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附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高考精品讲义集

上海市闵行区金汇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应用(10分)

1.(5分)名句填空。

(1)质胜文则野,   。(《雍也》)

(2)   ,可怜春半不还家。(   《春江花月夜》)

(3)《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2.(3分)小明在学习上贪图安逸,总希望轻轻松松就能学本领,下列哪句名言最适合引导他(  )

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C.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艺术家、学问家从事作用于灵魂的工作,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只有与社会发展、国家前途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文艺创作不是“一个人的风花雪月”

学术研究不是“象牙塔里的皓首穷经”

凡是伟大的作品必然是陶冶情操浸润人心的

凡有价值的成果必然是影响社会引领思想的

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4.(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穿过云朵直至阳光处

﹣﹣在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贾平凹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几年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翻译就是世界文学。这话让我吃惊,可冷静一想,事情确实是这样的,没有翻译,从何谈世界文学呢?正是一批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出去,尤其是被翻译出去的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使世界才了解了和正在了解着中国文学。翻译的功德巨大啊!现在,中国的政府、中国的文学组织机构,中国作家对翻译的热情很高,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解读中国故事”,其希望和目的要让中国作家的作品更多地翻译出去,翻译得更好更准确更丰满,有幸参加这个大会,对于如何解读中国故事的话题上,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解读中国故事,就是让人知道这是中国的故事,并从故事中能读到当今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能读出中国的气派、味道和意义。而当下的中国,作家是极其多,作品也是极其多,据有关资料报道,仅长篇小说,每年就印刷出版三千余部,在这些庞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里,怎么去识别哪些是有价值的作品,哪些是意义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译出去,哪些作品是需要下工夫做的重点翻译?别说翻译家,就是中国的文学专业人员也难以做到那么好。虽然对于一部作品的优劣高低鉴别那是自有一种标准和感觉的,好的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它会口口相传,产生出影响,但是当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读过,或无法从整体上来把握时,具体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读。

我的意思是能多读些作品尽量去多读些作品,从而能从中国文学的整体上去把握和掌控,当把豆子平放在一个大盘里,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就自然都发现了。要了解孔子,不仅是读孔子,还有必要读老子,读荀子,读韩非子等等,这样更能了解孔子。在这种能整体把握当下中国文学的基础上,就可以求辩解: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它的文学与西方文学有什么不同?与东方别的国家的文学有什么不同?它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生活?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精神和气质?这些生活这些精神这些气质,在世界文学的格局里呈现了什么样的意义?

这样,就可能遴选出一大批作品来,这些作品因作家的经历和个性不同,思想和审美不同,他们的故事和叙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态上,色彩上,声响上,味道上各异。如何进一步解读,途径之一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化。

说到了解中国的文化。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包括艺术作品中,是有着相当多的中国文化的表现,但那都是明清以后的东西,而明清是中国社会的衰败期,不是中国社会的鼎盛和强劲期,那些拳、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是浅薄的零碎的表面的东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国文化一定要寻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比如中国文化中关于太阳历和阴阳五行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它的哲学观念的。比如中国的宗教有儒、释、道三种,道是讲天人合一,释是讲心的转化,儒是讲自身的修养和处世的中庸,这三教如何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构成和运行的。比如,除了儒释道外,中国民间又同时认为万物有灵,对王的敬畏,对自然界的阴阳的分辨。中国文化中这些元典的东西,核心根本的东西,才是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性格,它重整体,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关系,重秩序。能深入了解了这些,中国的社会也才能看得懂,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也才能搞明白。有了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性格、宗教和哲学,进而又影响和左右着中国人的审美,形成了它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

我在早年,曾说过,我们的写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学学习,目光要盯住全人类的主流东西,而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又一定要中华民族的东西。我举了个例子,当我们没有乘坐过飞机,我们认为天是阴晴的,月是圆缺的,云是聚散的,当我们乘坐了飞机,才发现云层之上都是阳光,穿过哪一朵云,无论这朵云是导致着下雨或是冰雹雷电,穿过去都是阳光。如果把阳光比喻人类共通的东西,我们的作品一定要穿过这些云朵直至阳光处。而同时,我们是生存在某一朵云下,即便这些云朵在下雨下冰雹,我们也不必从这朵云下跑去另一朵云下,就在这一朵云下穷力穿过去阳光处,这朵云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穿过时就是我们的表现形式。

