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民族团结医药行”之研学活动——走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中医学院“民族团结医药行”之研学活动
——走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藏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1月28日,“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编号01386)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日,民族医药学研究所邀请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白玛央珍院长在我校开展了“民族团结医药行”系列专题讲座“藏医药浴:源自雪域高原的申遗实践与文化启示”。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以“藏医药浴法”为代表的藏医药知识,进一步现场体验非遗传承产生的作用、现代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传统医药知识的兴趣,形成“研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民族医药学的院所交流合作,2023年4月3日在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研究所的组织和安排下,民族医药学研究所的硕博士学生代表前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以下简称为“北京藏医院”)开展研学活动,北京藏医院医务处冯欣处长进行了接待
北京藏医院始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藏医为特色,多民族医为一体,藏、中、西医相结合的国家级民族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单位。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西藏藏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医院,设有国家重点专科藏药浴科和藏医心脑血管科、藏医糖尿病科、藏医肝胆病科、藏医胃肠科等特色专科。
冯欣处长向同学们介绍了关于藏医院的历史和藏医的特色诊疗方法,尤其藏医药浴法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项目既体现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药浴科王医生介绍,目前在北京藏医院进行药浴治疗时,需将以“五味甘露”为底方的草药用热水浸泡1夜后,发酵3天左右,再用锅药蒸煮,调节水温后倒入木浴桶,并将药汤的温度控制在固定范围内以免出现烫伤,方便患者药浴。藏药浴疗法通常以7天为一个疗程,在治疗“隆”型合并“培根”型疾病,类似于中医所讲的寒性疾病方面功效显著。两位参与体验的学生代表表示,相比于普通温泉浴及药浴,藏医药浴体感更为舒适,热效应更明显的同时几乎无热痛感,浴后气血通畅,神清气爽。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民族医药研究生将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方式,加深了对以藏医药浴法为代表的藏医药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学术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联系,为民族医药学未来的学习提供了指导。今后,民族医药学研究所的“民族团结医药行”系列专题讲座和相关研学活动将继续开展,为宣传民族医药文化知识、加强民族医药学科建设、增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
撰稿:民族医药学研究所
审阅:李峰
技术:吴欣怡
责任编辑:王安
中医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