语,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都能相互比试自己的得意之作。现已60岁的廖会远老人,年轻时就是靠猜谜来喜结良缘的。她告诉来访者,当年提亲的人踏破了她家门槛,家里的人拿不定主意,便索性将几个小伙子请到家中,由她出了一则难度较大的谜语让他们猜。谜语是:“偶因一语(雨)蒙抬举,反被多情(晴)又别离,送得郎君归去后,独倚门头泪淋淋。”只有李绪安一个当场猜中是“伞”,于是两人结成夫妻。青林寺村办红白喜事,乡亲聚会,猜谜是少不了的娱乐活动。有时在两支迎亲队伍“狭路相逢”之时,所采取的办法也是用猜谜斗智来分输赢,输家让路。猜谜已融入当地的乡风民俗之中。

(摘自万建中主编《新编民间文学概论》)

 

       材料三:

       由于相当部分的民间谜语用的都是方言,而方言具有不利于异地或大众化传播的局限性。一些谜语中的方言语句,不能为现代人们理解。当代民间谜语的现状堪忧,正在走向衰退。

       (一)传承环境功能的弱化。由于集体性的削弱,谜语口头传承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小,城市里社区教育伴随着社交活动的减少,其教育传承功能也逐渐弱化。口头传承原有的存在语境毕竟是在生活中、劳作中、仪式中,没有这些活动,单纯的口传未免缺乏了现实的土壤而难以进行下去。

       (二)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从搜集整理民间谜语的资料来看,掌握民间谜语的主体力量几乎都在40岁以上,其实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上,数量又不多。这些数据说明,民间谜语面临着传承力量的断裂,土生土长的民间谜语其实用价值和娱乐的吸引力正慢慢消失,因而出现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现象。

       (三)书面教育与传统口传的关系困境。现代的学校教育是书面教育,强调的是知识传播。而口传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建立在社群环境上,学生们会产生隔膜感。

(摘自任建明《河南民间字谜创作手法初探》)

 

(1)下列对材料中“民间谜语”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往往采用寓意、象形、谐音、用典、成语等手法来影射和暗示谜底。

B.民间谜语具有集体创作的特点,是民众创造、集体加工而成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是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

C.民间谜语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民间谜语都是采用方言表达,因而不利于在当代社会流传。

D.民间谜语地域性特征体现在猜射对象的地域性上,地域性的猜射对象反映了当地的民俗传统、历史地理和民众心理。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林寺村之所以获得“中国谜语第一村”的称号,是因为猜谜已融入该村的乡风民俗之中,乡亲聚会都少不了猜谜活动。

B.廖会远运用拟人、谐音的手法制作的谜语,表面上描述恋人相遇、离别的场景,实际上暗示雨伞使用的过程。

C.民间谜语的传承依托生活、劳作、仪式等活动,但城市里,集体性社交活动逐渐减少,不利于民间谜语的传承。

D.人口老龄化,导致民间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学校书面教育强化,导致民间谜语赖以生存的基于生活的口传教育弱化。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民间谜语的复兴拟两条建议。

  

  

(二)(20分)

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俄]艾琳娜•萨夫琴科

       阴沉浓密的乌云向城市倾倒着寒冷的雨水。从北方吹来的风唱着忧郁的歌,黑色的水洼像墨迹一般,在人行道上四处漫流。天空严实地笼罩着,这沉重的石英门帘完全遮住了太阳,不给一丝透光的机会。

       街口那家食品店里,遮板下面一只湿透的杂种狗紧紧贴着墙,粘在一起的肮脏的毛向四处翘着,随着战栗的身子的每一次颤动也跟着发抖。

       狗因为饥饿和寒冷,还有对自己生而为狗的怨恨,悲哀地叫着。它旁边站着个老头,胳膊肘靠着掉皮的栏杆,嘴里叼着烟卷,火早就熄了,但还剩一半没抽完,他在想着什么事情。他黝黑的脸胡子拉碴,满是皱纹。狗突然打了个喷嚏,正在想事情的老头哆嗦了一下。

