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观点丨中国建筑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空旷的虚体。

UniDesignLab 2021-05-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建筑手记 Author 望歸山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文章来源于建筑手记,作者望歸山

这篇是《造房子》对话部分的文章,题为:重返自然的道路


一个小小的俯瞰,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片建筑,而是一片世界,这才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

——王澍

您正在开始阅读原文


我听谭盾老师的音乐大概是从1985年开始的,所以谭盾老师是我三十年前的回忆。我曾经想过有一天我会跟谭盾老师不期而遇,今天实现了。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重返自然的道路”,这个题目和谭盾老师多少有些关系,因为1985年基本上是我走上这条道路的起点。那时我还在读研究生,我买到了可能是谭盾老师出过的最早的一盘磁带,晚上在宿舍里反复地听。我记得那时候是冬天,外面寒风怒吼,我的同学都问我:“你在听什么?这是音乐吗?这不是鬼哭狼嚎嘛!”我那时候在学校有点异类,特别喜欢听这样另类的东西,我跟他们说:“你们不懂。”

谭盾老师那时候做的是音乐吗?当时很多人会这么问。



我却在他的音乐里面找到了一种感动,我既听到了先锋的艺术探索,又听到了我曾经听过,可多少有点忘记的,来自于自然和人类本性的声音。这种声音类似于巫术,有点像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那种从身体里嚎叫出来的声音,一种自然的声音,它和诗情画意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种声音更本质、更深刻。所以借今天这个场合,我也要感谢一下谭盾老师,因为这种声音对我来说很重要,它引导我走上重返自然的道路,它帮我找到了那个方向。


说到“重返自然的道路”,很多人会认为中国文化肯定是热爱自然的,中国人也知道自然是什么。我想,恰恰不是这样。我这个建筑师是有点奇怪的。2012年我获得了被人们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这对中国建筑界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因为当时很少有圈子里的人知道我,甚至有很多人问这个“王澍是谁啊”。


东西方建筑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德国建筑师总结过西方建筑的四个主要元素是:屋顶、围合、土台以及火塘。中国建筑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这个原理来描述?


我想中国建筑的前三样元素跟西方的建筑是一样的,但它的核心不是火塘,而是水。不仅建筑的核心是水,我们城市的核心也是水。


我生活在杭州,杭州整个城市的中心是水,实际上是一个空的、没有建筑的中心,建筑物都环绕着它,你在这个中心连房子都看不清楚,房子在哪里?因为我们中国人认为,自然比建筑更美,所以这些建筑全都融合在自然之中。如果说中国人热爱自然的话,就应该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现在的杭州,完全变了。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刚到杭州的时候,杭州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直有人想在西湖边上造高楼,但每次要造高楼,就会有人把这个消息茜到建设部,就一定会有声音说,杭州不能造高楼。经过这样反复的博弈,最终在1988年,第一栋50米高的高层建筑在西湖边上建了起来。这戒就被破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不只是杭州,那时候全国很多大城市都在毁城,毁城之后再建,最后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这是杭州吗?跟南宋的图比,这里不像杭州,这里更像美国。


我经常说,我们现在总谈东西方文化冲突,其实这种冲突是一个假设,它并不是真的。它的实质就在于我们把自己的传统认定为是不好的、是坏的。随便把一些所谓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拆毁,造起高楼大厦,让人困惑。


西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神圣的,这个湖代表了中国整个城市建筑文化的最基本内涵:跟自然在一起。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专家提出了狂想般的建议:把西湖填平,全部造房子,市中心从此能有多大的一块地啊;或者在西湖上造一座大桥,飞跨而过。这都是“著名专家们”想出来的主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中止了职业建筑师的生涯,可以说是“自我失业”,放弃了我所谓的工作。我停下,是因为我再也不能那样做下去了。



杭州西湖 ©花瓣


杭州西湖 ©百度图片


杭州西湖 ©花瓣


我们这批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人有很强烈的探索心态,也就是所谓的前卫、先锋。我们的矛头指向传统,这种传统并不是真正活着的中国传统,而是陈腐的、封闭的、将死的传统。我们以为我们所追求的那种现代化、先锋性的东西,极为重要,但这时候中国传统的东西在哪里?我们毕竟是中国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中国建成另一个美国。所以我停下来,待在西湖边上无所事事、游山玩水,其实我是在思考。因为我想走一条更接近于自然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


