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的人从不解决问题,而是“跳出”问题

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你的意志力足够强,你就可以让自己的身高突破上限,长到两米八,那你肯定会觉得他疯了。


但是如果他说,只要你的意志力足够强,你就可以斗志昂扬地工作,轻松自在地生活,跟别人和谐相处。


你就会想,哎,对啊,有可能啊。但其实这两种说法,本质上都是一种幻想。

前面的幻想你很容易就能识破,因为你了解人体的规律,知道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涉及到我们自身的情绪,思维,人际关系,就只有很少数的人能意识到,它同样也有自己的规律。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当我们还在熟悉的框架里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有一个人,早就跳出问题,看见了另一种解。比如:一个人问他放假总是懒得动,非常丧。一天无所事事,怎么办?他却说,那就「什么都不做」。这段时期,很多人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很憋闷,都要憋出问题了。
你也许可以给他们一些指导。

一个大学生把论文从夏天拖到冬天,请他治一治。
他却问:论文是谁要求的?学生:导师要求的。他问:拖下去有什么后果?学生:拖下去要影响毕业。他问:如果毕业延期,谁会比较在乎?学生:导师在乎。
他说:既然有人在乎,事情就好办了。
解决问题的人会想很多办法,而这个人,看见问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跳出问题。
他会想:「拖延」有什么好处?你做点什么能继续「拖延」?
这是跳出框架的奇妙一笔。似乎没做什么就解决了难题。             
高手,总是以「无用」为用,飞花摘叶,可以伤人。

“问题”有时候并不是问题

我们有一位同事HH,她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写作业特别慢,常常要陪着她到晚上10点,动动这扣扣那,就跟凳子上有钉子一样,怎么催都没用。这真的是无数家长的痛。

心理老师给她支了一招:你把工作带回家,女儿做作业的时候,你就加班,而且,注意哦,不是你陪她做作业,而是让她陪你加班,作业做得越慢越好。
HH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本以为女儿还是跟以前一样磨蹭,没想到女儿却说「妈妈,我没法慢下来」。最后,平时要写3个小时的作业,直接缩减到30分钟。      
乍听这办法太不靠谱了,其实背后用到的是心理学中的【悖论干预】。
不把「慢」当问题,而是把「慢」变成孩子的能力,这时孩子就可以自由掌控、自己选择到底要不要慢一点。
跳出问题的框架,时常伴随意外的惊喜。

给无解的问题撕开一个口子

有一位来访者琳子,去美国加州度假回来之后,念念不忘那里清爽的阳光和海岸。当然,比环境更好的是那里的文化,毕竟是有着好莱坞,硅谷,和伯克利的地方,她遇到的每个人都活得自由而热烈。

「人家那样才叫生活,我们这样就只能叫活着。」在咨询中,她发出这样的感叹。
「所以你打算去那边生活吗?」咨询师问。
她立刻摇头:「那怎么可能,就随便感叹一下。」
「但是,为什么不可能?」咨询师对「不可能」三个字总是很警觉。
琳子也一脸懵:「就是不可能啊。我住在北京,我的工作在北京。就算我想辞职,但我男朋友的工作还在北京啊,他手里还有期权,做满五年变现,那还不够,现在投资移民的门槛高得很。还不如申请个研究生现实一点······」
其实,也合情合理,给了谁也不会因为旅游一次,就移民,因为「觉得」不可能。既然不可能,就随便感叹一下,没人会深究。

咨询师并没有试图说服她,也没给她出谋划策,只是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不必真的尝试什么,只是在头脑里做一个实验:如果十年之后,你真的住在了阳光明媚的加州,想一想,这十年当中你可能经历了什么?」

她就笑,笑着摇头:「不可能的。」若有所思。
结束咨询两年后,琳子寄来一封信:男朋友最近考虑加入一个在硅谷的创业项目。她也边工作边申请了加州一所大学的在线函授课程,正在努力跟上进度。如果一切顺利,将来有希望转为正式学生。
她说:「你能相信吗?我离我想要的生活已经这么近了!」
正如咨询师分享的那句6字真言:想法只是想法。你有没有这种体验,过高空索桥,你一边想着「不行了,我不行了,我过不去的」,一边闭着眼前行。
「不行了,没可能」这只是你头脑当中的一个想法、一个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你有两种选择:相信这个声音,不过去;或者不理会它,向前挪一步,再挪一步……
猛然抬头,你已经到了另一边啊。

看似不靠谱的办法往往最靠谱

另外一位来访者昆昆留言:给孩子报过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没有一样能够坚持超过一年。 

每次试听之后,问喜不喜欢这个课。都说喜欢,我就说:「这是你自己选的哦,一定要坚持。」结果学画画,学了半年就说没意思,学乐器,买回来没几个月,就死活不肯练琴了。学舞蹈压腿又觉得疼。
怎么才能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
咨询老师没直接回答怎么让孩子充满热情。不过,他倒是了回答一个相反的问题:「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热情?」

就拿学钢琴打比方吧。让我们假设,一个孩子对弹钢琴很有热情,弹起来总是乐此不疲。用什么办法毁掉这种热情呢?
1,在孩子第一次接触钢琴的时候,对他说:「你自己选的钢琴哦,一定要坚持弹。」2,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弹一次 。3,发现孩子弹钢琴的时候,喜形于色:「对嘛!钢琴就应该自觉地弹。」4,定点催促:「该弹钢琴了,快点!」5,在孩子死活不想弹钢琴以后,批评他对于事物没有热情,或缺乏坚持的毅力。
看完上面5条,每一条都如此眼熟,撞在心上哐哐响:这不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吗?
一个问题,跳出原有的框,架向反方向思考,总是给人不一样的启发。                    
解决的办法,总是出其不意。
「孩子挑食怎么办」,建议妈妈和孩子一起挑食。那位妈妈半信半疑做了后,孩子真的不挑食。

一个上班族问:总是拖延,白天玩一天,晚上加班,还效率极差,怎么办?咨询老师请她把自己的一件工作拆分成10件,并找一个她最不想完成的工作放在to do list顶端。
在这个「魔鬼」任务的压迫下,她一点不拖延,不知不觉完成了很多事。

一个朋友向他抱怨自己的弟弟不懂事,辍学,2个月换一份工作,没钱也要借钱买车,两人关系一度僵到极点;老师给她出了个题:说出弟弟的3个优点。
她一下子愣住了:弟弟做过销冠、总给爸妈买东西、虽然买了车但他靠自己还清了贷款······视角一变,两个人的关系也开始松动。
这些看似「玄之又玄」的方法,其实都有规律可循。我们看问题,常常会陷入自己的惯性思维,我们可以尝试跳脱出问题的框架。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心理分析家    成都夏虎律师团队【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