鬼东西!该死的!”他大声说。

       狗对着老头抬起自己棕色的三角脸,用同样棕色的眼睛疲倦地看了看他。它眨了两次眼,微微垂下睫毛,瑟缩了一下。它的尾巴随意地摆动着,胆怯地,小心地,好像害怕吓跑了还没有到来的成功似的。

“鬼东西!”老头重复说,“看看你自己!把自己湿成这样……”

       狗褐色眉毛微微抬起,把湿脑袋往右低了低,留心听着。

“啊呀,该死的!看看你,跟个女人似的,讨同情来了!我要拿你怎么办,狗啊?”老头用教训的口气问,“大吃一顿,想吗?”

       棕色的发抖的邻居摇晃着尾巴,用粗糙的舌头舔自己的成鼻子。

“怎么叫你呢,倒霉鬼?你有名字吗?”

       杂种狗羞愧地低下了头,仿佛想告诉他,就算它之前什么时候有过名字,它也早就忘了。

“你是这样棕色的……就叫你棕妞吧。愿意吗?”

       他向它弯腰,伸出了手。狗瑟缩起来,压平耳朵,眼睛里闪过恐惧。

“唉,你这个棕妞啊,别怕,别怕,好样的。我不会欺负你的……”

“我叫维克多•叶戈雷奇,我们这就算认识了。”

       它疲惫的眼睛里出现了光彩,显出狗的快乐来。老头陷入了沉思,他觉得就在不久前自己的眼睛里也充满了这样的快乐。他又抽起烟来。

“如果,我把你带到公寓里去,甚至都不能说是公寓,只是个三十五平方米的小地方罢了,我把你安置在哪儿呢?”

       狗认真地听着。不像之前那样颤抖了,它已经坐了起来,尾巴更活跃,像钟摆似的来回晃动。这个湿透的不幸的东西慢慢活了过来。

       老头跟狗说,一年前是怎样安葬了自己亲爱的阿列芙季娜•费多罗夫娜,他们一起生活了四十二年,她是多么的温顺,安静,毫无怨言地解决由于他讨厌的性格产生的不快。她一直都体贴,善解人意,直到最后一天还忠诚地看着他的眼睛。

“你现在干吗像她一样看着我的眼睛?别折磨我的心啦,棕妞!没有她我就没有生活了……”叶戈雷奇抱怨说。

“如果我突然死了,你该怎么办呢?”老头问,“跟我一起躺着吗?”

       狗叫了几声,前爪下了一级台阶,它整个的样子都在表明,已经准备好跟主人走了。“汪!”它发出精力充沛的乞求的叫声。

“汪,汪……”老头重复它的叫声,“那你吃什么呢?荞麦粥、清汤和面包吃吗?我早上就吃的这个,没什么,能吃罢了。”

“汪!”狗赞成地响应。

       狗又开始跳台阶,往下了一级,这样做了好几次。老头完全明白了它的意思。

“走吧,棕妞,两个人更好打发时间。最主要的是,你能听,几乎也不说话,就像我的……”

       老头沉默了。他用手里洗净的手绢擦眼睛,大声哽咽起来。

“我现在跟你一样,也是条狗。”

       接下来他一句话也没说。他们一起下了台阶,慢慢地往家走。老头走在前面,没注意雨已经小了些,他在心里问:“人的灵魂可以转移到狗身上吗?如果这个小东西身上有我的阿列芙季娜•费多罗夫娜的灵魂呢?”然后他往回转身,担心狗跟不上他,但看到它正拖着步子走在后面,立马放心了。他淡色的小眼睛里充满了平静的喜悦。

       在入门的地方他耽搁了一下。回忆涌上心头,突然又生出一种希望。

“我把钥匙放哪儿了!?”老头拍着自己的口袋,“真是倒霉!这样连家也进不去了……”

       狗鼻子却从雨里无数的气味中精准无误地找到了新鲜的肉的味道。这种味道很强烈,让人激动……对于一只饥饿的狗来说,还有什么比牛肉的香味更能触动它的呢?

