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律师爸爸》:如何面对“讨好型”孩子之性格?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今日优选

影响一个社会。


讨好型的人做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害怕别人的不满和差评,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原则,在交往中也丧失界限。


“讨好是一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在压力情境下,一个人忽视自己的感受,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尽力取悦一切人和事,就是不在乎自己。这便是讨好。”

 

有些家长说,孩子像这样懂事不是挺好的吗,难道非要调皮捣蛋才正常?

 

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孩子看上去乖巧、实则内心比较压抑、不敢随意表达个人意愿,在外人面前也会胆小怕事、唯唯诺诺。

 

当“讨好型”孩子长大后,讨好别人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在他们处理工作、人际关系时又会重新支配着他:


- 不会也不敢拒绝别人,没有主见 

 

- 害怕和别人发生冲突,难以有主导行为和魄力


- 总是以“让别人高兴”作为自己的价值体现,活不出自我 


- 陷入“讨好别人”和“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中,内心往往也很痛苦


1.中国8大委屈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了一个段子,总结了一下中国人活得憋屈的方面,称为“中国人的八大委屈”。


以下就是伟大的网友归纳出的8条中国人常见委屈,对照自检,看看你中枪了几条?


  • 都不容易

  • 你喜欢就好,随便吧

  • 别管我了

  • 忍一忍就过去了

  • 别伤和气

  • 那好吧

  • 可以,没问题,再晚我也会做完

  • 习惯就好


翻译成今天心理学的话就是“一个人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别人为中心,也要假装能做到”。


总而言之,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委屈自己,悦纳别人,如此行为上才能贴合一个主流并正常的人际行为标准。

我今天想说的主题是:

如果把时间、精力及人生目标浪费在博得别人的喜爱上,你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受爱戴的死人!


一个人不能做自己,处处取悦别人,以别人为中心,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之一。


日本有一部获奖短片《态度娃娃》,内容堪称惊悚。





短片中的艾莉,是一个缺乏存在感的人。
  小时候,一个男生踢碎了她的金鱼缸,她咧嘴一笑:“没关系,我再买一条就好了。”
  可是转过身后,笑容凝固,她的嘴角,分明在抽动。
  “只要很有决心地笑,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艾利渐渐学会伪装自己,用尽全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有一天,一名星探找到了她,凭借娃娃般的笑容,她从一个人人忽视的女孩,一夜之间逆袭成万众瞩目的明星。
  就连昔日好友,也换上了她的形象面具。
  她约朋友们见面,却无意中听到朋友评价她“只是会傻笑而已,有什么好见的?”
  艾利很痛苦,她曾经最沉迷的赞扬,此刻变成了她最想摆脱的诅咒。
  她回忆起童年的那条金鱼,记起了自己真正的脸。
  她决心打破这张娃娃面具,可是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她一次又一次换上不同的面孔,却始终没有找回真实的自己。
  她活成了一副面具。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习惯看人脸色、害怕失去、不敢拒绝,他们看起来很乖巧,不会任性、不会哭闹,甚至不会大喊大叫。
  只要你开心,你的选择就是他的决定;只要你对他笑,你的喜好就是他的兴趣;只要你想要,他就把心爱的东西双手奉上......
  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把这种行为比喻为“洋葱型人格”:
  当你一层一层地剥开,你会发现他没有内核,没有本质的自我。
  习惯讨好的孩子,其实是一个“空心人”,失去了自我,只剩一具躯壳,因为缺乏安全感,一生都在漂浮。
  这样的孩子,何其可怜。



2.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有着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一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1)“都是我的错。” | 对别人的感受过度敏感


遗憾的是,他们之所以这样,通常是因为内心有一个不好的假设,即他们会认为别人的情绪变化跟自己息息相关。



人际交往中,总是能够注意到很多,他人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

比如,在向他人求助、邀约时,对方哪怕迟疑了一瞬间,也会被你捕捉到,紧接着开始在脑中对对方的迟疑作出种种解读——

Ta是不愿意吗?Ta是勉强答应我的吗?Ta是在想怎么拒绝我吗?


