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20条漫特刊 ‖ 单身的N条理由,哪一条戳中了你?!

非非马 非非马FM 2020-10-30


很多年前,李宗盛就唱了:爱情它是个难题。当然,爱情远不是从这时才成为难题。而比爱情更难的题,也有,它叫:婚姻。


总之,两个人的相处,似乎总是比一个人更难、更烦。


明天就是“520”了,一年一度的表白日。为什么要有表白日、情人节来强行在爱侣间加点“颜色”?我猜恰恰是因为,爱情与婚姻实难不易啊~


可不,最近的热门话题都是关于“离婚”的。这两个月的深圳民政局,离婚号居然一号难求;一则加设“离婚冷静期”的提议让万民惊慌,生恐失了“离婚自由”。


来自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1987年到2017年,我国离婚配偶数据在31年间上涨了6.53倍;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也就是说,我国的单身人口,已经相当于俄罗斯和英国全部人口的总和~


于是,值此520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反而更想来聊聊“单身一族”。我们特别采访了几位坐标大城市的90后女性,聊了聊她们“单身的N条理由”。


这也是我号第一次尝试条漫创作,请多支持哟!




文案/非非马 & LL橙


Solo


 

 单身1号

年龄:28岁

职业:产品经理

坐标:深圳

恋爱经历:2次




Solo


 

 单身2号

年龄:27岁

职业:金融业经理

坐标:杭州

恋爱经历:暗恋过




Solo


 

 单身3号

年龄:29岁

职业:国企职员

坐标:上海

恋爱经历:3次+




Solo


 

 单身4号

年龄:26岁

职业:互联网运营

坐标:广州

恋爱经历:0次





结语



看完了上述“单身的N条理由”,有没有哪一条特别戳中你呢?


不论大家是主动单身,还是被动单身,而今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在全球范围内,单身人口在过去数十年内激增。不止欧美,也包括亚洲的中国与日本等国。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和美国记者丽贝卡·特雷斯特(Rebecca Traister),分别在《单身社会》和《单身女性的时代》预言:单身时代,将无可避免地到来。并且,好处多多。


与中国超过2亿单身人口的数据相“呼应”,在美国,如今有超过50%的成年人处于单身状态,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占美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而在纽约的曼哈顿区,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选择了独自生活。当然,独自生活与“单身”并不完全相同。


总之,放眼全球,各个社会对待“单身”和“家庭”的态度都发生着巨大转变。在这个转型期中,“核心家庭”的观念正遭受巨大冲击。


而“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为中国的“单身文化”提供了一种文化与心理支持:个人最主要的义务,将在于对自身负责,而非对ta的伴侣或者孩子负责。


人们正在改变对自身、对人类亲密关系的理解;而这也正在改变人们成年的方式,以及老去的方式。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预言现代社会中“家庭的解体”,他认为独立思考的男女们,将会选择另外一种生活——


“舒适、自由,不为关爱所牵绊的生活,以及越来越多的享受其它有趣、新鲜事物的机会。”


Well, 请别误会,我们并非在鼓吹“单身”或者“独居”。只是想说,现代社会的好处在于,它到底是给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阔“选择权”。


一个具备一定能力的人,可以不再将组建“核心家庭”作为人生之必须,不论男女。


而无论是选择“单身独居”还是“婚恋家庭”,这都将是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最后,祝大家都自由、快乐!


↪PS. 你喜欢今天的条漫+短文相结合的方式吗?你对今天的话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文末留言和我交流呀!如果喜欢今天的推送,别忘了点“在看”、转发哦!谢谢阅读!


 条漫创作:插画师Sally



非非马

定居伦敦。写女性,写电影,写生活。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往期精选Editor' Choice



阿娇离婚深度解析:基于“价值交换”的婚姻是种时代病

罗志祥翻车事件之“学术分析”:从他的性心理说起

《性爱大师》观后:真正的女性觉醒才不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欢迎关注非非马F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