       在家附近三十米的地方,走来一个高大强壮的男人,撑着一把大黑伞,穿着昂贵的大衣。他走得不急不忙,尽力绕过水洼,手里提着几个包装好的食品袋,其中一个里面就放着让狗咽唾沫的东西。他现在已经走到门口对面了,吃的东西的味道让人头晕。大豆和肉做成的熏肠,用薄膜裹着的鸡肉,还有隐约可以闻到的酸奶油的味道……

       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找到了钥匙。锁弹了一下,门开了。

“进来吧,我的好姑娘,我给你做粥和清汤……”他边扭头边说。狗不在了。

       老头茫然地看了一圈院子。杂种狗夹着尾巴,正小步追着美味的香喷喷的袋子,伸长了脖子,一直在嗅,不想错过一丝一毫自己作为狗的幸福……

棕妞,棕妞。”叶戈雷奇轻轻地叫,重重地叹了口气。

       狗停住了,好像听到了这些。它弯着身子,伺伏,扭头,然后又看向已走远的塑料袋,突然离开原地,直接跳过水洼,往回飞奔。它开心地叫着,围着老头快速地转了好几圈,一下子蹿进门里。

       叶戈雷奇笑了。他跟着棕妞往里走,慢慢地关上了铁门。

(选自2020年4月《外国文艺》,有删改)

 

(1)分析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文中划线部分是老人对狗的四次称呼,分别暗示了老人怎样的心理?

(3)文章结尾处设置了棕妞被食物吸引、去而复归的情节,请分析这处情节摇摆的效果。

(4)小说讲述了老人与狗的故事,为什么作者却单单以“狗”为题,谈谈你的看法。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

8.(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本论

欧阳修

       天下之事有本末,其为治者有先后。尧、舜之书略矣。后世之治天下,未尝不取法于三代者,以推本末而知所先后也。三王之为治也,以理数均天下,以爵地邦国,以井田域民,以职事任官。天下音定数,邦国有定制,民有定业,官有定职。使下之共上,勤而不困;上之治下,简而不劳。财足于用而可以备天灾也,兵足以御患而不至于为患也。凡此具矣,然后饰礼乐、兴仁义以教道之。是以其政易行,其民易使,风俗淳厚,而王道成矣。虽有荒子孱孙继之,犹七八百岁而后已。

      夫三王之为治,岂有异于人哉?财必取于民,官必养于禄。禁暴必以兵,防民必以刑,与后世之治者大抵同也。然后世常多乱败,而三王独能安全者,何也?三王善推本末,知所先后,而为之有条理。后之有天下者,孰不欲安且治乎?用心益劳而政益不就,認認然常恐乱败及之,而辄以至焉者,何也?以其不推本末,不知先后。

       而于今之务众矣,所当先者五也。其二者有司之所知,其三者则未之思也。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系天下之安危,莫先乎兵。此有司之所知也。然财丰矣,取之无限而用之无度,则下益屈而上益劳。兵强矣,而不知所以用之,则兵骄而生祸。所以节财、用兵者,莫先乎立制。制已具备,兵已可使,财已足用,所以共守之者,莫先乎任人。是故均财而节兵,立法以制之,任贤以守法,尊名以贤,此五者相为用,有天下者之常务,当今之世所先,而执事者之所忽也。

       今四海之内非有乱也,上之政令非有暴也,天时水旱非有大故也,君臣上下非不和也。以晏然至广之天下,无一间隙之端,而南夷敢杀天子之命吏,西夷敢有崛强之王,北夷敢有抗礼之帝者,何也?生齿之数日益众,土地之产日益广,公家之用日益急,四夷不服,中国不尊,天下不实者,何也?以五者之不备故也。

