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场中诗词散文里的端午节

高考精品讲义集

考场中唐宋元明清诗词里的元宵节(习题含答案)

考场中唐宋清诗词里的春分(含解题技巧解析)

诗词里的重阳节——登高喝酒吃螃蟹,忧愁豁达不敬老




1.B

2.①蕴含在这个节日仪式背后的,也就是造成端午的香香的气味的,正是适应节候去瘟避邪的动机。

②他们能够把实用的动机予以诗化,使人们在充满诗意的仪式中享受节日的愉悦。在福州,对联不光是春节张贴,一般节庆也都贴.

③“扒龙船”(福州话)是为了寻找那位为理想投江的诗人——结果成就了一项惊天动地、万民同乐的竞技;包粽子,据说是给溺水的诗人送食物的,结果成就了一方传统美食。

3.引用李白的诗,是为了证明福州对联中的“梅花落”有出处,从而间接证明福州的节日仪式充满诗意;引用董平章的诗,可以再现清朝的赛龙舟的场面,说明龙舟竞渡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章多处引用古诗,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A项,“这香气来自包括菖蒲、艾蒿、香囊、粽叶、茉莉、含笑和白玉兰等”表述错误。相关信息在第①段,第①段在叙说了许多香气后,倒数第二句来了一个“但此刻充盈着这城市的,是端午特有的香气”,一个“但”字转折,即可说明前面那些香气均不是端午特有的香气。

C项,“旨在说明‘我’严谨的治学态度”表述错误。文章引用对联“海国中天传令节,江城五月落梅花”,是在说明端午节日中饱含的诗情,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博大及智慧。

D项,“目的是衬托母亲包的粽子结实,凸显福州的粽子味道最本色”表述错误。写各地不同样式的粽子意在说“据说是给溺水的诗人送食物的,结果成就了一方传统美食”,表现我们民族“化解人间的苦难,将悲怆转化为现世的享乐”的智慧与达观。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把握和筛选文章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认真阅读文本,筛选文章中重要信息,从而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语句作用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语句所在的位置,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着手。形式包括手法(此处引用,是解题条件)、结构、效果;内容包括文章话题、所写具体形象或材料、要表达的情感等。

本题中要认真阅读文本,首先看作者在何处用这两人的诗,与上下文有何联系(结构的作用}; 其次看这两句诗所在段落主要写什么内容,看诗句与作者写的主要话题有何关系(内容的作用);本题中,引用李白的诗,是为了证明福州对联中的“梅花落”有出处;引用董平章的诗,可以再现清朝的赛龙舟的场面; 再看文章主旨是什么,这两句诗的引用对表现主题有没有作用(主题的作用);另外,诗句在文中的引用往往能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性可读性等等,看看这些引用是否有这样的作用。本题中,引用李白的诗,通过证明福州对联中的“梅花落”有出处,目的是间接证明福州的节日仪式充满诗意;引用董平章的诗,为我们展现了清朝的赛龙舟的场面,目的是为了表现龙舟竞渡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特殊效果的角度考虑,文章多处引用古诗,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




原版两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篇文学性文本阅读、14首古诗鉴赏

想要用这份当讲义的老师

可以扫码添加作者微信付费索取,无水印word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