为了穿过我们的云层,我也曾经把我们的戏剧与西方的话剧作过比较,把我们的水墨画与西方的油画作过比较,把我们的中医与西医作过比较。戏剧更多的是写意,话剧更多的是写实,水墨画更多的是线条,油画更多的是色块,中医更多的是综合,西医更多的是分析。我讲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读中国故事时,不仅要看到这个故事是否传奇,是否热闹,是否精彩,更要看到这个故事是怎么讲的,它的思维、方法、语言是中国式的。

(节选自2014年10期《美文》,有改动)

(1)第段加点的“解读”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关于中国文化“元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元典指的是中国文化中精髓、核心、根本的东西。

B.拳、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是中国文化元典的表现形式。

C.中国文化元典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性格、哲学观念和社会运行。

D.中国人的思维性格、宗教和哲学影响和左右了中国人的审美。

(3)分析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下列推断与文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A.贾平凹的发言对象是翻译中国作品的汉学家、翻译家。

B.中国文化的元典最终会影响和左右中国作家的写作。

C.东西方差异导致中国作家只能穿过中国“这朵云”。

D.翻译家应选择既具故事性又具中国特色的作品翻译。

(5)本文思路十分清晰,请结合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围城•冬夜

钱钟书

 

柔嘉不愿意姑母来把事闹大,但瞧丈夫这样退却,鄙薄得不复伤心,嘶声说:“你是个懦夫!懦夫!懦夫!我再不要看见你这个懦夫!”每个字像鞭子打一下,要鞭出她丈夫的胆气来,她还嫌不够狠,顺手抓起桌上一个象牙梳子尽力扔他。鸿渐正回头要回答,躲闪不及,梳子重重地把左额打个正着,迸到地板上,折为两段。

鸿渐惊骇她会这样毒手,看她扶桌僵立,泪渍的脸像死灰,两眼全红,鼻孔翕开,嘴咽唾沫,又可怜又可怕,同时听下面脚步声上楼,不计较了,只说:“你狠,啊!你闹得你家里人知道不够,还要闹得邻舍全知道,这时候房东家已经听见了。你新学会泼辣不要面子,我还想做人,倒要面子的。”走近门大声说:“我出去了!”慢慢地转门钮,让门外偷听的人得讯走开然后出去。柔嘉眼睁睁看他出了房,瘫倒在沙发里,扶头痛哭。

鸿渐走出门,神经麻木,不感觉冷,意识里只有左颊在发烫。头脑里,情思弥漫纷乱像个北风飘雪片的天空。他信脚走着,彻夜不睡的路灯把他的影子一盏盏彼此递交。他仿佛另外有一个自己在说:“完了!完了!”散杂的心思立刻一撮似的集中,开始觉得伤心。左颊忽然星星作痛。同时感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鸿渐本能地伸手进口袋,想等个叫卖的小贩,买个面包,恍然记起身上没有钱。他无处可去,想还是回家睡他看表上十点已过,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出来的,也许她早走了。

他一进门,房东太太听见声音,赶来说:“方先生,是你!你家少奶奶不舒服,带了李妈到陆家去了,今天不回来了。这是你房门的钥匙,留下来交给你的。你明天早饭到我家来吃。”鸿渐心直沉下去,捞不起来,机械地接钥匙,道声谢。房东太太像还有话说,他三脚两步逃上楼。

开了卧室的门,拨亮电灯,破杯子跟断梳子仍在原处,成堆的箱子少了一只。他呆呆地站着,身心迟钝得发不出急,生不出气。柔嘉走了,可是这房里还留下她的怒容、她的哭声、她的说话,在空气里没有消失他望见桌上一张片子,走近一看,是陆太太的。忽然怒起,撕为粉碎,狠声道:“好,你倒自由得很,撇下我就走!滚你的蛋,替我滚,你们全替我滚!”这简短一怒把余劲都使尽了,软弱得要傻哭个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觉得房屋旋转,想不得了,万万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经理,说妥了再筹旅费,旧历年可以在重庆过。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

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选自长篇小说《围城》,有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注:本文节选自《围城》结尾部分,主要情节为方鸿渐和孙柔嘉在结婚定居上海后,因双方家庭和亲族,甚至佣人的介入,矛盾更为复杂,不断发生龃龉和纠纷。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刚建的新家解体,他打算投奔在重庆当官的赵辛楣谋取职业。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的情节是因为夫妻吵架,方鸿渐、孙柔嘉先后出走,最后借老钟的声音暗示了家庭的解体。

