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深海长眠》,带你看到不同世界的风景。
电影就是一种旅程……一种感性旅程,带你走出现实,进入另一个情境。这句话出自西班牙导演阿梅纳瓦尔。
阿梅纳瓦尔的作品一向带有神秘特质,不到最后,谜团不揭晓,不到最后,电影意境不全出,跟着他的电影出航,通常就是一趟意外之旅,获得200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深海长眠》,更是带领观众看到不同世界的风景。
电影剧情主轴探索了人生困境之大成,虽然取材自真实的人间故事,电影焦点却集中于人物情境在一再「对比」的情境里相互碰撞。
对比是电影艺术手法中最简单明白,但也最感人的小技巧,因为「对比」,电影主轴因而能更鲜明;因为「对比」,电影意境因而有了更多的对话空间。
影片的男主角勒蒙是二十六岁时跳水发生意外,他的颈部在高速跳下时撞上大海底层,导致全身瘫痪,电影开场时他五十三岁,已经躺在病床上二十七年。
观众进入电影的世界之前,勒蒙早已看尽人世冷暖,观众虽没有看见他在那前二十七年的挣扎与奋斗,却可以直接面对勒蒙生命意志的成熟期,避开他怨声载道的心声困境,直接撞见勒蒙虽然全身「不能动弹」,但是他就是有本事「让人感动」。不动与感动,就形成了全片的第一层对比。
第二层对比在「道德」。勒蒙的身体不能动,意志和毅力却能感动人,他的个案激励了很多贫苦人生,协助大家坦然面对命运,淬炼向上昂扬的意志,然而这么乐观,奋斗这么有成的生命导师却一心求死。
观众一方面聆听着他指控法律上不处罚自杀未遂的人,却不能接受他要求安乐死主张,这是何等矛盾?另一方面则开始寻思不管生命的尊贵或低贱,你可以决定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权利吗?
第三层对比在「爱情」:他爱的人不能长相伴随,最后却和不爱的人走完最后人生,爱情是个人心愿的完成?还是屈己顺人,以爱人的意志为自己的荣耀?
第四层对比在「亲情」:勒蒙是病床的奴隶,照顾他的家人却成了他的奴隶。让他活得好,让他的心灵获得温暖安慰是家人的荣耀;让他死得其所,固然是勒蒙心愿的完成,却是家人最不舍的痛;爱的价值不再是传统认知的天长地久,爱却是分离,爱是帮他速死……
第五层对比在「海洋」:海洋是生命的起点,也是梦幻的场域,海天一色的美景是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度假美景,世人自从经历了2004年的海啸事件后,对海洋有了更深刻的体认。电影中,海给了男主角生活的养分和灵思,也夺走了他的自由。海是多情的,海也是无情的,一切全看你的生命座标与情境方位。
勒蒙肉身不能动弹,心思却可以万里飞翔,这是无可奈何的励志疗方,不然,药石无效的人生,还能够怎么办呢?正因为不能怎么办,已经躺了二十七年的肉体和心灵,能不能拒绝再这样躺下去?勒蒙的苦,观众是不能懂的,观众只有同情,只有怜悯,我们只能站在道德和生命的立场上,呼唤他要勇敢地活下去。
观众的无能为力,其实和勒蒙的无能为力是一样的。他不能改变他的生活,我们也不能改变他的生活,他甚至不能吹拂海风,不能浸泡海水,不能接受日光的抚慰……因为就算把他整个人都浸泡在海水里,他的肉身也没有任何知觉,昔日所有的美好记忆,他只能用想像去完成。
问题是,勒蒙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急着找寻出口;我们却不明白自己的无能为力,更不知道自己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出口,只能干耗,只能等待上帝的旨意,等待上帝的安排。
正因为电影情境是无解的僵局,所有的制式成规都成了俗不可耐的谰言,所有的宗教信念都成了缓不济急的人间地狱的末日救赎,导演一方面要带大家认识勒蒙寂寞却又高贵的灵魂,一方面却要求你在感受他的热情之余,进而揣摩他的无奈。
电影用了绵密又繁复的对比手法,让我们陷进勒蒙进退两难的人生困境中,一再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人生道德和生命意义。
电影,其实是一场非常严肃的生命辩论,是一趟在残酷人生的血泪中,开启心灵智慧却又撞见生命黑洞的感性旅程,沿路风景的解读因人而异,仅管创作者的立场其实非常鲜明,却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导演不是上帝,艺术家只能提出问题,让你沉思,让你祈祷……
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观看↓
关注秀水湖,给你的生活添点温度
—--The End--—
特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