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之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 Author 北京大学
用简单的纸笔勾画宇宙
在无穷中追寻真理
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
永远不会止步
今天,一起开启群星闪耀的
数学世界
文 | 张藩
2022年7月,将会有上千位数学家,从世界各地赶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一场学术会议——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22)。
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自1897首次举办以来,四年一届,至今百有余年。
为什么每隔四年,这群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就要千里迢迢跑到另一个国家开会?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最盛大的“舞会”——智慧,将在那里翩翩起舞。
大会将会颁发菲尔兹奖(Fields Medal)——专门用于奖励40岁以下数学家,每4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
诺贝尔奖没有设立数学奖,因此菲尔兹奖也被人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苛刻的获奖条件使获得菲尔兹奖的难度甚至超过了诺贝尔奖。
作为一个悠久的学术传统,大会的学术报告主要分为1小时和45分钟两种。1小时报告人,每届只有21位。
2018年,8位北大数学学科教师和校友受邀作45分钟报告。
2022年,5位北京大学数学学科教师:鄂维南、朱小华、章志飞、董彬、刘毅受邀成为报告人,其中鄂维南院士将作1小时报告。北大数学另有8位校友也受邀成为报告人,他们是丁剑、李驰、刘钢、汪璐、王国祯、徐宙利、周鑫、朱歆文。
一项研究,可以为全世界的顶尖学者们讲述45分钟至1小时。这项研究的意义和报告人的学术水平,不言而喻。北京大学逐年攀升的报告人数充分说明,北大数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为什么数学家大会对于不是数学家的人来说也是有意义的?或许因为数学重要的现实用途——事实上,现代顶尖科技基本上由数学来驱动。然而真正能激发人们热情的,往往是数学家们自己——他们在数学中表现出的那种深情。
短短的1小时或45分钟的背后,是丰富多彩的故事。
1
菲尔兹特别贡献奖,献给别样的执念与浪漫
沉寂数年,赌上学术生涯去追求真理
致敬漫长岁月中
不平凡的信念与坚守
1993年, 40岁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宣布自己证明了费马猜想。
350多年前,费马在一本古希腊数学著作的页边写下这个命题,开启了数学家们一场艰苦卓绝的接力。
怀尔斯为此奉献出7年的生命,并最终宣告——接力结束。
为了避免过度的关注,7年来,怀尔斯尽可能隐藏自己的工作,秘密战斗着。可就在人们为怀尔斯庆祝时,论文的审稿人发现了一处漏洞,怀尔斯必须加强他的证明。
将近4个世纪,在众多尝试过的对费马猜想的证明中,还没有一个人能补救出现过的漏洞。
这次,怀尔斯要面对的,不仅是费马猜想,还有世界的聚光灯和前人不断失败的宿命。
不过,费马大定理确实选择了怀尔斯。
1994年9月,在经历了异乎寻常的曲折、真知灼见和灵感闪现后,怀尔斯最终找到了完美的证明。
199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柏林召开,大会授予安德鲁·怀尔斯菲尔兹特别贡献奖。
虽然,此时的怀尔斯已经45岁,但他在成功证明费马大定理时,刚刚过了40岁。
目睹怀尔斯获奖并当场听取了他报告的北大张恭庆教授对此评价道:
这个300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在数学界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也是菲尔兹奖历史上惟一的一个特别奖。
2005年怀尔斯来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访问,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甚至是第一次来到亚洲。
2
没来开会,却是大会焦点
清风映月,征途星辰大海
孤独的旅人,有数学相伴,也唯有数学能懂他
2002年11月12日,一些数学家突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信中只有一句话说明:
“我想请你留意我在ArXiv张贴的论文math.DG/0211159.”
