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观止】再说三国 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什么被奉为理政、为人、作文的圣典
诗文观止 原创作品
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什么被奉为理政、为人、作文的圣典
一、诸葛亮其人及《出师表》写作背景的简要介绍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邓县隆中(现在湖北省襄阳市西),才气渐露,时人称其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一席“隆国对”后,出山辅助刘备。按照“隆中对”的政治军事方略,帮助刘备完成了从联合孙权、抗拒曹操、取得荆州,一直到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的霸业,被拜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死后,作为托孤重臣,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期间,南平诸夷,屡次北伐曹魏,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留有《诸葛武侯集》。
《出师表》,一般来说是主帅出兵打仗前,上给君主上的奏章。公元227年,诸葛亮遵照刘备临终前的嘱托,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出师表》。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以身许国,效忠刘氏蜀汉的忠心。
诸葛亮的《出师表》文字最初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并无篇名。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文选》时收录了这篇文章,给加上《出师表》的篇名。历代对其评价很高,陆游诗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注释及赏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先帝在他开创的伟业还没有完成一半之时,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魏、蜀、吴),我们益州地区民力匮乏,已入困弊,这真的是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了。
按:这是全文的引子,要理解这句,包括理解后面的文章内容,首先要了解以下两点:
1、刘备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烂摊子
刘备于汉灵帝末年参加镇压黄巾起义,之后以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身份,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与其他军阀角逐,意欲统一天下。曹丕篡汉称帝后,刘备称帝,建号章武,于章武三年(223)去世。
章武元年(221),孙吴夺荆州杀关羽,刘备大怒,为复仇而挥军伐吴。章武二年(222),蜀吴之间爆发了夷陵之战,蜀军被东吴大都督陆逊重创,一溃千里。次年,刘备在回成都的路上忧病而亡,临死前在白帝城托孤,把刘禅和蜀国大权交托给了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其中李严为副。伐吴之战的失败,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此时,蜀汉已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其一,在刘备伐吴兵败之后病故之前,就爆发了一次内乱,即蜀汉嘉太守黄元趁刘备病危之际起兵造反。虽然黄元之反很快被诸葛亮派兵镇压,但对蜀汉政权的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其二,从政治上看,刘备伐吴,使蜀吴联盟彻底破裂,联吴抗曹的战略彻底失败。蜀吴联盟时,勉强能与曹魏抗衡,但联盟关系破裂后,蜀国要随时备战,不但要防范虎视眈眈的宿敌曹魏,还防范业已结仇的昔日盟国孙吴,不能不说蜀汉政权在政治上已是风声鹤唳。
其三,在军事上,蜀吴之战,几乎打光了蜀汉多年积累下来的精锐之师,蜀国军事优势荡然无存。以致于到诸葛亮伐魏时连几万兵都凑不齐,几次伐魏的兵力最多一次不到七万人,其余只有两三万人。
其四,在地盘资源上,失去富庶的荆州,不只是失去了重要的北伐战略支撑这么简单,还意味着蜀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兵源和粮源基地。蜀国被迫退回了蜀中后,在资源优势上进一步拉大了与魏吴之间的差距。那时的蜀中因山多平原少,在富庶程度上远不如中原和东吴。尽管诸葛亮在北伐之前,采取了非常好的休生养息政策,但因为地域原因,人口只增加了8万户,整个人口数量不及曹魏的三分之一,不及孙吴的二分之一。
2、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诸葛亮对此时的天下形势,已心中有数。国力上魏强蜀弱是不争的事实,政治上曹魏统一天下的雄心一直在膨胀,蜀吴也已不可能再次缔结联盟,资源上蜀国国内民生凋敝,也就是说蜀汉随时有被吞并的风险。这种形势下,诸葛亮北伐,其实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策略。原因有二:
其一,表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的心迹。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他并辅佐刘备成就了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方面依其为股肱,另一方面对诸葛亮存有戒心,从托孤之时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里就可以看出其端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意思是说丞相你这么大的才华,有安邦定国之能力,比魏帝曹丕还要高十倍。我这即将继承帝位的儿子刘禅,你能辅佐就辅佐,但如果他实在是暗弱,你可以取代他做蜀汉的皇帝。曹丕的皇帝位子是他依仗自己的政治权势逼迫皇帝禅让而得来的,拿诸葛亮与曹丕比,并说其才高于曹丕十倍,话中之意,就是普通人也能听明白,何况一代明相诸葛亮。因此,诸葛亮闻言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所以诸葛亮把刘备一统天下、匡扶汉室的遗愿当作毕生目标,以明“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心迹。《出师表》区区六百余字,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 “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事实证明,也贯穿了诸葛亮的一生。