我有个一直觉得很困惑、不能够解释的问题,就是一些在中国的城市里司空见惯的场景:随便把一些所谓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拆毁,因为它的土地价值很高,所以要造起高楼大厦。这样的场面其实非常惨烈,我甚至认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事情之一,就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亲手毁掉自己的很多传统建筑。更让我郁闷的是,我几乎听不到愤怒,也听不到有什么反响,只有极少数的人对此感到痛惜,而他们的力量显然不能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


今天,在中国稍大一点的城市,县级以上的城市,很多文化都死了,我可以非常直率地说出这个感觉。谭盾老师说要“激活”,他说的是把一个暂时睡着的园林激活,我觉得我们面临的是更艰巨的任务,是文化基本上死了,你又如何把它“激活”呢? 这个传统你回得去吗?我们建筑界不少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只是专业人员,客户让我们干什么,社会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只要做好技术服务就可以了。如果整个中国建筑界都是如此的话,我就宁可当个“业余”的建筑师。


我一直主张的是,对这些外部因素,你可以感到很无奈,但是我们能够掌握我们的内在,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我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只有真正在生活里、在自然中徜徉,才能够逐渐体会到我们的传统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一直在寻找一条能够自然地回到我们所想象的传统的道路。所以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思想其实是需要发生境界的转换的,你需要转换一下思想。我记得林语堂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当然是带着批判色彩的,留学之后他说中国是全世界最慢的国家,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慢的一种人,他为此而非常着急,希望中国奋起。


现在我们已经奋起成功了,我们成了全世界最快的国家,我们差不多成了全世界最快的人,那我们丢掉了什么东西呢?我的哲学不是追求更快的速度,我能够坚持工作到现在,那是因为一个信念,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世界的存在,一定有不同的世界同时存在;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时间存在,应该有不同的时间同时存在,只有这样的世界才是有魅力的。


宁波博物馆  ©《王澍建筑地图》


我的哲学观类似于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哲学。我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去乡间寻找真实的东西,因为在城市里已经基本找不到我要找的东西了。中国文化很容易变成某种符号,某种抽象的符号,比如一些宏大的开幕式,很热闹,但往往是假的。那么,真的东西在哪儿?这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它超越简单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超越所谓的传统和现代,它是真正能够称为自然的东西。


2000年,我在杭州公园里参加了一个国际雕塑展,我做了一个作品,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手工建造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其实中国传统的建筑,你说它是自然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是用手做的;但很多人却简单地把手工建造和今天现代化的机械制造对立起来,说手工是落后的,是传统的。不认同这种说法是我的信念之一。手工建造不一定要消失,它应该在今天有自己的价值。


王澍与妻陆文宇  夯土 © 自存,忘记来源


我们的大学教育,几乎都不会教你手工建造,但你不懂手工建造怎么能懂中国传统,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呢?中国传统的建筑既没有建筑师,又没有建筑史著作、建筑理论著作,也没有建筑设计的教科书,什么都没有,那么,它存在于哪里?它就存在于活着的工匠体系里,存在于手作的经验之中。你不亲自去参与,不亲自去做,怎么能知道中国的传统呢?如果你发现一个建筑师满嘴讲传统、讲自然,但是根本不自己亲手做,那个传统一定是假的,只会是一个符号。


中国美术学院 象山校区  ©《王澍建筑地图》


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就是亲手做,当然不是我一个人做,是和我的工匠、我的妻子在一起。给杭州公园做雕塑那次,我妻子正好怀孕,还在夯土,小孩差点没保住。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用土做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来自于哪里?所有的雕塑,不锈钢的、石头的、铜的,都有一个混凝土的基础,我就用这个基础来做我的作品。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地方,这个作品不会污染破坏这块地方,它来自于泥,最后又变成土,这是我的一个基本想法。这个雕塑展结束后,基本上所有的雕塑,那种不锈钢的、铜的,到现在都还在,我那个土的作品三个月后就被拆除了,拆除的理由是这个作品破坏了环境。


这里面透露的基本信息是什么?其实传统不是你想回去就能回去的。今天去复制一个传统的东西,我们叫作假古董,一点意义都没有,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其实没有关系,所以恰恰传统是最难回去的。搞一个现代的很容易,搞一个疯狂的现代的东西也很容易。很多人把这样的东西叫作创新,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的内容。


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当现代化走到这一步之后,人们发现生活里真实的内容很重要,我们的过去在我们的生活史中很重要。这些东西有没有可能在今天还可以活着?这样的东西才需要创新,没有创新是做不到的。


2006年,我们国家决定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而且首次采用策展人的形式。我带了个九人团队到现场,三个工匠、三个建筑师、我和我妻子,还有我的一名学生。我们只有十五天的时间,最后用十三天完成。


