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精彩瞬间
坚持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结硕果
1
学子获评“全国最美大学生”
12月,2019级硕士生刘智卓因其坚持赴西部防风固沙和赴云南的支教事迹,获评2020年“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仅10人)荣誉称号。
2
双创项目取得历史突破
11月28日,《移花接木-开创西北嫁接扶贫新模式》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11月19日,学院《水热魔法师-引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革命》等两个项目斩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
3
获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2020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仅11篇),分别为2015级博士生陈伟的学位论文《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大柴旦矿业为例》(导师:耿涌)、2015级博士生张太阳的学位论文《新型钙钛矿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导师:赵一新)。
4
教师获评“教书育人奖”
孔海南教授、周保学教授分获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个人一等奖、二等奖。9月9日,孔海南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2020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发言。
5
持续加强学生就业引导
2名毕业生入选中央选调生进入生态环境部工作,7名赴各省直辖市从事地方选调生工作。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67%,近1/3前往牛津、耶鲁、斯坦福等海外名校深造;硕士生国家重点行业引导率60%,博士生学术就业水平持续提高。12月2日,赵一新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就业引导工作会议上发言。
实施育引并举 师资队伍显活力
6
新增国家杰青获得者
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家银教授。赵一新教授获202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7
青年教师队伍展活力
青年教师赵岳、仇浩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立 “环青椒聊吧”品牌,邀请院士等学术大咖为青年教师分享学习、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促进青年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
8
3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
曹心德、赵一新、耿涌三位教授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加快科研攻关 学科建设上台阶
9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获批
12月28日,根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的相关要求,经部门(地方)推荐和专家咨询,科技部研究决定将69个野外站列入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位列其中。
10
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亿元
2020年科研经费再创新高,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8项。
11
获批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生态环境部正式发文,同意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
12
重点研发“固废专项”立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矿产基地技术升级与示范” 项目立项,实现了水、气、固、土等主要介质重点研发计划的全覆盖。
13
学科声誉显著提升
2020年学院多个教师团队在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环境科学QS排名再度入围百强,从2019年全球73名稳步提升至56名。
响应国家号召 服务社会出成效
14
科技战“疫” 注入环院智慧
大气污染控制团队参与研制的移动式垃圾焚烧及烟气净化方舱参与武汉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及烟气净化工作,为科学战“疫”贡献交大智慧。
15
扎根洱海守护“水清月明”
王欣泽获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孔海南获评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6月,学校定点扶贫的大理州洱源县无偿提供60棵滇樱花树苗和10棵云南早樱花成树栽种到学校校园,建立“大理樱花园”,见证了学院团队常年坚守大理、治理洱海的深厚情谊。
16
学生公益团获评“校长奖”
学生 “绿格公益团”将防风治沙与经济扶贫相结合,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获评2020校长奖。
17
建成生态环境主题科技馆
建成上海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主题科技馆,以“绿色环抱未来”为主题,专门从事环境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科技馆结合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将最新的环境科学科研成果及技术以实物展示,通过虚拟与现实、互动体验、模拟演示与展示生动地展现环境学科的发展和前景,提升公众对环境生态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