B.方鸿渐最后回到家,表现出丰富的情绪变化,从失望苦恼到愤怒狂躁,最后沮丧无奈。

C.小说表面上描写的是方鸿渐的家庭生活,实则隐含着作者的诸多人生哲思。

D.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柔嘉与鸿渐对于二人的婚姻都已失望透顶,不抱期待。

(2)妙用比喻是钱钟书的写作特色,请对第三段划线句加以赏析。

(3)请根据第段的内容,分析方鸿渐的形象特征。

(4)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8分)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本诗的题材是   

(2)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姑苏人家,傍河而居的风物特点。

B.颔联以名词性短语构成对比写出水乡悠久的历史和美景。

C.颈联“卖”和“载”两个动词,描绘了吴地的繁荣和富足。

D.本诗的语言典雅华美,在简朴疏淡中透出水乡氤氲的韵味。

(3)赏析独具匠心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四、文言文阅读(32分)

7.(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洴澼絖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魏王我大瓠之种   

瓠落无所容   

吴王   

吴王使之   

(2)下列句子中,与“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村中少年好事者

C.齐国之美丽者也

D.楚人有涉江者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忧其瓠落无所容/有是四端自谓不能者

B.我树之成实五石/拔剑撞破之

C.盛水浆/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D.吾其无用而之/吾属今之虏矣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对惠子所说的故事内容虽是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说在人心上,说在逍遥游境界的追求上。

B.庄子讥笑惠子大而无用,以“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讽刺惠子不善用大,心如蓬草。

C.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本文寓言故事也能得出这样的启示:物各有其用。

D.“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事物的不同使用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何看特手中的绝技是关键,不为近利所蔽,才称得上高瞻远瞩。

(5)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6)请对本文中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评析。

8.(14分)阅读下文,完成答题

       (1)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静而思之,何迷之甚!庄云: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之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以隋珠而弹千仞之雀,人犹笑之,况背道德、忽性命而从非要,以自促伐者乎?

       (2)夫以名位比道德,则名位假而贱,道德真而贵。能知贵贱,应须去取,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志。庄云:行名失己非士也。若不简择,触事皆为,心劳智昏,修道事阙。

【注释】简:选择循: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懂得生活的意义的人不去追求对生命没有价值的事物隋珠:夜明珠。

(1)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

B.耳

C.哉

D.矣

(2)画线句“何迷之甚”的“迷”所指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3)“隋珠弹雀”是一个成语,在本文中“隋珠”和“雀”分别喻指      

(4)文章两次用到“庄云”进行论证,对此加以评析。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首句提出中心论点:面对事物须分清主次、轻重,有所选择,懂得取舍。

B.本文正面提出观点,在论证上主要采用反面论证,揭示危害,敲响警钟。

C.本文论证思路严谨、论证方法多样、语势酣畅淋漓,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D.“简事”的唯一依据是“道德”,其他诸如生命、物质、名声等都是浮云。

五、作文(70分)

9.(70分)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够成功,坚持20年就能够创造出奇迹。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同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依旧平凡无奇。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和应用(10分)

1.【解答】故答案为:

(1)文胜质则史(重点字:质)

(2)昨夜困潭梦落花   张若虚(重点字:潭)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重点字:馔)

2.【解答】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本句侧重“反省,见贤”;

B.“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意思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本句侧重“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

C.“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意思是: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本句侧重“勤勉、求学”;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思是: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本句侧重“随机应变”。

故选:C。

3.【解答】语段说的是艺术家、学问家进行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的方法。本题所给句子中,说的是“文艺创作”,说的是“作品”,两个句子衔接紧密,应排在一起,并可确定①③的顺序。说的是“学术研究”,说的是研究“成果”,两个句子应排在一起,并可确定②④的顺序。再从横线的上文来看,上文先说的“艺术家”后说的“学问家”,故应把①③放在前面,②④放在后面。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4.

