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天津卷新高考作文集锦

2020年天津高考卷考场佳作精选

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议论文写作:精准用例——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1

天津市南开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往今来,仰望星空,有多少人对(   )无垠的宇宙心生向往。时至今日,中国已牢牢占据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奔月的嫦娥、追日的夸父、指路的北斗……悉数这些科研成果的命名,中国人真的浪漫极了。

比如,“神舟”的意思是神奇的天河之舟,有着与“神州”同样的发音,“神舟”也有神采飞扬之意。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将人类第三个送入太空的国家。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月球的憧憬。2004年,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就被命名为“嫦娥工程”。这个神话中的另一个角色是玉兔,它陪伴嫦娥在月宫里(    )了漫长岁月。在现实中, 2013年“嫦娥三号”的月球车便得名“玉兔”。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后,科技人员按计划开展了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对两器分离的实施条件,进行了最终的(    )确认,确保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静谧   渡过   检察B.静穆   渡过   检查

C.静谧   度过   检查D.静穆   度过   检察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B.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C.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将人类第三个送入太空的国家。

D.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将人类第三个送入太空的国家。

3.下列各项中的省略号与选文第一段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我想见见您……我……”

B.我随手抓起一把豆角递到孩子手里,说:“千难万难也不差这一点点,我宁愿十天不吃啥也不能让孩子受苦!……”

C.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4.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以下关于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人物

思想

学派

经典语句

A.孔子

仁、义、礼

儒家

克己复礼为仁

B.孟子

性善论

儒家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C.老子

道法自然

道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墨子

无为而治

墨家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A.AB.BC.CD.D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节选自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二: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节选自《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节选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5.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作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而不是单凭热情工作,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B.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C.毛泽东同志用“有的放矢”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应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出发,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6.根据材料二、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其化学特性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元素周期表才被证实为真理。

B.当勒维烈根据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确实发现了海王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成为公认的真理。

C.人在观察现象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主体性是重要的,同时它也是正确的。

D.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可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改造世界是对世界进行正确认识的基本条件。

7.以上三则材料涉及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夸夸其谈B.无的放矢C.纸上谈兵D.知行合一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虑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物             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焉     辟:偏向

D.之其所哀而辟焉       矜:怜悯,同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大学道               吾为其无用而掊

B.知止后有定           人不仁,如礼何

C.欲齐家者             恕乎

D.小人闲居不善         之于未有

10.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B.跨者不行

C.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B.《礼记》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美学等思想。

C.曾子,名参。其父曾点,字皙,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D.“慎独”可以理解为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

1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心不在 / 焉视而不见听 / 而不闻食 / 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 / 焉视而不见 / 听而不闻 / 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 / 视而不见 / 听而不闻 / 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 / 而不见听 / 而不闻食 / 而不知其味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继而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3)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恨 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 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使用数量词,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展现了个人的困苦经历和国家的艰难遭遇。

B.颔联中,“草木变衰”暗示诗人已入蜀多年。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飘零憔悴。

C.颈联中,诗人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他的无限情思,映照了题意,诗味隽永。

D.尾联抒写诗人听到唐军战况后的心情,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充分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句子默写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子曰:“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曾子曰:“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5)知人者智,________。(《老子》第三十三章)

(6)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老子》第六十四章)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堂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那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涌泪: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武庙街的颐楼,是蒙自十分有特色的民居。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十分幽雅闲静,被作为了联大女生的宿舍。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噓噓,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一个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     ;   ……”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全面抗战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而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11)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有删改)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他们的生活与南湖融为一体;南湖也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家园。

B.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师生,常在湖边从事读书、唱歌、诵诗等活动。他们的生活平静、惬意,每天无忧无虑。

C.听风楼的得名,只是因为山风呼啸,使联大女生不能成眠。此名表达了女生们因居住环境差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D.冯友兰先生为清华毕业生题词,用“屡经艰苦”概括了西南联大学子由北平终至昆明蒙自所经历的种种磨砺。

E.本文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鱼翔浅底”“如怨如诉”等,会令我们想起《沁园春•长沙》《赤壁赋》中的名句。

19.西南联大师生的哪些言行体现了“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请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

20.第③段中,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涌泪”,请对此诗的节选部分进行赏析。

21.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并插入了大量对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生活的追怀,请简要分析这种叙事方式的效果。

22.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题目中“这一湖水”的魅力体现在何处。

 

 

七、语言表达

23.以下是《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第⑧段中空缺的诗句,请将句前的序号按最恰当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①荷花海子忆升平

②楼外歌声杂醉醒

③风物居然似旧京

④桥边鬓影还明灭

第⑧段,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       ……”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参考文段)

 

八、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说,“勇者不惧”。勇者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迎难而上的焦裕禄,是疫情下敢于担当的逆行者,是挑战极限的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队员……也是以各种方式展现勇气的你和我。

步入2021年,你对“勇者”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静谧,指安静;静穆,指安静庄严。根据语境形容“无垠的宇宙,选择“静谧”。

渡过,多对于空间而言,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或通过;度过,是对于时间而言的。根据语境搭配“岁月”,选择“度过”。

检察,指检举核查,考察;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根据语境是科研准备工作,选择“检查”。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偷换主语,或者第二个分句“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缺少主语。 

C.语序不当,“第三个”应放在“将人类”之前。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中途易辙,语序不当,“第三个”应放在“将人类”之前。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的“奔月的嫦娥、追日的夸父、指路的北斗……”,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A.省略号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B.省略号表示示话未说完;