一群人在一起时,也能够发现他人之间,微妙的气氛或细微的互动。

我一个深受他人情绪影响的朋友就曾对我说过,如果她的朋友中,或是班级里有两个人突然在一起了的话,那她一定很早就能看出他们之间的端倪。



(2)“我决定不了任何事。” |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讨好型的人对于别人的负面反馈往往吸收消化很快,他们一贯的会采用别人都很强,很好,而我很弱,很差的模式来解释一切事情。


所以在讨好型人格的内心里会认为:“我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事情,而必须依赖别人的判断和对我的评价才行”。


本质上,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是把自己放在一种弱者的位置上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因为在讨好者的内心里,他们会认为“我都这么弱了,我都这么自我贬低了,我不会攻击你,只会捧着你。你也就不好再来攻击我,嫉妒我了吧,因此我就安全了”。


(3)“我害怕说不。” |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自我,在心理上也可称为自体,自体可以分为虚假自体和真实自体。虚假自体通常不以个人需要构建,真实自体则以个人需要为中心构建。




孩子从襁褓中开始就会根据抚养者创造的环境构建自体。婴儿、乃至幼小的孩子的需求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玩。父母在这些方面若能及时地满足孩子,他们便能看到自己的价值,自体就会以自我需要来构建。




相反,如果最开始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满足孩子,而是依照着自己的节奏与意愿来抚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方面的价值,于是会开始担忧得失,依附于父母。

那么这样构建的自体就是虚假自体,虚假自体下成长起来的人或许会更加敏感,也会有更多的忧虑。这会给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造成一部分的影响。


当他们获得帮助时,往往会表现得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和恩惠。


与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相反,讨好型人格的人在面对别人的要求时,很难拒绝别人,即便当他们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可能会不合理,他们也拒绝不掉,因为他们害怕一旦拒绝掉别人,别人会对他们不满,对他们有很差的评价。


即便他们做出了拒绝别人的行动,也会反复的给别人道歉,为的是试图消灭掉别人的差评和不满。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里有这么一段话,可谓是对这种心理的形象写照: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4)“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 缺乏界限和原则

莫文蔚很年轻时,有记者对她说“虽然你不漂亮……”,她哈哈大笑打断对方,说:“对不起,我认为我非常漂亮”。很多类似“漂亮”这种事,本无定论,她坚决自定义,没有令“不漂亮”的话题传播下去,大胆昭示自己内心能接纳的限度,维护了自我感受。

人际关系是在推拉扯拽中维持动态平衡的,并不是你不拒绝别人、顺从别人,别人就认可你。人们通常会尊重和高看一个敢于坚持原则的人。

摄影师夏永康刚出道时进《春光乍泄》剧组拍照。张国荣在拍戏时被他快门声干扰很气愤说:“你不要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快门声影响到我,你走开。”

夏永康解释说:“哥哥,不好意思,导演请我来,我的工作是为了他,不是为了你。你骂我,我ok,我顶得住,如果他骂我,我会很惨,所以我不能听你的,你再骂,我还是会拍。”

张国荣听完说:“以后你拍我照片,全部是胶片,随你拍。”后来张国荣要拍演唱会和写真照时,真的都会先打电话问夏永康:“你有没有时间,你没空我再去问别人。”

一个人提供合理的拒绝理由,来争取自己的行为许可,这过程中展示的做人的自信与笃定,不仅会迎来高尚者的尊重和理解,还会帮助他获得更好的交际和机会。


讨好型的人的这种缺乏界限,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界限感造成的,因为自己界限缺乏,想当然的也会认为别人界限也缺乏,所以会引发各种人际痛苦。



3.什么样的父母

容易塑造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讨好背后的本质是一个人的低自尊。


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在《这不是你的错》中说:讨好行为模式的出现,源自童年创伤。
  而这几种父母,最容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1)控制型的父母
  一知乎网友说:从小到大,在她们家没有“不”这个字。
  从穿衣打扮、吃饭,到人际交往、择校、工作,父母都会给“意见”,而他们都只能答“好”,哪怕这个“意见”再不合理,都不能反抗,否则非打即骂。
  在这种家庭里,孩子的一切必须围着父母的需求转,孩子不能有主见和自我,必须“言听计从”。直至内心的声音被完全泯灭,成为任人摆布的傀儡。
  孩子变得胆怯畏缩,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觉得只有自己讨好父母,才会被爱。
  当他们长大后,讨好父母的模式就变成了讨好朋友、同事、爱人的模式。
  (2)否定型的父母
  日剧《风平浪静》中,阿凪从小都在被否定中长大。
  她天生卷发,被妈妈嫌弃:“见不得人。”为了得到妈妈的认可,她每天早起偷偷拉直头发。
  工作后,听到同事嘲讽她穿着,模仿她的回答,她也脑补出各种回答,却遭到更严重的蔑视。
  在被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一种心理:通过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来把自己放在一种弱者的位置上,以此获得安全感。
  也就是说,他们的心里认为:“我都这么弱了,这么自我贬低了,我不会攻击你,只会捧着你。你就会放过我,我就安全了。”
  所以,他们不敢表现自己,怕太强大和美好时,会引发别人的攻击性。为了避免冲突,他们提前缴械投降。
  (3)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会犯过这种错:在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时,总会牺牲自己孩子的需求,去满足别人孩子的要求。
  比如:“还是你家孩子乖,不像我家小子天天调皮捣蛋”、“你怎么把孩子养得这么白胖可爱,不像我不会照顾”……
  父母在委屈孩子、牺牲自己,去“讨好”别人父母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不配被爱”的低自尊感,自觉低人一等。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讨好,像是一种“遗传病”,一代又一代,没有尽头。