       今宋之为宋,八十年矣。外平僭乱,无抗敌之国;内削方镇,无强叛之臣。天下为一,海内晏然。为国不为不久,天下不为不广也。方今承三圣之基业,据万乘之尊名,以有四海一家之天下;尽大禹贡赋之地莫不内输,惟上之所取,不可谓乏财。六尺之卒,荷戈胜甲,力穀五石之弩、弯二石之弓者数百万,惟上制而令之,不可谓乏兵。中外之官居职者数千员,官三班吏部常积者又数百,三岁一诏布衣,而应诏者万余人,试礼部者七八千,惟上之择,不可谓乏贤。民不见兵革于今几四十年矣,外振兵武,攘夷狄,内修法度,兴德化,惟上之所为,不可谓无暇。天子之慈圣仁俭,得一二明智之臣相与而谋之,天下积聚,可如文、景之富;制礼,作乐,可如成周之盛;奋发威烈,以耀名誉,可如汉武帝、唐太宗之显赫论道德,可兴尧、舜之治。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兵不足威于外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之时又有能致之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欧阳修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爵地邦国

等:区分等级

B.生齿之数日益众

生齿:人口

C.尊名以

厉:磨砺

D.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

弊:困乏

(2)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推本末而知所先后也/奔车朽索,可忽乎

B.使下共上,勤而不困/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C.天子之慈圣仁俭/挟匕首备不测

D.兵不足威于外敢骄于内/其隙也,则施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对北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种种积弊作出非常透彻的分析,文章的结尾部分,更是勇敢地抨击了时弊,确实难能可贵。

B.本篇题为“本论”,顾名思义,就是论述治理国家的根本。作者提出为治必须重“均财”“节兵”“守法”“任贤”“尊名”这五件当务之急的大事。其中,又特别强调“均财”和“节兵”。

C.本篇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开头两段以三代之治做参照,三代之治是人们崇奉的理想,当朝则陷入严酷的现实,一古一今,一正一反,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D.文章善于从现象揭示事物本质。如在描述宋王朝现实状况时,先说“晏然”景象之下不安宁的边境形势,接着追问其背后的原因。这样由表及里,逐层剖析,既易于为人接受,又更加深刻有力。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之时又有能致之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5)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三王之为治,岂有异于人哉?财必取于民,官必养于禄。

兵强矣,而不知所以用之,则兵骄而生祸。所以节财、用兵者,莫先乎立制。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8分)

9.(8分)

吾富有钱时

(唐)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注】经求:经营;做买卖。貌哨:脸色难看。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妻子,全诗呈现出   的语言风格。

(2)这首诗是如何刻画妻子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6分)

10.(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材料二: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材料三: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孔子曰:“何不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行道之人皆弗忍,先王制礼,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子路闻之,遂除之。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1)材料一中“狷”的意思是   。材料一和材料三体现了孔子的   思想。

(2)材料二中孔子面对颜渊的死过于哀恸,材料三中孔子劝子路表达哀伤要适可而止。你怎么看待孔子的这番言行?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1.(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

四、作文(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俗人问一位智者:“太阳和月亮哪个更重要?”

       智者沉吟许久:“是月亮,月亮比较重要。”

“为什么?”

“月亮黑夜发光,那是行人最需要照明的时候;而白天,已经足够明亮了,太阳却在那时候照耀。”黑夜发光,照人行路,月亮自然重要。然而,白天明亮,正是因为太阳;再一想,皓月当空,还是因为太阳。

       如此看来,所谓智者,并不具备真正的智慧;然而,尘世中的俗人,却常常被“智者”引领人生。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像个智者,有时又变成俗人。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20-2021学年浙江省9+1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解答】A.“噱头”中的“噱”应读作“xué”。

B.“原形”中的“形”应改作“型”。

C.正确。

D.“毗邻”中的“毗”应读作“pí”。

故选:C。

 

2.【解答】(1)A.汲取:吸收;摄取,语境是吸取大自然馈赠的养分,使用正确;B.格外:特别。语境是特别美,使用正确;C.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不能修饰“地理位置”,改为“得天独厚”;D.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语境是形容“烟树”景观,使用正确。故选C。

