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背后的法国大棋党是怎么玩糊的
以前时候总有个感觉,觉得法国人真脑残,竟然搞马奇诺防线这么奇葩的东西。
耗费一半军费修建了一堵据说是坚不可摧的防线,然后只修了一段,因为北边是荷兰比利时嘛,你不能修人家家里去,这样的防线有意义?网上找了张图,可以看到,那玩意只有德法边界的一段,北方就没了。
后来事实证明确实没啥意义,因为德国绕过了防线,直接从比利时打入了法国,成功把法国给解放了。“马奇诺防线”这个词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后来读了不少书,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1
攻势邪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总参谋部得了一种“坎尼病”。
啥意思呢?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的一生之敌汉尼拔,在坎尼这个地方以少胜多,打出了一次漂亮的围歼战,把侧翼包抄战术玩到了极限。那一仗团灭了罗马主力野战军团,砍死了两个执政官和80多个元老院元老,可以说差点把罗马的腰给打折了。
“一战”前策划德国进攻法国作战计划的施里芬伯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尼拔铁粉,他给德国军队设计的作战方案,就是典型的“坎尼战术”,正面佯攻,主力兵团从侧面出击,绕道比利时,从北方进攻巴黎。
随便画了下,长下图那样。这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可以看出来,德国并不是直接穿越德法边界,而是绕道了比利时。
这也是为啥说刚才的“坎尼会战”直接影响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二战”,因为后来的“闪电战”就是“施里芬计划”的改进版。
他的对手法国却非常搞笑,搞了个奇怪的“第十七号令”,这个计划里几乎没啥具体细节和计划,主要就一件事:法军冲出去,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步枪上刺刀,发动猪突冲锋,彻底打垮德军,收复几十年前丢失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多说一句这个“阿尔萨斯-洛林”,那个阿尔萨斯我去过,现在还在法国,属于法国的东北,主打旅游和葡萄酒酒庄,国内的很多大款都在那边买了酒庄。很多小伙伴知道的那个“雷司令”,就是阿尔萨斯的特产。那里的人有的说德语,有的说法语。德法两国因为这个地方前后打了上千年,在很长时间里是德国的地盘,后来又被法国抢去了。
抢去之后那里的老百姓观念上更认同法国,所以后来“普法战争”结束后,这地方又被德国人抢回去,但是阿尔萨斯-洛林的代表却在法国议会发誓这两地世世代代属于法国,等着法国去解放。法国人也给协和广场的斯特拉斯堡雕像披上了黑纱,象征着法兰西在哭泣,将来一定要洗刷耻辱,拿回那两个地方。
战争爆发后,德军按照计划率先攻入比利时,法国从德法边境攻入德国。攻势邪教在西线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只是这种效果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法国士兵的决死冲锋在德国人的机枪底下几乎变成了屠杀,法国人的鲜血染红了盛产葡萄酒的阿尔萨斯地区,最后啥也没攻下。好在德国进攻法国的战斗也非常不顺利,很快被挡在了巴黎北方没法前进。
随后战争转入了僵持,变成了惨烈的堑壕战。转入防御的法国人发挥出了之前没有被意识到的战斗力,竟然死扛到了战争最后,直到德国认输。法国人不仅成了战胜国,而且抢回了一直梦寐以求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没多久,法国人就意识到德国迟早再闹事,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进攻过程中的可怕遭遇,再想想自己在防御方面的天然技能点,叠加战争中死的人太多,于是把修建一条永不陷落的防线这事也就安排上了日程。
关于这条防线,法国人其实目的比较复杂。
最关键的一点,法国人费那么大劲,并不是想跟德国人在这条防线下决战,恰好相反,防线后边就是法国的工业区,法国人没法接受在这里打成烂仗。
于是他们准备用一条防线拦住德国人的前进道路,逼着德国人绕路去北方,走比利时。
重演在“一战”中的态势,然后德法双方的战场就转到了比利时(比利时骂了句“妈每批”)。这个不是后来附会的,历史学家把法国参谋部的会议纪要找出来,上边明确说马奇诺防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德国人绕行,然后英法联军去比利时边境等着德国入侵。
为啥不进比利时里边去等着呢?因为比利时是中立国,除非它向别的国家求助,否则谁进去谁就是侵略。于是英法就在边境上等着德国入侵。
那德国会按照法国人预想的执行吗?