不管在哪种养育模式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讨好型的孩子从小就缺乏自我价值感,或者被剥夺了自我价值感,而“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渠道。


为了获得这种自我价值感,他们才会不惜自我牺牲、自我压抑、自我委屈、自我矮化,努力地去满足别人,以交换到别人对自己的满意和好评。


4.长大后,如何走出讨好型的人际模式?



要走出讨好型的人际模式,可能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首先,要有站起来的意识


外界在评价对一个人友好不友好,佩服不佩服时,更多的是考量这个人的能力因素和对他人的价值。


如果你不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把精力用在讨好别人上,时间久了,别人都会容易看不起你,忽视你,因为你对别人会越来越没有价值。


改变讨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有站起来的意识。


站起来就意味着要尊重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意愿。


在合理的情况下,别人应该尊重自己有这些渴望和要求,因为自己配。


你要勇于捍卫自己的这种权利,而不是把这种权利拱手让给别人。


(2)站起来的下一步是有胆量和勇气为自己负责


讨好型的人之所以甘于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想抛弃或者逃避自我负责的部分,他们不想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也不想冒险,他们只想依赖强者。


然而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没人可以为别人的人生负责,也无所谓强者弱者,只有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每个人逃脱不掉的责任。


既然逃脱不掉,不如直面责任和挑战,去承担它,而一个人的能力和勇气也会在这种承担中得到锻炼而一步步强大。


(3)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和塑造


好多人的人生都活在原生家庭带来的惯性行为模式里,讨好者也不例外。


一个被否定过多的人需要重新去看待自己的早年模式,重新去看待自己内心那种求认可的模式更多的是由早年不良的教育模式引发的。


早年没有获得认可,所以对认可有着贪婪的渴求,不过是在弥补早年的缺失,而生命如果一直被这种缺失捆绑,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外部关系。


走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就要摆脱原来塑造的一些舒适区,突破自己的恐惧区,比如原来觉得一旦有人对我不满或者差评,自己就感觉天要塌了,要有灾难发生了。


现在不妨尝试着去做一做,看看即便以为引发了别人不满或者差评的情况下,天有没有塌,灾难化的后果有没有发生?


我们的那些恐惧更多的是父母行为导致的结果,但现在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世界上的其他人,并不是人人都像自己的父母,一旦不符合他们的需求或评价时,就会严厉斥责自己。


即便遇到严厉斥责自己的人,也要意识到,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再是个孩子,你完全有力气捍卫自己的观点和利益。


(4)别人对你的喜欢和接纳并不是建立在你必须做些什么的基础上


讨好者一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模式,那就是我必须做些什么,别人才会喜欢我,或者我必须不能表达出什么,别人才会接纳我。如果我自己什么也不做,是没有人喜欢我,接纳我的。


其背后是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爱自己。必须不停的去获取肯定。


其实生活的一个真相是,你无需去追求别人喜不喜欢你,接纳不接纳你,只要你自己喜欢自己了,接纳自己了,你会发现全世界也都会接纳和喜欢你,因为即便世界上还存在一些不接纳或不喜欢,也无所谓了。


因为,只要我自己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就好了啊。


我就是我的世界,我就是我的一切。


讨好的行为越多,自我被杀死的也就越多,可以说每一次讨好,都是对自己自我的践踏和凌辱,以至于最后即便获得了全世界的“爱戴”又怎么样?


你真实的自我已经成为一个死人。


所以当你再试图讨好别人时,不妨看一下自己,朝着那个关系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时的自己正在践踏贬低弱化着自己,这种时刻,你是否有勇气提醒自己:


我要做一个窝囊畏缩的老好人吗?还是勇于喊出自己的需求,为自己顶起一片天,痛痛快快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来源:家庭教育义工 孩子的成长   编辑:成都夏虎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