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村子社交不靠互联网,靠的竟是一张爬网!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麦稞MIC Author AtelierMic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自创  |     资源     |    视野  

 Cases · Cooperation · View 





浅草地,林中网,秋风灵动,微雨造梦。

呼邻朋,携稚子,日光倾洒,林盘一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m3001gim2kd  












01

 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想象空间 



就这样,林盘梦网的装置如故事一般呈现了。好似网一样,一步步的编织而成。


故事原型发生在四川省彭州市军乐镇迎春村。



迎春村区位图



如故事讲述,整个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起初,我们想得特别多,想利用整个林盘做迷宫游乐场;也想利用爬网、废弃房子结合做一个模数化的熊;但这些似乎和我们想的梦网概念背道而驰。梦是无界限的,是自由的,孩子的世界更是充满想象,他们的梦不会有成年人给他们设定的“熊”,他们想要更多的尝试和创新。


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个看似随意撒落下来的山丘状作为爬网的形。它不是一个具体设定好的形态,而是成为孩子们可以任意发挥想象的各种可能性。



设计演绎






02

一个探索性游乐装置的设计思考



迎春村的三和大院里布满了林盘,林盘和林盘之间镶嵌着迷人的院落,蜿蜒的小道联系着每一户人家,像网子一样把林盘和院落联系在一起。“网”这个媒介就此诞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梦想装置联系、聚集、释放到每一个个体。


勘查几处林盘后,我们将这张300多平米的爬网,放置在三和大院农户小河对岸的青草地上,联系着林盘、残墙、河沟、院落和基础设施(公共厕所)。丰收的季节站在金黄的田野上,望向它,就像是金色的山丘。





设计之初,为了保证林盘原有“形态”不受太大破坏,整个梦网在原有土地基础上进行建设,利用钢柱结构把整个梦网抬起,让青草在梦网的缝隙间生长。考虑到乡村建设,设计上尽可能保证梦网装置与保留树木和周边乡村环境形成良好“关系”。



 设计详图



在“林盘梦网”的主体设计上,设计了不同坡度的山丘状爬网。






为增加攀爬难度,其中还设置了球球障碍,营造出山丘另一面隐藏的神秘。





爬网还设计了四种辅助玩法:跳跃蹦床、穿梭于地面和爬网间的隧道以及摇晃休憩的吊床。我们希望孩子在这个游乐装置上通过攀爬、跳跃、抓握、释放等活动,来训练孩子的反射、运动神经,包括大肌肉和精细肌肉的发展。当然也不排除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玩法。




除爬网的主体设计外,周围的氛围也做了相呼应的营造,形成一个整体场景感。


材料上仍沿用“网”,将其延伸至外围树木、荒废土墙,使之打破四周的界面,与之联系在一起。





树木是迎春村的一大自然资源,为了与场景呼应,同时避免小孩玩耍过程中因磕到树干而受伤,我们利用了绳网给树干穿上一层彩色的“新衣”。





在场地边缘还有一座破损断裂的”受保护“土墙,孤零零的矗立于此。于是我们利用彩色网绳进行了一次断墙“修复”,融合成一面“新墙”。





整体场景思考后,一个可传播性的标志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标志设计上并未做单独的思考,而是将“梦网”装置的形进行识别性转化。同样用绳网来进行绑制,形成一个整体识别性。



 场所标识

 安全须知(村民孩子们共同绘制)






03

 落地过程的意外“斗争”



设计虽已完成,接下去最为考验的是项目落成的过程。为迎接九月十九日当地的“锅盔节”,施工时间仅20多天,在保证工期的同时还需确保质量,同时还面临“天公不作美”的持续下雨天气来建设。


整体步骤可简单拆分为场地勘测-场地搭建-氛围装饰,为确保进程,须将每天工作进行细化,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分配工作内容。



 项目进程安排表



 场地勘测 


确定“梦网”设计方向后,首先要做的是场地勘测。

· 测量定位

· 场地边缘平整情况

· 选定保留树木,制定场地处理方案

· 根据保留树木,细化方案


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异形爬网的结构设计,并以此确定每个网面的形状、尺寸和节点施工做法。





 场地搭建 



确定前期工作后,就需准备场地搭建工作。

· 平整场地

解决场地上危险隐患,处理杂乱裸露的电线,尖锐物品等。

· 结构搭建

确定绳网颜色、绳网承载力、耐久程度后进场,进行再次测量定位,确定钢柱落位点。

· 主网搭建

完成整体结构搭建,再安装主网,结束后进行全面安全性能检查,即可开放游玩。





 氛围装饰 



主体完工后,便是场所氛围的营造。梦网整个“编织”过程是一个迎新仪式,为了见证村子的“新成员”加入,当地居民们一起来参与实施。





当然,和所有的项目一样,整体工程并不那么的尽如人意,这就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一一判断,做好及时的方案调整及深化。




04

 丰收节里相遇的金色梦



九月十九日林盘迎来了为期三天的节日盛会。一个集丰收节、锅盔美食节、儿童乡村艺术节一起的盛大节日。


节日给村里带来了热闹的气氛,沿河的小摊贩卖着当地的美食,孩子们一起在墙上绘画。




沿着节日主会场往里走,便是献给孩子们的这份金色礼物—“林盘梦网”。跑啊,跳啊,天渐渐的暗,林中欢笑声却不断。


梦网如梦一样的实现,在这个丰收的季节,不只收获了粮食,还收获了一份不一样的喜悦。







项目名称:林盘梦网

委托单位:彭州市军乐镇人民政府

项目地点:成都彭州市军乐镇迎春村

设计单位:上海麦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边皓宁

主创团队:樊轩妤、吴伟

项目面积:500㎡

设计时间:2019年

项目阶段:完成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类似项目合作


如有意进行场所使用的策划、设计或改造,

请在后台与MIC麦稞取得联系 info@ateliermic.cn。




内容策划 / 朱师傅、无济瑜事

撰文、插画 / 小云南    手绘图/ 小恺

摄影 / 大哥、小云南    视频 / 小鹿





-END-

本文系麦稞 ©Atelier MIC原创内容,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www.AtelierMic.cn




 About MIC 



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



麦稞文化创意公司(Atelier MIC,简称MIC)作为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拥有丰富的国内外跨界资源,提供符合现代商业趋势下“新生态”文化内容的运营策划、内容输出、场所设计、品牌打造及落地运营等业务。麦稞MIC拥有一支策划、建筑、设计、艺术、策展、广告、教育等复合型专业团队,服务于儿童引领、文化旅游、艺术活动等领域,致力于建立场所价值体系,带动场所再生。目前,麦稞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德国汉堡设有分公司。



 Contact Us 



联系人:大麦

电话:18117497258

微信:MIC-studio

 邮箱:info@ateliermic.cn

网址:www.ateliermic.cn




( ID : AtelierMic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