C.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

D.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D.“无为而治”是道家代表思想,墨子的代表思想为“兼爱非攻”。

故选D

 

5.C

6.A

7.D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错,根据原文,“有的放矢”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勒维烈从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 

C.“因此主体性是重要的,同时它也是正确的”错,根据原文,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虽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但追求真理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因此,不能推论出主体性是正确的。 

D.“必然可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错,根据原文,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是必然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而是有时可以。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成语含义的能力。

A.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B.无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C.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D.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就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故选D

 

8.B

9.D

10.D

11.A

12.C

13.B

14.(1)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2)要使意念真诚,就先要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3)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格:推究。句意: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故选B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的;代词,它。 

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  

C.代词,自己的;语气词,大概。  

D.动词,做。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大学:古义,大人之学,博学;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  

B.不行:古义,行走不稳;今义,不可以。   

C.虑:古义,用绳结缀;今义,思考,担忧。 

D.孺子:古今均指小孩子。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

“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B;“视”是名词,作主语,“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D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三纲八目”说的核心。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彰显;明德,美德。

2)关键词:诚,使动,使……真诚;致其知,获得知识。

3)关键词:好,喜好;恶,缺点;美,优点;鲜,少。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所谓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小人在闲居独处时做不好的事,没有什么坏事不干,见到君子后就隐藏躲避,掩盖藏匿做过的坏事,宣传夸耀自己做过的善事。岂不知在别人眼中看着他,就如同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有真实的想法,外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很谨慎。曾子说过:“虽独处,其实也有很多眼睛在看着你,很多手在指着你,多么严厉、多可敬畏啊!”财富可以装饰屋室,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

所谓要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自身如果有愤怒怨恨,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畏惧恐慌,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喜好欢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忧患烦愁,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这就是说,修养自身德行就是要端正内心。

所谓管好家要先修养好自身的德行:就是说人们对自己所亲爱的人会偏向喜爱,对自己所厌恶的人会偏向厌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会偏向敬畏,对自己所怜悯的人会偏向怜悯,对自己所傲视怠慢的人会偏向傲视怠慢。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所以谚语说:“对于自己的孩子,没有人还知道孩子有缺点;对于自己的庄稼,总觉得禾苗长得还不够壮硕。”这就叫不进行自身德行的修养就不能管好自己的家。

 

15.D“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错。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诗人胸怀的开阔。

16.①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②长久处于战乱中的无奈、悲凉;③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④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悦;⑤渴望早日平定叛乱的忧国忧民之情。

17.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慎”“胜”“彬”“弘毅”“勿”。

 

18.BCB.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蒙自师生的生活只是相对平静的。而且师生心中仍怀有强烈的思乡之情,也在为国家民族之生存而奔走,并不是每天无忧无虑。

C.联大的女生将颐楼称为听风楼,既指这里可以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她们的家国之思并激发了她们抵御外侮的豪情。思乡之情并非因居住环境差。

19.(1)同学们不远千里由北平辗转到蒙自,屡经艰苦,但仍坚持求学,体现了顽强坚毅的精神。

(2)西南联大的女生将颐楼改名为“听风楼”。她们在强烈的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况下,仍坚持在蒙自读书;此举也可以表达联大女生抵御外侮的豪情。

(3)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此举为呼吁国人,在强敌入侵之时,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有的同学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体现了在外敌入侵之时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有的同学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体现了抵御外敌时刚毅、顽强的精神。

(4)闻一多先生静心读书,长时间不下楼活动。他的“怒读救国”的行为,体现了一名学者刚毅的品质、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20.《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设问等修辞,结构上首尾呼应。修辞上加强节奏,强化了抒情效果,增强了感染力;结构上结尾重复开头内容,强化了主题,使结构完整、严谨。强烈抒发了对南湖的欣赏、赞美之情以及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

21.(1)使文章的主要脉络清晰、完整,结构紧凑。

(2)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增强了文化内涵。

(3)补充说明了当年蒙自联大师生学习期间的背景材料,或交代了一些细节,使读者获得了更真实的阅读感受。

(4)能使当年师生的形象更生动完整,突出了他们的特点。

(5)能突出本文的中心,深化文章的主题。

22.(1)这一湖水,见证了联大师生在美丽的南湖边度过的那一段相对宁静的读书生活;

(2)这一湖水,也见证了西南联大师生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潜心治学的学术精神。

(3)这一湖水,还见证了当年联大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23.③①④②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这道题要求考生给诗歌排序。所给的是七言绝句,那么考生首先要了解七言绝句的一般常识。

绝句的第一二四句要押韵,这样,所给的“京”“平”“醒”押同样的ing韵,那么句④应处在这首诗第三句的位置。而②与④都写的是眼前的景,且词性相同,对仗工整,如名词“荷花”对名词“桥边”,名词“海子”对名词“鬓影”,动词性短语“忆升平”对动词性短语“还明灭”,这样诗的后两句排序为④②,③①是诗的前两句。

七言绝句的平仄排出诗的前两句,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再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首句第一字可以是平声字。这样,前两句的平仄就是: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风(平)物(仄)居(平)然(平)似(仄)旧(仄)京(平),荷(平)花(平)海(仄)子(仄)忆(仄)升(平)平(平),这样,③应该在①前。综上分析,这首诗应该排序为:③①④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