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 英国超市厕纸被抢空,这张照片看后令人心碎……
图说:面对着超市里空空如也的货架,一位英国老人望着手里拿着的“Shopping List (采购单)”。
今天,在英国《卫报》网站看到这张由他们的女记者Sarah Marsh分享在Ins上的照片,原本还在调侃英国人抢空厕纸的我,顿时心酸泪目了。
这时,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还好,我的父母在中国。
作者/非非马
这几天,因为英国政府在上周四公布的“出人意表的抗疫政策”已在国内广泛传播,我收到了无数暖心关怀与问候,有来自亲朋好友的,也有来自我们读者的。
你说我担心吗?自然是有的。恐慌吗?倒也还好。
英国有句名谚:Calm down and carry on。在英国定居10年,我还是受到这种冷静气质的深度熏陶的。
所以,朋友们纷纷在微信上关怀我时,我的回复,通常由一阵爽朗的笑声开始。因为,我的心态真还好,也不想让朋友们担心。
大概一个礼拜前开始,一些有孩子在英国读书的朋友们已经纷纷开始咨询我:你看需要把孩子接回来吗?英国政府比如“日报改周报”、不禁止集会、公共场所也不要求检测体温的“心大”和“消极抗疫”,让他们非常焦虑和担心。
在当时,我都给出了“不用回国”的建议。为什么?
一、因为不检测体温,路上风险其实更大,感染几率会更高;二、英国NHS系统医疗资源和床位的确很紧张,但高危人群是老年人,你们的孩子是青壮年,所以倒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保证自己尽量不出门,不与人接触即可。
但是,几乎所有来咨询我的朋友们,除了一个孩子已经在英国工作的,最后都还是给孩子买了机票回国。
没几天,英国政府提出“群体免疫”的说法,大家都在额手称“幸”——幸好已经给孩子买了机票回国。
在东航英国公司工作的好朋友上周四时就告诉我,现在到3月底的回国机票已经一票难求,全部售罄。
看到《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海航推出公务机“伦敦-上海”航线,一张机票卖到18万人民币,40张票一抢而空。
而我的一位前同事,孩子未成年,在英国读寄宿学校,现在想接回来也没办法,国航已经取消了之前售出的无人陪伴机票。小留学生们的家长,如今比成年留学生的家长更焦虑。
今天,网络上流传着两封由留学生家长写给英国大使馆的求助信,字里行间满满的焦虑。
显然,英国政府一直以来的抗疫政策和态度,不能让中国家长与留学生们放心,甚至包括一部分在英华人,如今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截图自英国《卫报》网站
我已经听到很多朋友都在和我调侃:“现在发现,中国是最安全的。”
在进入政策层面的具体探讨时,先来说说这几天我在英国亲历的所见所闻吧。
3月14日,上周六,我和先生跟往常一样去Waitrose超市采购下个星期的食品。结果发现厕纸和厨房用纸的空架情况比上周更严重了。
我去的Waitrose超市里厕纸架空空如也
上周,空空的厕纸架上,工作人员至少还在补货,而且补货量不小,我也就没当回事,只买了一包16卷的厕纸。到这周,空空的厕纸与厨房纸架子边已经无人补货。只看到一张告知上写着:
“Please help us……
Help all our customers. With high demand for these products just now, could we ask you buy only what you need so we have enough for everyone.
