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老师柯鲁克教授

谢君桢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谢君桢


曾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副总领事、外交史研究室参赞等职。


音频

正文


1986年夏,长期在中国工作的英国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我的老师大卫·柯鲁克偕夫人伊莎白到英国伦敦探亲。他们的小儿子保尔在伦敦英国广播公司工作,保尔和他的两个哥哥卡尔和迈克尔都出生在北京,从小由中国保姆照顾,会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英国广播公司总裁访华时,保尔担任中文翻译。

上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英文系学习时,伊莎白女士是我们班的授课教授。我到驻英国使馆工作后,发现在我馆本部、文化处和教育处都有北外毕业的同学,另外在新华社伦敦分社、中国民航驻伦敦办事处也有北外毕业的学生,我们都是柯鲁克夫妇的学生。当我们得知柯鲁克老师夫妇来伦敦,大家就商议举行一个小型招待会来欢迎他们。

1986年夏,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柯鲁克(左四)和夫人伊莎白(左五)到英国探亲。左二为作者,右一是柯鲁克的幼子保尔,他在英国工作。

一天上午,我们七八位北外的老同学在驻英使馆新馆舍的二楼小招待厅集合,准备欢迎柯鲁克老师夫妇。

10点钟,柯鲁克老师夫妇和保尔准时到达,我们都迎上前去,热烈地和他们一家人握手。我们每人向两位老师自报姓名,伊莎白老师还记得我。她说我在班上一次英文口语练习时,把中文“光阴似箭”直接翻译为“Time flies like an arrow”,而英国人却不是这样表达的。我听后哈哈大笑,佩服老师的记忆力。

伊莎白在河北南海山村


我馆政务参赞乐俊清代表我们老同学讲话,热情欢迎两位老师,感谢他们多年来在学校对我们这批学生的培养和教导。柯鲁克老师说没有想到在伦敦能见到那么多他们的学生,很高兴看到我们在外交和其他岗位上担任要职并为新中国效力,表示他们愿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的事业。

我们热烈鼓掌,大家和两位老师在招待会上愉快地交谈,并在大厅的长城画前合影留念。这次师生聚会很有意义。我还听说柯鲁克老师夫妇利用在英停留期间要到伦敦等地作演讲,介绍中国的情况;接受电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宣传。

柯鲁克夫妇


柯鲁克老师是英国老共产党员,191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36年加入英国共产党。同年西班牙发生佛朗哥政变,为声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青年柯鲁克参加了国际纵队,投身反法西斯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参加了英国空军,被派往南亚及远东地区。

在西班牙参加内战期间,柯鲁克阅读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萌发了到延安看一看中国解放区的愿望。

1938年,柯鲁克来到上海,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成都金陵大学任教,但他未能实现进入解放区的愿望。1947年秋,柯鲁克和妻子伊莎白带着英国共产党书记波立特写的介绍信,再一次来到中国,辗转进入晋冀鲁豫解放区,住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庄(现河北省武安县十里店村)。他参加了当地的土地改革,后来出版了《一个中国村落的革命》和《十里店》两本书。

经过详细考察, 伊莎白完成了著名的社会调查著作《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真实记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情况,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社会人类学名著。


1948年夏,正当柯鲁克准备启程回国,中央外事组副组长王炳南请他留下来帮助培养未来新中国的外事干部。柯鲁克同意留下,并开始在党中央成立的外事学校任教,从此,他献身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

大卫·柯鲁克夫妇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门前合影


从1954年开始,柯鲁克老师在北京组织一些外国朋友参加政治学习,关心中国的发展,一直坚持到90年代。

数十年以来,柯鲁克老师多次到欧洲、美洲、大洋洲演讲,接受国内外电台、电视台采访,在国外报刊发表许多文章,为新中国作了大量对外宣讲。

在教育战线上,柯鲁克老师默默耕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事干部。上世纪60年代初,柯鲁克老师接受了英国里兹大学的聘请,准备回国任教。当时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停止援助,向中国施压。为了表示对中国人民的声援,柯鲁克老师毅然决定放弃回国任教,与妻子和三个孩子留下来与中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柯鲁克老师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上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他主动提出减薪,只拿一半工资。他对十里店的乡亲很关怀,当他了解村里老百姓吃不上干净水时,就给有关部门写信,促使河北省政府派工程队进村,打了一口深水井,让当地居民吃上干净井水,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1948年,叶剑英(左一)与大卫·柯鲁克(左三)、伊莎白(左四)等合影。

十年浩劫,柯鲁克老师和家人未能幸免,他被无辜监禁五年,妻子和三个孩子也受到株连。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他的冤案得到彻底解决。1973年3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当众为他平反,并公开向他道歉。柯鲁克老师不计个人冤屈,出狱不久重新走上教育岗位,投入《英汉辞典》的编写工作。

1977年高考恢复后,柯鲁克老师已是67岁,仍承担开设一门新课《世界历史》,准备亲自任教。这门课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

后来,伊莎白老师从一线退下来,担任北外的顾问,仍尽心尽责,主动向校党委和校长提建议和意见,为北外改革作贡献。

柯鲁克老师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他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朋友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忠诚教师。

2000年11月1日,柯鲁克老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根据他的遗嘱,他的遗体捐给了医院,用于科学研究,这是他对中国人民最后的奉献。

柯鲁克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无私、无畏和奉献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我们永远怀念他!



- END -

转自 | 《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作者 | 谢君桢    转自 | 外交官说事儿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我只能在五星红旗下同他谈话

国际公务员的家国情怀

假扮特使访华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英国老师柯鲁克教授

谢君桢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