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精英教育和中国人的表达能力
2018年12月27日,星期四
陌上美国
转载自公号:硅谷生活家
作者:硅谷维立
国内的朋友转了一篇题为《扎克伯格父母和他的聊天模式,赶快用到你孩子身上》的文章,问我有什么看法。
这是一篇介绍犹太精英家庭教育方式的文章。文章说,犹太家庭培养了扎克伯格、爱因斯坦、佛洛依德等优秀人才,其秘诀是一种叫海沃塔(Havruta)的教育方式。
Havruta跟英文fellowship意思差不多,即伙伴关系,表示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对话、讨论的方式来研习问题。用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把父母与孩子的聊天变成有问有答的探讨,让聊天更加透彻深入。
这是精英家庭与普通家庭在聊天这件事上的差别。普通家庭也和孩子聊天,但质量不高;精英家庭则有意识地运用海沃塔式的聊天,他们的聊天因此包含了更多信息,有了更高的含金量。
作者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经历,详细解释了海沃塔式的聊天方法。
父母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海沃塔”时间,以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地和孩子交谈;在聊天过程中,父母应该做到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三点,以提高聊天质量、让孩子从聊天中获取更多养分。
我孤陋寡闻,从没听说过“海沃塔”。读文后上网搜索,才发现这是一种犹太神学院常用的学习经书的方式。
两个学识、能力相当的学生结成伙伴,一边读经,一边互相提问,如果看法不同,则讨论,说服,针锋相对地展开辩论。
据说犹太大学图书馆和一般图书馆不同。一般图书馆一片寂静,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有人不慎咳嗽一声,都会招来旁人鄙夷的目光。犹太大学图书馆则吵吵嚷嚷,到处是讲解和辩论的声音。
学生们都专注于自己的交流,这种氛围对他们是家常便饭。
虽然起源于学习经书,“海沃塔”当然也可以用于经书之外。
聊天这件事情,顾名思义,内容和结构都很松散。父母和孩子也不算学识、能力相当的伙伴,把聊天硬套进海沃塔之中有点舍近就远的勉强。但我赞成作者关于父母应该跟孩子多聊天、聊好天的建议。
硅谷的中国人都知道印度人比我们干得好,对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讨论和分析。但大家基本上都同意,印度人比我们能说是一个关键。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英文熟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表达能力强,有本事把任何事情讲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
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许比我们强,但我们小时候是没有“能说会道”的教育的。
不但没有,父辈们还经常称那些能说会道的同事“华而不实”,仿佛这是他们原本清白的人格上的一个污点。
在我小时候被灌输的文化里,有本事的人是不屑于夸夸其谈的;那些巧舌如簧的,一定是在掩盖其败絮其中的本质。
因为从小缺乏说话练习,更不要说一对一地倾听、提问、挑战、交锋,很多人一开始辩论就和吵架无异。
表达能力并非只包括说话,但我们的教育对任何形式的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欠缺。
这个问题深究下去必然涉及社会制度和言论自由,但深层原因暂且不提,一个表面现象就是文科教育很薄弱。
理科当然也需要表达,我们的理科教育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够。但理科的表达可以借助公式和图表。
而学习人文科学时,不管是读经书也好,读历史也好,读小说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讨论和发挥的空间大,对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与说话相比,写作尤其是训练缜密精确的表达的工具。
在我们的学校,英美教育体制中的文理通识教育(liberal art education)完全不存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能抱太高期望。
但学校并不是培养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唯一场所。孩子在离家上大学前的十八年里,有很多时间和父母在一起。
父母和孩子聊天,当然是为了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将父母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转交给孩子,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父母要跟孩子聊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跟孩子聊天。
如果父母不重视跟孩子聊天,没时间跟孩子聊天,没兴趣跟孩子聊天,或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机会来对孩子批评、说教,以至于孩子厌倦了和父母聊天,这个天就聊不成,孩子也就失去了通过与父母的交往来学习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
假设父母认识到了跟孩子聊天的重要性,创造了机会,孩子也没有拂袖而去,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聊天这个问题。
聊天不是没有技巧,但其效果归根结底取决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对世界有敏感和好奇心,是否对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有丰富的知识,并能使用适合孩子认知水平的表达方式。
换句话说,要让跟孩子的聊天有意思,父母首先要充实自己。
有人说做父母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这正是原因之一。
我以前有时候坐在电视机前吃饭,有孩子后不这么做了,因为不想让孩子学到坏习惯。即使父母自己懒惰,工作不求上进,下班只想看电视,为了给孩子做榜样,也应该咬咬牙,推自己一把,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跟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华人父母都重视教育,在教育上一掷千金也面不改色,像蒸汽机一样永不知疲倦地推着孩子向前跑。
但言传不如身教,自己做出榜样,比每天督促孩子,给孩子报一大堆夏令营、补习班更有效。
每次去图书馆,都会看到父母一手牵着孩子,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塞满书的大包。每次看到这幅画面,我就希望包里不全是儿童图书,父母自己也会借几本书回家看看。
有些父母以为自己多了几十年人生经验,教育孩子还不是小菜一碟。但事情还真不一定是这样。
环顾四周,偏执、无知、浅薄的人到处都有,他们不也是父母,不也要回家和他们的孩子说话吗?
我们自己,说不定也是别人眼中的偏执、无知、浅薄的人呢。
我们不在美国长大,没在这里上过中小学,大部分也没在这里上过大学。要和孩子有话说,尤其是在他们成长为有独立意识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以后还有话说,真的要付出一些努力。
比如说在美国的华人如果只读微信,不读英文媒体,跟孩子没话说是迟早的事。
聊天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朋友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饭,喝茶,嗑瓜子,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交流八卦、炒股、教育、养生的信息是有趣的,讨论文学、艺术、政治、旅游又是另一番风味。
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奇谈怪论,精彩见解,都值得分享,都可以激荡思维,让多巴胺畅流,让时间飞逝。
这时即使暂时忘记教育孩子的重要职责,没有刻意地聊深、聊透,孩子也会从聊天中得到营养;甚至正是因为忘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职责和聊天的科学技巧,聊天才更加随意、飞扬、率性、有趣。
读书跟聊天有异曲同工之妙。读书的好处是可以读没机会遇见的人的书。
比如罗素这么聪明的人,已经去世多年,亲眼看见其人、亲耳聆听他说话是不可能了,即使他还在世恐怕也没空理我。但读他的书,就像听他说话一样。
但聊天也有读书没有的优点,因为话题杂,因为参与和互动。
读书是一个人坐在火车上,静静地欣赏窗外的风景;聊天则像开一辆大篷车,把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比如朋友,比如家人,比如孩子,都热热闹闹地一并带上。
这篇“海沃塔”文章指出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与孩子聊天的方式有差别,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反胃的精英主义的味道,但大体是没错的。
研究表明,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在社会上获得机会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大。
因为精英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支出,也因为他们和孩子交流的质量。但提高和孩子交流的质量,不是一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技巧,而是靠平时的生活积累。
这也不是犹太人的专利。肯尼迪一家就擅长在餐桌上天南海北地交谈,就各种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我很怀疑爱因斯坦有这样的成长环境。
但不管怎么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朋友转来的这篇文章,提醒大家要注重和孩子的交流,多跟孩子聊天,并提高聊天的质量,这一点,海沃塔与否,确实很重要。
维立,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现居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业余时间翻译写作,出版过六本作品/译作。
请加我们的转发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并帮加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