(1)翻译家/翻译者正确鉴别当代中国作家作品的优劣高低;或者翻译家/翻译者以正确的标准遴选优秀的当代中国作家作品。

(2)B

(3)划线句以“阳光”比喻全人类共通的东西,以“这些云朵”比喻作家生存的环境中国,形象生动地阐明了优秀的中国当代作品必须采用中国式/中华民族的表现形式反映人类主流追求/共通的东西的观点。

(4)C

(5)开篇直接阐释主题“解读中国故事”,再首先阐释了“解读”的意义;接着提出途径;再了解中国文化。文章思路清晰,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5.【解答】(1)A.“最后借老钟的声音暗示了家庭的解体”理解错误,曲解文意。据原文“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可知,老钟的声音提醒了方鸿渐,五个小时之前,两人还想着如何和好,可这么短的时间内,两人就吵架吵到恶语相向,这时钟似乎在嘲笑和讥讽他两人的恶劣关系和此时他的狼狈,并没有“暗示了家庭的解体”。

B.“最后沮丧无奈”错误。据原文“明天要去找那位经理,说妥了再筹旅费,旧历年可以在重庆过。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可知,最后方鸿渐心里又找到了希望,感觉“似乎一切会有办法”,心情平静了许多。

D.“二人的婚姻都已失望透顶,不抱期待”解读错误。据原文“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可知,二人虽在生活中有种种矛盾,但还是希望关系有所缓和的。

故选C。

(2)以雪片的纷飞,形象地描绘了方鸿渐心绪的繁多凌乱,暗示了家庭矛盾的复杂错乱;也用雪天的寒冷,写出了他内心的凄冷和痛苦。

(3)方鸿渐在柔嘉把梳子扔到他脸上后,虽然惊骇,看见柔嘉“可怜又可怕”的情态,便选择出门退避,可见其性格懦弱退让;他听到邻居上楼后,马上选择“不计较了”,出门之前又大声提醒偷听的人散去,“慢慢地转门钮”,一系列动作都表现了他的爱面子。

(4)晚点的时钟富有象征意义:形象地讽刺了方鸿渐生活在新的时代却有着落伍的家庭观念;它既是围城冬夜环境的组成部分,也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婚姻解体的感伤和同情;暗示了对人生困局的无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8分)

6.【解答】(1)诗的题目是“送友游吴越”,据此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

(2)D.“典雅华美”错误,这首诗歌语言朴实、自然。

(3)前三联想象友人到吴地的所闻所见,尾联“遥知”一转,变换为对友人情感的猜测,写友人在吴地思念家乡,余味悠长。“未眠”、“乡思”的愁怨与前三联极尽笔墨描绘吴地人文历史和秀美风光的轻快笔调构成反差,引人遐想,既突出了游子必然思乡的深情,又暗含我在家乡的守望和祝福,情感的表达曲折丰富。

 

译文:

你到苏州就会发现,当地人家都在河上建房。

吴宫遗址建满民居,空地极缺,而此地港汉河渠密布,到处遍架木桥。

夜间集市在叫卖菱藕,游船上载着衣着华丽的游玩男女。

我知道远方的你在月明不眠之夜,会把对我的思念寄托在渔歌声中。

 

四、文言文阅读(32分)

7.【解答】(1)译文: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贻”,赠送。

译文: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译文:来取悦吴王。“说”,同“悦”,取悦。

译文: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将”,统率。

(2)例句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善为不龟手之药宋人。译文:有一户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宋国人家。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求可使报秦人。译文: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村中好事少年。译文:村子里有一位游手好闲的少年人。

C.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是齐国的美男子。

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涉江楚人。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

故选C。

(3)A.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但是。

B.两个“而”,都是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C.两个“以”,都是介词,用。

D.第一个“为”,连词,因为;第二个“为”,介词,表被动,被。

故选D。

(4)B.“讥笑惠子大而无用”“讽刺惠子不善用大,心如蓬草”有误,原文为“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大意是不是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系在腰间做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不能装东西,看来先生你还是茅塞不通啊。不是讥笑惠子大而无用,讽刺其不善用大,心如蓬草,而是讥笑他不懂得变通。