Thank you. ”
简单翻译下,就是:
“帮帮忙……请体谅到所有顾客的需求。请大家只买自己需要的分量,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买到。”
然后,我又特地去看了英国另外两家大型超市:Sainsbury 和 Tesco。结果发现,厕纸架同样空了。只有厨房纸还剩少量。
也是很无奈的。但当时的我,还有心情来调侃这个现象,甚至把自己拍的视频和照片,带着一种轻松的心态自己用手机APP剪辑了一个搞笑视频。
当时的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欧美国家人民纷纷都在抢购厕纸,我把这个当作一件“啼笑皆非”的事儿来看。可今天写作文章时,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是他们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断供”?比如,二战时期。
结果,我的猜想立刻从搜索引擎上得到了证实。
在BBC关于二战的民众口述历史网页,我看到了这样的叙述:
截图自BBC网页
故事发生地在德国,当地银行被炸毁,钞票满天飞,可是战争时期,这些钞票不再有任何价值,被人民拿来当厕纸(toilet paper)用——因为,厕纸是当时的极度稀缺商品。
有记忆的不止互联网,还有民众的口述实录。如今你我在互联网上写下的这些字,可能也是70年后甚至700年后,人们追溯历史时的“证据碎片”。
除了厕纸、厨房纸遭到哄抢,我也注意到,罐头装的食品架上也空了很多,只剩下少量。鸡蛋,上周六还有,这周一下午也已经售罄了。
上周六还能买到鸡蛋,周一鸡蛋架今天也空了……
面对政府的“佛系作为”,英国民众内心并不真正淡定,10万人网上签名请愿,要求政府“立即行动起来”,效仿西班牙、意大利的封锁策略。
虽然超市里仍然没什么人戴口罩,也没人表现出紧张或者惶恐,但厕纸和罐头装食品的被哄抢,说明了大家内心里真实存在的焦虑、恐慌。
淡定如我,看到这个“厕纸是战时紧缺物品”的历史叙述,也不淡定了。仅仅隔了周日一天,我在周一下午四点多又立刻开车去了Waitrose超市。厕纸架、厨房纸架,依然空空如也。这回,连鸡蛋架都空了。我们只好买了几瓶油。
然后,我们又去了Tesco超市,看到有人拎着大包厕纸出来,心想终于恢复供货了,可等走到厕纸架才发现,已经又空了,仅余少数小包4卷装的。我犹豫了一下,拿了两包走。
再然后,又去了趟“中超(卖中国食品的超市)”,结果已经买不到李锦记的生抽了,只能囤了几瓶其它品牌的生抽,又买了一袋大米、面条以及一些中国的蔬菜。
然后,回家没多久,看到首相鲍里斯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报道,态度与口径如今已明显“大转弯”,终于全面升级了抗疫措施……
英国政府的“抗疫策略”大扭转,显然与民众的请愿、抗议,以及200多位英国专家学者的“联名上书”有关。公众与专家学者们的呼声以及相关数据模型分析,没有被漠视,对政府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我至今记得13日(周五)那天,首席科学顾问Sir Patrick Vallance接受Sky News电视采访时,振振有词地“解释”为什么要采取“群体免疫”策略,因为他们分析新冠病毒会像季节性流感一样不断回来,只有获得群体性免疫,才是终极解决之道,才能真正有效控制病毒在社群中的传播。
然后,主持人问:要多少人口被感染病毒,才能获得这种“群体免疫”?答:数据显示,需要大约60%的人口(也就是4000万人口)感染病毒。
主持人再问:那么,根据你们在发布会中所说的0.5%到1%平均死亡率,那将有非常庞大的人口会死亡。(注:大约是几十万人口的死亡。)
结果首席科学顾问答:的确如此,这是我们不得不要面对的一个图景。
毫不意外地,举世哗然。
我这几天每日关注英国《卫报》的观点专栏,就没看到一篇专家评论在支持英国政府此前的“消极抗疫举措”,都是质疑和批判,对“群体免疫论”更纷纷提出了尖锐批评,从哈佛大学教授,到爱丁堡大学教授,到UCL教授等等。
有多篇文章提到了“中国模式”在控制病毒传播方面已经是被证明有效的,而在一些措施上效仿了“中国模式”的韩国、新加坡也在疫情控制方面颇有成效。
截图自英国《卫报》网站
其中,我想特别给大家推荐爱丁堡大学全球公共卫生健康主席Devi Sridhar教授的文章:
截图自英国《卫报》网站
我自己非常认同,我摘编几点我自己感触最深的:
1,支持“英国新模式”的证据缺乏透明性,推算的“模型”和“猜想”也没有展开必要的公共讨论。
目前并无数据证明这将是“季节性(不断返回)”的病毒;也没有证据表明治愈者一定不会二次感染。
2,相比于牺牲数十万无辜生命这样的高风险、高代价“策略”,尽可能地控制病毒蔓延,耐心等待疫苗问世,才是获得“群体免疫”的稳妥之道。生命一旦逝去,再无后悔可言。
3,必须恢复大面积的病毒检测。首先从医护人员开始,然后拓展到全国范围。只有知道病毒在哪,才能打破传播链。比如,韩国后来成功遏制传播率,就主要得益于“检测为纲”,早检测早隔离早治疗。其中,医护人员尤其有权知道自己是否被感染,他们有权利采取相应措施有效保护自己的家人,这也防止经由他们再把病毒传染给更多前来就医的患者。
