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文观止】政治与诗词 || 林彪死后,毛主席心中五味杂陈,他的评价是用另一种方式来传达的

王明芹 诗文观止 2022-07-01



诗文观止   原创作品

   


政治与诗词

编者按

诗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涉及到民生、社会、哲学、政治等,虽然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看似与诗词离得很远,但其实诗词本身离我们很近。

政治这个词出现在近代,可谓比较晚,而且还是个舶来词,而政治本身所具有的抽象内涵却一直存在于我们民族发展潮流中,只是所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所以诗词与政治的关系历史悠久,究其源头,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从他们共同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开始了吧,因为我们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把政治话题纳入囊中,可谓从这个时期,诗词就已经与政治挂上钩,所以我们讨论中国的诗词史,完全可以带上中国的政治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词与政治的关系密切了。今天只来看历史沧海中的这一粟。




林彪死后,毛主席心中五味杂陈,他的评价是用另一种方式来传达的

毛主席与林彪从1928年井冈山时期认识以后,一路走来,从师生之谊到亲密战友,有过分歧,也有过合作,但合作是主流。可以说,毛主席在林彪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果没有他对林彪各个时期的培养教导,以及对其战争年代在军事战略上的错误动向的及时纠正,就不可能有1955年的元帅、文革时期的副统帅及毛主席的法定接班人林彪。可惜林彪终究还是辜负了毛主席寄予他的厚望。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及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乘坐空军一架256号“三叉戟”飞机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叛逃,凌晨2点25分在蒙古肯特省温都尔汗坠毁,机上9人全部死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国内又称“林彪叛逃事件”

“九一三事件”后,从未见到官方公开的毛主席对此事件的评价,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就是他在林彪叛逃后坠机前说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也许是林彪的叛逃和死亡对毛主席的心灵冲击很大,五味杂陈,不好评价,也许是不方便评价,毕竟林彪叛逃前地位极高。

林彪死后不久,毛主席在接见熊向晖(被誉我党情报工作中的“龙潭三杰”的后三杰之首的原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的机要秘书)时吟诵了杜牧的诗: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毛主席接着又说: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真是“折戟沉沙”呀。

此时毛主席吟诵杜牧的《赤壁》,有着不尽的深意。后面接着强调“折戟沉沙”,更是言尽而意无尽,在批判中隐隐透着一丝惋惜。可见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的心情之复杂。

“九一三”事件的第二年,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老朋友周世钊。这一年毛主席年近八十,两人谈到林彪时,毛主席又念了一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原题为《怀明卿》:

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侍臣颜。

诗中的“豫章”指江西,“九派长江九叠山”是指长江,既然是江西段的长江,那么就是指九江,九江有个有名的庐山,在庐山林彪与毛泽东曾经发生过重大分歧,想必这是毛泽东想起这首诗的原因。毛主席念诗的时候顺口将“侍臣”改为“叛徒”,改完后句诗的意思就是秋风狠狠扫在了叛徒林彪的脸上,这就显示出了怒其不争的憎恨味道了。

吟诵并戏改了李攀龙的《怀明卿》后,毛主席又接着吟诵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不过这次改的是第二句,把“”明妃“改成了林彪。诗中的荆门在湖北,恰好林彪的家乡也是湖北。杜甫原诗是咏叹王昭君出塞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而这句又恰好与葬身大漠雷同,可见毛主席用深厚的诗词功底来活学活用并改诗用在林彪身上,是多么的合适,又是多么巧妙。

传说在“九一三”事件之后的那段时间里,毛主席还经常诵吟白居易的一首诗  。                     

《放言》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充满了识人用人的哲理,他念这首诗,大概是对自己培养使用林彪的工作反思吧,在得失的思忖之间,应既有自责,又有失落,既有愤懑,又有无奈。这种复杂的心境,恐怕是没有多少人能体味得到的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