(5)“龟”,通“皲”,皮肤受冻开裂,冻裂;“封”,封赏;“或”,有人;“洴澼洸”,“洴”,浮;“澼”,在水中漂洗;“洸”,丝絮。译文: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借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6)“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意思是:如今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用绳结缀来充当大的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呢?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还是只有不通达的见识啊!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处,庄子提出的“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的方法,充分发挥了萌芦本身的价值,且达到了远离俗世的境界。可见庄子强调生命的内在价值与精神的逍遥自由。他指出惠子思考问题为惯常的思维所束缚,说明人应当不被成见、知识、欲念和情感等隶属于自己的东西蒙蔽和拘囿,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也就是庄子“至人无己”的理念。这句话启发我们:世上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是有用的,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野过于狭隘,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大有大用,小有小用,不要囿于成见。

 

答案:

(1)赠送;宽大空廓的样子;同“悦”,取悦;统率。

(2)C

(3)D

(4)B

(5)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借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6)参考答案一:庄子提出的“虑以为大棒而浮平江湖”的方法,充分发挥了萌芦本身的价值,且达到了远离俗世的境界。可见庄子强调生命的内在价值与精神的自由。而在下这种思想同样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依能保持人格独立,这一点尤为重要。

参考答案二:庄子提出的“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方法,充分发挥了萌芦本身的价值,且达到了远离俗世的境界。可见庄子强调生命的内在价值与精神的逍遥自由。而在当下,这种思想不免显得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人是社会性动物,无法割裂与他人的联系,必然也无法脱离社会的大环境去谈人生值。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8.【解答】(1)前文是“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意思是粗茶淡饭已经足够养生了,难道还要等待酒肉罗绮才能够保全生命吗?反问句,语气强烈;

A.“也”是陈述语气,不符合语气;

B.“耳”通常译作“罢了”,与语境不符合;

C.“哉”可跟疑问词合用,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符合;

D.“矣”表肯定结论,不符合反问语气;

故选:C;

(2)从前文“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静而思之,何迷之甚”可看出作者的“迷”是指为了追求酒肉罗绮、财物等自取灭亡;

(3)筛选句子“以隋珠而弹千仞之雀,人犹笑之,况背道德、忽性命而从非要,以自促伐者乎”,从后文看,珍贵的夜明珠应该指“道德”“生命”;而“雀”则指下文“夫以名位比道德,则名位假而贱”,与道德生命相对的是“名位”;自己组织语言即可;

(4)“庄云: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意思是明白生命真正意义的人,不去追求对生命没有价值的事物;论证自己的观点,“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认清生命真正的价值;

“庄云:行名失己非士也”意思是追求声名迷失自我的人,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再次论证要“简择”事物;引用论证,论据充分,更具有说服力;

(5)D.“唯一依据是‘道德’,其他诸如生命……都是浮云”错误;“生命”不是浮云,原文“况背道德、忽性命而从非要,以自促伐者”可见生命与道德同样重要;

 

答案:

(1)C;

(2)不顾一切追求酒肉、罗绮、名位、金玉等身外之物,导致身亡名败的后果。

(3)道德(性命)/名位(财物或金玉)

(4)引庄子的话反复从追求生命真正价值的角度,论证“断简事物”的道理,/运用引证法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5)D。

 

 

译文:

       修道的人,重要的是能够明断和选择事物,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必要的,哪些事情是重要的,掂量轻重缓急,懂得取舍。凡是不重要的,都应拒绝。如同人食有酒肉,芽有罗绮,自身有名有位,财有金玉,所有这些都是满足情欲的多余爱好,并不是有益于养生的良药。而众人都竭力去追求这些东西,结果自招失败与灭亡。静下心来想想,这些人是多么糊涂啊。庄子说:明白生命真正意义的人,不去追求对生命没有价值的事物。对生命没有价值的事物,都属分外之物。吃蔬菜穿破衣,足够用来养生,又何必一定要期待酒肉罗绮,然后才感到人生算是完整的呢!因此对生命不重要的,都必须去除;对生命虽有作用但不属于必须的,也该舍弃。财物有害于人的元气,积累财物就会伤害自身,即使少量的财物也会给人带来迁累,更何况多呢?用隋侯之珠去弹高空飞翔的鸟雀,人们尚且会嘲笑他,更何况背弃道德?忽视生命,而去从事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以损害自身呢?

       把美名地位同道德相比,那么美名地位是虚假而低贱的,道德是真实而高贵的。知道了贵贱的区别,就应有所取舍,不因追求美名而损害自身,不因谋取高位而改变志向。庄子说;追求声名迷失自我的人,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如果不进行选择,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去做,就会使心智劳累昏聩,修养道行的事就无法达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