(2)A.“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是两个独立句子,顿号改为逗号。故选A。

 

答案:

(1)C

(2)A

 

3.【解答】A.成分残缺,“加大”缺少搭配的宾语,在“培养支持”后加“力度”。

B.正确。

C.搭配不当,“反对餐饮浪费行为”中“反对行为”搭配不当,应为“杜绝行为”。

D.成分残缺,“随着”缺少搭配的动词,应在“月饼”后加上“悄然而生”。

故选:B。

 

4.

它自身不能消化木质纤维

为白蚁提供充足的养分

白蚁和鞭毛虫互利共生

5.

(1)示例当你老了。和叶芝《当你老了》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表现了夫妻间的相知相惜,令人感动且羡慕。

示例爱的牵挂。尽管已消逝于人间,但心里惦念,悄悄回家一探究竟,方才安心,委实温情脉脉。

(2)鉴赏:运用假设想象,虚设幻境呈现奇特情景;运用生活细节,饱含细腻情思;采用“你”“我”对话的方式,抒情亲切自然;采用回环结构,“消失在你的右侧”却又魂兮归来,令人震撼且泪目。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

6.【解答】(1)A.“往往采用寓意、象形、谐音、用典、成语等手法来影射和暗示谜底”说法错误,原文是“民间谜语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多种描绘手法,来影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用典、成语”无中生有,“用典、成语”明显违背民间谜语的“民间”特性;

C.“民间谜语都是采用方言表达”中“都是”以偏概全,材料三指出是“相当部分”;

D.张冠李戴,“民间谜语地域性特征体现在猜射对象的地域性上”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的第三段,根据原文,“猜射对象的地域性”仅是民间谜语地域性的“首要体现”。根据原文,是谜语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了“当地的民俗传统”,而非“地域性的猜射对象”。

故选B。

(2)D.“人口老龄化,导致民间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说法错误,原文说“从搜集整理民间谜语的资料来看,掌握民间谜语的主体力量几乎都在40岁以上,其实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上,数量又不多。这些数据说明,民间谜语面临着传承力量的断裂,土生土长的民间谜语其实用价值和娱乐的吸引力正慢慢消失,因而出现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现象”,由此可见“民间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与人口老龄化没有关系。

(3)与时俱进,多采用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创设传承环境,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社区教育中开展猜谜游戏。

谜语进课堂,编写校本教材,进行谜语知识教育;建立谜语文化传习所或者谜语工坊,培育谜语人才。

(二)(20分)

7.

(1)营造了寒冷压抑的氛围;导引下文流浪狗的出场;映衬了老人孤独阴郁的心情;与结尾老人收留小狗的温情画面形成对比。

(2)鬼东西:因被流浪狗打喷嚏惊吓,打断沉思而产生抱怨、嫌恶心理。棕妞:表现了老人对流浪狗的同情和接纳。我的好姑娘:老人因对妻子的思念而对流浪狗产生了怜爱之情,重燃生活的希望。棕妞:表现了老人对流浪狗回来既期待又不够自信的心理。

(3)出乎意料的情节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加了小说戏剧性。有利于展现老人复杂的心理,“茫然”“重重地叹了口气”表现出的失落,恰恰凸显了老人内心对爱和温暖的渴望。深化小说主旨,有利于表现这对处境艰难的“朋友”彼此温暖的真挚情感。

(4)“狗”是小说的主要叙述对象,狗的命运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意蕴丰富,“狗”既指流浪狗,也是老人的自嘲,表现了老人的落魄孤独;暗含主旨,“狗”是老人心事的倾听者、情感的寄托者,小说结尾棕妞去而复归的情节,暗含在困境中彼此温暖、相互依靠的主旨。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

