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后中国首任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手记 | 赴任前接受采访(上)

杨洪林 走近外交 2024-03-01

被访者:杨洪林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前驻巴林、伊拉克、沙特大使。1974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外交部,当年到埃及开罗大学留学两年。在38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在中东地区工作,先后在驻苏丹、科威特、埃及、伊拉克(2次)、巴林、沙特大使馆和外交部亚非司、政策规划司工作。

2004年出任伊拉克战后中国首任驻伊大使,成为首位有中国武警护卫的驻外大使。2005年,冒险营救8名被劫持的中国公民,外交部授予驻伊拉克使馆集体一等功。2007年11月至2011年10月出使沙特期间,沙特向四川地震灾区提供一亿美元援助,其中现汇5000万美元。2010年沙特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出资1.5亿美元建展馆,并将展馆捐给中方,外交部授予驻沙特使馆集体一等功。2011年离任时荣获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授予的开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一级勋章。

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外交史学会成员,外交部老干部笔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出版《亲历与见证》《从伊拉克战火中走来》《沙特情怀》,经常接受国内电视台、电台、报刋、杂志采访。



音频



正文


Foreword


赴任前接受

《齐鲁周刊》采访

 对话人物:杨洪林大使

《齐鲁周刊》记者 唐敏

 对话城市:北京

 对话时间:2004年10月6日


01  那一刻


“我国派驻战后伊拉克的首位大使杨洪林很快就将赴任。”2004年9月10日,刚从国外归来的中国驻伊拉克使馆临时代办孙必干,在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中国外交论坛”与公众在线交流时,向广大网民说,即将派往伊拉克任大使的杨洪林,非常熟悉中东事务,是位“老中东”……

10月6日下午,和事先想象的一样,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杨洪林比实际年龄年轻。他身着挺括的淡蓝色衬衣,从矫健的身材、轻快的走路姿势和充满力量的语调中,你很难看出他已经53岁。见面后寥寥几句,一位坚忍、自信的外交官走进了《齐鲁周刊》。

随后,在其住所附近的一家茶社中,伴着室内若隐若现的中国古典音乐,痛苦和欢乐,家庭和国家,历史与现实,国内和国际,我们的对话在静谧的气氛中进行。

他要去伊拉克了,几天后,他将出现在著名的底格里斯河畔。


02 这一路


1951年

杨洪林出生于河北,在北京长大;

1971年-197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阿拉伯语;

1974年-1977年

任外交部亚非司职员;

1974年-1976年

在埃及开罗大学进修阿拉伯语;

1977年-2003年

先后在中国驻苏丹、科威特、埃及、伊拉克、巴林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亚非司任职,历任职员、随员、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副处长、一等秘书、政务参赞、首席馆员、特命全权大使等职;

2004年7月

中国政府正式提名他为中国新任驻伊拉克特命全权大使。

2004年2月16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组长、临时代办孙必干(中)在警卫人员的护卫下抵达巴格达。

2004年2月16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在孙必干大使的率领下抵达伊拉克,从那一刻起,《齐鲁周刊》开始关注一位叫杨洪林的外交官。与此同时,国内一些消息灵通的媒体也开始通过外交部新闻司联络采访。

“那是一个庞大的约访名单。”杨洪林说,只能低调应对,婉拒了这些媒体。他说这和自己不事张扬的性格有关。

杨洪林,伊战后中国首任驻伊拉克大使,一位坚毅、沉稳、处事干练的外交官。

在今后的若干年内,杨洪林的名字将和一个叫伊拉克的国家紧密联系到一起。

贫铀弹、爆炸、绑架、冲突、暗杀、食品短缺,以及每天都在刷新的死亡人数,这些有关伊拉克的关键词几乎充斥了中外所有的新闻媒体。

一边是战乱频仍、危机四伏的伊拉克;另一边是国家利益。曾在非洲经历过疟疾和热浪的侵扰、在科威特和伊拉克遭遇战乱的杨洪林,早已经历了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磨难,而10月11日这天,他将代表中国前往伊拉克。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他将如何面对这一切?



杨洪林:重返伊拉克

1

  关于出任驻伊大使的内幕

在巴林当大使期间,我就知道自己以后有可能去伊拉克工作。

《齐鲁周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2004年2月16日,中国复馆小组组长孙必干先生远赴伊拉克复馆,那时,我得知您将出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在为孙先生担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让外交部作出让您而不是他人出任驻伊大使的决定?您事先是否知情?

杨洪林:我想,让我出任伊拉克战后中国驻伊拉克大使主要是考虑到我长期在中东、海湾地区工作,比较熟悉伊拉克的情况。

1999年至2001年,我曾在伊拉克常驻,任中国驻伊拉克使馆政务参赞、首席馆员,配合张维秋大使工作。此前,在外交部工作期间,作为主管处的领导,一直主管伊拉克事务。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外交部亚非司成立了应急小组,我作为小组负责人,直接参与了与伊拉克问题相关的重大事务的处理,包括安理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磋商。

海湾战争前夕,钱其琛会见伊拉克外长阿齐兹。

在海湾战争爆发前,我曾有机会陪政府特使外交部长钱其琛出访埃及、约旦、沙特、科威特(在沙特塔伊夫会见科领导人)和伊拉克;还陪政府特使、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出访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朗,为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做出努力,同时参与组织我数千名劳务人员从科威特和伊拉克平安撤回国内。

1990年,科威特大撤侨现场。

1992年至1996年,我在中国驻埃及使馆常驻,任一等秘书和政务参赞,主管使馆政治处,一直关注伊拉克问题和中东问题。

1999年至2003年,我出任中国驻巴林大使,近距离观察了伊拉克局势的巨变。同年6月得知我要去伊拉克工作,10月奉调回国,在国内继续关注伊拉克形势,为出使伊拉克做准备。我想,可能是考虑到以上情况,外交部才决定派我出使伊拉克。

《齐鲁周刊》:外交部官方网站显示,中国自张维秋之后,没有派驻伊大使,国内为何选择在此时派出您赴伊?有没有特别的意义?

