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黑诸葛亮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也许带头黑诸葛亮的,不是真心想黑,不过为自己博眼球而已,但给世人误导带来的负面作用,却不可估量。不信你看网上,随处可见黑诸葛亮这位中华智慧典范的言论。仔细考证一下,不难发现,几乎全不靠谱。要么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要么是蓄意攻击,颠倒黑白;要么是在史料上断章取义、混淆视听。所以说,有机会给大众讲历史、谈典故的人,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在引用史料等证据上要确凿客观,尽量少夹杂个人感情。一句话,就是要治学严谨。相反,如果为了一己私利,对历史人物进行主观臆测、推断,甚至颠倒黑白,会害人不浅,且贻害后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亲曾在诸葛亮麾下任职,因“失街亭”而受株连,被诸葛亮施以“髡刑”,仍然在史书上客观地记载和评价诸葛亮,今天就以史料为凭,针对时下几条最为流行的抹黑观点,以史说史,逐一来还原真相。千万不要说“史书是胜利者写的,不可信”之类的话,谈历史,不信正史,那该信谁呢?何况史书上关于诸葛亮的记载都是在蜀亡之后成书的,陈寿虽是蜀人却是晋臣。
一、诸葛亮不会打仗,算不上是军事家。
据说这条是依据《三国志》的记载。但笔者找遍全书,也未能发现这样的文字。事实上《三国志》是这样记载和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
其一: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一条,被很多人所引用,尤其是“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这一句。笔者认为,以此来说明诸葛亮军事能力暗弱,是理解上的误差,原因还是中文功底不够。陈寿在这一句上,明显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治戎”才能,而并没有说他“奇谋”不够。这一点很重要。这种修辞手法,突出要表扬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抨击用来衬托的另一个方面。“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一句的道理也是一样。因此,陈寿的这一句话,并不能代表他是在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其二: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这句话是说,刘备从葭萌回头攻打刘璋,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人率军逆流而上,分别平定沿途的各郡各县,和刘备共同包围了成都。笔者想说,虽然没有具体的战例记载,但如果没有军事能力,如何能在与刘备会师的路上平定沿途郡县。关键词,“分定”,是指与张飞、赵云等人分别平定。
其三: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这里说的是建兴六年(228)冬天,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攻打曹真,因粮尽而撤退。魏军大将王双带兵追赶,被诸葛亮打败,还被斩了首。
其四: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指建兴七年(229)诸葛亮打败魏将郭淮,收取武都、阴平二郡。
其五: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指建兴九年(231)诸葛亮打败魏将张邰并将其击杀。
其六: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里说的是诸葛亮辞世后,司马懿观看其留下的营盘堡垒,叹服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晋书.宣帝纪》也有相同记载:经日,(晋宣帝司马懿)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其七: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指章武三年,诸葛亮南征治戎。裴松之注《三国志》在对这段话注解时,引用了《汉晋春秋》的记载:【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这段记载应该不难读懂,讲的就是七擒孟获的故事。
其八: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李卫公问对》也有一些关于诸葛亮的论述:(1)太宗曰:“平突厥时用正兵,今言正兵,何也?”靖曰:“诸葛亮七擒孟获,无他道,正兵而已矣。”(2)靖曰:「臣前所进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3)靖曰:「观其文,迹其事,亦可差别矣。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尔乎?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察天时地利,安能尔乎?(4)太宗曰:“陈数有九,中心零者,大将握之,四面八向,皆取准焉。陈间容陈,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数起于五,而终于八。此何谓也?”靖曰:“诸葛亮以石纵横布为八行,方陈之法即此图也。臣尝教阅,必先此陈。世所传《握机文》,盖得其粗也。”(5)太宗曰:“诸葛亮言‘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朕疑此谈非极致之论。”靖曰:“武侯有所激云耳。臣按《孙子》有曰:‘教习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自古乱军引胜,不可胜纪。夫教道不明者,言教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者,言将臣权任无久职也;乱军引胜者,言己自溃败,非敌胜之也。是以武侯言‘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又何疑焉?”等等。
看过以前列举的史料,你还认为诸葛亮不会带兵打仗吗?
二、西蜀的灭亡,是诸葛亮导致的。
持这个观点的人,无非是非议诸葛亮事必躬亲,导致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排除异己,除掉了同为托孤之臣的李严;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竭。闲话少说,我们还是以史书来说话,大家自行甄别:
(一)关于李严:
(1)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大家要关注的是,在刘备眼里,李严什么时候也没有诸葛亮重要。
(2)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这句就有意思了,译过来是这样: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李严听说军队已撤退,于是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用意在于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他又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
(3)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亮答书曰:“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荅,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意思是说李严劝诸葛亮向曹操学习,受九锡,进爵称王,不曾想受到诸葛亮的严厉驳斥。
(4)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这句说的是:诸葛亮希望李严带兵前往镇守汉中,李严再三借口推辞,反而要求分地建立巴州,自己作巴州刺史。
(5)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这句说的是:公元230(建兴八年),魏大司马曹真进逼汉川,为加强汉中防务,诸葛亮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
(6)“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这里面的“平”就是李严。李严在50多岁的时候改名为“平”。李严在被废为平民的时候,还时时期盼诸葛亮能重新启用他,如今诸葛亮死了,他觉得不会再有人启用他了,很快就因忧郁发病而死。
上面列举的史料是不是反证了什么呢?大家自己看着办。
(二)关于穷兵黩武: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文献通考》中记载: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663423,口4432881;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 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 (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看对比会发现,诸葛亮主政期间蜀增加人口8万户,但与魏吴比起来,差距非常大。所以说”益州疲弊“是北伐主因。
(2)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注:出自后出师表)。大意是,先帝(刘备)早说过蜀汉和魏誓不两立,想完成光复大汉的事业就不能偏居一隅、苟且偷安,所以托我在他之后继续讨伐曹魏。以先帝的英明,来考量自己的才干,我知道敌强我弱,势不能为。但纵使不北代,以曹魏的雄心,西蜀的国运也不会长久。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先发制人,讨伐曹魏。
三、三顾茅庐是假的,事实上是诸葛亮自己找上刘备的门。
这一条证伪很容易,看以下记载:
(1)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就是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然后刘备去了三次诸葛亮的住所,才见到本人。
(2)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这是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对有些诸葛亮自寻刘备的说法的反驳。他肯定地说:不是诸葛亮先找的刘备,是非常明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