8.【解答】(1)C.厉:勉励。译文:尊重名位来劝勉贤才。

(2)A. 代词,指夏、商、周三代/副词,难道、怎么。

B.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

D.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不译。

故选B。

(3)B.“守法”应改为“立法”,原文是“所以节财、用兵者,莫先乎立制”,意思是节省财力、善于用兵的方法,没有比建立制度更紧要的了,是“建立制度”,即“立法”。“特别强调‘均财’和‘节兵’”一句,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到“而于今之务众矣,所当先者五也”,意思是当代要做的事情很多,应该先做的有五件,这五件事没有先后。

(4)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之时/又有能致之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5)三王治理国家,难道与常人会有什么不同吗?他们的财物一定从百姓那里取得,官吏一定从俸禄中得到供养。

军队强大了,却不懂得用它的方法,那么兵士便会骄横而产生祸乱。节省财力、善于用兵的方法,没有比建立制度更紧要的了。

 

参考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主次轻重,治国的方法也应分先后缓急。记载尧、舜的书交字简略。后代治理天下,没有不效法夏、商、周三代的,因为三代治理国家能够推究事情的主次,知道办事的先后。夏禹、商汤、周文武三王治理天下时,制定赋税来平均天下的负担,用爵位和封地来区分诸侯国等级,建立井田制使百姓定居,根据职责任命官吏。国家有一定的贡赋收入,诸侯国有一定的制度,百姓有一定的职业,官吏有一定的职责。使百姓供养朝廷,虽勤劳但不穷困;朝廷治理地方百姓,简便却不劳累。财力足够使用并可用来防备天灾;军队足以抵御外患但又不至于成为祸患。这一切具备了,然后制定礼乐,倡导仁义来教导百姓。因此,政令就容易推行,百姓就容易指使,社会风气淳朴敦厚,王道便形成了。即使有荒淫懦弱的儿孙继位,也能传七八百年才会完结。

       三王治理国家,难道与常人会有什么不同吗?他们的财物一定从百姓那里取得,官吏一定从俸禄中得到供养。镇压暴乱必定依靠军队,防范百姓必定使用刑法,这一切都同后世治国的人大体相似。然而后世常常多混乱失败,三王却能够安定,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三王善于推究事情的主次轻重,知道办事的先后缓急,因而做事有条有理。后代的统治者,谁不想天下安定而且治理得好呢?他们用尽心机,越是劳苦政事越不能成功,忧心忡忡地常常害怕暴乱失败的发生,而暴乱失败却总是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推究事情的主次轻重,不知办事的先后缓急。

       当代要做的事情很多,应该先做的有五件。其中有两件是主管官吏知道的事情,其他三件却还没有想到它们。满足天下的用度,没有比财物更要紧的;维系天下的安危,没有比军队更重要的。这该是主管官吏知道的事情。然而,即使财物丰富了,如果征收没有止境、花费也没有限度,那么百姓越来越贫困、官府便越来越劳累。军队强大了,却不懂得用它的方法,那么兵士便会骄横而产生祸乱。节省财力、善于用兵的方法,没有比建立制度更紧要的了。制度已经具备,军队已经可以驱使,财物已经足够之后,能够守住这种情况的方法,没有比任用贤人更紧要的了。所以调剂财物节制军队,制定法令来控制它们,任用贤人来保持法制的推行,尊重名位来劝勉贤才,这五件事相互作用,是统治天下的人经常要做的,也是当代最紧要的事情,却被执政的人忽视了。

       现在全国并没有暴乱,皇上的政令并没有残暴之处,并没有大的水旱灾害,君臣上下也不是不和。凭着这么安稳广大的天下,又没有一点事故,而南夷有人竟敢杀害皇帝任命的大官,西夷有人竟敢反叛称王,北夷有人竟敢僭号称帝分廷抗礼,为什么呢?人口的数目一天天增多,土地的出产一天天丰富,公家的消耗一天天窘急,以至四方异族不归服,中央朝廷不被尊重,天下财源不充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五件事没有做好才这样啊。