4,必须优先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从病毒检测到提供给他们足量的防护设备。如今英国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紧缺,医护人员中的焦虑恐慌情绪已经在增长。这不利于抗疫。
5. 尽管目前尚有待考察,一旦严格控制社交距离的措施取消,病毒传播是否会卷土重来,但眼下的关键是“赢得时间”:赢得时间延缓高峰的到来,让社会各方做相对更充分的准备;赢得时间让尽可能少的生命在疫苗问世前逝去、受苦。
大约是因为各方反对声音太高,英国政府卫生大臣于3月15日(周日)不得不出面正式“解释”:“群体免疫”只是一个科学概念,不会是本届政府的policy(政策)。
到了周一,鲍里斯政府终于公布了一系列抗疫措施,被各大英国媒体解读为“英国式Lockdown(封锁)”:
比如不支持大型集会;比如敦促民众不去酒吧、餐厅、俱乐部、剧院等社交场所,尽量居家办公等;比如本周末就会要求所有70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和患病者开始自我隔离12周。
这一次,他们也松口,不排除关闭学校的可能。(其实,在英国,一些小学早已自行采取了关闭措施;一些大学也纷纷自发选择网课模式。)
更重要的,政府还承诺将每日召开电视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及时通报疫情。
相比于上次发布会上鲍里斯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发言——“很多家庭将不得不提前迎接挚爱之人的死亡”,他这次的表态要“人性化”多了:避免非必要的社交接触,是挽救25万人生命的唯一方法。
当然,相比于法国宣布派出10万警察驻守街头执行宵禁,英国的措施是非强制性的,更多有赖于民众的自觉自愿。
原本还在讨论到底是“英国模式”还是“中国模式”的法国人,如今以实际行动作出了选择——周一晚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整个国家lockdown(锁国),要求民众全体宅在家里,不做任何不必要的出行,除了去超市和药店采购等,违者罚。
并且,之前一直宣传“没症状就不用戴口罩”的法国政府,如今也改变了“宣传”口径:周三起全国开始供应口罩。
也是周一,欧盟宣布全境封锁30天。
在“英国模式”于本国内遭到大规模抗议“受挫”之后,法国政府的选择,豪不意外。
没有哪一个民主政府,会真敢于违背大规模的民意。
借著名政治学者汉娜.阿伦特之言:维持统治,靠的是一致同意支持的权力,不然,就是用暴力强加的权力。
前两天,哈佛大学流行病学教授William Hanage博士在《卫报》发表了一篇专栏,有句话说得甚好,政府最基本的职能是保障人民的安全,正是这一点赋予了其权威、执政合法性和来自人民的信任。
当然,也可能有人说,英国政府之前所“企图”采取的策略,也是为了社会整体利益考虑,考虑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在这点上,我的观点是,可以参照John Rawis在《正义论》中的“无知之幕”理论。
如果把政策制定者都放置于一块“无知之幕”背后,每一个政策制定者都不知道自己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是谁(比如种族、文化程度、出生地区、所处阶层、官职等等),这样作出的决策才能真正体现公平与正义,那些弱势群体才能够得到保护。只有在每个人都受到无社会差异的对待时,正义才会出现。
所以,如果你是置身于英国政策影响之下的亲历者而非旁观者,如果你走出幕布之后,发现自己正是最vulnerable的高危群体——是个年逾70岁的老人,或者你深爱的父母已被感染病毒,但因为目前尚属轻症所以也得不到检测,或者你发现自己的基因会让你置于那被牺牲掉的几十万大军里,你,还会赞同原先那种“消极抗疫”、“以牺牲数十万人为代价而获得的群体免疫力”吗?
诚恳地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心里会有答案。
在本文的开头,我发了一张非常令人心碎的照片,当时我庆幸的就是我父母不在英国,我也知道自己应该不算高危人群,所以我能相对淡定。可是,如果我不是现在的处境呢?
今天,我刚刚得知一位和我交流颇多的巴黎读者朋友原来是个孕妇,而她母亲此刻正在巴黎照料她。她辛苦读完博士,在巴黎找到一份好工作,如今在母亲、先生的陪伴下怀孕待产,可一场疫情却把她们祖孙三代置于了险境之中。我庆幸巴黎采取了现在的lockdown措施,我只盼望他们全家安全。
疫情之下,逝去的,是一个个的生命,不是数字。那些生命,也非常可能是和我们每个人相关的生命,你,未必只是这些逝去生命的旁观者。
所以,我支持英国政府现在的态度,采取更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应对政策。
谢谢阅读。欢迎留言讨论。
非非马
定居伦敦。写女性,写电影,写生活。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往期精选 Fei' Choice
欢迎关注非非马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