其二,识天时,以攻为守。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意思是说,先帝(刘备)早说过蜀汉和魏誓不两立,想完成光复大汉的事业就不能偏居一隅、苟且偷安,所以托我在他之后继续讨伐曹魏。以先帝的英明,来考量自己的才干,我知道敌强我弱,势不能为。但纵使不北代,以曹魏的雄心,西蜀的国运也不会长久。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先发制人,讨伐曹魏。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的北伐,表面上看对蜀汉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实质上,这种以攻为守的战略,客观上延长了蜀汉政权的寿命。
《出师表》中的这头四句是总提当时形势,警示刘禅要居安思危,并鞭策刘禅发愤图强。起笔凝重,为全篇的展开定下了庄重严肃的基调。
请注意,这段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成语:危急存亡之秋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遣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但是在你身边跟随左右的臣子们在内理政勤劳而不懈怠,忠心耿耿的将士在外保国御敌而舍身忘死,这是他们把追念先帝恩遇的感情,报答在您的身上。您要注意广泛听取臣子意见,发扬先帝的美德,引导激发志士的英勇气慨;而不应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堵塞了忠言进谏的道路。
按:这十句从剖析人心到对刘禅委婉而严肃的规劝,言外之意是刘禅是沾父亲的德泽,自己还没有慑服众人的威望。所以继承和发扬刘备的作风,广开言路,完善自我。理解这句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诸葛亮在这里分析了当时蜀汉政权内部的现状。后主刘禅继位后,除了两个托孤重臣诸葛亮和李严之外,还有大批刘备时期的老臣,这批文臣武将,长年跟随刘备辗转东西,南征北讨,与刘备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感念先主刘备的恩德,即使刘备已经不在人世,也把这种感情寄托转移到刘禅身上,体现在忠诚于刘禅的行动中。因此,后主刘禅的地位以及蜀汉政权的稳定性相对来说还是有保障的。
其二,此时刘禅的暗弱已有所显露。诸葛亮长期辅佐刘氏政权,对刘备和刘禅父子两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治国治军能力洞若观火。若非刘禅暗弱,诸葛亮不会在《出师表》中象教育小孩子一样对已经二十出头的刘禅进行劝导,这种劝导透露出对刘禅治国理政的能力相当不信任。很明显,诸葛亮对自己出征后,刘禅单独理政的未来结果非常不放心。
其三,后来有些人据此表推测诸葛亮专政于朝堂,不把刘禅放在眼里,然而史书上找不到一点诸葛亮做出类似于曹操、曹丕称王称帝前僭越之举的记载。相反,表中对刘禅的教导,恰恰符合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的身份。从表中语言表达上,也可以体会到诸葛亮诚惶诚恐、尽量避免言词过于尖锐的隐忍。退一万步说,即使诸葛亮有架空刘禅的想法,也不可能实现,因为当时一大批刘备的忠臣和亲信还在,势力都不可小瞧,他们不可能容忍诸葛亮有专政、架空刘禅的行为。
请注意,这段话给后人留下了成语: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宫中的近侍、各府的臣子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宜有所不同。如果有作恶违法的人,以及行为忠诚良善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吏进行评,再行使对他们的惩罚或者奖励,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在治国治吏上,不应该存有一己之私,偏袒偏爱,使宫内宫外在履行法律法规上有所不同。
按:诸葛亮在这段话中,提出了治国在法律面前要注意人人平等,赏罚严明,不能因为违法之人与自己有所亲疏而导致赏罚上有所差异。之所以提出这点,说明刘禅在这方面是比较糊涂的。在这里,诸葛亮是鉴于东汉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往往亲近宫中近侍而远避正直忠良之士,受到蛊惑,牵制,甚至与朝中忠心大臣离心离德,形成对立之势,互相倾轧,最终导致皇权消亡。事实上,在诸葛亮病故之后,刘禅因无节制,而专宠宦官黄皓,导致黄皓“操弄威柄,终至覆国”。可见诸葛亮对刘禅的弱点把握得很准,否则不会如此有针对性的。
请注意,这段话给后人留下了成语:陟罚藏否,作奸犯科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纬、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遣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译文: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忠诚的人,他们志向和思想忠贞纯洁,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并留给陛下以供使用。我认为宫中的治理,无论大小事情,都可以咨询他们,然后再施行,必定能弥补缺失,做到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性格品德平和温良,通晓军事。在先帝在位之时经历过试用和考验,先帝称赞他有才能,所以大家经过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营中有关军事的情,事可以向他咨询,必能使军队和睦,优劣之人将会各得其所。
按:为保证出师以后蜀国内政稳定,诸葛亮对人事安排作了周密的考虑,向刘禅推举一批贤能和优秀可靠的将领,作为辅佐。推举宫中贤臣。有人说因为诸葛亮的权倾朝野,以及诸葛亮的身必躬亲,导致诸葛亮之后蜀中无可之人。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诸葛亮从来没停止过对人才的挖掘、培养和推荐选拔。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知人善任。文中提到的这些人,都是蜀中当时的名士和名将。连后期蜀汉的顶梁柱,在后主刘禅投降后,依然顽强坚持、梦想复国的姜维,也是诸葛亮从降军中选拔培养起来。