当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中国建筑师?中国建筑师有传承,应该怎么通过这个作品将中国展现给世界?我记得刚开始做的时候,意大利人不相信我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当我们用了一个星期,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一个保安都翘起大拇指向我们致敬。我们将六万片瓦一片片铺上去,是不可思议的工程,这时候不是说灵感,实际上完全是体力劳动了。我的脚上起了四层泡,一层破了再起一层。我们经常喜欢谈艺术、美学、自然,自然的东西你要接触,你要对它劳作,劳作之后才能产生一种朴素的情感。朴素是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哲学和艺术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很早就意识到朴素的东西具有最大的力量,老子、庄子都在谈。我们所说的自然其实也就是朴素的东西。


王澍/瓦园

威尼斯第十届国际建筑展双年展中国馆  ©在库言库


那次最后做出来的作品,把我自己也感动了,因为它已经不是建筑,我觉得它就像是一个动物,辫匐在威尼斯花园之中呼吸,它好像还在起伏,已经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称之为建筑的东西了。威尼斯的策展商看了之后也很感动,但是他的理解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说那就是为威尼斯定制的,就像是威尼斯的海水,倒映着威尼斯的建筑和天空。你可以看到,同样一个东西,西方人给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解,你可以看到它的多面性,并不是简单地不同。

王澍/瓦园 草图  ©在库言库


很多中国的观众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上就问中国馆在哪里,人家说这是中国馆。哦,就是这样子,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而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很多人,看了之后一感动跨那儿就不走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一次两次,一开始自己来,最后还带家人来。所以我觉得这还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和现代化的问题,在发展当中,我们恐怕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我想用南宋的两幅画说一下什么叫作人和自然融为一体:一幅画里,一个和尚睡在一棵树下;另一幅里,一只鸭子也在这棵树下。几乎没有时间感,人和鸭子以一种接近的、松散的状态睡在树下。如果我们讲人和自然关系的话,这就是中国人想表达的意思。

打断

这里另补王澍曾提,在瓦园创时曾想到五代董源的“水意”。


《溪岸图》  五代画家  董源

回文


觉得中国的文化里面特别有意思的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称之为形而上的风景与某种形而上的玄想和想象,我们经常让它们在一个东西里同时实现,我觉得这才是中国文化真正高明的地方。《千字文》里说,“空谷传声,虚堂习听”。中国建筑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空旷的虚体。


我把建筑做成山一样,建筑最重要的是隐蔽在里面,你走到跟前才会发现,它的入口非常小,却像山一样庞大,几乎没有立面,它就是一个虚空,内部非常复杂,复杂到来探访的外国建筑师经常问一个问题:“你是怎么操作的?”它实在是太复杂了,这么丰富的多样性,他们不认为是人可以有能力组织和操作的。


中国美术学院 象山校区  ©《王澍建筑地图》


其实中国文化最了不得的,就在于我们保留了自然足够的多样性,而西方人的“数学脑袋”和“几何脑袋”认为人是不可能把这样的多样性组织在一起的。这个结构我反复试验,十年之后才终成正果,这个风景我称之为“形而上”。


一个小小的俯瞰,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片建筑,而是一片世界,这才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




本篇文章作者:望歸山

文章审核:编辑部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百家观点

百家观点丨如何成为加拿大和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

百家观点丨复盘:从东南大学2020届毕业生去向看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变化

百家观点丨为什么建筑师喜欢“砖”?

百家观点丨比丑更难忍受的媚俗建筑

百家观点丨70后事务所如何撑起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以Studio Velocity为例

百家观点丨在乙方公司之间换赛道是否值得?

百家观点 |不想当网红的建筑师不是好建筑师——论网红建筑和新工匠精神

百家观点 | 为何今年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中,本校生全军覆没?

百家观点 | 画饼的设计公司老板忽悠不了95后

百家观点 | 哈佛GSD大陆招生降低至此的原因是什么?

百家观点 | 建筑+人工智能,未来在何方?

百家观点 | 未来建筑是什么样?

百家观点|44个建筑师才懂的“行话” (基础篇)

百家观点|36个建筑师才懂的“行话” (升级篇)

百家观点|2021年建筑设计行业展望和人才市场情况分析

百家观点|设计公司究竟要不要做大?

百家观点 | 2021在建筑里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约会

百家观点|4大建筑趋势,为你的设计加点料!

百家观点 |  公共空间为谁而生? 民众or暴徒?

百家观点|日本现代建筑家的脉络

百家观点|当建筑邂逅陶瓷,记录一次不走寻常路的设计课体验

百家观点|建筑学博士之路:豪赌还是投资?