事实上面对这条防线,德国总参谋部的决策结果确实是不去硬碰,而是绕道比利时,沿用“一战”中的“施里芬计划”。
按照这个思路,针对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也就出炉了,一开始那个方案叫"黄色方案",完全就是法国人的构想,德国人绕过马奇诺防线,取道比利时,趁法国人不注意,从北方打击巴黎。
德国人以为法国人藏在马奇诺防线之后等着他们进攻,没想到被法国人给算计了,法国人在比利时等他们。
双方的第一波博弈,法国人占了上风。
2
英国
法国人深知一件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能以法国胜利并且拿回自己失去的领土告终,并不是法国人多牛逼,而是因为他们的盟友是英国。
现在的英国跟个哈士奇似的,退回到一百年前,英国就是现在的美国。那时英国尽管工业已经不再是昔日的一家独大,但是底子还在,甚至很多美国公司也受英国资本控制。还有近乎无限的海外兵源,印度人,新西兰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都可以去当炮灰。
更关键的是,英国在大洋上有绝对优势,可以封锁德国海外的商道,就算困,也能困死德国。不过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英国海军在实力上已经和德国相差并不大了,双方爆发了一场叫“日德兰海战”,打了个平手,可见德国海军的实力已经很强了。不过德国海军从那以后龟缩在港口不出来,海上成了英国帝国海军的猎场。
如果法国单独对战德国,法国人尽管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依旧有点虚。如果英国能加入,那胜负几乎没有悬念。
所以“一战”前的法国人面对即将来临的战争,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地尝试把英国拉下水。不过最终英国人下场,却是因为德国人。
刚才也说了,德国人为了奇袭法国人,没有从德法边境正面硬杠法国,而是改从中立国比利时绕道,从比利时攻入了法国。
这下把英国人给惹急眼了。大家看地图也能发现,比利时也挨着英国,就在英吉利海峡对面,当初威灵顿公爵就是在比利时击败了拿破仑。
所以在很多英国保守派眼里,比利时就是英国真正的边疆。于是促成了比利时的中立,英国是担保国,如果谁打比利时,就是打英国的脸,而且直接威胁英国本土,英国就会下场。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都入侵了比利时,在利益和名声上都羞辱了英国,所以英国两次都下场和法国站在了一起。
英国下场,就意味着英、澳、加、美的同时下场,德国一个对抗当时最大的几个工业国,想打赢是非常非常难的,后来果然没打赢。
到了“二战”前夕,法国人又开始惦记英国,他们只要继续把英国拉下水,英国就会源源不断从印度抽兵,并且让美国出武器。
那怎么让英国出兵呢?只要德国进攻比利时,英国就会出兵。现在大家懂了马奇诺防线的逻辑了吧,它主要有两个作用:
1、战争不要在法国境内打,修一条防线逼德国绕道,去比利时打;
2、需要把英国拉下水,拉下水的办法就是让德国去打比利时;
于是在德法边界搞一条牢不可破的防线,让德国人压根不想强攻,到时候德国人又得像上一次战争那样,绕道比利时。英国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利益上都必须下场跟德国人死磕。
不过后来的情况,多少有点魔幻,法国人计划到了开头,没计划到结尾。
德国本来已经准备用那个“黄色方案”,从比利时进攻法国,到时候就直接迎头碰上了等在那里的英法联军。如果事情按照这个发展,德国的整个思路都在法国人的算计里。
不过中间发生了个倒霉事却意外帮了德国。德国的一个军官带着“黄色方案”的作战计划去汇报的时候,意外偏航,迫降到比利时去了,盟军获取了德国的作战方案。盟军高层对这个方案并不意外,因为他们之前的军棋推演就是这么推的,甚至马奇诺防线也是为这个目的修建的。
但是德国人就得改方案了,因为泄露了嘛。希特勒力排众议,批准了一个类似魏延“子午谷奇谋”的方案,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走原来的路线从比利时进攻法国,另一路兵行险着,让坦克兵团从险要的阿登山区攻入法国。也就是下图这样,随便画了一下:
阿登森林这地方太险要,法国总参谋部战前反复勘测过,认为大部队没法通过,所以没咋设防,没想到德国装甲部队直接穿过去了。
战争爆发后,德国果然攻入比利时,英法联军赶紧迎上去,没想到边上森林里突然杀出一支装甲部队,上演了一波教科书般的“钳形攻势”,德国人折腾了半个世纪的“坎尼战术”终于玩明白了。
英法顿时乱了手脚,一败涂地,差点被堵在敦刻尔克被堵死。也就有了《至暗时刻》里的情节,英法联军被围到了海边,英国人赶紧用民船把自己的队伍接了回去。
不过英国既然已经永久卷入了战争,就必须硬着头皮打下去,于是带上几个侄子和奶牛跟德国人死磕,比如不列颠空战中,就有很多加拿大飞行员驾驶美国飞机,上天跟德国狗斗。“不列颠空战”授勋,英国人并不多,大量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飞行员。
由于德国的战术太过成功,法国很快在战争中战败投降,德国在法国搞了个傀儡政权。
不过法国把英国拖下水的好处也出来了,戴高乐跑去英国搞了个流亡政权,叫自由法国。这个自由法国听着像个非主流,其实不是。法国尽管没了,但是它海外殖民地还在,殖民地驻军也都在,法国海军看情况不对,跑出来一些。到了1943年,法军加上殖民军,差不多有四五十万。这四五十万人后期几乎都是美国给的装备。
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希特勒去打苏联去了,踢到了铁板上,41年进攻了苏联,45年就战败了。
盟军也开始反攻,旗帜上画着“洛林十字”标志的法国军团重新回到法国,接管了政权,戴高乐时代也就开始了。大家看现在法国那么多黑人,很多就是跟着戴高乐打回去的殖民地军人后代,为法国流过血,所以法国挺接纳他们。
3
尾声
看到现在,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法国人其实也算深谋远虑了,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算计到极限了。没想到德国人的一次失误反倒成全了德国,更没想到新技术一旦投入战争,能产生那么明显的作用。再深入一些,所有“大棋”在技术进步和思想代差面前可能不堪一击。
这也是为啥我几乎看不进去那些计划很复杂的阴谋论或者大棋党的言论。
不是别的,复杂计划极其容易失控,稍微有点偏差,可能就是严重偏离了之前计划的轨道。几乎所有有过实战经历而不是躲在书房的人都知道,任何牛逼的计划,一旦开始执行就有一半被作废了。所以那种一环嵌一环,每一步都依赖上一步的超大“大棋”,几乎都没法操作,除非在小说里。
当然了,这里不是说不该做计划,计划还是要有的。而是说没有什么计划能真正执行到最后,都在中间反复被调整。到了最后回头看,可能跟一开始的计划差距大到不可理喻。
所以我说世界的本质是“竞争与失控”,想做成一件事,先有个目标,再制定个计划,在执行的时候不断用新想法替代旧想法,不用担心失控,失控了就根据目标重新调整。减肥,读书,工作,甚至“五年计划”,以及战争,基本都是这样的。极少情况下能做到一开始就计划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