请注意:此两段给后人留下了成语:裨补阙漏、志虑忠纯、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前汉朝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覆亡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常常叹息并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朽统治。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坚持操守的臣子,唯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复兴,指日可待。
按:这里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侍中即指上文提到的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人;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这段话规劝后主刘禅吸取东汉恒帝、灵帝宠信外戚、宦官,导致政治腐败,酿成汉末大乱的历史教训,说明任人唯亲、用人不贤的危害,指出要想复兴汉室,一定要亲近信任忠良守节之臣。
请注意,此段为后人留下了成语:计日而待、亲贤远佞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文: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耕田种地,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从不奢求出官入仕,在诸侯间显贵扬名。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屈尊枉顾,先后三次到我的居住的草庐中来拜访我,询问天下大事,使我十分的感动,于是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先主遭遇长坂坡战斗的失败,在这种情势下,我临危受命,出使孙吴,去完成联吴抗曹的战略,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二十一年了。
按:这段回顾自己的出身,以及与先主刘备君臣之间的过往。诸葛亮用自己与先主刘备的患难与共的艰难历程,来拉近与后主刘禅的感情距离,以使《出师表》中的观点更容易被刘禅所接受,可谓用心良苦。至此,谁再说诸葛亮没把刘禅放在眼里,就是枉顾史实了
请注意:此段为后人留下了成语: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纬、允之任也。
译文:先帝知道我处事严谨慎重,所以临终托付以国家大事。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生怕不能完成先帝托付我的事情,而有损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指南征收孟获)。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应当奖赏三军,并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但愿我能竭尽拙劣的能力,扫除奸恶、兴复汉室、返还旧都。以上这些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所在。至于我北伐后,日常事宜,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进谏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按:第一句就提到先帝白帝城托孤,是向后主刘禅表明自己一生的使命就是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以及因此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接着叙述自托孤以来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最后表明借助南方平定的威势,誓师北伐的决心。毛主席有诗云”诸葛一生唯谨慎“,即从此出。
请注意,此段给后人留下成语:深入不毛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纬、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如果不能完成,就治我之罪,以告慰先帝之灵。如果您收不到增进圣德的进谏,那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为政怠慢,以公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身进步,征询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考察并选择采纳正确的谏言,经常温习并深刻思考先帝的遗诏。如此,就是我蒙受了大恩,不甚感激。
马上就要出征远离了,一边写表,一边流泪,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该说些什么。
按:在这段话中,诸葛亮既自己立下了伐魏的军令状,又对出征后的事情做出了安排,为后主说明了各方面的职责,要求明确。陈情恳切,同时又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最后也再一次流露出了北伐前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请注意:此处留下了成语:感激涕零、不知所云
总而言之,《出师表》笔墨凝重,观点鲜明,说情真挚,说理深刻,政论中肯,劝谏恳切。全篇由势入理,起笔即说天下形势,气势恢宏;由主而次,说理皆是先谈主要矛盾,以主要矛盾为骨,以次要矛盾为肉,体态丰满,肌理缜密;由人到己,波澜频生,文势跌宕。文章叙述时间空间由远及近,议政说理由浅入深,率直质朴的语言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完全统一,浑然一体。文章多以四字句行文,有不少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等,体现了东汉末年骈文初兴的创作风格。本文还有有大量合成词,皆为诸葛亮首创,不少都沿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感激涕零”“不知所云””三顾茅庐“等,因此这篇文章的文学成就也是非常高的,凭这一点,加上其中的政论,以及治吏的要点,它成为流传不朽的名作,不是偶然。
附一些评价:
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
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苏轼在《乐全先生文集叙》中说: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
订阅分享 品味诗文
本公众号内原创赏析、论文 谢绝转载,引用请说明出处。
图、音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