然后就是论文的摘要。
一块巨石,砸向数学界的湖面。
看到论文的数学家都意识到,一个特别的时刻就要到来——已有100年历史、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或将被证明。
发邮件的人是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ArXiv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办的一个网站,供数理科学家张贴论文预印本。佩雷尔曼张贴的这篇论文是他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三篇文章的第一篇,第二篇和第三篇论文在2003年陆续张贴。
2006年,数学界最终确认佩雷尔曼的证明解决了庞加莱猜想(对于复杂的数学证明,验证往往需要很久),佩雷尔曼也被评选为当年的菲尔兹奖得主。
但他拒绝了菲尔兹奖,也拒绝了破解千禧年大奖难题的百万奖金。
他以三篇论文和数场报告的形式宣示成果,然后潜入水底,消失不见。他或许不想被数学以外的事情打扰,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秩序。
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马德里召开
当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6),数学家们相互寒暄时,或许都会说上一句:“你知道吗,佩雷尔曼没有来。”
没有人知道他下次浮出水面是何时。但大家都知道,佩雷尔曼来过,解决了问题,其他的一切,对于他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
佩雷尔曼对于庞加莱猜想的破解工作能够比较顺利地得到公认,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起了重要的作用。
佩雷尔曼发布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之后,田刚院士立即注意到文章的创新性和其中隐含的重要结论,他随即邀请佩雷尔曼到自己当时任教的麻省理工学院访问,讲解关于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工作,继而在美国各大学做巡回演讲,佩雷尔曼由此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7年,田刚院士和约翰•摩根(John Morgan)的专著Ricci flow and the Poincaré conjecture帮助验证和解释了佩雷尔曼证明工作的一些细节问题,为佩雷尔曼Ricci流有限时间消没的证明思路给出了更详细的证明,同时阐述了一些他们自己的思想。克雷数学研究所所长詹姆斯•卡尔森(James Carlson)在“佩雷尔曼破解庞加莱猜想获得首个克雷千禧年数学大奖公告”中充分肯定了田刚和合作者约翰•摩根在验证、充实佩雷尔曼的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3
天才,年少有为与大器晚成
山河浩瀚,宇宙浪漫
在数学世界中,时间是永恒的
它的大门永远对有心人敞开
第二十五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6),并未因佩雷尔曼的缺席而无趣。因为同时获得菲尔兹奖的还有澳大利亚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那年他只有31岁。自菲尔兹奖创办以来,在31岁前获得该奖的数学家,不超过10人。
当人们对陶的认识还停留在少年天才阶段时(17岁获硕士学位,21岁获博士学位。)他已经在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谐波分析和堆垒数论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一个博士生说:“所有跟Terry合作过的人都会告诉你,Terry的工作速度特别快。我感觉这个快的主要原因还不是聪明,而是努力。”
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第四层走廊的休息空间
数学是一种最纯粹的思维形式,在局外人看来,数学家们凭借直觉和灵感。但对于数学家们而言,在真理到来前,他们往往要经历艰难且漫长的跋涉。
数学界不乏年少成名的例子,不只是陶哲轩,几乎每一位世界级数学家都在年少时被视作天才。数学这片水域中最珍贵的宝藏,似乎只有思维能力处于巅峰状态的人才可能接近。
40岁的钟声会准时敲响,魔咒对于执着的人而言,也一样奏效吗?
张益唐,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在同学眼中,他是毫无疑问的数学天才。在获得北京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张益唐赴美留学。
张益唐常在思考中睡去,又在思考中醒来。他就像一个探险者,踏在数学的荒原里,不知自己是否会迷失方向。
"一个高超的问题解答者必须具备两种不协调的素质——永不安分的想象和极具耐心的执拗。”
2013年,58岁的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顶级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以最快的接受速度通过了他的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
年过半百、寂寂无名的张益唐,突然成为学界的大明星。
在接受采访时,张益唐曾这样强调:“勤能补拙。我根本不觉得我这个人有多聪明,但我有足够的勤奋,这是我能说的忠告。”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张益唐在北京大学的课堂上
2014年8月,在第二十七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ICM-2014),张益唐获邀在闭幕式之前作1小时特邀报告。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4
黄金一代,走向国际数学家大会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热爱数学的少年们,也终将成为数学的一部分。
2018年第二十八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18),张伟、恽之玮、许晨阳被邀请做45分钟报告。对关注北大数学的人而言,这三个名字并不陌生。
千禧年前后,北大曾培养一批对数学有天赋、有兴趣的年轻人,包括99级的许晨阳、刘若川,00级的恽之玮、袁新意、张伟、朱歆文等,他们后来均在世界顶级学术舞台上取得成就,外界评价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
“恽之玮和朱歆文曾参加我的大学生研讨班”,田刚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这些学生的故事,“那时候我就知道他俩很好,当时他俩二年级,其他学生都是三、四年级。”
高中奥数集训营、燕园教学楼、麻省理工办公室、北大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国际数学家大会……“黄金一代”们总能相聚,或者说,他们从未分别。
左起分别为刘若川、恽之玮、袁新意、宋诗畅、肖梁、许晨阳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伟/恽之玮在他们的办公室里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朱歆文(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北大国际教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下)
2018年参加第二十八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北大数学学科部分教师和校友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袁新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时
人们好奇,为什么天才正在成群到来?