百家观点|3D打印建筑已经进入乡村?

百家观点|如何做到连续四年收获竞赛硕果?

百家观点|我们为什么需要总设计师制度?

百家观点|在大学里当一名建筑系老师是什么体验?

百家观点|90后产品设计师诠释乔布斯的“产品皆有灵魂”

百家观点|为什么他们是当下中国建筑事务所的典型成长样本?

百家观点|一个老八校教师的三年级住宅设计课堂笔记

百家观点|分裂的建筑市场,割裂的建筑圈,2021建筑师的出路在哪里?

百家观点 | 大型模(抄)仿(袭)现场!我们真能接受这样的设计吗?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建筑师不画施工图?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建筑师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法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都那么小?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把建筑设计得具象化是一种很 low 的行为?

百家观点 | 为什么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建筑师王昀和他的作品?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里丑建筑多?

百家观点 | 为什么欧洲设计师都特别注重前期分析?

百家观点 | 为什么书店越来越像会所、咖啡厅?

百家观点 | 为什么设计公司创始人要学习“设计经济师”?

百家观点 | 如何用数字化定制未来社区?

百家观点 | 街道店铺设计只能被和谐了吗?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进行星际设计?

百家观点 | 高冷的建筑学,何时能走下神坛?

百家观点 | 乡村书店是怎样助力乡村振兴的?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如何丢失了中国建筑的“黄金十年”?

百家观点 | 国外的建筑师们,在项目里都干了些什么?

百家观点 | 土博与海归,何时能平权?

百家观点 | 城市设计竞赛的未来在哪?

百家观点 | 还有什么小众博物馆适合我们打卡?

百家观点 | 让时尚巨头们欲罢不能的建筑长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国产INS风的廉价潮流何时死去?

百家观点 | MAD设计的24万一年的四合院幼儿园是什么样?

百家观点 | 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建筑圈的我们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百家观点 | 建筑师如何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百家观点 | 中国建筑师值不值得被尊重?什么才是后浪建筑师真正关心的问题?

百家观点 | 当我们讨论乡建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百家观点 | 丑陋的建筑,为什么总是层出不穷?

百家观点 | 设计使人破产,高危职业建筑师为何深陷法律纠纷?

百家观点 | 学金融的人眼里,学建筑的是怎样的存在?

百家观点 | 我们该如何行使“观看”的权利?

百家观点 | 纵观建筑史,西方的公共空间都发生了什么?

百家观点 | 那些明星建筑师的失败作品都有什么问题?

百家观点 | 建筑学的基本功是什么?

百家观点 | 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如何做一个不用做设计的建筑博士?

百家观点 | 关注同理心的建筑学,能带来空间正义吗?

百家观点 | 笨与不笨的界限,浅谈中国建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百家观点 | ABBS大佬关于建筑改行杂谈

百家观点 | 质疑王澍的建筑学教育

百家观点 | 贝聿铭这一片命太好的花瓣

百家观点 | 张雷:主人、文人、匠人、家人、大人——五个人的城乡

百家观点 | 王澍在同济谈乡村振兴:“中国的城市已经异化,仅存一大片光鲜的垃圾....”

百家观点 | 王澍:50年后,人们都会住在村子里

百家观点 | 设计院的现状(一)

百家观点 | 建筑师一定要读建筑系,可能是个伪命题!!!

百家观点 | 叹“伪现代主义”,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怀旧与超高层

百家观点 | 那些想和地产小白分享的事......

百家观点 | 聊聊设计公司潜规则

百家观点 | 《人民日报》批评中国建筑缺乏文化自信,评论里的建筑师们坐不住了......

百家观点 | 当代建筑设计忽悠话速成指南

百家观点 | 为政治服务的建筑

百家观点 | 参与性景观,张唐景观实践手记

百家观点 | 江一燕获大奖那天,有家设计公司的方案被方丈“化缘”了

百家观点 | 建筑的空间形式已不只有人类才能说得算啦!

百家观点 | SOM的城市设计做的确实很牛,但我也看到了套路

百家观点 | 就算顶级艺术家,也不可能跨界搞建筑

百家观点 | 巴黎圣母院“重建竞赛”:一场中国媒体自娱自乐的狂欢

百家观点 | 在圣诞节建造一棵圣诞树才是正经事

百家观点 | 建筑与时装屋

百家观点 | 今天就想聊聊《丹行道》

百家观点 | 别人跑去京都买房子 他从京都搬到贵州造村子

百家观点 | 在Mantova我和三个陌生人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