杨洪林:张维秋大使于伊拉克战争前奉命回国。我是战后出使伊拉克的首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

派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部分成员启程前合影。

2004年2月中旬,国内派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赴伊为复馆做准备。2004年7月初,中国正式宣布中国驻伊使馆复馆,中伊同意互派新任大使。驻伊使馆临时代办孙必干大使于9月初回国。9月中旬,伊拉克新任驻华大使到任。

国内选择此时派我出使伊拉克,表明我国对恢复和发展与伊拉克关系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伊拉克是海湾和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中伊自1958年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平稳发展。

 2004年6月28日,美国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 

伊拉克战后,特别是2004年6月底伊拉克从美国手中接过权力后,中伊双方都表示了希望发展中伊关系的愿望。我相信,两国新任大使的到任,将使两国关系的发展迎来新阶段。

2

  关于驻伊拉克使馆

安全无保障,对外开展工作受到限制。

《齐鲁周刊》:据您了解,伊拉克目前有哪些国家已经派驻了大使?他们使馆的规模如何?和战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杨洪林: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向伊派驻了大使,除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外,埃及、苏丹、土耳其、伊朗、日本、韩国等国也都向伊派了大使。

和战前比,各国驻伊使馆规模有不同变化:

美国使馆

作为超级使馆,有三千多人,除首席大使外,美还从邻国增派了几位熟悉情况的现任大使给美首席大使当助手。

英国使馆

人员也超过百人,派了两位大使。

日本使馆

也派了两位大使,其中一位大使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等多边事务。

俄罗斯使馆

光外交官就有几十人,在伊形势最紧张的时候也是如此。

其他使馆

则根据本国情况和对伊关系需要,派有数量不等的外交人员,以维持使馆工作的基本运转,主要原因是安全无保障,对外开展工作受到限制。

《齐鲁周刊》:目前,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的情况如何?被毁坏的使馆有没有重建的可能?

杨洪林: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伊拉克国内形势将动荡不安,由乱到治尚需时日。因此,重建被毁坏的使馆只有待伊局势稳定后才能提上日程。现使馆馆舍属中国财产,位于巴格达20世纪80年代规划的一个使馆区内,我想待时机成熟时,国内会考虑重建使馆事宜。

《齐鲁周刊》:您现在去伊拉克后,将在哪里办公?上次孙大使带去的六名警卫人员正在伊待命,您以前有没有在保安随身的情况下从事外交工作?

杨洪林:我们到巴格达后,仍将暂住在一家饭店里办公。

2004年2月16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组长、临时代办孙必干(前)在警卫人员的护卫下进入巴格达曼苏尔宾馆。

2004年2月中旬,由于中国大使馆遭到严重毁坏,驻伊使馆复馆小组一行抵达巴格达之后只得临时居住在当地的一家饭店内,然后开始寻找临时馆舍并展开紧张的复馆筹备工作。

复馆小组租下了位于著名的底格里斯河河畔的一家饭店里约十来间房,作为临时居住和办公地点。不过,这家饭店说是五星级酒店,但是房间都很小,很多设施多年没有更换,仅仅相当于我国一些乡镇的招待所水平。

此外,复馆小组全体成员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吃的问题。由于安全原因,他们没有从国内带专职厨师,只能吃饭店做的饭,蔬菜以胡萝卜和土豆为主,绿色蔬菜奇缺。在战后百废待兴的伊拉克,没有馆舍的中国外交官们显然面临着诸多不便。

考虑到驻伊使馆办公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外交部领导非常关心,并多次指示,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力改善使馆的办公和生活条件。

孙必干代办和警卫们

随“驻伊使馆复馆小组”赴伊的六名警卫人员仍在伊执行任务。派武警到伊保卫驻伊使馆复馆小组的安全,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主要是考虑到伊安全形势严峻,同时也是借鉴世界上不少国家派武警到使馆保卫使馆人员和财产安全的普遍做法。派武警到国外执行任务,是针对伊拉克特殊情况作出的特殊安排,外交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 未完待续 -


文字 |《亲历与见证》   图片 | 网络 

作者 | 《齐鲁周刊》记者 唐敏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前文 /


1

前言:和平岁月里,那些充满硝烟的日子

2

第一章:临危受命 / 国内待命 / 踏上征途

3

第一章:故地重游

4

第二章:神秘的绿区 / 进入绿区 / 亚瓦尔总统

5

第三章:争分夺秒 紧急营救

6

第三章:各方努力 出现转机 / 四闯“死亡之路”

7

第四章:“死亡之路 / 保安公司何其多

8

第四章:不挂牌的外国机构

9

第四章:石油大国“闹油荒” / 通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10

第五章:多党议会选举

11

第五章:成立过渡政府 / 永久宪法公投 

12

第六章:库尔德自治区 / 伊拉克的夏都——埃尔比勒

13

第六章:会见巴尔扎尼主席 / 美丽的苏莱曼尼亚

14

第六章:在塔拉巴尼家乡会见总统

15

第七章:四次有惊无险 / 使馆临时驻地曼苏尔饭店三次遭到炮击 / 运防弹车一波三折

16

第八章:外交官与武警组成的特殊集体 / 申办绿区通行证

17

第八章:每天都是战斗 / 在伊拉克过中国新年 

18

第八章: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

19

第九章:刻骨铭心的爱 / 志同道合的伴侣

20

结束语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战后中国首任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手记 | 赴任前接受采访(上)

杨洪林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