这背后,是北大数学、中国数学,聚沙成塔。
5
跨越一个世纪,迎来ICM-2002
往日归去
弦歌依旧
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1913年秋,北京大学数学门招生,开启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的先河。中国现代数学研究与教育的先驱冯祖荀任系主任。
1926年春,冯先生的数分课上,出现了一名安徽小生——江泽涵,这位中国拓扑学第一人此时还是一个年仅24岁的学生。江泽涵从南开大学数学系提前半年毕业,到北京大学旁听。
后来,江泽涵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在北大数学系任教。
1948年2月,江泽涵在瑞士苏黎世
江泽涵在南开大学就读期间,师从姜立夫,姜立夫先生的儿子姜伯驹,1953年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那时他仅仅16岁。姜伯驹留校任教后,成为江泽涵先生的助手。
姜伯驹全面解答了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却总将一句话挂在嘴边——“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
江泽涵(右)与姜伯驹(左)一起讨论问题
晚姜伯驹一年进入北大数学力学系的,有张恭庆和王选。两人是中学同学,乘同一辆火车,从上海来到北京。
毕业后,张恭庆留校任教,每晚十点钟教室熄灯前他就在教室看书,熄灯后回到集体宿舍,还要再看一、二个小时。
后来,张恭庆发展了无穷维莫尔斯理论,使其成为临界点理论的统一框架,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末,时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的张恭庆先生和陈省身、吴文俊、马志明等著名数学家一道,为中国获得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举办资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恭庆院士在ICM-1994作45分钟报告
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的王选,也是北大数学力学系走出的学者。他曾撰文回忆大学生活,他说:
“我们这一代人聚会时都毫无例外地谈到:数学力学系学生时代为我们后来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终生受益。”
20世纪80年代,王选在北大旧图书馆计算机所会议室里凝思
北大数学的先生们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者,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中流砥柱。
当时间跨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
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ICM,田刚院士受邀做1小时报告。
北大全程参与了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全过程,并作出突出贡献。期间,国际数学家联盟主要负责人、菲尔兹奖新老获奖者等40余人专程造访北大。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ICM-2002与会人员合影
20世纪,在北大讲台上授课的诸位先生,是否畅想过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举办的情形,畅想过今日北大数学、中国数学之盛况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中国数学,顶峰相见
”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仍在不断拓宽人类智慧的边界。它以理性的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德国著名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铭刻在墓志铭上的雄心壮志,将会是所有数学家事业的注脚: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我们必须知道
我们终将知道
《对话数学家田刚:近20年中国数学研究发展较快,但仍需继续努力》,《界面新闻》2021年9月29日
《张益唐 天才的野心》,《人物》2019年7月16日
《行走于数学的风景中》,《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10期
《专访田刚:四合院里的北大数学“特区”,能否再缔造黄金一代》,《澎湃新闻》2018年6月13日
《数学鬼才佩雷尔曼》,《南方周末》2010年6月14日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数学大师怀尔斯北京纪行》,《中国青年报》2005年8月31日,转自北京大学新闻网
转载自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字:张藩
编辑:黄昭华
摄影:蔡小川、陈大岳
图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国际数学家大学官网、《三联生活周刊》、视觉中国、北京大学新闻网、中国科学报、新华社
排版:唐儒雅
责编:昭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