       宋朝自建立以来,到现在八十年了。对外平定了割据称王的混乱局面,再没有与朝廷抗衡的国家;对内削弱了藩镇,没有强悍的反叛大臣。天下一统,全国平安。建立国家不是不久,天下不是不广大。现在继承三代圣主打下的基业,凭着皇帝的威名,据有四海一统的天下,从前大禹征收贡赋的所有土地没有不向朝廷纳税的,听凭朝廷去征收,不能说缺乏财物。身长六尺的士兵,握着戈矛穿着铠甲,力量能开足五百斤的强弩、拉满二百斤的弓的人有几百万,专听朝廷的控制和命令,不能说缺乏士兵。朝廷内外的官员,在职的人有几千名,三班院和吏部还常常有几百名官员等待派遣,三年进行一次科举考试,应考的人有一万多,其中赴礼部考进士的有七八千,专听朝廷挑选,不可以说缺少贤才。百姓没有见到战争差不多有四十年了,对外振作军威,驱逐敌人,对内完善法令制度,提倡道德教化,专等朝廷去做,不可以说没有时间。凭着皇上的仁慈、圣明、俭朴,得到一两个明智的大臣一起来谋划,那么,国家的积蓄,可以像汉文帝、汉景帝时那么富足;制作礼乐,可以像周朝那么兴旺;发扬国威,使名声照耀天下,可以像汉武帝、唐太宗那么显赫;讲究道德,可以出现尧、舜时的安定局面。但是,现在财物不够朝廷使用而百姓已经很困乏,士兵不能镇慑敌人却敢对国家骄横,制度不能成为万代的法制而一天天地芜杂。一切都苟且敷衍,与五代时没有不同,这很该叹息啊。这正是处在能达到治理天下的形势,逢上可以成功的时代,又有能成功的资本,然而究竟还害怕什么而长期不励精图治呢!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8分)

9.

(1)见钱眼开;平实通俗(意思相近即可)

(2)通过动作描写,如“看我好”“叠袍袄”等,写出妻子对丈夫的殷勤;通过神态描写,如“满面笑”,写出妻子见丈夫拿钱回家时的媚态;运用比喻手法,以白鸽、鹦鹉作比,写出妻子对丈夫的亲昵、迎合;运用对比手法,以妻子对丈夫在富贵和贫穷时的两种态度,讽刺妻子唯利是图。

 

译文:

       当我境况富裕,有很多钱的时候,妻子儿女都待我非常好。如果我脱下衣裳,他们就会争着帮我把它们叠好。我如果出门去经营求财,他们就会殷勤地送我,直到大路上。我带着钱进入家门,他们见到我马上满脸堆笑。像白鸽一样盘旋在我的周围,像鹦鹉一样一呼百诺。有时我偶然暂时贫穷,他们看到我就不给我好脸色看。人有多次贫困的时候,也还有多次富裕的时候以相报偿。如果只图钱财而不顾念亲人,那就等着看来时的报应吧。

(三)(6分)

10.

(1)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中庸之道。

(2)材料二中,孔子面对最喜爱的学生的早逝,痛心衣钵不能传承,可谓爱之深痛之切。这是为师者的真 情流露和仁爱之心的体现。 材料三中,孔子认为悲伤也要有度,丧期已满,就应该回到正常生活了,这也符合礼的规定和要求。这是孔子对待礼的认真严肃的态度。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材料二: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太过了!”孔子说:“有悲痛太过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

       材料三:子路为出嫁的姐姐服丧,到了可以除服的日子他还不除。孔子就问他:“为什么还不除服呢?”子路说:“我的兄弟很少,所以不忍心到了九个月就除服啊!”孔子说:“先王制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于正人君子来说,就是教他要适当控制感情的。”子路听了,就立即除掉了丧服。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1.【解答】故答案为:

(1)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重点字:愤)

(2)又重之以修能  纫秋兰以为佩(重点字:佩)

(3)如今有谁堪摘 独自怎生得黑(重点字:堪)

(4)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重点字:坠)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字: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